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天天想逃跑(136)

作者:咕咙咚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成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原本悲剧的人生顿时开挂。 堂堂皇后,吃着山珍海味,不香吗?有人日夜服侍,不香吗? 还要什么圣宠? 怡嫔楚楚可怜:“皇上,皇后罚臣妾跪在翊坤宫,臣妾膝盖又红又肿……” 鄂常在梨花带雨:“皇上,皇后让嫔妾学青蛙跳,嫔妾都不能下床了……” 嫔妃们纷纷诉苦:“皇上,皇后天天逼嫔妾喝补药,嫔妾现在吃什么吐什么……” 渣渣龙兴师问罪:“皇后是想废了朕的三宫六院,让朕独宠你一人吗?”点击展开

映芸解释道:“就是拿出一件皇上您用过或是没用过的东西,让富商们竞价购买,价高者得。”

皇帝饶有趣味地说:“听着有点意思。”

“何止有意思,简直不要太划算,”映芸有些心血来潮,笑呵呵地说道:“臣妾以前听说过一场拍卖会,卖的是一块用过的旧手帕,最后竟然拍出了一个天价。”

“手帕也能拍出天价?”皇帝抱着怀疑的态度,问道:“那手帕难不成是金子做的?”

映芸神秘地笑了笑,那是一名有钱又有闲的富二代,为了追求心仪的女明星,用钱死命砸出来的呗。

那块手帕自然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

映芸顿了顿,谄媚地笑了笑,凑到他身旁,说:“皇上,您把您的恭桶洗一洗,也能拿出来卖,说不定还能卖一个好价钱呢。”

皇帝冷眼瞪了瞪她。

映芸不惧地笑了笑,拍拍他的肩头,道:“其实吧,皇上您也不必大费周章,干脆贴一张皇榜,赈灾有功的富商,许他们的女儿入宫为妃,臣妾相信,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家当都交付给您这个女婿了。”

在古代,讲究的是门第,仕农工商,入仕是光耀门楣的事,而从商,则是社会的末流,尽管他们可能会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依旧会被人鄙视满身的铜臭味。

所以,大部分有钱的商人都会想着去捐个官,改变他们末流的身份。67

何况,若这个身份是与皇帝结亲,那更是一步登天了,在清朝尤其是跟做梦一样,因为她们都是汉人,根本就没有选秀的资格。

皇帝见她越说越起劲,脸色幽暗了许多,哼道:“朕听皇后的意思,怎么总想把朕卖了,打朕的主意。”

映芸讪讪一笑,道:“臣妾这不是在给皇上您想办法嘛……”

皇帝忽然戏谑地笑了,一把揽她入怀,道:“朕看,先把你办了,再慢慢想……”

“呃……”

御船在运河上行进,摇曳出一阵阵碧波荡漾,帝后二人连日独处,这感情自然而然愈发浓郁,直至下了御船,映芸仍感觉晕乎乎的,相反,皇帝倒是满面春风,怡然自得。

等到了江宁府,皇帝即刻忙于应酬地方乡绅,捞银子的进程相当不错,听说短短两三天,就募集到了上万两白银。

这日黄昏,皇帝早早地回了府,笑呵呵地说:“皇后,赈灾的银两凑齐了。”

“这么快?”映芸惊讶于他的神速,却也没问他用了什么法子,打趣道:“这下皇上可以安心了吧,不用每天都绷着一张脸,为钱发愁了。”

皇帝用手点了点她的鼻尖,笑道:“这还要多亏了皇后的点子,朕的拍卖会才能如此顺利。”

映芸怔了怔,才惊讶地问道:“皇上,您真把您的恭桶卖了吗?”

皇帝听闻,捧腹大笑,引得一旁的太监宫女都忍俊不禁。

第362章 海宁的灾情

解决了赈灾银子的问题,皇帝不在江宁府逗留,带着映芸直奔海宁县。虽然,他们此前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在踏入县城的那一刻,依然被满目疮痍所震撼。

皇帝特意下了马车,徒步走在城内的街道上,处处可见倒塌的民房。木头被潮水浸泡过,透着腐烂的气息,随时可能发生第二次坍塌。

这还是当地的官员清理了街道后的景象,可想而知,前几个月的海宁县还要一片狼藉。

皇帝将映芸安顿在了隅园,便一刻不停地赶往江堤,察看修复工程。

幸好隅园所在的位置地势高,房屋并没有明显的损毁,不然就白费了映芸的银子修园了。

阿奈收拾完行囊,感叹道:“娘娘,刚才一路过来,奴才见那些灾民挺可怜的。奴才这几年存了点银子,想捐给他们。”

说着,阿奈取了一包用绢帕裹着的碎银子,交给了映芸。

玉珀等人亦效仿,将私底都掏了出来。

映芸推脱道:“你们的俸禄微薄,跟着我,平时也得不了什么赏赐,这些你们就自己收着吧。我听说城外设了粥棚,咱们明儿去看一看,能帮就帮一点,也算你们都尽了一份心意。”

阿奈等人却执意要映芸收下,道:“奴才们吃住都在宫里,用银子的地方不多,娘娘您就先收着吧,等灾情过去了,再赏奴才们就是了。”

映芸笑了笑,说:“好吧,等回宫了,我给你们重重的厚赏。”

阿奈等人笑道:“谢皇后娘娘。”搜搜

次日,映芸便领着他们一起去城外看了看,粥棚摆在了郊外,一天早晚两顿,灾民排着队,蜿蜒绵长,一眼看不到尽头。

映芸刚走到粥棚旁,那些施粥的兵卒便纷纷跪地请安,临近粥棚的几个灾民亦口口声声地喊着:“谢皇后娘娘。”

映芸取了锅勺,亲自给他们施了粥,瞧着一锅锅热腾腾的白米粥,甚为浓稠,倒是没有掺杂太多的水分。

不过,眼见不一定为实,映芸深知官场的套路,今儿怕是知道她要来,都做足了门面工夫。或许,等她转身一走,他们又会不会换一副面孔呢?

如斯想着,映芸悄悄吩咐五顺乔装成难民,暗地里去打听一下情况。

走了一个过程,到了黄昏时分,映芸才回了隅园。

直到天都黑透了,五顺才步履急促地回来了。

映芸问道:“可打听到什么吗?”

五顺回道:“奴才混在难民堆里,听了一些情况。据说,粥棚一天两次,尚能裹腹,但城中房屋被毁,他们大多宿在野外,每天都有冻死的人。”

映芸叹道:“房屋重建,尚需时日,城中也没有这么多地方收容难民,这确实是棘手的问题。”

五顺眼角微挑,迟疑地说道:“娘娘,奴才还听说了一件事,有难民抱怨说,海宁县令明着修筑江堤,暗地里却将好工好料都用在了自家门前,还有人说他是个贪官,贪墨修堤的银子。”

第363章 臣妾帮皇上搓澡

五顺口中的海宁县令,映芸有些印象,名叫王海德,犹然记得第一次南巡时,他随当地知府、巡抚、总督等人接驾,皇帝特召他到跟前,问了江堤修筑之事。

时隔十年,他居然还在知县任上,未得升迁,倒是有些奇怪。

映芸问道:“他们说县令是贪官,手上可有证据?”

五顺摇摇头,说:“都是空口说白话,不知可否取信。奴才留了个心眼,回来时,特地去看了知县的府邸,并没有违规扩建,不过比一般民房稍稍体面了一些。奴才倒觉得是难民们受了灾,将怒气撒在了知县大人头上。”

映芸问:“为什么这么说?”

五顺道:“知县大人的口碑一直不错,没有发生江堤坍塌之前,百姓们并没有此等怨言。相反,城中人人都说知县清廉,一件粗布麻衣能穿五六年,平日吃的也是清水豆腐,又不出入青楼红馆,若说他贪墨银两,着实不像啊。”

映芸有些纳闷,暗自喃喃道:“既然这么廉洁,应该是个清官,这么多年,怎么会没有升迁呢?”

五顺也不甚明朗。

“好了,你先下去吧。”映芸见他整个人灰头土脸的,像极了从难民堆里出来的。

阿奈趁机取笑他,捏着鼻子说道:“娘娘都嫌你味儿大了,还不快去洗一洗。”

五顺凑着袖子闻了闻,的确是一股酸腐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退下:“嗻。”

入夜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地方官员担心雨水冲刷堤坝,或存在危险,便恳请皇帝等雨停了再巡视河工。千度中文网

因而这一夜,皇帝早早地回了隅园歇息。

房中备好了一桶温热的洗澡水,李玉等人正服侍着皇帝沐浴,映芸却忽然闯了进来。

皇帝一怔,人还泡在水中,警觉地问道:“皇后,你进来做什么?”

映芸朝李玉他们摆摆手,命他们退了出去,然后笑嘻嘻地走至浴桶旁,道:“臣妾特地过来帮皇上您沐浴啊。”

皇帝伸手取了一块浴巾,覆在身上,正欲起身,却又被映芸按到在桶里。

映芸挑眉笑了笑,说:“皇上,您多泡会儿,害什么臊啊。”

皇帝略有窘态,氤氲的热气,泡得他脸色微微有些红润,凝眉看着她,道:“皇后真想替朕搓澡?”

映芸笑着点点头,搬了个凳子坐在浴桶旁,抬起他的胳膊,轻轻地搓了搓,问:“怎么样,这个力度还行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