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391)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种田文 重生 甜文 年代文 主角:崔绿真 我靠吃土发家致富 小地精只要吃土,就能听见小草草们说话,于是,七十年代一枚名叫“崔绿真”的三岁萌娃,通过吃土认识了稀有的极品翡翠兰、救命的老山参、漂洋过海的远古物种海椰子……并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奔小康,顺便帮妈妈找到真爱,助力七个姐妹改变前世悲惨命运,宣扬劳动获得幸福与成就的故事。本文行文顺畅,故事情节循序渐进,通过幽默而充满童趣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石兰省阳城市,为我们缓缓展开一幅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城乡画卷。 点击展开

而且,她怎么感觉美芝姐姐这么理所应当呢?

“对不起姐姐,展位已经全排好了,但还有一百多个无主的,在后排,你不嫌弃的话到时可以早点去看看。”

杨美芝一愣,“不是你爸排的嘛,就让他给我挪一个,咱们多年老邻居,我又给你们家诗社打工,这……”

幺妹生气了,“第一,我爸做不了主,位置是按照回信顺序排号;第二,诗社也不是我们家的,是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姐姐你怎么能……”

她一板一眼,正正经经的反驳,把杨美芝弄得不好意思了,“打住打住,我又没说啥,瞧你这认真样,咱们两家这么多年的关系,就帮个忙也不愿……算啦,我自个儿找别人去。”

幺妹可以肯定,她这哪是昨天才知道消息,明明牛屎沟那么闭塞的地方都早知道了!估摸着一开始是不看好爸爸的主意,以为闹不起水花,眼看着阵仗一天比一天大,邻市都知道了,她开始急了。

可一开始不来报名,现在事到临头想要插队,还想抢最好的位置,她小地精又不傻!

这事,她压根提也没跟爸爸提,因为她就不想浪费他难得的休息时间,这一个月来,头发都白了呢……虽然只是几根根,可她也心疼。

倒是高元珍和罗德胜,一开始听说的时候就让爸爸给他们留展位,当时还怕展位剩太多爸爸下不了台,他们还提议多找几个托儿来,把他们的东西分几个摊位……后来听说摊位一票难求后,他们又主动要求退出,两家人合用一个就行,不给爸爸添麻烦。

人都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爸爸不止没给他们退,还给他们挑了两个超好的位置。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当天晚上幺妹的注意力就转移到别的事上了——陈丽华生了个大胖小子!

而且是没走到医院,生在半路上的,又白又胖,足足有八斤多,小名就叫“八斤”,大名顾谨禛,也是从崔绿真。

有了两个月时间里多了三个亲生的孙子孙女,顾老太的人生圆满了,她立马不住牛屎沟,也搬来绿真家,让老二赶紧在周围买块地皮盖房子,她要来城里颐养天年。

这下,家里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还有三个奶娃娃,幺妹家真是热闹极了,跟开旅社似的,大门整天都不用关,进进出出全是人。而小橘子,因为菲菲被哥哥接去北京,在胡家没人喂,它就天天趁乱溜进顾家来蹭吃蹭喝。

黄柔经常是吃着饭的时候,发现几个孩子偷偷往桌子底下扔骨头,低头一看,小橘子在那儿吃得喷香,一人一狗四目相对的瞬间,那尾巴还摇得刷刷的。

她能怎么办?她不喜欢是因为怕狗毛,觉着不干净。可小橘子懂事得像个孩子,从不进主人屋子,哪怕是下倾盆大雨,它也只是卧在屋檐下躲一会儿,雨停又跑出去了。

谁也不知道它去了哪里,可哪个小毛贼想要趁大门开着溜进来,它又会不知从哪儿冲出来,恶狠狠的朝他龇牙咧嘴。哪怕是陌生人,想进顾家门,都得先过它那关。

幺妹实在是太喜欢她的小橘子啦!

***

物资交流会开的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天还没亮,整个大河口就醒了。商家们和农民们打着手电筒,拿着头一天去物资局领到的号牌,等在交流会入场口。

顾学章听见门前来来往往的车声,再也睡不着,穿上衣服下楼,发现岳父也起了,俩人也没吃早饭,悄无声息的往火车站走去。

一路上发现多了许多从没见过的车辆,摩托车,拖拉机,甚至给有两辆面包车。翁婿俩对视一眼,在彼此眼里看见了信心和火花,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只要有人来摆,肯定就有人买!

他们到达会场的时候,门口的队已经排成长龙了,顾学章顾不上自己的领导身份,过去给大家核实身份,让这些大老远赶来的商家赶紧进去,找到自己的摊位。这时候的人们,素质也是真的高,不拥不抢,进去找到位置,摆开自己的家伙,没一会儿就跟周围人聊起来。

有卖成衣的,线衣线裤和衬衣最多,都是大河口没有的款式和颜色,花花绿绿挂起来,那叫一个美哟!犹如一面面小彩旗,看得人眼睛都花了!

有卖副食品的,是大河口从没见过的面包,鸡蛋糕,手指饼干,果味饼干……大大小小,各种味道和形状的都有,简直是让人开了眼啦!有人馋不住,率先买了半斤,“嘎嘣嘎嘣”吃起来。

还有私人养猪场养鱼场来卖肉卖鱼的,一块块刚卸下来还冒着热气的猪肉,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甚至,也不知是哪个村或者哪个县市的,居然卖虾爬子!一指长的大青虾爬子,在桶里跳得“噗通噗通”的,看着就让人眼热。

当然,最绝的,当属卖旧缝纫机,二手自行车,二手收音机电视机的……那叫一个奢华!平时这些东西都是搁在高高的玻璃柜台里,别说摸一把,就是多看两眼也要被售货员凶的,现在居然能让人随便看随便摸!这就是买不起也得摸两把呀!有的摊主连自个儿摊位也不看了,先去摸电视机去。

当然,也不用他们看,顾学章早早的联系好了徐志刚,县公安局派出三十名公安执行外勤保障任务,几乎每隔百米就有一名警察站岗,谁敢偷?

怕是不要命了吧!

被幺妹提醒,顾学章又从县医院要了一名医生两名护士,医疗保障必须到位。这是他,甚至整个阳城市第一次办这么大规模的会,万一谁中暑了昏倒了,出个三长两短,全市都得跟着吃挂落。

反正,很多细节,都是办着办着想起来,临时加进去的,昨晚准备睡觉前,他才想起个问题——万一下雨咋办?

那么多货品是不能沾水的,像吃食,淋湿发霉就废了。可临时加盖棚子已经来不及,打伞也不现实,他又赶紧连夜给民政部门打电话,要来八千平米的塑料雨布,剪成每张四平米大小,打算今儿给各个摊位分发下去。

瞧吧,刚提出交流会设想的时候,谁能想到事情这么多?他这一个月是忙得人都瘦了好几斤。

“顾局您怎么还在这儿,赶快过去吧,市里来人了!”秘书把他从人海里捞出来,才发现昨晚的话白说了。他亲爱的局长蓬头垢面一身旧衣裳,脚下还是一双快破的解放鞋。

秘书跺了跺脚,“回去换来不及了,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车已经快到火车站了,这样局长您穿我的。”他倒是一身西装皮鞋打领带,整个物资局为了这场盛会可谓下足了血本,每人一套西装一双皮鞋,虽然都不是定制款,可也不便宜。

顾学章一看俩人的脚,他平时要穿四十四码甚至四十五码,秘书那才四十出头,不行。

“那顾局您穿我的西装吧!”

顾学章头也不回,“算了。”

他就不信,没西装皮鞋他就办不好这会!

岳父已经不知道溜达到什么地方去了,他迅速来到入口处,洪水一样的人流涌进来,他这逆流而出的衣服都差点挤破了!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是早上九点半的大河口?

而源源不断的人还在从四面八方涌来。

他好容易挤出来,市里领导们的吉普车也到了。市委书记和市长一看,也被这场景吓到了,“怎么这么多人?”

他们以为,能有几千人算不错了,可谁知道人民群众被压抑了十一年的购买欲望如此强烈?刚开始听简报上说有一千八百多个参会单位和个人,他们还被吓得瞠目结舌,现在……嗯,买的人,或者说,看热闹的人比参会的多了几十个倍!

到处都是人!

老书记赶紧把顾学章推上去,这可是好容易得来的露脸机会。

他也不负上级重望,不卑不亢的把情况说明:“收到参会回执的单位和个人一共1664家,自愿申报参会的252家,截止半小时前统计实际到场为2008家,其余附近农民因为几家人共用一个展位,尚未统计进去。”

市长大惊,“这么多?那安防措施到位没?可别让阶级敌人混进人民群众中来……”

徐志刚也来就露了个脸:“报告领导,保障到位!”

市委书记适时的接过去,问了几句其他问题,得知他把方方面面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给考虑周全了,也就无话可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