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95)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罗德胜长长的松口气,仿佛解脱一般,“没事没事,要不方便就算了,我能理解。”

这年代谁家能有那么多钱,就是有三万四万的,存银行吃利息不好?无论是借给他还是跟他合伙,都有很大概率会打水漂。

不借,才是人之常情。

所以,即使钱没借到,他也留下来,跟大家痛痛快快吃了顿饭,还跟崔家兄弟几个喝了两碗高粱酒。一大桌子全是肉菜,高粱酒和米饭管够,这地地道道的本地口味,比他在外头吃大鱼大肉舒坦多了!

反正上省城的火车是晚上九点多,多喝一会儿也没事,钱已经存银行了,身上没多少现金,他上车随便找个角落就能睡觉。

这酒足饭饱,再舒舒服服睡个觉,人生给有啥烦恼不烦恼的?

罗德胜这人,真的就是被他那把络腮胡给耽误的。明明心肠挺好一人,对妹妹他这么多年没放弃寻找,甚至为此耽误自己成家立业,对陌生人,就当年幺妹去逛自由市场,他还好心的护了她们一路。

这样的人品,幺妹其实是非常欣赏的。她长这么大也见过不少坏人,凭啥坏人能吃香喝辣寿终正寝?好人却想做点事也做不成?她决定,把这个好人一把。

虽然,她内心也觉着想要在大河口搞中药材不现实,可她不会急于否定罗叔叔的想法。毕竟,他也是走南闯北有过见识的,又做过这么多年药材倒爷,不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对于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她不会过早下定论。

吃饱喝足,趁罗德胜起身上厕所回来,幺妹把他叫到院门外,“罗叔叔你真的很想开中药铺吗?”

“怎么说起这个?”罗德胜打个酒嗝,“告诉你吧小绿真,我不止要开药铺,我还要开药厂,我要让大西部所有药材都从我手里过,我要全中国……嘿嘿,我又吹牛皮了吧?”

幺妹很认真的摇头,“我觉得叔叔不是吹牛,是有想法,志向远大。”哪怕她们家皮包生意如火如荼,也没几个人敢说承包大西部所有皮包的“豪言壮语”。

根本原因不是胆子小,而是小农思想,大家都觉着能盖房子能买车子就行了,想不到更远更大的目标,所以她和春晖姐姐才刚说让友娣姐姐在蛇口看场地,有合适的过去做批发的时候,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

那么远,折腾干啥?

好好的按部就班的做皮革厂不香吗?

幺妹想说,香,那是因为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没见过日本人美国人……她的目标,不仅仅止步于一家人安居乐业,而是全中国富强文明,真正成为这星球上能让其他所有人种仰视的存在!

看过那么多书,她的视野比同龄人广哪儿去了,说她民族主义泛滥也罢,说她争强好胜不切实际也罢,反正她就觉着,古老的东方民族不该成为落后文明,她值得拥有最好的,也必须拥有最好的!

当然,这样的想法她不好意思跟谁说,哪怕是爸爸妈妈肯定也会笑话她,说她小孩子家家尽说大话。跟菲菲丽芝说,她们觉着她是书看多了,好好的女孩儿不当尽想些男人的事儿……跟思齐哥哥和胡峻哥哥说过,他们倒是鼓励她。

但,鼓励的成分,更多是觉着她在说孩子话,就像看了金庸的小说就放言要武功盖世一统江湖的小孩子一样。

她觉着,自己跟罗德胜,居然有种惺惺相惜的革命友谊?

当然,罗德胜听说她愿意出资三万块的时候,吓得酒都醒了。“你……你可别逗我,我不经逗,我会当真的啊……”

幺妹立马提出自己的小书包,里头是上次去北京花剩的票子,又加了一点,凑个整数:“这是一万块,明儿我去给叔叔取两万。”

“不是,这……不是,你……”罗德胜吓傻了,钱是真的钱,多也是真的多。

半晌,他憋出一句:“你爸爸妈妈知道吗?”

幺妹摇头,“他们不知道,我以崔绿真的名义跟你签合同,先保密,以后再告诉他们。”

罗德胜呆愣愣反应不过来,“这,我……不太好……”

幺妹故意把书包拉链一拉,“叔叔不要吗?可别后悔哟……”

“要!”罗德胜一咬牙,以为这是她十几年的积蓄,小丫头都愿意把所有身家托付给他了,他还有啥怕的?畏畏缩缩还没个姑娘爽快,呸!

于是,他也不急着走了,当天晚上,幺妹就草拟出一份合同,两个人商量着修修改改,第二天就去取钱做交接工作。

感谢妈妈相信她,把她的钱给了她自个儿保管,她绝对不会让妈妈失望哒!

***

不过,黄柔也没时间关注她的大女儿了,崔顾两家人此时此刻已经被一个巨大的消息冲昏了头脑——截止昨天六点,大河皮革厂一共收到两万五千多只订单,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按照最低利润计算,一只四十块,这么多只就是一百万,甚至一百万还多!!这要是按百分之十拿分红,刘惠一算,险些给自己吓死了。

十万呐!

十万!

十万是啥概念?全牛屎沟所有社员不吃不喝的全年产值也没这么多!她和崔建国两口子就要……就要……那啥,别的大富翁叫富可敌国,他们这叫富可敌村!

众人被她一通乱说逗笑了,当然,谁心里又不是这么想的呢?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打得贼响,甚至连这十万块怎么花都想好啦!

去年买的地终于能派上用场啦,第一件事当然是盖房子,盖它个三层楼四层楼,盖比幺妹家还高还好看还豪华的小洋楼!再像胡厂长家一样贴一层漂亮的白瓷砖,洋气!

第二件事,买车,买辆大黄发来过过瘾,晚上肚子饿了就上市区买烤鸭,孩子想去动物园周末就能开上省城,家里老人过生日直接开省城买生日蛋糕去!

那个美哟,就连黄柔也忍不住胡乱憧憬起来,他们家能分到的更多呀,光她和老公就是二十五万,闺女三十万,这一下子就是五十五万,说难听的,就是背大烟也没这么暴利的!

崔绿真跟着大家笑哈哈畅想一会儿,忽然想起个大问题:“交货时间安排得怎么样?咱们能赶出来吗?”

王二妹拍着胸脯保证,“能,绝对能,我都算好的,咱们三班倒,安排到年底,腊月之前一定能按时交付。”

幸好她们还算聪明,跟每一个客户解释清楚她们的情况,厂子小,工人少,出货速度有限,所以签的合同上,交货期限也非常长,不怕违约。

反正客户已经交了定金,他们嫌周期长想毁约,那定金就拿不回去了,平白无故不用劳动不用生产就能多得一笔钱,她们岂不是更高兴?

大家都被逗乐了,谁说不是呢?

可幺妹开心归开心,总觉着哪儿不对劲。家里只有春晖姐姐稍微冷静些,她把自己的预感跟春晖说了。

“我把全程回顾了一下,没啥遗漏的地方,应该不会有错,妹别多想啦。”

“可我还是觉着,哪儿不对劲,这一百万会不会来得太容易……”这可是1980年的一百万,不是四十年后的一百万啊,中央给阳城市煤矿基建账目拨款也就这个数。

“好运”来得太突然,她不踏实。

外公他们还没回来,爸爸在单位加班,还要连夜上省城汇报此次工作成果,一个星期之内也不会回来,幺妹还真找不到商量的人了。

唉!

第169章

“叹啥气呢?”门口站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 西装里头是一件十分风骚的花衬衫,梳成两片瓦的头发黑又亮,像抹了一层猪油膏子似的, 可却没有油腻味儿, 相反是一股清香味儿。

幺妹觉着这人十分眼熟, 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你是……”

“小丫头都长大姑娘啦,我是刘向前啊,你妈呢?”男人一口普通话字正腔圆,比小学老师还标准嘞!

幺妹眼睛一亮,“小刘哥哥?!”

“你去哪儿啦这么多年,我二年级以后就没见过你啦!”她甚至偷偷想过, 他是不是做啥犯法的事儿被抓啦。

刘向前今年二十六岁,已经完全是一副成熟精明的青年模样,原本豆芽菜似的身板变得粗壮不少, 甚至肚子上还拱出一个小土包……有啤酒肚啦!

刘向前假模假样叹气, “唉,可怜啊, 这才几年你就把我忘了,我家里弟弟妹妹也是小白眼狼, 枉我在广东对他们是日思夜想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