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21)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待前方的一人一马消失于视野中,北洛指指岚相离去的方向,对羽林道:“可以说了吗?”

“他没良心。”羽林叹道,开口就是控诉,“我昨晚可是救了他一命。”

北洛吃了一惊,以为天鹿城内已有变故,忙问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羽林注意到近日有不少锦衣卫离开天鹿城,如今局势危急,天鹿城波诡云谲,他身为京畿守备对这方面自然关注。只是他一开始以为只是寻常调动,后来注意到这些离开的人未免太多了些——锦衣卫在天鹿城几乎被抽调为真空的了。

“如果仅仅这样我也只是担心而已,直到我发现京都卫在城门处布防。”

若论正式职位,岚相其实是京都卫掌斥候,锦衣卫指挥使只是兼任。京都卫主要负责天鹿城,锦衣卫则负责地方事务,只不过由于两个机构的都由岚相掌控,在大部分人眼中,这只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彼此间并无不同。

羽林可不会这么看,京都卫平日存在感相对薄弱,不代表其职能就全部被锦衣卫取代。甚至锦衣卫更像是前者的掩护,隐藏京都卫的真正实力。

“那时候我就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了。娘咧,皇上就算了,岚相也什么都不告诉我,幸好我聪明,猜得准……”

北洛不耐烦地打断他:“说重点!”

“岚相带京都卫的人连夜查抄了好几位朝臣的宅子,其中最高品秩的一位是户部尚书刘行之,但是没有抓到他。”羽林耸耸肩,“我就知道这么多,等我赶过去的时候,刘行之正反过来带人狙杀岚相,当时天太黑,火把晃来晃去晃得我眼晕,我急着救人就没注意到刘行之是怎么跑了。”

北洛了然:“怪不得岚相一副想杀你的样子。”

羽林心有余悸:“你是没见他昨夜的样子,明明刚脱险境、身上还带着伤,他就来抢我的缰绳非要回去,还说‘皇上有命,刘行之今晚必须死!’”

羽林把岚相当时的语气模仿地惟妙惟肖,北洛却不太笑得出来。

“锦衣卫离京做什么?户部尚书在里面又是什么关系?”北洛提出两个最关键的问题。

“皇上知道,岚相知道,可他们都不说。”羽林闷闷不乐道,他知道这些隐瞒多半出于善意,但难免有些被抛弃的萧索感。

“刘行之的事倒不是秘密,黄河今年运往北部边军的漕粮都被户部暗中扣了送去赤阳,这事太大,一查就查出来,估计刘行之也不想瞒下去。”

羽林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刘行之是赤阳的人,锦衣卫这么多年都没发现,岚相他心里怕是过不去这个坎。”

北洛皱眉,为岚相开脱:“锦衣卫本就无权搜查一品大臣,他自责作甚?”

“他就这个性子,万事都要做到最好,做不到就开始和自己较劲。”羽林最后评价道,“挺累的。”

北洛对此不置一词,他转而问道:“赤阳军队眼看就要逼近函谷了,我们守军有多少?”

羽林对此毫无保留:“骑兵一万、步卒三万,都是精锐。只是赤阳这次光骑兵就有三万,纯以兵力相较,我们是劣势。”

北洛不解道:“天鹿城危急成这样子了,为什么还不见辟邪军?”

“皇上说,辟邪军的刀是向外的。此番兵戎较量,说到底都是我大明的子民。”羽林面有恭色,显然对玄戈这话十分敬佩。

北洛不以为然道:“弑君犯上,都是乱臣贼子。”

这话和岚相之前说的有几分相近,羽林嘿嘿一笑,并不言语。

两人并肩御马下坡,离了居高临下的视野,光明野的春色顿时扑面而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暖风微醺,北洛惬意地眯起眼,却有些毁坏气氛地想到,等兵戈一起,这里不知是何景象,也许连风吹来的气味都沾上了血腥。

羽林此时无不惋惜地说了句:“可惜缇骑严禁入京,不然哪有这些宵小蹦哒的份。”

北洛冷冷一笑:“便是没有缇骑,他们也休想蹦哒。”

等北洛与羽林回到京畿守备营,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岚相讥讽道:“可算在赤阳攻城前回来了。”

羽林浑不在意地笑笑:“他们想攻城,还得过函谷、崤山两道关隘。”

北洛问道:“函谷现在如何?”

“兵部尚书亲自镇守。”

“亲自”一词听起来像万无一失,可北洛却知道这位兵部尚书秦尚礼实在不是一个良帅之选。

事实上,所有人都清楚秦尚书之所以能坐上这个位置,除了他所表现出来的忠纯愚钝,还因为玄戈继位之初暂且不想打仗,才把这么一个平庸守成的无能之辈提至尚书的高度。

所以北洛继续问道:“守得住吗?”

羽林犹豫一下,还是给出肯定的答案:“依据地利,应该没问题。”

“这么说,只剩崤山是个突破口了。”

羽林点头:“崤山亦是一道天险,只是山中也有不少密道小径,带着军队翻山而来不是一件难事。”

北洛骂道:“这算什么狗屁天险!”

羽林苦笑道:“那是咱们先皇、你祖父当年打魏国时用过的路,现在想来,倒是个隐患。”

北洛皱起眉头,沉吟半晌后方道:“能不能让秦尚书放开函谷关隘门户?”

众人一惊,岚相首先怒道:“你疯了吗?!”

羽林到底也是领兵之人,稍加思索便明白北洛的意思,只是不确定地问了句:“会不会太冒险了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总得先把蝉放出来。”北洛手指在地图上一点,总算为岚相解了惑,“函谷不同于崤山,从崤山入光明野,可选择的目标只有天鹿城。可函谷之后,除天鹿城外还有洛阳、河中两座重镇,我要是赤阳的统帅,这时就不会只盯着天鹿城,东都洛阳反而是首先考虑的战略目标。我们不能让局势演变为孤立的守城战,只有想办法拉长战线,充分利用光明野的极大纵深,分兵、掣肘对方。”

岚相听懂后冷笑道:“不过是祸水东引。”

北洛略顿一下,点头道:“这么说也没错,只不过我们不是偏安苟全,而是要做那只绕后的黄雀。”

身为军中将领,羽林最不缺的就是把握战机的判断力,当即拍板:“我这就传讯秦尚书和洛阳、河中两地守军。”

岚相眉头微皱,领兵之事,他确实所知甚少,既然身为京畿守备统领的羽林都同意了,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只是岚相还有别的思虑,他对羽林说道:“秦尚书为人钝厚不知变通,皇上要他守住函谷,他只会一根筋走到底。若说此人有什么行事准则,就是只听皇上的。定不愿纳用这一险招。”

羽林顿时犯了难,只听岚相继续道:“我去函谷,只说是圣上口谕,应该会取信于秦大人。”

岚相身为玄戈最倚仗的心腹,他说是口谕,秦尚礼多半不会起疑。羽林挠头:“这算不算假传圣旨?”

“事有缓急,从权处置。”北洛对此满不在乎,“出了事我顶着。”

北洛都这样说了,羽林自然也不反对。

就在所有人都准备各安其职的时候,北洛突然说道:“给我三千骑兵,我单独行动。”

羽林还没说话,岚相就已反对道:“不行!”

“凭什么?”

“乱军之中谁也无法保护你,你以为皇上会允许你身涉险地?”

北洛挑眉,有意呛他道:“你现在让玄戈来对我说个‘不’字,我一定听令。”

岚相被气得不行,本就极白的面色更为苍白,咬牙一字一句道:“现在谁都可以死,唯独你不能出事。”

这句话里有一个隐藏意思,那就是万一玄戈死了,还需北洛来继承皇位。北洛勃然色变,眸光冷厉:“不要拿玄戈来威胁我。我北洛想做什么,全凭己意。”

这句话当然说服不了岚相,然而掌兵之人是羽林,他可比岚相好说话多了。

最后是岚相拂袖而去,北洛一脸志得意满,羽林则深吸一口气,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苦命媳妇,两头受气。

光明野上,三千骑兵集结成列。

似是感受到战场的壮烈,毫不温煦的风迎面吹来,草木皆伏,北洛身后的人马肃穆而立,巍然不动。

北洛在风中眯起眼睛,长剑出鞘,于日光下反射出耀眼寒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