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22)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大风起兮,安不落人头。

在后世史书的记载中,没有给这场战役太多的笔墨。大概是这场所有人料想中都艰难无比的战事,最后竟草草收场,让史官落笔之余也有些错愕。

唯有正史列传里,特地点出北洛第一次展现其军事才能,千里奔袭光明野,以三千骑兵搅乱赤阳后方兵力,纵无变数,亦可奠定胜局。

所谓变数,是永兴王姻亲刘家,临阵倒戈。

户部尚书刘行之背叛玄戈,倒向赤阳。本应是永兴王最亲密盟友的刘家竟背叛亲家,站在玄戈这一边。

两个刘家,同一举动,两种结局。

作为赤阳亲家的刘氏被封晋国公,其祖是随开国先皇打下江山的功臣,立国后自削柄权,反而得以保全最大的实力。

他本该成为永兴王最大的助力。

晋国公刘氏临阵倒戈,连岚相也不事先知情,其中缘由,恐怕只有玄戈一人知晓。

光明野上,赤阳兵败,似乎大局已定。

就在大家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时候,霎时,远处的天鹿城轰然震动。

此宗师之怒,天崩地裂,鬼神皆泣。

所有人都遥望那座城的方向,众人脸色苍白,几乎不敢想象那里会发生的事。

只有北洛头颅低垂,他视线直愣地转向空处,一手按着胸膛,心跳如鼓,一下一下,有力地叩击着他的掌心。

天鹿城惊变后,众人的反应各不一致。

岚相第一时间与留在那的属下联系,却得不到任何回音。这不同寻常的反应没有让执掌京都卫与锦衣卫多年的间谍头领惊慌失措,反而从中嗅出一丝别样的味道。他思索一瞬,就已得出结论,当即飞马出函谷,与缇骑会合一处,直奔赤阳。

羽林正与晋国公刘氏一道收拾兵乱后的残局。

北洛则去找至今还未露面的永兴王。

这些玄戈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在瞬间做出最正确的反应,没有人惶惶不可终日。

赤水粼粼,蜿蜒流淌,远观如金绦坠于平野之上,近看似玉带展于绿茵之间。

北洛策马奔至赤水边的一座山庄前,此地位于天鹿城郊野,风景宜人,素来是达官贵人们青睐的游玩赏景去处,山庄别院自然也建了不少。

北洛只知道这里是一处皇室别院,不知道永兴王当年还是永兴世子的时候,曾与当时还是皇子的玄戈一起读书玩耍过。

皇家兄弟似乎大多如此,幼时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大时同室相残,不思其反。

不过北洛下马的时候,倒没有多少物伤其类的感触,在他的信念里,他与玄戈永远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永兴王坐在前厅的椅子上,似乎就等着北洛进来。无论是刘家倒戈还是兵败的消息都未叫他失了分寸,仍以身为皇室后裔、一州藩王的姿态从容不迫地坐着。

或许他之前也曾极端愤怒过,此刻已复归平静。

“本王没想到最后赢的会是你。”永兴王轻笑,眼中含着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他与父亲殚精竭虑谋划近十年,付出可以说是惨烈的代价,却只为他人作嫁衣裳。

然而他又不是全然愤怒,甚至有些欣慰地接受这个结果。

也许因为北洛也是姓王的。也许因为他起码打败了玄戈。

“不是我,是玄戈。”

“玄戈?”永兴王哈哈大笑,“你以为他还能活着吗?”

北洛笃定道:“我也不知道他如何能活下来,但我知道他没有死。”

永兴王笑着看他,眼含嘲讽,轻声细语道:“接受现实吧,哪怕是那些你无论如何不想面对的现实。天道从来无常多过有常、无情胜过有情。纵然你我此生为极贵,也逃不开天意摧折。”

北洛平静地回视过去:“天理无常,人有可为。”

永兴王轻轻侧头,微笑中的嘲讽之意未变:“这句话,本王之前也信过。”

北洛刚想说什么,只听又有马蹄声由远至近赶来,两人皆惊诧扭头,想不到此刻还有谁会来。

只见一身大红蟒袍、腰缠玉带之人快步入了厅内,这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心腹太监才可穿戴的赐服。

掌印太监入堂,似没有受到此间二人的影响,高捧圣旨朗声念道:“圣上有旨,令永兴王即刻进京,入永兴王府等候宣召。”

一句话,落在三人耳里,各不相同。

掌印太监是诧异皇上依旧在圣旨上称其为“永兴王”,而未褫夺其封号。北洛是纳闷玄戈竟然没有半句话是留给他的。

永兴王本人则面色惨白,他看了亲自来传旨的掌印太监一眼,半晌后方笑道:“本王与皇弟还有话聊,公公可先回宫复命。”

掌印太监没有异议,他躬身后退,把空间让给大明仅剩的两位藩王。

掌印太监离去后,北洛看到永兴王面色数变,终于归于平静,只是太过平静了,有种死寂的味道。永兴王注视北洛,眼中神色晦暗不明。

良久的沉默后,他终于说道:“玄戈还活着。”

纵然北洛早已猜到,从他口中听闻还是不由一惊,不知道永兴王是如何笃定这桩事的。

“他还活着,所以才能允许我活着进天鹿城。”永兴王惨然一笑,叹道,“可惜了,我本来还留了后手,是给方思魏准备的。他以为杀了玄戈之后,我还会让他活下去吗?我甚至准备好不惜一切代价为玄戈报仇,可惜,可惜……”

永兴王突然呕出几口鲜血,含血愤怒道:“可惜玄戈他怎么没死?他凭什么不死!”

北洛眼尖地看到这些血中混着一缕不详的黑色,急忙扑上去救治,可已经迟了。

永兴王自听到圣旨的那刻起便已咬破齿缝间藏的毒药,如今耽搁了一会,毒素已至心脉,任谁也回天乏术。

他宁愿自杀,也不想落在玄戈手上,余生皆被幽禁在府中,即便活命也全赖玄戈宽恕。

鲜血沾上两人的衣襟,北洛试图封住他的心脉,却是徒劳。永兴王靠在北洛怀中,双眼微阖,瞳仁已有涣散之兆,口中字字句句仍满怀不甘:“他赢了,可本王不认输。”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便是死了也要把怨怒带至地狱轮回中去,是百世也扭不回的执念。

皇恩浩荡,他不稀罕。

弥留之际,永兴王扭头看向窗外天边的景象,正是黄昏时分,夕阳血红,叆叇彤云绵延无尽,似乎会从光明野一直绵延至赤阳。

望家乡,路远山遥。

斜阳渐渐西垂,天色徐徐黯淡,永兴王眼中的神光也一缕缕耗尽,可他最后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揪住北洛的衣襟,回光返照道:“我有个儿子,帮我照顾好他!”

北洛愕然,他不知永兴王为何最后要托孤于他,只是下意识便应了。

攥着衣襟的手指一根根松开,永兴王最后轻笑一声:“你与玄戈,到底还是不一样。”

他旋即闭上眼,似是困倦一般,沉沉睡去。

怀中的躯体渐渐冰凉,北洛心里也泛起丝丝寒意,他想问玄戈,你说要留永兴王一命的时候,是不是就料想到他的选择了。

当初决定削藩的时候,是不是就预想到今日的结局了。

放下永兴王的尸首,北洛吐出一口浊气,转身出了屋子。此处偏僻,并未受战乱影响,可北洛还是觉得有一股血腥味在周遭萦绕不去。

他抬头看向天鹿城的方向,天色已晚,可借着一缕微弱未散的余晖,还是能看到那儿顶头的层云,相较别处格外厚重阴暗。

时间回到几个时辰之前。

此时晋国公刘氏还未倒戈,赤阳军队“艰难”地突破涵谷关隘,北洛率领的三千骑兵正准备发起第一轮冲锋。

天鹿城正处风雨前的静寂。

方思魏站在皇宫正殿前的台基上,一时心中感慨万千。

玄戈含笑出现在他面前,身边只跟着一个掌印太监。

方思魏却将这一国之君视若无物,他只盯着正殿梁上悬的“太和”二字,愣愣出神。

玄戈却不恼他的无礼,只是静静站着,他知道这位前朝国师在杀他之前,有话要说。

掌印太监站在玄戈身后,安静到连呼吸声也无。

“大魏皇城的正殿上,也悬着‘太和’二字。乱军攻入皇宫的时候,那块匾被你先祖用剑一劈,裂了。”

这位前朝国师神色渺远,似乎那一幕正在眼前。王家先祖那一剑之威,劈裂的不仅有匾额,还有整座大殿。大梁断作两截,切面透着森森剑气,石瓦倾颓,从顶中倾泻一束天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