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天天想逃跑(137)

作者:咕咙咚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成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原本悲剧的人生顿时开挂。 堂堂皇后,吃着山珍海味,不香吗?有人日夜服侍,不香吗? 还要什么圣宠? 怡嫔楚楚可怜:“皇上,皇后罚臣妾跪在翊坤宫,臣妾膝盖又红又肿……” 鄂常在梨花带雨:“皇上,皇后让嫔妾学青蛙跳,嫔妾都不能下床了……” 嫔妃们纷纷诉苦:“皇上,皇后天天逼嫔妾喝补药,嫔妾现在吃什么吐什么……” 渣渣龙兴师问罪:“皇后是想废了朕的三宫六院,让朕独宠你一人吗?”点击展开

皇帝难得见她这般温柔,便放松了戒心,主动伸了另一条胳膊,说:“太行了,还有这只……”

皇帝十分享受,悠哉地又问:“对了,朕听说今儿皇后去了城外的粥棚考察民情,结果如何?”

映芸道:“臣妾正要跟您说这事儿呢,皇上,您觉得海宁县令可否称职?臣妾听说,百姓们对他的褒贬不一啊,有说他清廉的,也有说他贪污的。”

皇帝道:“王德海的县令当了十余年,政绩一直不错,吏部考核,他年年都在升迁的名单上。不过,他却自请留在海宁,说一心要修筑江堤,还将自己的俸禄减半,尽数拿出来造福百姓,是个不可多得的父母官。”

第364章 多年刷剧的经验

映芸呢喃道:“皇上您对他的评价还挺高的,您就这么相信他吗?”

皇帝侧眸看了她一眼,道:“皇后怎会对他有疑问?此次乃是天灾,钦天监亦测算出,冲毁江堤的潮水实为百年一遇的大潮,人力不敌万分之一。朕这几天巡视堤坝,几处坍塌之地,都没有偷工减料,灾情自然也不能怪在江海德的身上。”

映芸沉思不语,虽说钦天监的话,多半不可信,但吏部历年都在考核官员,应该不会存在猫腻吧。

皇帝松垮地依靠在浴桶上,又道:“等这次灾情过后,朕会破格擢升王海德,重赏褒奖。”

对这位王海德,映芸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啊!”皇帝忽然叫了一声,勾回了映芸的思绪。

皇帝皱着眉头,说:“皇后,这是朕的胳膊!”

映芸低头一看,才知自己太过用力,将他的胳膊都搓起皮了,连忙赔笑道:“好好,臣妾轻一点就是了。”

翌日,天朗气清,雨后的隅园处处透着青草气息。映芸等皇帝出了门,亦换了一身男装,召了五顺想偷偷溜出去。

阿奈在旁劝道:“娘娘,海宁县到处都是难民,街上也不太平,要不还是在园子里逛逛吧。”

映芸一边整理衣衫,一边说道:“我不是出去闲逛的,我想去县令家看一看。”

阿奈问道:“娘娘,您还觉得县令大人可疑吗?”

映芸思忖着说:“以我多年刷剧的经验来看,王海德确实很值得人怀疑。”

“刷剧?”阿奈一脸迷惑。壹号

映芸解释道:“就是看戏……”

“哪出戏有说县令可疑?”阿奈低声喃喃,又道:“可是,娘娘,您若觉得他可疑,告诉皇上不就行了吗,何必要自己去涉险。”

映芸道:“空口无凭的,谁会信,我若说了,岂不是同那些难民一样,无非是随口说说,皇上也不会放在心上。”

阿奈的眉头纠结如麻花一样。

映芸笑了笑,道:“你就安心在园子里,我和五顺也不是第一次出门了,必早去早回。”

阿奈撇着嘴,说:“娘娘您不提五顺也就罢了,您忘了,第一次南巡的时候,他不就没护好您,奴才最不放心他了。”

五顺静立在侧,听她这般说,争辩道:“阿奈,你别小瞧了我,我这两年学了点拳脚工夫,要不给你打一套拳看看?”

阿奈嘟着嘴道:“我才不看耍猴呢。”

映芸打着圆场,笑道:“好了,你俩别贫嘴了,我有分寸。”

说罢,映芸就带着五顺从后门出去了。

阿奈和玉珀目送她们离去,心里总是惴惴不安,玉珀满面愁容地说道:“阿奈姐姐,我这眼皮子怎么老是跳,真不会出事吗?”

阿奈急道:“你越说我心里越不安,这样吧,你悄悄跟上去,沿途做上记号,我去寻李总管,告诉他娘娘乔装出门了,他见多识广,定有办法。”

玉珀点点头,连忙出门去寻他们。

第365章 如墙的酒坛子

五顺之前去踩过点,县令的家宅就在西直胡同里,一眼就看到了。宅子嵌在民房之中,三间砖瓦房围成一个院子,简单朴素。

两人绕着院子走了一圈儿,映芸问道:“他家中都住了什么人?”

五顺道:“就只有一个老母。”

映芸疑道:“他没有妻儿吗?”

五顺道:“听说县令娶过一位发妻,也有过两个儿子,只是相继染病殁了,现在就剩下一个七旬老母住在宅子里。”

如此说来,这位王县令还挺可怜的,光棍一枚,还要奉养年迈的母亲。

映芸问道:“虽说县令的俸禄不多,但好歹是地方上的父母官,应该不愁找不到对象,王县令怎么没有续弦呢?”

五顺被问倒了,摇头道:“这奴才就不知道了,兴许是县令大人对亡妻有感情,不想续弦吧。”

映芸胆大,见宅门半掩着,便推门而入,道:“走,咱们进去看一看。”

宅门发出吱呀一声响动,院中坐着一位老妇人,听见声音,侧耳问道:“德生,今天这么早回来了?”

映芸脚下一顿,见老妇人双眸不明,腿脚也不利索,便道:“婆婆,我们是过路的商人,不知道县城闹了灾,街上的馆子都关门了,可否借您这儿讨碗水喝?”

老妇人脸上一闪而过的落寞,或许她正满心期待着儿子归来,但随即便客气地笑说:“有有,灶台上刚烧了热水,老婆婆我眼睛不好使,你们自己倒吧。”000文学

映芸侧头看了看默不作声的五顺,笑说:“婆婆您怎么知道我们是两个人?”

老妇人笑说:“眼睛不好,耳朵就当眼睛使了,几个脚步声,我还是听得出来的。”

映芸笑了笑,顺着老妇人指的方向,往灶台走去,道:“谢婆婆了。”

五顺跟着映芸到了厨房,打量着四周灰暗的墙壁,应该是长年没有修缮过,四周都被柴火熏黑了,几处还有斑驳掉落的痕迹。

“主子,”五顺感叹道:“一个县令家的厨房,破败成这样,可见他为官清廉了。”

映芸没有搭话,顾自倒了水,端到院子里,陪老妇人坐了一会儿。

老妇人慈眉善目的,笑呵呵地说:“你们从老远的地方过来吧?正好在我这儿歇歇脚,我儿子平日里早出晚归,我正没个说话的人呢。”

映芸环顾院子,简单质朴,两三间屋子敞开着门,一眼就能看见里面的摆设,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

倒是院子的一角,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坛子,摞起来足足有两人高,可以抵得上一面墙了。

映芸疑问道:“婆婆,您儿子是酿酒的吗?怎么这么多酒坛子呀?”

老妇人摇头说:“我儿子在衙门里做事,这些酒坛子都是陈年留下的。从前家里人多,逢年过节喝点小酒,后来,家里的人相继没了,酒也戒了。我儿子念旧,这些东西一直舍不得扔,就堆在一起放着了。”

映芸惊道:“原来婆婆您还是官家太太啊?”

第366章 沉沉的酒坛子

老妇人苦笑道:“哪儿是什么享福的官太太,不过得些温饱。我那儿子一心为民,得些俸禄,都救济给老百姓了。若不是他,我那两个孙儿……”

说到此处,老妇人眼眶微微泛红,不愿再说下去了。

映芸给她也倒了碗水,道:“现在这世道,像您儿子这样的好官实在不多了,婆婆您怎么还不高兴了呢?我刚入城,就听说这里的县令一心造福百姓,是不可多得的清官,莫不就是婆婆您的儿子吧?”

老妇人有些欣慰,又有些恨恼,以至于映芸一时也看不穿她的心思。

映芸见她不答,说道:“果真是婆婆您的儿子啊!这是您教子有方……”

老妇人长叹一声,道:“有什么好的,他连家都护不了,护着百姓又有什么用?”

“您为什么这么说?”

老妇人苦于没人可倾诉,这会儿勾起了她的回忆,凄然地说道:“那年,我两个孙子染了恶疾,就因为他把家里银子都救济贫苦人家了,一时筹不到钱,才耽搁了病情。还是我那儿媳妇跟乡亲借了点碎银子,才去城里的药铺买了药,可我那苦命的孙子们,还是没救回来……”

看着老妇人满脸的遗憾和凄楚,映芸都有些不忍了,不能说县令因公忘私不对,但毕竟这个家是毁在他手上,难怪老妇人会一直耿耿于怀了。

老妇人暗自抹泪,道:“我知道自己就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大义,我就想一家子平平安安的。两个孙子走了,儿媳妇也怪他不顾家,一时想不开,投了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