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番外(146)

作者:写离声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打脸 甜文 关键字:主角:沈宜秋、尉迟越 上一世,沈宜秋战过白月光,斗过朱砂痣,过五关斩六将,从没落世家女熬成皇后,终于熬死了狗哔男人,荣升太后。 谁知脚底一滑,撞死在皇帝棺材上,回到还没出阁的十五岁沈宜秋眼一睁,发现回到了新手村,气得把眼一闭翻了个身:爱谁谁,老娘这回不伺候了尉迟越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却看到不讨喜的皇后一头碰死在自己棺材上。尉迟越深受感动,重活一世,他决定对这个爱惨了他的女人好那么一点点……点击展开

周洵不由对她有些刮目相看:“娘娘言之有理,倒似守过城一般。”

沈宜秋道:“周将军谬赞,不过是按常理推断。”

三人商议既定,谢刺史便去下令部署。

沈宜秋待他离去,这才对周洵道:“依周将军之见,邠州的援军何日能到?”

周洵略假思索道:“从邠州至灵州,急行军约需六七日,集结兵力、准备粮草辎重到开拔,就算三日,再有十日,怎么都该到了。”

沈宜秋微微蹙眉,神色有些凝重。

周洵以为她担心守不住十日,挑了挑眉道:“娘娘放心,便是肝脑涂地,末将也会守住这十日。”

沈宜秋摇摇头,揉了揉额角,几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我不是信不过周将军,不过请周将军做好守十五日的准备。”

周洵诧异道:“这是何故?”

“但愿是我多虑了,”她没再说下去,话锋一转:“请周将军即早部署,今夜让将士们养精蓄锐,明日当有一场鏖战。”

她起身敛衽,郑重地向他行了一礼:“我代灵州百姓多谢周将军。”

尉迟越收到邠州军报,便即将五皇子与一干臣僚召到帐中。

他将信笺递给兵部侍郎李玄同,开门见山道:“邠州军开拔两日,被圣人急令召回。”

李玄同还未来得及将军报看完,大惊失色:“这是何故?”

尉迟越道:“圣人令邠州守军拱卫京城。”

尉迟渊双眉已经打成了结:“那灵州怎么办?”

尉迟越道:“圣人命灵州将士死守,以待朔方军主力回救。”

五皇子一脸难以置信,义愤填膺:“朔方军主力这会儿都出了玉门关了吧?离灵州少说三千多里,等他们去救,少说也要一个月,凭灵州城剩下那点守军,如何……”

尉迟越淡淡地看了弟弟一眼。

五皇子瞬间明白过来,一股血气直冲头顶,他涨红了脸道:“他根本没指望能守住灵州城!他只在乎自己安危!”

若是换了以往,尉迟越定会斥责弟弟,叫他慎言,但他强压心底的怒火,已经费尽心力,压根顾不上去堵尉迟五郎的嘴,只是淡淡道:“对圣人而言,灵州城丢了,可以让朔方军夺回来,但邠州距长安只有区区三百里,若是将守军调走,长安兵力空虚,便难以安枕了。”

李玄同眉头紧锁,连连摇头:“阿史那弥真心中怀怨,定会以灵州百姓泄愤,而且灵州城粮广城高,若是叫突骑施人占了,到时候攻守易势,再要夺回来,又得折损多少朔方军将士?这……这……”

尉迟越捏了捏眉心:“你我都明白的道理,圣人不会不察,多说无益,眼下最要紧是想个对策。”

说到底皇帝不过是以己身为重,以社稷百姓为轻罢了。若他在长安,不惜发动兵谏也要发邠州军去救灵州,然而他远在凉州,鞭长莫及。

李玄同道:“朝中有卢尚书、张太尉等一干股肱在,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定然会劝谏圣人。”

尉迟越点点头,张皇后也不会由着皇帝任意妄为,但嘴仗少说也要打上几天。

他只是道:“灵州城的将士和百姓拖不起。敌军兵力是守军的十数倍,且大多是久经沙场的精兵。”

攻守到了后头,靠的便是“添油”,双方拼的是兵力,多拖延一日,灵州城失陷的危险就多一分。

在场众人都一清二楚。

尉迟越道:“为今之计,只有发凉州兵去救援。孤有两千禁军精骑,此外还有四千州府兵与一万河西军。”

李玄同蹙眉:“可凉州城不能无人把守。”

尉迟越点点头:“至少要留下两千州府兵与一半河西军守凉州。”

李玄同又道;“这么点兵力,又没有众望所归的统帅,恐怕解不了灵州之围……且吐蕃皇子带来的五千精兵驻扎在凉州城外,殿下将禁军全派往凉州,仆担心……”

尉迟越道:“李卿的顾虑不无道理,所以孤打算自己领兵。”

李玄同大惊:“殿下亲去凉州,议和之事……”

尉迟越挑了挑眉:“孤有个两全之策。”

顿了顿道:“孤要把吐蕃大皇子和他的五千精兵也带上。”

李玄同张口结舌,半晌说不出话,尉迟渊已经拊掌道:“好法子!”

吐蕃大皇子后院起火,又被精明的燕国人趁火打劫,昨日刚让出一条商道,气得一夜翻来覆去没睡着觉,嘴里起了个大燎泡。

他正在帐中背手踱着步,盘算着今日怎么扳回一城,便有燕国宦官来请,道燕国太子请他去帐中一叙。

他满腹狐疑地去了燕国太子的营帐。

燕国太子将他延入座中,命黄门奉上酪浆,又对他嘘寒问暖,客套更胜往日。

吐蕃大皇子对上他不怀好意的目光,一种冰凉的感觉爬上脊背,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响尾蛇盯上的沙鼠。

果然,半碗酪浆下肚,便听燕国太子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尉迟越言简意赅地说了一遍。

吐蕃大皇子皱着眉,怀疑自己听错了:“阁下是要向在下借兵?”

尉迟越摇摇头:“在下分身乏术,只能劳动阁下大驾,随在下去灵州走一遭。”

吐蕃大皇子道:“这是贵国的事,敝国与突骑施并无龃龉,实在不便插手。”

尉迟越笑道:“阁下别忘了,令弟也在灵州,不过若是见不着兄长,他定然大失所望,想来不日便会回吐蕃了。”

吐蕃大皇子脸膛涨得紫红:“古日勒挑唆突骑施兴兵,是阁下的仇敌……”

尉迟越一脸无所谓:“阁下且不急,在下又何必插手贵国内务。”

吐蕃大皇子沉着脸不说话。

尉迟越道:“阁下还是早做决断,去晚了或许就见不到令弟了。”

吐蕃大皇子气得双眼鼓起,半晌方咬咬牙道:“行,在下便帮贵国这个忙。”

尉迟越脸一沉:“若阁下仍旧觉得这是施恩于敝国,那便不劳大驾了。”

吐蕃大皇子本来想趁机挽回一点损失,谁知道这燕国太子半分也不松口,真是奸猾可恨之极。

转念想起那犯上作乱的弟弟古日勒,他只得按捺住怒火,点点头:“在下不敢挟恩。”

尉迟越这才缓颊:“阁下借道平叛,在下自要尽地主之谊,与阁下这个方便。”

吐蕃大皇子黑着张脸,默然地拱了拱手,便即告辞离开。若是再呆下去,他恐怕要把肺气炸了。

第114章 守城

“援军”抵达灵州,当日便杀了敌军一员大将,城中守军士气大振。

周洵接过守军指挥权,马不停蹄地点兵部署,直忙到中夜。

翌日清晨,城外突骑施人开始攻城,周洵命弓弩手、投石手在城垛后就位,下令打开城门,亲自率一队人马出城,借着羊马墙的掩护与敌军交战。

突骑施骑兵擅冲杀,但在城下方寸之地,骑兵却没了优势。

而周洵的人马则由陌刀手、弓弩手、马军、奇兵和跳荡构成,弓弩手占据高处,以城墙为掩护,用箭雨招呼试图越过羊马墙的敌军,紧接手持陌刀、身披重甲的步军组成刀阵。

镔铁打成的陌刀锋锐无匹,可轻易斩断马腿与人骨,小小瓮城中,人的哀嚎和马的嘶鸣响彻云霄。

沈宜秋与谢刺史站在城楼上观战。

周洵与麾下将士背城而战,像一柄不断旋转的利刃,将一队队突骑施兵马绞成一堆血肉,把城门生生变成了鬼门关。

沈宜秋只见血肉横飞,无数人马仆倒在地,堆成尸山血海,而后面的人则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进攻。

她仿佛置身于一场醒不过来的噩梦,她的双耳被战鼓、嘶吼和嚎叫震得嗡嗡作响,厮杀声逐渐变得遥远而模糊。

鲜血在城下流淌、汇聚,犹如溪流汇聚成汪洋,慢慢将蔚蓝的晴空映成了血红的颜色——太阳落山了。

突骑施人的攻势陡然迅猛,守军则如铜墙铁壁,寸步不退。

约莫一刻钟的猛攻之后,敌军忽然像落潮一般逐渐退去。

钲声响起,大燕守军亦收兵退回城中。

城内守军和百姓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城墙上的将士们看着城下堆积如山的敌军尸首,个个振奋不已,灵州城被围多日,直到今日,才算打了一像样的守城战。

沈宜秋这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在城墙上站了一日,双腿已差不多失去了知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