凤翥(92)

作者:流花烟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德琳,元成 ┃ 配角:容琳,瑶筝,谭玉君,徐若媛,木槿、骆清远 ┃ 其它:皇帝,皇后,宁王,安王 太子的心有多高 凤翥(zhù),意为凤凰高飞。尚书小姐杜德琳从未想过要入宫,就像她从未想过要与王爷、太子为敌!只是当初既得罪了人,多年后当某个星眸朗目的人说“你若是进了宫”时,她又能、又该、又会如何呢?点击展开

元沁笑道,“我是说我这教习知道的东西不少,会的东西还真不见得多,也就棋技、还有书念得比许多人好,别的上,我看还真像有人贬损她的那句,叫……‘纸上谈兵’!”

“公主——”木槿真是无奈了,不能堵她的嘴,就想对元俭澄清,“王兄,其实人各有所长……”

“我明白。”元俭点头,笑看了德琳一眼,德琳敛衽——他不再误会她是在借口推脱,她便足够释然了,“馨平公主处的谭教习精于琴技,听说也有编曲之才,德琳往后会向她请教。”元俭闻言笑了笑,未接话,元沁却已摆手,“哎呀,你不用这么老实,说到什么你就学什么,那只怕还学不过来了呢!王兄,我的教习不用学你都未难住她,要是再学了……”

“公主,您这不是在帮我,”无恶意的人无意中挖个坑能摔死人——元沁这不是挑唆着宁王为难她吗?德琳被她逼得也不含蓄了,直来直去,可元俭未让她把话说完,“杜教习,那就对不住了!”他噙着抹笑——持重的人忽露出这样的笑实在令人忐忑,德琳却推拒不得,只能恭敬不如从命。

元俭先告诉青衣侍女不需计时了,又垂目静了静心才缓缓起手,这番郑重本就令德琳肃然,听了一阵面色愈加专注,双眸随着元俭的手在宫、商、角、徵、羽和文、武弦上往复,亦不知是在辩听还是思量什么,沁、槿都不知缘故,只听那琴音中自有一种恢弘绚丽的气象,不自主就屏息静气,直至余音散去,德琳语音神往,“《凤翥》?”

讶声的是元俭,“这是失传的古曲。”你如何会知道?

“德琳有一本古琴谱,当中记录得最为详细明白的就是这《凤翥》。”她曾对照着文字谱逐句在琴上演练过,对曲调有模糊的印象,再一看元俭的指法,便差不多靠上了。

“是《太古清韵》?”元俭问。

“正是,殿下。”

“杜教习从何得来?”

“是舍妹归宁时所赠,德琳亦不知她和妹婿从何处搜罗到的。”德琳据实以告,不解宁王的口气为何像是探究的。

元俭顿了一阵,点头,“原来如此。”望着德琳笑道,“若我猜的不错,这应是威远将军之功。”

元俭说《太古清韵》一式两本,是太子千秋时得的贺礼,一本予了他,一本自留。太子身边的徐舍人对这琴谱爱不释手,太子却不吐口,只让他手抄了一份去。现下看他最终是把原本儿给了威远将军,足见他对将军的厚爱了。

元俭所推测的与实情相距不远,至于这当中容琳和昊琛如何结怨、昊琛如何为取悦容琳而投其家人所好、囊中羞涩就搜刮东宫这些细节则是他所不知的。德琳不料自个儿珍爱的琴谱是这么个来历——元俭提到太子时她便气息一乱,再一路听下去,更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儿:他的东西竟以这样的方式到了她的手里,真是天意难料!他要知道了……怕不知会说些什么疯话……

她心里胡乱想着,面上便微微的异样,元俭看在眼里,却如何能想到其中隐情?状似无心道,“太子旷达,惜才,不喜人在他面前过于拘谨。随性自如些就好。不必怕。”

他不是话多的人,这几句更令人有惜字如金之感,德琳怔了一怔才深深敛衽,“谢殿下!”——他在指点她如何面对元成!尽管他极有可能是被元沁误导了,可这份善意足令她感念。

沁、槿呆望着德琳,不解她缘何道谢,元俭笑了笑,随手抚划着琴弦,“杜教习似颇喜爱这《凤翥》?”

“是从今往后会喜爱,殿下。”德琳微笑,“德琳学艺不精,自个儿拭着弹时断断续续,曲不成调,故并未觉得它有何出奇。今日听了殿下所奏,才略窥到此曲的精妙……”看元沁噤着鼻子直摇头,她停下来。元沁不客气,德琳不说了她说,呼声嗐气地道,“教习,我还以为你对谁都硬头倔脑的,可这不也会阿谀奉承了?你……”

“沁儿,别打岔!”元成笑着制止住她,让德琳继续说。德琳笑看了捣乱不成的元沁一眼,续道,“凤凰生而尊贵,非朝露不饮,非练实不食,故开篇的曲调明快富丽;其后逐渐转入清灵超然,正合了凤凰非梧桐不栖的高洁品性;再往下,琴音转入纷杂,似乎是凤凰离了仙林乍入凡间,百鸟不识,各自争鸣,凤凰的一缕清音被压住了,却一直未断,时隐时现,逐渐地清晰明亮,德琳以为接下去就该是百年朝凤了,却不料横空又有一道琴音出现,音色之饱满几可与凤鸣比肩——对这道声音的寓意德琳尚不能解:若说是敌,它并不咄咄相向,若说是友,却又少一种相惜投契,它和凤凰之音交替出现,互有扬抑,似乎是在试探、防范着接近凤凰,不知当初编曲的人用意何在。不过有一点,随着这道声音渐趋宁静,风雷之声渐起,琴曲变得急促高亢,草树失色,百鸟慌飞,最后漫天风雨中只有凤凰在勉力支撑,却难抵重创,羽翼凋零,哀鸣泣血……”

“姐姐,凤凰会死吗?!”木槿听不下去了,急切中连称呼都错了。

德琳被她打断,顿了顿——这才发觉元俭不知何时随着她的叙说拂动了琴弦,而她在不知不觉中心绪也随琴曲起伏,到最后只怕是语调悲戚,吓着了木槿——“郡主,《凤翥》的意思是凤凰高飞,若凤凰死了,那这曲子岂不得改名叫《凤殇》?”

沁、槿听到这话才都露出些笑意,元沁手按着胸口道,“这曲子还是光听前半段的好,到后头太揪心了,教习,你怎么能爱这样的曲子?”

德琳笑道,“因为德琳知道世间万事没有一帆风顺的。圣人不是说了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凤凰也一样啊,这首曲子就是告诉我们,凤凰并非我们所以为的生来就能一飞冲天,而是也经受了磨难,只是磨难中不改其志、不损其度,经受住了风雨才有最后的凤舞九霄,百鸟相从——这也算俗话说的‘根苦果甜’了。”

元沁道,“不过是一首曲子,听出跌宕起伏、喜悦哀痛也就罢了,偏你还听出这么多的道理!不过王兄,我看教习的话像是都说到你心里了,怎样,你是遇到知音了?”

她口中喋喋,得意之色可是瞒不住人的,元俭淡笑着望了望德琳,未答言,只把《凤翥》又从头弹了一遍……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的诗与歌是不分家的,诗、词都可以唱,这一点不是我杜撰;

《梅花落》是笛曲,琴曲有《梅花三弄》,元俭改曲之说是我依此牵强附会~

《太古清韵》和《凤翥》都是子虚乌有,请各位一笑而过~~~~

第78章 盛会(上)

腊月过半的时候,宫学里的课停了——年近了,别说学的人,连教的人都定不住神儿了。元成体察众人之心,禀过了帝、后,索性告诉各人都回去整纳书箱,且等过了二月二再复学不迟。

这事若搁在以往,元沁之类贪玩儿的公主能欢欣好一阵子,今岁却不同,她们全被另一件大事牵去了心神,整日里津津乐道,翘首以盼,谁还在意这些书不书、课不课的了?

那件大事实则是桩喜事:宫中的星官和卜官日前各自推演出嘉德三十年、亦即就要开始的一年是大吉之年,天启王朝自此万象益新、国运将更形昌隆。嘉德帝闻此大悦,钦准了群臣所奏,赦狱、免谪、恩封,预备初一率百官行祭天大典,初三帝、后、太子斋戒为万民祈福,正月里宵禁全部推迟,元夕前后三日内更是放夜,许百姓通宵游乐。这些也都还罢了,最最让深宫里的人心心念念的是元夕夜帝、后将亲临城头赏灯,与民同乐——既是同乐,亦即皇家并不光是观赏,还要参与其中,这参与的方式就是:皇家届时要装扮花车巡游全城,为民助兴!

这是天启王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难怪消息一出,朝野轰动,内宫里的人想到可借此一睹民间灯节的盛况,无不是心向往之,都恨不得一脚迈进正月里去,却想不到日子要真过得那么快,操办此事的人能不能忙得鼻口串血。

承办巡游之事的是宁王元俭,也算在众人预料之中:年节下的典仪繁多,太子元成要襄助嘉德帝,分身乏术,剩下的几位成年王爷中,有的年资尚浅,有的秉性中庸,论才德人望处事老练的,还真无人能出宁王其右,更难得的是他又有闲——他的婚期定在二月下,一应都是旁人在忙,他只需等到正日子与会也就是了,在此之前正好把这桩盛事接过去,也算两全其美了。

上一篇:先帝崩殂后 下一篇:凤栖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