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94)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罗叔叔?”

“哦,你爸呢?”他回过神来,颠了颠手里的箩筐问。

“我爸又去加班啦,叔叔有什么事吗?我可以帮你转达。”

罗德胜犹豫一下,“那你妈妈在吗?”

幺妹立马把他让进堂屋,去楼上叫妈妈。

黄柔这几天虽没去交流会,可她既要奶娃,又要去厂子里看着,防止工人偷工减料或者发生安全事故。要是这样的节骨眼上出事故,丈夫的努力可就功亏一篑了。

尤其第二天,他们的“大河皮革厂”就登上《石兰晚报》,一时间知名度大增,许多没来参会的人不知从哪儿搞到厂里电话,雪花似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怕其他人说不清楚,她必须一刻不离的守在电话值班室。连喂奶,都是婆婆把汤圆橄榄带过去,她没时间回来。

别说,这守着还真守到几个单子,虽然没见过实物,别人也不敢订太多,但蚊子腿再细也是肉啊!

好容易收摊了,换黄卫红去值班,她才有时间躺床上眯一会儿。被女儿叫醒,她揉揉惺忪的睡眼,“怎么啦?”

“罗叔叔来了,我看着像是有事的样子。”幺妹看她实在累,试探着说:“要不我让他在咱们家吃饭,待会儿吃完饭再说?”

黄柔温柔的笑笑,她的小丫头,都长成会像大人一样周全处事的大姑娘啦。她招招手,幺妹俯身过来,被她一把拉到床上,“呀……嘘,别让汤圆听见。”

母女俩躺到一起,露出只有彼此才懂的窃笑,小丫头已经会吃醋啦,妈妈跟姐姐说话的时候她听不懂也要叽叽呱呱插几句,她们要是不理她,她还能急得哇哇大叫。

相反,小橄榄却是个慢性子,压根不知道姐姐的小心思,该吃吃,该睡睡。

母女俩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亲密的搂一起了,黄柔抚着她光滑柔顺的秀发,“小时候你睡觉可真不老实,手要搂着我脖子,腿还要架我腰上,翻个身你也跟着翻,被窝里全是你的奶香气。”

“妈妈讨厌,人家都长大啦,还说啥奶香气。”幺妹红着脸。

“这就害羞啦?你忘记你三四岁的时候还要摸着妈妈nie nie 才能睡着呢?”

幺妹被她打趣得更害羞了,她梗着脖子,“我不信,妈妈骗我。”谁会那么羞羞嘛,她可是超聪明超懂事的小地精。

“小地精也是妈妈的儿呀。”黄柔喟叹一声,将她搂进怀里。

也不好让罗德胜白等着,黄柔起床收拾一下,来到一楼堂屋。“对不住罗大哥,让你久等了。”

罗德胜茶水喝了两大杯,她们要再不下来第三杯都要喝完了,“没事没事,黄老师不用这么客气。”说着起身,把地上得竹篮递过去,“这是几根老山参,长白山来的,年头大,你们留着补身体正好。”

“这可不行,罗大哥也是做生意,要花本钱的。”黄柔推回去。

罗德胜却不接,“我那儿有的是。”其实,这样的老山参贵着呢,又特别好卖,这是提前在长白山收购的时候就给他们留好的。就是这次交流会没给他留位置,他也打算送他们的。

更别说,这次还帮了他这么大的忙,有钱也买不来的好位置啊。

他这么一说,黄柔倒不好再拒绝了,再拒绝就显得见外了,遂收下,给幺妹眨巴眨巴眼。

幺妹知机的来到厨房,“奶,再加俩菜,待会儿留罗叔叔吃饭。”

顾老太指了指宽敞的厨房里摆得满满登登的东西,鸡,鱼,虾,猪肉,牛肉一应俱全,忍不住道:“这还加呀?就是皇帝也没这待遇了吧?”

崔老太不喜欢她说自家孙女,大声道:“不加就不加,好好说不行嘛?”

顾老太更是吃惊,“我就是好好说的啊,又没说啥我……”她委屈极了,她这一天累死累活带仨孩子她容易嘛?老二姐又在磨她,让跟老三说说,来给他们做个饭啥的。

可老三被媳妇儿管得俯首帖耳,任凭她磨破嘴皮子,就是不让他姨妈来当保姆。她实在是想不通,让谁来不是一样干活?他二姨妈还能更上心呢!

可她又知道儿子脾气,再提可能就真翻脸把她赶回牛屎沟了。

现在,陈丽华两口子也搬来这儿住,就连老头儿也来厂里看大门了,牛屎沟早没人了,她回去能干啥?

顾老太真是越想越委屈,委屈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但她是牛屎沟强人妇女主任,她愣是把眼泪给逼回去,心里十分不舒服的,跑门口溜达一圈,心情又好多了。

一开始,她还说崔家这么多人住在儿子家里是占儿子便宜,可后来知道这房子压根就是幺妹的,从老二手里接过来后他们就只写了幺妹的名字……她,还能说啥?

唉!

溜达溜达,不然会自己把自己憋死!

屋里,罗德胜爽快留下,跟黄柔幺妹说他这几天的收获。光卖药材,他就赚了五千多,再加东北特产能有六千!

别看比不上高元珍的食品厂,他这可是单打独斗,一个人走南闯北,一个人守摊蹲点,一个人躲亲戚家盘货,能挣这么多已经超过这时代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了!

黄柔不得不佩服,“那大哥有啥打算吗?”挣了这么多钱,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买房定居,结婚啥的。

罗德胜懂她们的意思,“我也知道,年纪大了,老这么飘着也不是个事儿,可哟心里还有事,不把这事办妥,一辈子也不可能安家的。”

幺妹忙问是什么事,听说是他妹妹走失,又忙让他把妹妹的走失时间、地点、年纪、样貌特征说一说,她拿个小本子记下来,准备发动植物朋友们帮忙。

“我会告诉我爸爸,让他帮忙哒。”

罗德胜感激不尽,多个当官的朋友帮忙,总比他平头百姓要好些吧?找妹妹,就是他大半生的执念,只有完成它,才能让他迈过这道坎,哪怕完不成,彻彻底底明明白白告诉他找不到也行,总是这么貌似看到希望又迅速失望,等他快绝望的时候又看到点希望……反反复复,折腾得他身心俱疲,哪还有时间考虑定居成家?

不过,“这次倒是遇到个省城来的,据说是在省城医药公司上班,打算辞职下海,开个中药铺子,问我一起合作嘞。”

黄柔倒是警觉,善意的提醒道:“事倒是好事,就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人品怎么样,时代变了,出来讨生活的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

罗德胜感激的点点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留了个地址,等下次上省城去看看。”他为难的搓了搓手。

幺妹和妈妈对视一眼,这是有难处。

“罗叔叔你怎么啦?是遇到什么难事儿了吗?”

罗德胜尴尬的笑笑,又搓了搓手,站起来道:“我,我有个不情之请,我现在……”

原来,早在这个省城人邀约之前,他其实早就有自己开中药铺的打算了,只是苦于没这么大的本钱,自己又常年东奔西走,一个人没能力经营好。可经过这几天,他发现大河口是个好地方,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地价房价便宜,如果他的中药铺也能像大河皮革厂一样做出名气来,哪怕是在乡下地方,也有的是客户上门!

地价便宜的话,别的不说,单成本就能节省下一笔钱。

而关键是,要找个好的合作伙伴。

“实不相瞒,我现在手里能拿出两万块现钱,我也大致了解过,如果要开一家像样的中药铺,前期至少得投入五万块左右……这么大一笔投入,我也不知道还能找谁,就来问问你们是否愿意……”他说不下去了。

他知道,高元珍的食品厂能起来,是找黄柔借过钱的。

所以,当他有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她们,毕竟,借钱合作嘛,下意识都会找好说话的人。

可明知道对方好说话,他还这么硬凑着来,有点儿专薅一头羊的感觉……他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太丢人了!

果然,黄柔也不怎么想借,不是没钱,是觉着这事不靠谱。大河口这样落后的地方,开起中药铺,谁来买?没人买药材都是有保质期的,不像皮包,仓库里放三五年也能再卖出去。

可她也佩服他的人品,把话说得很委婉:“这事我还得跟绿真爸商量一下,我手里没几个钱,他那儿也……要不,大哥还是先问问别的朋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