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427)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因为人太多,小摊太多,挤得前后门拥堵不堪。二伯嫌影响不好,想要让小摊们换个地方,可幺妹拦住了。

她亲自模拟过,从市场前门进去,一路不停的看啊逛啊,一家不落得花上三四个小时,出来就是围绕着前后门的一排排小吃摊,正好勾得饥肠辘辘的人们掏钱买吃买喝。

买东西的既饱了眼福,批发到合心合意的东西,又能吃饱喝足,对这市场的印象不就更好了吗?谁也不想买了东西却没吃的地方,提着两只脚走几公里去下馆子!

再者,人都是爱看热闹的。

只要看见这附近有卖吃喝的,谁都想来看看热闹吧?这又是市场的潜在客户啦!

反正,市场和周边的摊贩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维护好双方的关系,对市场绝对是利大于弊。

这不,商贩们也是一样的想法。她一出来,许多人就主动跟她打招呼,“小绿真又带妹妹出来玩啦?”

“快来尝碗凉虾,比昨天的甜。”

“来,给小汤圆尝块西瓜,天热当心中暑啊。”

……

每一张脸都是经年累月风吹日晒的黄黑,可每一颗心都是那么热烈。

小汤圆跟小时候的幺妹一样招人喜欢,人长得讨喜,嘴巴又甜,几乎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不花钱那种。

妞妞大老远看见她们,哒哒哒跑过来,“绿真姐姐,汤圆妹妹,你们要出去吗?”

幺妹点点头又摇摇头,她只是觉着市场里太吵了,开业第一天有优惠活动,买满一百块送隔壁市场的灯泡电线啥的,许多人为了得到这白送的或许压根用不上的东西,都拼命的凑整数,里头忙得蚂蚁窝似的。

可她对附近又不熟,不知道能去哪里。

妞妞牵着汤圆白净净的小胖手,“我带你们去捡贝壳叭!”

幺妹眼睛一亮,她喜欢!

小妞妞不愧是码头团宠,蛇口百事通,熟门熟路找到一条狭窄的小路,顺着小路弯弯拐拐走了一刻钟,就能看见一片黄白色闪闪发光的沙滩。

“姐姐你把鞋子脱了吧,不然会弄脏的。”她看着幺妹脚下漂亮的雪白球鞋,羡慕的说,嗯,妈妈已经答应啦,等她有绿真姐姐这么大的时候,妈妈也买一双给她。

她因为经常跑来跑去,很费鞋子,兰艳干脆给她穿一双塑料底凉鞋,凉鞋带已经断过好几次,缝补的痕迹很明显。可她还是非常爱惜的脱下来,提在手里,“姐姐咱们把鞋子藏在那儿,不然会丟哒。”

幺妹果然脱下白球鞋,顺便把汤圆的小皮鞋也脱了,藏在不远处眼睛能看见的野草丛里。脚丫子踩在沙子上,她一开始还不习惯,生怕有虫子棍子甚至“炸弹”。

记得牛屎沟坝塘枯水期的时候也有沙子,可村里男娃太坏了,他们会在沙坑里拉屎,再扒拉沙子埋上,她自从中过几次招后就怕了。

可她用灵力感受过,这里的沙子特别干净,顶多有几个细碎的小贝壳,她不怕!

海边的太阳好像比大河口还大,可有海风吹着,倒是不怎么热,相反,清新而湿润的海风吹来,她整个人都说不出的舒服,恨不得就地躺在沙滩上,美美的睡一觉,打两个滚。

她只是这么想象,小汤圆却已经这么做了。小丫头“啪”一声,一屁股坐沙滩上,抓了两把沙子捏着,可惜捏不住,陆陆续续从指缝漏走,索性四仰八叉躺下去,不动了。

幺妹一看她圆鼓鼓的小肚子就知道,好家伙,又开始吃饱喝足想睡觉了!

“姐姐你去玩儿吧,我守着妹妹。”妞妞十分善解人意的说,幺妹没能抵挡住海水的诱惑,在浅滩上踩了会儿水,看着沙滩上留下的脚印迅速被潮水冲刷净,她脑海里不由得浮现数月前的梦。

她不止想跟胡峻哥哥在海边散步,还想再加上菲菲,甚至,如果二选一的话,她绝对是毫不犹豫选菲菲的。

胡峻已经是大人啦,也许,不久的将来,他就要结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孩子,就再不会这么宠溺她们了。

想想,还真是惆怅啊。

金黄色的沙滩柔软又温暖,透明的海水碧波荡漾,沙滩上人不多,几乎都是附近的孩子,有洗衣服的,洗澡的,小的还光着屁股,脸蛋晒得黑黑的,跟大河口也没多大差别。这时候,全中国的农民都只是刚脱离大集体生活,吃穿住行总体来说没多大差距。

她跟着孩子们,捡到七八个空的小贝壳,还捡到一堆海螺,回去可以用线串起来做风铃,挂在窗边肯定特有意思。当然,海里的鱼也不少,她徒手就捉到一条巴掌大的,玩了一会儿又放回去了。

倒是螃蟹和虾爬子不少,她随便逮几只,用野草拴了小小三串,“妞妞,咱们回去吧。”

她把串串递给妞妞,自己将睡成小猪的汤圆抱起来,沿着原路返回,几个大人已经商量结束,爸爸正歪在沙发上打瞌睡。

幺妹轻手轻脚把汤圆放到床上,和橄榄睡一起,妞妞已经从自家摊位上提来一只小桶,装半桶水,三串小螃蟹和龙虾放进去,瞬间活蹦乱跳“哗啦哗啦”游开来。

顾学章很快醒来,“回来了?”

“回来啦爸爸,我妈呢?”

“跟春苗出去买菜了。”顾学章伸个懒腰,瞬间觉着困意轻了很多,“你们去哪儿玩?”

幺妹立马叭叭叭说起沙滩的事儿,蹲在地上看桶里的小螃蟹,顺便冲爸爸招手,“爸爸你看,我捉的,三串,刚好妞妞和弟弟妹妹一人一串,玩够了还能放回海里。”

妞妞的眼睛亮起来,“谢谢姐姐,我,我不用,给弟弟妹妹玩吧,我天天都能捉到呢。”可小孩子,谁会不喜欢小礼物呢?

她真没想到,绿真姐姐居然给她也准备了一份。

“没事儿,我还要感谢你给我当向导呢。”幺妹摸了摸她不怎么光滑的发顶,补了又补的混搭凉鞋明显太小了,她三分之一的脚趾都露在鞋板儿外。

“这样吧,我们去市场看看,我送你个礼物。”

妞妞很拘谨的摇摇头,红着脸说:“妈妈说我不能要绿真姐姐的礼物,黄爷爷对我们已经非常好啦。”

“那行,你不要的话,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单纯的妞妞立马开心的答应下来,大手牵小手从前门进了批发市场。下午四点多,很多赶集的地方都开始陆续散场了,可市场内依然人头攒动,几乎每个档口都有顾客,商户们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为了今天的开业,幺妹没少出主意。她让外公去广州火车站承包一个大大的广告位:蛇口批发市场,应有尽有;便宜一分钱,量大从优。

广州火车站可以算是全国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出站口到处是三四层高的小楼,光秃秃的墙壁谁也不会注意。可突然某一天,上头多了块巨大的红色木牌,黄色的大字分外引人注目,外地来的旅客都会多看两眼。

在火车站打广告,这是前无古人的点子,黄外公当即就在电话里拍腿,大呼“妙哉”,外国的雷达表能在上海墙上打广告,他们的批发市场也能!

而且,广告费还挺便宜,一个月才七十块,他直接买了一年!甚至还举一反三,去班车站和飞机场出口都打上,反正几十万都花了,也不在意这千八百的,只要有效果!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凡从里头出来的人,谁会看不见这几个大字呢?哪怕是不识字的,也会问旁边的人,一问一答,这名气不就传出去了?

本来,春苗还提议把电话号码也写上去的,可幺妹拒绝了。

为啥?

有了电话号码,商客就会打电话去问,增加接电话的工作量不说,还少了许多实地探访的机会。她坚信,广告牌的作用不是让人知道和了解批发市场,而是让人好奇,让人疑惑,并带着这种好奇和疑惑亲临现场。

你说吧,就这样的思路,除了她,谁能想得出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专门搞市场营销的人才嘞!

可她崔绿真,还真就是从书上看来的,《资本论》她看过三遍的呀!萨缪尔森《经济学》她看过两遍的呀!就是国内的,《史记》列传不算,她连《陶朱公生意经》都看过,那么多政治经济学的书不是白看的呀!

这不,广告牌才挂上的第二天,就有客商专程到现场去考察了,只是交通十分不方便,过程十分周折。在火车站问了半天没人知道所谓的“蛇口批发市场”,只好先转班车到蛇口,又再打听着找到码头上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