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风流之褚太后(38)

作者:春衫袖冷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褚蒜子、司马岳、谢安、桓温 ┃ 配角:王导、王羲之、庾翼、司马衍 ┃东晋褚太后,群像 立意:通过褚太后,描画东晋时代,刻画桓温、谢安、王羲之、郗超等风流人物。这真的不是褚蒜子想要的生活啊......原先爱过的、人畜无害的桓温变成了最大BOSS,想逼宫当皇帝,爱她至深的皇帝老公司马岳撒手人寰,留给她不到两岁的孩子和一个破碎江山,幸好,她母家还有个从舅:风流无双的谢安。点击展开

褚蒜子慢慢往前行去,木屐踩在松软的积雪上,陷下去了些,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华林园中树木众多,均覆满了白雪,一树树的玉树琼枝,在月光下,宛如空灵的琉璃世界。她慢慢地放空思绪,什么都不想,就这样随意走着,忽然一阵暗香袭面而来。

褚蒜子站住了,抬头一看,却见数十步外,白雪覆盖着的梅枝上,数朵红梅正灼灼盛放,雪愈白,花愈红;雪愈寒,花愈艳。呵,原来,不知不觉之间,她竟走到了这里……

“蒜子,你喜欢梅花吗?”去年初雪之时,司马岳携着她的手,两人一起漫步在园中,不知不觉地走到这里。那日,梅花如今日一般,在枝头傲然绽放。

“不太喜欢。”她记得自己这么回答。

“为何呢?你看,在冰雪覆盖下,梅花依旧灼灼盛开,多美啊。”司马岳道。

“是很美,可是,太孤苦,太凄清了。”她记得自己抿嘴一笑,道:“我还是更喜欢海棠。”

“那当然,我的蒜子,就如海棠……”还记得他温柔的眉眼。

就如海棠吗?泪,不知不觉地流了满面。她使劲地摇摇头,仿佛要甩去这段回忆,有气无力地道:“回吧。”

这夜,褚蒜子辗转反侧,久久不能成眠,直到快天亮了,才朦胧睡去,却又很早就醒了,恹恹的,精神不太好,内侍却来禀报,“太后,何充请见。”

“宣。”何充不仅力主聃儿即位,还是司马岳指定的辅政大臣,她不能不见。

何充行了礼,看着褚蒜子苍白的面颊,叹了口气,道:“太后还是要节哀,陛下和朝廷,都离不了太后。”

“我知道。但知易行难。”

何充点了点头,道:“臣来见太后,是想辞去中书监一职的。臣既然已任录尚书事,就不宜同时兼任中书监。”

褚蒜子点点头,“可以,那就加何卿为侍中吧。”如此看来,何充并非一个想专权的臣子,是可以信任的。

何充谢了恩,退了下去,第二日,却呈上了一串沉香手珠串,与一卷佛经。

褚蒜子知道何充笃信佛教,去年,还曾舍了自家别院,建成建福寺,让从江北渡江而来的高平女尼明感等十余人在此修行。建福寺建成不久后,明感圆寂,几个月前,又有彭城女尼惠湛渡江,何充十分钦佩她的德行,邀请她在建福寺居住。(注)

“何充不是想让我信佛吧?”褚蒜子淡淡笑道,忽然想起了司马岳临死前说的话。

“佛家说,人生有来世,我刚刚想,让我记住你的样子,这样我转世之后,再遇到你,就能一眼认出你来……”

“陛下……”又一阵悲伤袭来,她的心仿佛被揪着,被碾着,生疼生疼的。她张开口,大口大口地喘气。好不容易平复之后,褚蒜子伸出微颤的手,翻开了泛着微黄的经卷。

注:何充所建的建福寺,是江南最早的尼寺。

第三十七章

转眼就到了次年,永和元年的春天。

会稽东山。陈郡谢氏在东山上建有别墅,命名为谢园。自从那年谢安携妻子刘氏西辞建康、在会稽隐居后,便一直在此居住。

“阿妹,我走了。你多保重。”刘惔手持麈尾,正向刘氏告别,脸上有着压抑的意气风发。而他身边的谢万,头戴白色纶巾,身披鹤氅,更是一幅神采飞扬之态。

“四叔,你不热吗?”谢朗扬起小脸,忽然问道。他是谢安二兄谢据的长子,今年七岁。

谢万怔了一怔,脸上稍稍有些尴尬,道:“四叔不热。”

在一旁的刘氏几乎笑出声来,却强行忍住。这谢万,每每如此打扮,自以为是当世诸葛亮吗?谢万无论是才具、风度、相貌都不如自己夫君,偏偏和兄长刘惔一起,得了如今是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的会稽王司马昱的赏识,这就要入京出仕了。

想到此处,刘氏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兄长是真名士,出仕也就罢了,谢万……她在心里冷笑一声,不过是善于自我宣扬罢了。如今夫君的大哥谢奕任晋陵太守,二哥谢据任东阳太守,连他的四弟谢万也被征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但为何自家夫君,偏偏就不肯出仕呢?想到此处,她不由恨恨地瞟了谢安一眼,却见他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不舍,殷殷道:“真长,万石,此地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我再送你们一程吧。”

“好,求之不得。”刘惔笑道。

“三叔,早点回来,我还要你教我临帖呢。”谢朗道。

“阿父,我也想去。”才五岁的谢安长子谢瑶,拉着父亲的衣角不放。

谢安蹲了下来,抚了抚儿子的小脸,道:“山路不好走,阿瑶下次再去吧。”

“好。”谢瑶认真地想了想,道:“那我去找阿韫玩。” 阿韫便是谢奕之女谢道韫,这年才三岁。

“好。阿父走了。”

谢安站了起来,含笑看了看刘氏,道:“阿玉,我走了。”妻子脸上有些悻悻之态,他自然知道她心中所想,但出仕实在非他所愿,更何况,兄弟们出仕做官,把子弟都送到谢园,让他帮着教养,还有这么多孩子要他管呢。

三人辞别刘氏,沿着山阶往下走。昨日才下了雨,山阶有些滑,阶旁的树叶、小草上还沾着未干的雨水,翠色浓绿得仿佛要滴下来。阶旁小溪潺潺而下,叮咚作响,如鸣佩环,忽而撞到山石上,溅起珠玉,洒在石阶上,溪水洒到之处,青苔苍翠葳蕤。往远处眺望,更有各色山花,点缀其间。

刘惔不由叹了口气,“确实是神仙之境,难怪安石不愿出仕呢。”

谢安轻摇麈尾,微微一笑。谢万却想,“东山的景色的确秀美,但看得多了,也不过如此。又哪里比得上建康?”

三人行到山脚下,早有两辆牛车,在山下等候,牛悠闲地嚼着路边的青草,偶尔尾巴一甩,驱赶飞近的小虫。不远处,曹娥江水绿得仿佛被靛青染过,翻着波浪,向北流去。

“安石,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止步吧。”刘惔笑道。

“好。”谢安往前走了几步,从柳树上折下两条柳枝,分别递给刘惔、谢万。

谢安拱手道:“真长、万石,珍重。”

“安石,你也珍重。”

“兄长,珍重。”

刘惔、谢万接过青青的柳枝,走向自家牛车。等他们上了车,谢安却又上前几步,对谢万道:“在朝中做事,要多看多思,小心谨慎。多向堂兄请教。”

“兄长,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虽然谢万对谢安的嘱咐有些不以为然,但他从小就对三哥很服气,恭敬地道:“到了建康,我就给你写信。”

“嗯。”

车夫爬上车座,在空中甩了个响鞭,两头牛先后迈动脚步,牛车缓缓地走了。谢安一直伫立在原地,直到两辆牛车消失在视线中,才又转身上了东山。

上个月,褚太后想让其父褚裒入主中枢,担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褚裒走到石头城,却被吏部尚书刘遐、卫将军长史王胡之联合劝阻,“会稽王司马昱德行高洁、素负雅望,是国家的周公,足下应把国政交给他。”褚裒因此返回京口,而朝廷任命司马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与何充共同辅政。

王胡之是琅琊王氏中人,他的行动,自然代表了琅琊王氏的意思,后面也未必没有何充的推动。如果褚裒一来,何充要将“录尚书事”的职位让出,自然为他所不喜,而当年颍川庾氏便是以外戚起家,而各世家不愿再看到一个新的“阳翟褚氏”。而司马昱虽然曾被庾冰、庾翼兄弟提议为帝,但一向清虚寡欲,善于清谈,更像是名士之流的人物,无论是朝廷,还是各世家,都对他很放心。

谢安一边想着,一边不知不觉地行到谢园门口。才刚刚进门,一个女孩已经扑了过来,叫道:“三叔,三叔。”后面谢瑶追着叫道:“阿妹,你跑慢点。”

谢安急忙抱住谢道韫,“阿韫,跑慢点,别摔了。”这小侄女冰雪聪明,资质极好,他一直把她当女儿般的疼爱。

他站了起来,一手牵着谢瑶,一手牵着谢道韫,慢慢走入园中,耳边响着软糯的童声稚语,庭院上鸟鸣啁啾,鸣声清越,不由心下大乐。家族中,堂兄、大哥、二哥、四弟均已出仕,堂兄谢尚还出镇一州,陈郡谢氏蒸蒸日上,他就管好庄园,教养好下一辈,又何乐而不为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