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6)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这件事情,其实李奶娘早就跟海姨娘说过了。

既然王太妃分了自己的私房,那么三少奶奶绝对不会扣着不给,这钱也不会过三少奶奶的手,会由家里的爷们儿来分,果然,按照她的话来了。

“王太妃她老人家这是伤心了啊。”海姨娘感叹了一句:“我给她老人家再做两个抹额吧。”

“好,你也别太累了。”三少爷这会不渣了:“我去忙了,你好好休息。”

说完就一撩袍袖走人了。

不给海姨娘任何说话的机会,也有点像是被鬼催的逃跑的意思。

海姨娘却在他离开之后,看着他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对守在赵仁河身边的李奶娘道:“你还真说对了,三少奶奶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竟然真的不再让三孙少爷跟着去了。”

“她好歹也是京中大户人家出身的嫡女,这点手段还是有的。”李奶娘道:“要是任由三孙少爷这么继续露脸下去,她那俩儿子可怎么办呢?”

嫡子不如庶子,三少奶奶的脸还要不要了?

赵仁河并不知道渣爹来过了,但是早上吃饭的时候,他从李奶娘跟亲娘的语气里听出来了,渣爹来过,然后他就发现,自己最近的衣服都是绿色的,纯绿、豆绿、茶绿、春绿、葱绿、石绿、玉绿、苹果绿、橄榄绿、森林绿……他被绿色包围了!

最近李奶娘跟他亲娘给他做衣服,清一色的绿为主,而且必定配上一顶帽子!

因为他还是个小奶娃娃,屋子里还好,到门外去必须要戴帽子。

而且每半个月,势必会请人来给他剃头,他一直是个小光头但是前头留了一个桃叶样式的头型。

古代的人们,对婴儿肤色、体形、脸型、头型等体貌的审美,与成人有显着不同。

与此审美需求相应,小婴儿满月后,要给新生儿剃头、剪胎发,并根据性别为婴儿留以儿童特有的发式。

因为婴儿较多时间头挨枕头躺着,头发短有利于婴儿头部卫生,有利于头部散热,不生痱子、不上火而少生病。

同时古代人们的观念认为,婴儿的毛发犹如镰后韭菜,越割越旺。

古代剪胎发大多在百日,男婴剃的发式是“角”,即只留头顶一撮头发,以及两边两绺;女婴是“羁”,即留头顶纵横各一撮,塑造出婴儿可爱的形象。

到了古代,赵仁河才知道,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部分,一生不许剃发,审美观念中以发浓黑而长多为美。

婴儿的毛发美与传统中成人男女以浓密黑亮之发为美有密切的联系,婴儿剃发、养发的传统一方面是祈求平安,另一方面是为他的成人阶段的美做准备。

汉族为婴儿剃剪胎发的习俗自先秦,且一直沿续到今天。《礼记·内则》上说:“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就是对这种习俗的最早记载。

虽然历代婴儿胎发式样虽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剃发时要留下少许,不能剃光。

“鬌,发堕也”。小儿剃头时,应把留下囟门近旁的头发,这种头发称为“鬌”。

因为每次剃发都将囟门近旁的头发留下,久而久之鬌便深垂下来,这便是髫。

幼儿稍长,便不再剃发。

《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句子。

垂髫为幼儿特有的发式,也可为幼儿的代称。

而现在,赵仁河就是这么一个“垂髫”的造型,可他这个造型,反抗没有意义,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他的那一髫,其实是胎毛,从出生开始就没剃过。

“我不要穿、绿衣服……。”趁着李奶娘去给他蒸鸡蛋羹,赵仁河跟亲妈偷偷的抗议:“还有绿帽子……不要。”

但是他有权利不戴……绿帽子!!

“不行啊,这是规矩,你娘我想穿蓝色还穿不起呢!”海姨娘指了指自己头上的蓝色头花:“就只能戴上一朵蓝花花,权当尽孝心了。”

赵仁河都要气哭了:“那也不能、给我戴、绿帽子啊?”

这什么破规矩?

烦!

第072章 娘更厉害!

不管他怎么抗议都没用,绿色的一切将他包围了,不过渣爹有一点好处,那一日小分家,他将王太妃分给的钱财和首饰,都给送来了。

按照规定,赵仁河可以得到五百两银子,不过他是良妾所生的孩子,王太妃给了他八百两。

这是额外的厚赠。

给了海姨娘一对玉镯子,两对金镯子,三个项圈,分别是一个金项圈,镶着一块蓝宝石;两个银项圈,挂着银制的长命锁。

以及一整套赤金的头面,包括挑心、分心、满冠、顶簪、掩鬓、花钿、头箍、围髻、簪子和耳环。

“这可真是好看!”海姨娘本来还对儿子不能露脸而耿耿于怀,等到东西送来,她彻底傻眼了!

这也太好看了!

而且金灿灿的,做工精致,女人就没有不爱首饰的。

“好多啊!”翠儿都在一边惊叹出声了。

“这已经不算多了。”李奶娘却镇定的很:“这手艺应该是京中宫里内务府的玩意儿,姨奶奶也只有资格佩戴这样的而已。”

“已经够了,已经够了。”海姨娘乐呵呵地看着这些东西。

“奶娘,最多几个啊?”红儿看的也很咋舌:“这都不算多?”

“最多的?最多的上百件。”李奶娘回忆了一下:“一整套的金锞丝头面,有五十件左右,包括泡子、鬓簪、鬓蝠、泡条、串联,分三联、四联的那种、六角、大顶花、边蝠、边凤、偏凤、面花、压鬓、后三条、包头联、竖梁、横梁、后兜、太阳光、凤挑、八宝、福寿字、耳挖子、耳坠、鱼翅等各种单件;如果镶嵌了宝石、珍珠等物的话,能扩展到七八十件;最多的就是皇后大礼服,全身披挂一百零八件。”

听得这些女人们目瞪口呆,心驰神往。

女人天生就爱各种亮晶晶的首饰,现在一个个都如梦似幻的样子。

海姨娘看到她们这样,干脆,就把所有人都叫齐了。

赵仁河也才看到,这两间半的后罩房里,当差的有多少!

海姨娘有一个贴身大丫鬟,四个小丫鬟,两个粗使婆子伺候;

赵仁河有一个奶娘,一个贴身大丫鬟,两个小丫鬟,以及两个粗使婆子伺候。

一共就俩大丫鬟,六个小丫鬟,四个粗使婆子,十二个大小老女人,伺候他们娘俩儿。

加一个李奶娘。

十三个人,这个数字,赵仁河觉得不太吉利啊。

海姨娘非常大方的一人分了一只银制松麻镯子。

松麻镯,就是镯子打成了“麻花”一样的形状,线条流畅,设计感很强。

这个最受大家的欢迎,因为一般的银镯都是一根银条弯成一个圈,而松麻镯是两根交替弯曲。

银子多嘛!

海姨娘给了镯子也是有要求的:“这赶上大丧,吃穿用度上都要素净,我呢,也不多说什么,你们在我这里一日,我就跟大家伙儿好好相处,我也不是什么讲究的人,但是你们要是给我添乱,也别怪我不肯将就,告诉了三少爷,三少奶奶,这就撵出去,以后用不用的,你们自己掂量着来!”

“那不能够,在姨奶奶这里上工最省事儿。”

“就是,姨奶奶脾气好,不打不骂的……。”

不管大小老的,女人们得了好处,自然是要念及海姨娘给的好处,就连六个小丫鬟都高兴的不得了,她们还小,月钱没多少,赏赐是她们能攒下来的唯一进钱的途径。

“粗使婆子我再给你们一人二两银子,以后多注意点,别跟人碎嘴;小丫头们每个再赏一对银耳圈,大丫鬟就给你们一人一对耳坠子,我给你们厚赏,你们也别辜负我的好意,我虽然好说话,但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海姨娘很有气势的样子,震慑住了这十二个人。

粗使婆子平时的月钱很少,能有额外的好处,当然是珍惜的。

小丫头们也差不多。

两个大丫鬟,红儿还是有些谨小慎微的性格,翠儿上次被敲打过了,就变得小心翼翼的,看起来也得了个教训。

李奶娘也跟着道:“现在正是事儿多的时候,你们没事也不要乱跑,能在王府里留着当差是你们的福气,那些要分家走人的,那都是没福气的,知道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