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知道了。”所有人都应声。

下人们也有他们自己的圈子。

这一要闹分家,主子们慌了,下人们也慌了。

主子们终究是主子们,他们出去了,那也是王府的近亲。

可下人们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王府的下人,和是四五六品官员家的下人,那是大大的不同啊。

主子们出了王府大门,那也是官宦,那也是官太太,那也是官家的少爷小姐们。

可是他们就不一样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啊!

王府的车夫出去都比普通的百姓高半头。

可是四、五、六、七,甚至是八九品官的车夫算什么啊?

那就是个车夫。

四五品的可能好一些,六品一下就是小官了。

现在王府闹分家,不少下人都跟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钻营,都不想离开王府,可不得不离开。

王府屹立百多年,家生子都有三四代了,更有嫁入王府的女子带来的陪嫁,他们或许相互嫁娶,或许结为儿女亲家……反正这关系错综复杂的很,七大姑八大姨就指不定是在某个主子跟前得脸的管事娘子,表妹堂姐的指不定就是在主子跟前得宠的姨娘、通房大丫鬟那种。

所以最近王府里也是一团乱。

其他人都在乱糟糟,海姨娘跟李奶娘商量了一下,她们就当自己不存在,后罩房的这十二个人啊,小丫头们都是外面买来的,没有家生子乐意伺候姨娘。

因为伺候姨娘会被主子奶奶所厌,没有好前途,家生子都明白这个道理,都不爱来呢。

所以这六个小丫头啊,是没有家里人的;但是四个粗使婆子有,不过李奶娘都打听过了,在让她们散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之后,李奶娘才对海姨娘道:“我都打听过了,这四个粗使婆子啊,一个叫张婆子,她男人跟儿子在马房那边看顾马驹,没什么油水的活儿,女儿还小,不到八岁,当不了小丫头子,只能在家养着;王婆子的丈夫跟儿子前些年出差,遇到了点事儿,死了,就留下个女儿给她,如今女儿随了女婿,在外地给王妃看庄子,她只是想找个轻巧的活儿,才来了咱们这里;李婆子是三少爷奶娘的堂姐,有这层关系在,李婆子才能伺候三孙少爷,平时就是她负责给三孙少爷洗东西,专门洗,别的一概不碰;那个赵婆子,是前头三少奶奶安排来的人,不过她在这里也就是个扫地的婆子,什么事儿都不管,是个难得的明白人。”

海姨娘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那翠儿跟红儿呢?”

这俩可是贴身大丫鬟,绝对不能有所闪失。

“她们俩就更简单了,翠儿可是世子妃赏给您的,她的父母跟弟弟都在世子妃陪嫁的庄子上,她爹是庄头;红儿是三少爷身边常随的妹妹,那常随一共有八个,给三少爷办事的,红儿的亲哥哥在里头并不出众,只是人嘛,老实巴交的,看着挺实在,三少爷爱用他做一些机密的事情,红儿您也见到了,人不灵气,不过也是跟她哥哥一样,老实巴交,三孙少爷还小,用不了什么通房大丫鬟的,这个性格正好。”李奶娘继续道:“剩下那些小丫鬟们,连爹娘都不记得了,名字都是后来进府里取的,没有什么背景,不用担心。”

“那就好。”海姨娘抱着赵仁河:“我哄他睡一觉,你去自己拿一对银镯子,素面的就行,先凑合着戴吧,等过了这丧期再说。”

“过了也不能太张扬,估计啊,这丧期怎么着,都得延续一年。”李奶娘没有按照海姨娘的话去拿什么镯子:“奴婢去看看,三孙少爷该吃点什么?不能总吃鸡蛋羹啊,用点素油,或者点个豆腐脑什么的,蔬菜汤也好啊。”

想着多给三孙少爷弄点辅食,因为现在赵仁河就不太爱吃奶了。

等到李奶娘出去了,娘俩儿躺在榻上,赵仁河闭着眼睛小声的跟自己的亲娘聊天:“李奶娘,厉害啊。”

“厉害什么?她这是欲盖弥彰。”海姨娘自从读了书之后,这遣词用句进步飞快:“别人都有个来历,就那十二个小丫鬟没有,外买来的……王府家生子那么多,就缺少这十二个了?”

“娘更厉害!”赵仁河也想到了这一点。

王府加上外面的附庸,都赶上府城一半人口了。

这么多人,就找不出来十二个小丫鬟了?家生子们恨不得自家所有人都去吃主家的,住主家的,花主家的,还领着主家的月钱。

女孩子一过八岁,就送进王府里,先当个小丫头子用,长到十二岁,就成了小丫头,过个一年半载的,就能升职加薪了。

一直到大丫鬟的这个行列,贴身大丫鬟过得比外面地主家的小姐都要好。

而且古代还流行“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的说法,因为大家婢女的见识,比一般的小家碧玉还要广,小家女有的时候,都不如那大家婢气质好,容貌好。

甚至有些人,就爱娶大家婢,这些婢女在主子跟前都有脸面,就算是嫁了人,那也是主子曾经的奴婢。

这种关系,也是一种另类的关系网。

第073章 纷乱的王府

海姨娘带着儿子,跟奶娘丫鬟婆子们一起在后罩房猫着,虽然隔三差五的三少爷过来看看,但是三少爷需要办的事情太多了。

这种忙碌,就连在后罩房的海姨娘,都感觉到了忙跟乱。

比如今天,去提膳的翠儿,带着香草跟香穗俩,领了饭菜回来,却一脸的不高兴:“姨奶奶,今天膳房那边有点乱啊,听说灶台重新分了,还没分明白,所以只有一盘香葱炒鸡蛋,一盘卤豆干,一盘凉拌八宝芽菜,一盘……老醋花生米。”

李奶娘听完,就皱了皱眉:“三道凉菜啊?”

虽然现在天气不冷不热,吃什么都一样,但是凉菜不用占锅灶,而且拌一拌,摆个盘就能端上来了。

这就明显是应付的意思啊。

“是啊,没热灶,田三家的说,暂时先这样了,请姨奶奶体谅一二。”翠儿道:“还说过几天就好了。”

“田三家的?”李奶娘想了想:“哦,王妃另一个奶娘的孙媳妇。”

“看来王妃是将整个王府的后院都攥在了手里。”海姨娘伸了伸懒腰:“走,吃饭去。”

“饭!”赵仁河蹦蹦跶跶的直晃悠,充分体现了一个小吃货的本能。

“好,吃饭!”海姨娘抱着他往外走:“我说,三孙少爷是不是应该戒奶了?这都一岁多了。”

“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戒奶吧。”李奶娘道:“不过我这奶娘,您想好怎么安排了吗?”

“对外就说要有一个人帮我照顾三孙少爷,你就留在这里,反正按照王府里的规矩,庶子也该有两个奶娘才对,可我们只有一个,还不许留下来啊?”海姨娘早就门儿清了:“再说了,我看三少爷的奶娘现在还时不时地冒出来一下呢,凭什么你不行?”

“那奴婢就厚颜留下来。”李奶娘对海姨娘的这种理所当然的要求很满意。

赵仁河已经逐渐不吃奶了。

他的辅食多样化,从蔬菜汤到鸡蛋羹,还有水果泥,但是没有肉松。

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肉松,他也不敢问。

因为现在吃饭都很素。

从盛夏一直到仲秋,他就在这里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不让人抱着,然后李奶娘她们教他说话,只是为了不显示聪明,他现在说话只对自己的亲娘有逻辑,其他人一概都是双叠音,例如“爹爹”,例如他在外人面前管自己的亲娘叫“姨姨”,不能叫“娘娘”,那是犯忌讳。

李奶娘从来不教他喊海姨娘“娘娘”的!

海姨娘也从来不在人前跟儿子说一些忌讳的话。

娘俩儿在这里一直到入秋了,快要过中秋节的时候,老王爷才下葬,先前都是什么头七啊,二七啊,三七这种,然后是出殡啊,停棺啊,最后才是下葬。

可是他们的食物依然是香菇扒菜心、清炒芋头杆、爽口萝卜丝这种清清淡淡不见一点荤腥的素菜。

至于什么海鲜菇炒苦瓜、猴头蘑菇汤啊,这都不常见。

而罗汉斋这种菜,只有王太妃她老人家能吃到,偶尔赏给王妃、世子妃一些,赵仁河只是听李奶娘跟海姨娘嘀咕过,但是从来没有吃过。

据说罗汉斋以时令蔬菜、三菇(香菇、蘑菇、草菇)、六耳(银耳、木耳、榆耳、黄耳、桂花耳、石耳)、豆制品、面筋、瓜果等为原料,烧、煮、煨、炖而成,特点是爽滑软烂、多香融合,具有咸鲜、清香、淡雅的特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