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8)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关键是这在古代是一道非常奢侈的菜。

就在这样的气氛下,到了这一年的中秋节。

第074章 吃素的中秋节

这中秋家宴,吃的也是淡而无味。

满桌子的素菜,吃的这些吃惯了鸡鸭鱼肉的王府主子们满脸的绿色。

外面什么样,海姨娘跟赵仁河是不知道的,因为今天接到消息,他们娘俩儿依然自己过节。

最多,就是厨房送来了一桌席面。

据说这是三少奶奶特意叮嘱的呢!

清新小炒、荷塘小炒、炒素三鲜、炒素四宝,炒素三丝、蒜蓉蒸茄子、豆角炖倭瓜,碧绿蔬菜汤,金丝小花卷。

这就是今天晚上的中秋席面了。

而听去厨房提菜的翠儿讲,王太妃那里的饭菜相当的丰盛,她就看到几个好菜,如意香干、罗汉斋、双椒蒸豆腐、茭白木耳……。

跟人家的菜一比,海姨娘这里的东西简直不够看!

“跟人家比什么?我比得起吗?”海姨娘却心平气和的道:“行了,这些菜够吃了。”

有的吃就不错了,当年她还饿肚子织渔网呢。

刚要吃饭,就来了人。

“王太妃赏!”来人不算是陌生,是王太妃身边的管家娘子,陈三家的,就是名叫曲如柳的,穿着大红衣服来给海姨娘以及三孙少爷送王太妃满月赏的女人。

不过这个时候的她,穿着再也不鲜艳,而是素雅为主。

“王太妃赏海姨娘一道黄金南瓜饼,赏三孙少爷一道奶汤素白菜。”

黄金南瓜饼其实就是油炸南瓜饼,这道菜在府里也就只有几个主子能吃到。

还有奶汤素白菜,这是专门给还在吃辅食的赵仁河设定的,内里的奶汤里没有荤腥,就是真的奶汤,而白菜也用的白菜心,足够柔软,赵仁河也可以吃一点。

“多谢王太妃赏赐。”海姨娘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谢了赏赐。

李奶娘拿了一个包了二两银角子的素色荷包塞给曲如柳:“不知道我们三少爷跟三少奶奶都有赏菜吗?”

“有,前头的三少爷赏了一道红烧素面筋,三少奶奶赏了一道八宝冬瓜盅。”曲如柳这回也没有了以前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反倒是低调了许多:“大少爷家与二少爷家也都有。”

至于王爷王妃跟世子、世子妃?

都是在后院,陪着王太妃一起过中秋,他们的席面那就不用说了。

送走了她之后,海姨娘的脸色好看了许多,证明上头的人还是惦记她的,所以也赏了四道菜给下头的人。

没办法啊,这么一大桌子菜,能上桌子来吃的就海姨娘,加上赵仁河,娘俩儿一个女人,一个才不到两岁的奶娃娃,能吃的了吗?

而李奶娘则是要回去跟家里人过个节,海姨娘单独赏了她一道菜。

不过王妃也派了人来,赏赐了一盘月饼。

去年的月饼都是什么火腿馅儿的、咸蛋黄馅儿的这样的肉馅。

今年的月饼就不成了,青红丝的,五仁的,枣泥的……就没带肉,连咸蛋黄馅儿的都没有了。

“一人分一个吧。”这么一盘子,其实还挺多,青红丝的五个,五仁的六个,枣泥的六个,还有黑芝麻的六个,白糖白芝麻的八个。

“我们这里都有,您留着慢慢吃。”翠儿发现李奶娘回家了,就有些胆气了:“要不要给隔壁送俩过去?”

“隔壁没有么?”海姨娘一愣,李奶娘走的时候可没说这些。

“有倒是有,就只有五个,一样馅料的就一个,小小的一个盘子,不是王妃赏赐,是三少奶奶赏赐的。”翠儿兴致勃勃的道:“王妃看中的还是您。”

或者说,看重的是海姨娘生的是个儿子。

隔壁那二位,生的是俩赔钱货啊!

第075章 淡然的重阳节

“那就一人送去两个吧,就说我这里也不多。”海姨娘想了想:“多的不要多说,跟隔壁那俩保持距离。”

都是小妾,而且隔壁那俩也倒霉。

生孩子洗三的时候,赶上了老王爷薨逝。

孩子满月,老王爷的头七、二七跟三七。

孩子百日,老王爷出殡,哭灵,下葬了。

而且她们当时怀孕的时候太嚣张,三少奶奶憋着一口气呢,现在可倒好,整个惊蛰院都在传,这俩小姑娘恐怕是个命硬的啊,一出生高祖父就死了!

满月就过三七……。

百日就出殡,下葬。

迄今为止,都没个名字。

三少爷去看过两回,就再也没去过了,因为三少爷很忙,一个大男人不可能流连后院,不干正经事,何况现在正是关键时刻。

三少奶奶倒是没什么事情,就琢磨俩小妾了。

这刚出月子,就被叫去每日立规矩,大夏天的给三少奶奶打扇子扇风,也不知道李奶娘是怎么办到的,三少奶奶头几天派人过来说,赶上高祖大丧,这每个月初一十五的请安问好也免了,过了三年孝期再说。

所以现在海姨娘真的是非常轻松,不用去给三少奶奶请安问好她不知道多开心。

每日跟着李奶娘,带着儿子一起,过完中秋节,娘俩儿开始学习认字。

这个时候赵仁河才知道,亲娘是不认识字的,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了。

海如花。

幸好,他亲娘长得好看,不是真的“如花”。

而李奶娘教海姨娘认的也只是一些普通的字,从三字经开始,百家姓,以及千字文。

这是给孩童启蒙用的书籍。

而且一天只教一句话,比如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一句话了。

不要求写,认识就行。

只是海姨娘记性不太好,总是过几日就忘了,还要重复温习。

赵仁河只是附带品,李奶娘都没想过,赵仁河会全部记下来,并且认真的记住了那些文字。

毕竟现代的简体字,跟古代的繁体字区别有些大。

例如“关”字,简体的非常简单,繁体字就麻烦了,还分怎么写,隶书是“关”,繁体普通的就是“関”。

这等于是从头开始学起啊!

赵仁河一边郁闷的被一个奶妈子普及知识,一边想着自己堂堂大学毕业生,文科本科,差一点就考硕士了的高级知识分子,不仅穿越了,还从身体到学问,都需要从头再来!

虽然现在还不会写,但是务必要摘掉“文盲”的帽子。

就在这个时候,九九重阳节到了。

古代其实很重视节日的,因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活动,过节就算是一种全民娱乐的日子了。

依然是不聚在一起用餐过节,而是各个房都分到了重阳糕,菊花酒,还有插茱萸。

王府每年的重阳节,都很热闹的,不仅有吃有喝,还可以放纸鸢、登高等等活动。

但是今年统统都没有了。

以往的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活动,这次只有拜神祭祖两件事情,还都跟海姨娘与赵仁河没有关系了。

只是在院子里,有七八盆盛开的白色菊花而已。

而赵仁河也穿上了秋衣,依然是绿色的那种,看的赵仁河,包子脸上都出褶子了。

就在过完重阳节的第二天,赵仁河刚起来穿好衣服,跟亲娘在一起坐等早饭,就见李奶娘兴高采烈的进来:“听说今天他们搬家呢!”

第076章 三支搬家

“今天才搬家啊?”海姨娘愣了愣:“这都几个月了?”

“几个月也是分了家。”李奶娘道:“你当王府分家是什么?王太妃请了族老们过来,然后将王府的公产分了分,一些私产也都分了一下,然后要去衙门说一声,再有就是清点了,光是铺子,田庄等地,一个来回怎么也要这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捋顺,还有这下人,也要分清楚,一般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走呢,外面哭嚎声可大了,也就咱们这里安静,听不到。”

“我还以为得等到过了年呢!”海姨娘好奇地问:“那他们走了,空出来的地方,可就多了。”

本来么,王府地方大,但是人口也多,五世同堂,起码二三百号人。、

现在搬出去了,空着的地方可就多了。

“当然了,听世子身边的人说啊,这几日世子正在跟王爷商量,该如何重新分配院落呢!”李奶娘同样兴致勃勃:“姨奶奶啊,到时候,咱们就不用憋在这后罩房里头,连个熘腿的地方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