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天天想逃跑(135)

作者:咕咙咚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成了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原本悲剧的人生顿时开挂。 堂堂皇后,吃着山珍海味,不香吗?有人日夜服侍,不香吗? 还要什么圣宠? 怡嫔楚楚可怜:“皇上,皇后罚臣妾跪在翊坤宫,臣妾膝盖又红又肿……” 鄂常在梨花带雨:“皇上,皇后让嫔妾学青蛙跳,嫔妾都不能下床了……” 嫔妃们纷纷诉苦:“皇上,皇后天天逼嫔妾喝补药,嫔妾现在吃什么吐什么……” 渣渣龙兴师问罪:“皇后是想废了朕的三宫六院,让朕独宠你一人吗?”点击展开

皇帝沉声说道:“郭贵人自戕,终不利于笼络回民,朕只能当她是抱病而亡。”

映芸心底感叹,入了后宫的人,不再是她孤身一人,背地里的利益、家族、乃至一个民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一旦香消玉殒了,也要保全皇族的体面,权衡个中的利弊。

所以,郭贵人必定要厚葬的。

果不其然,皇帝思忖片刻,朝李玉说道:“传旨,郭贵人随驾圆明园时,突发疾病,薨于园中,特追封其为恂嫔,随葬纯惠皇贵妃陵寝。”

“嗻。”

郭贵人的死讯,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涟漪,一切看上去都是顺理成章的。皇帝也给了回部足够的脸面,将郭贵人的遗物送往回部,还建了一座衣冠冢,以供祭拜凭吊。

倒是和贵人,偶与映芸聊起,唏嘘不已,说:“郭贵人生前就与纯惠皇贵妃暗生怨怼,如今人没了,却还要与纯惠皇贵妃日夜相对。”

阿奈亦道:“可不是嘛,恂嫔之前跟着纯惠皇贵妃,也没享什么福,现在又这么去了,想想也是可怜的。”

和贵人感慨道:“当初我们三人一起入宫,若她也能跟在皇后娘娘您身边,或许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情了。”

映芸道:“各人有各人的命数,谁也不知道未来的事情。”

和贵人微微点头,道:“娘娘说的是,嫔妾不过是庆幸,能遇见娘娘您,待嫔妾如亲人,处处宽厚,嫔妾打心底里感激娘娘。”

映芸被她说得不好意思了,笑了笑,道:“说什么感激不感激的话,倒生分了。”

和贵人腼腆地笑说:“不止嫔妾,豫嫔娘娘和伊贵人私底下都说过,咱们来自外邦,若不是得了皇后娘娘您的照拂,还不知要被欺凌成什么样儿呢。”

映芸笑说:“只要你们心齐,就没人敢欺凌你们。”

第358章 搭上延禧宫的路子

御驾回宫后的次日,太后夜里受了凉,感染了风寒,缠绵病榻数月。又逢隆冬将至,映芸及后宫嫔妃轮番侍疾,人人都疲惫不堪。

因太后尚在病中,原定于乾隆二十六年的南巡,亦延后了一年。

甚至往年热闹的乾清宫宴,亦是冷冷清清,阖宫吃了一顿饭,便各自散去了。

皇帝为着太后的风寒而忧心,去慈宁宫探视过后,吩咐了宫人们好生照看,才回了养心殿歇下。

李玉服侍皇帝就寝,熄了殿内的烛火,蹑手蹑脚地出了门。

外头的风雪肆虐,一不留神就迷了眼,恍惚却见两个幽暗的人影在廊下窃窃私语。

“什么人?”李玉喝了一声,朝他们走去。

“给总管大人请安。”胡钟上前打了个千儿,另一个人影已消逝在风雪里。

李玉只瞟见一个背影,睨了眼胡钟,问:“刚才跟你说话的人,是哪个宫的?”

胡钟扯着谎说道:“不过是路过的一个小公公……”

李玉侧眸哼了哼,道:“你肚子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你还想瞒着我?”

“李总管……”胡钟有些怯弱。

李玉笑叹道:“怎么?纯惠皇贵妃薨了,你这又是攀上了哪个高枝?”

胡钟诧异道:“您……都知道了?”

李玉打量着他,说:“御前当差,眼睛就要放亮一点。皇上最恨私下传递圣意的人,若被皇上知晓了,你这小命可就不保了。”

胡钟吓得腿软,道:“总管大人,您可别呀,奴才就是捞了一点点好处,并没有把养心殿的事情都告诉旁人。”启银

李玉嗤笑道:“那你还不说刚才的究竟是何人?”

胡钟这才实话说道:“是延禧宫的小凌子。”

“令贵妃?”李玉双眸一眯,转而笑看他,道:“你的门路还挺广的,这么快就搭上了延禧宫的路子?”

胡钟俯首惭愧道:“奴才知错了,求总管大人饶了奴才这一回。”

李玉思量着,耳边唯有呼呼的风声,稍时,才道:“平日里看你是个机灵的,现在脑子怎么拐不了弯了?若我要告发你,早在你与咸福宫暗通之时就说了,还用等到今天?”

胡钟一愣,旋即欣喜地说:“谢总管大人。”

“不过……”李玉顿了顿,又说:“你想攀附延禧宫,怕是一条断头路,你可要自己想清楚了。”

胡钟不太明白他的意思,道:“奴才恳请总管大人提点。”

李玉笑了笑,说:“我年纪大了,养心殿以后总要有一个得力的人,你可想跟着我?”

胡钟眼眸子骨碌碌一转,李玉是皇帝的心腹,能跟着他,自然比看延禧宫的脸色要强百倍。

如此一想,胡钟赶忙跪地磕头:“奴才拜见师傅。”

“起来吧,”李玉满意地笑了笑,说:“胡钟……不忠,你此前对皇上没有半点忠心,白耽误了你的名字。以后跟了我,这名字倒是要改一改……”

胡钟又是一愣,道:“但凭师傅做主。”

李玉想了想,说:“就叫……胡世杰。”

胡钟机灵地立时跪拜,道:“胡世杰拜见师傅。”

第360章 捞银子的方法

太后上了年岁,病情反复无常,喝了大半年的中药,才渐渐好转。后宫稍稍安定不过数月,朝堂上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起因是海宁的海塘修筑工程坍塌,堤坝被潮水冲垮,整个县城几乎毁于一旦,百姓流离失所,哀嚎声不断。

皇帝向来重视海塘工程,几次南巡都亲临堤坝察看,而今闹出这么一场风波,瞬间龙颜震怒,问责官员数十人,亦派了钦差大臣前去调查。

但是,查而无果。

映芸扶着太后散步时,偶尔提起这事儿,叹道:“这几年灾祸多,海宁出了事儿,看来,又要发动咱们后宫募捐了。”

太后身体渐愈,步履迟缓,道:“后宫能有几个钱,内务府都入不敷出了,皇帝想要赈灾银子,还是要在外头动脑筋。靠着后宫募捐,无非是做给人看看的。”

“这倒是,”映芸点点头,说:“要不是跟着皇上南巡了二次,臣妾还不知道,原来江南的皇商盐商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太后笑说:“明年的南巡,皇帝就是要从他们身上薅羊毛了。”

说起南巡,映芸疑问道:“臣妾听皇上说,老佛爷您这一次真不打算一同去江南了?”

太后叹气道:“不去了,一把老骨头了,生了场大病,还是在宫里养一养为好。况且,国库空虚,我若出门,皇帝必定要撑个排场,何必给他雪上加霜呢。”

映芸撇撇嘴,道:“您不去,这南巡也没什么意思了。”17

太后拍拍她的手,道:“你陪皇帝去吧,他眼下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你陪着,也算是个安慰。至于宫中,你大可放心,由我给你看着呢。”

映芸勉强地点头道:“唉,那好吧。”

乾隆二十七年的正月,未过元宵节,皇帝就开启了第三次南巡之旅。此次出行,皇帝只带了映芸一人,随驾的队伍亦是寥寥,没有之前那两次的恢弘场面了。

待帝后二人上了运河的御船,才思量起了如何从江宁富商身上捞银子。

映芸趴在案上,瞧着一口西洋自鸣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抬头看了皇帝,叹道:“唉,这趟跟您出来,还真是穷游了。谁也想不到,堂堂一国之君,也有囊中羞涩的时候,说出来都没人信。”

皇帝无奈地哼笑道:“马上就要到江宁府了,皇后可有什么想法?”

映芸干笑着,说:“想法倒是有,只是臣妾不知道皇上您的意图,究竟想怎么对付那些富商们?强取豪夺呢?还是委婉温和呢?”

皇帝眉峰一挑,问:“什么是强取豪夺?什么是委婉温和?”

映芸直言道:“强取豪夺,就是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一个个勒索过去,看他们是要钱还是要命。至于委婉温和么……法子就多了去了。”

皇帝意兴阑珊地说:“朕愿闻其详。”

映芸道:“一种,皇上可以问富商们借款,许他们利息,也就是放皇贷。另一种,皇上可借赈灾为由,举行慈善拍卖会,若他们能得一件御用之物,臣妾猜想,那些富商们肯定趋之若鹜。”

第361章 您真把恭桶卖了吗

皇帝施施然一笑,道:“皇后的主意挺多的,朕对你说的慈善拍卖会甚为感兴趣,何为拍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