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78)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之后再慢慢说~

第67章 轮指

张行昀是一个俊俏的宦官,身材和声音与正常男子没有区别,因得咸宜喜爱,又是内侍省长官高冯的干儿子,所以宫里人对他都很尊敬,称呼为“张大使”。

苏安一路跟着张大使过来,才知他有千张面孔,早把梨园人分得一清二楚,教坊的,太常寺的,当红得宠的,承过圣恩的,不同身份的待遇都不同。

此时此刻,同样在改《婆罗门》的还有成百上千的,师出旁门的乐工,有的专攻舞蹈,有的只磨金石,有的把功夫花在妆容上,有的在自制丝弦,这些乐工未必出身太常寺,却和兰丘一样,个个都有着独门的绝活,对曲子有独特的想法。

“二位林公子,苏供奉,北苑这段日子归你们练曲,乐器不必再回别教院取,都很齐全。”张行昀躬身道,“娘娘想在夏季见新曲,我尽本职,也就不多打扰。”

之后,水榭只留下苏安三人。苏安见到林蓁蓁和林叶,想起从前时光,确实觉得亲切又怀念,可他刚笑着行过礼,望见面前双人的合璧飞天,又被深深震撼。

似两个从莲花团座之中扶摇而生的化生乐伎,在佛与道之间交合为凤凰鸟。

苏安走过去,轻抚着丝带,探问道:“你们这么练,一年半下来得流多少血汗?反弹琵琶之姿,本属炖煌,裴供奉弹他的乡音,咱又何必效仿‘吴带当风’?”

林蓁蓁笑了笑,道:“阿苏,可见你也没有闲着,听张大使说,塞北回来之后,你是宫里宫外都跑遍,又用奚琴杀衮,又用南音唱词,学了不少的本事。”

话音落下,林叶松开口,解下二人飞天的姿势。苏安晃了晃神,面前是垂瀑般落下的两条彩练,湖面晃出涟漪,又觉一阵清凉的风从两鬓吹过,刹那间,林叶环着林蓁蓁的身子,似轻灵的影子,从空中旋转点地,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苏安虽还不能理解林蓁蓁和裴神符之间,同出集贤阁,同师韩昌君,同斗十年艺的情谊,但他看得出,林蓁蓁不仅练成反弹琵琶,也修习了武舞郎的功法。

林叶闭着眼,倚坐在栏上。编曲之事,便由林蓁蓁和继续苏安讨论:“阿苏,宫里现有的《婆罗门》,仍是燕乐三段,入破改为二人对舞,你可有别的见解?”

苏安伸手拔出木架上的五弦,复奏了一遍,说道:“我在阑音殿,见过金石丝竹与独舞无唱词的十二遍,虽然旋律清雅,但场面又极其惊艳,实在绝妙。”

就乐言乐,苏安是不会怯懦的,虽然说话态度谦恭,但字字句句都是主见。

一支西凉的曲子,一张色彩纷乱的画,画中有翩翩起舞的人,漫天飞卷的云纹,缠绕交错的花茎藤蔓,还有斑斓的湖水,叠嶂的山峦,奔跑跳跃的马群……

虽然美,但是很乱,而法曲之精妙,就在于用清乐萃取其中精华,去万留一。

先谈乐器,隐去土、革、木、匏四类,让金类编钟、石类玉磬、竹类笛箫、丝类琴瑟琵琶,依次序发声,不混响,便是把画面中的天空和湖水洗回了纯澈;

再说舞蹈,人不多于八,使动作能精致到指尖,把每遍每拍都串成连贯的情节,由简入繁,便在画里剥开了遮眼的草丛,平静了纷乱的扬尘,独留一个舞人;

最后,让这样一个舞人,披上世间最瑰丽的羽裳,翩跹在干净的画幅之中。

“阿苏,既然是这样,若由我们穿羽裳,你做素白的画幅,行么?”林蓁蓁定定地看着苏安,凤眸中飘过梨花瓣落下的影子,“我们排入破,用反弹四弦琵琶的这段合舞与乐为一体,而你排散序和拍序,用五弦的轮指收住前三部。”

“行,这样挺好。”苏安回道,“近来又是新科,又是升迁,朝中有几场官宴,我正好能练练手,简化其余的乐器,专奏五弦,也听听各位大人的说法。”

林蓁蓁道:“委屈你了。”苏安道:“怎么会,我还想请教你怎么用轮指。”林蓁蓁笑了:“那该回去找师父练《催手残》。”苏安道:“我是真心诚意的。”

如是,在梨园宜春北苑的几天几夜,苏安虽不见林叶说过话,却着实从林蓁蓁那里得到了几件从没见过的法宝,譬如,一套王府赏赐的扬州进贡的玉拨片,既可以免去手指拨弦的痛苦,又能使拨弦点更精准,从而弹奏出比掐琵琶还更有力的弦音,可谓是林蓁蓁和裴神符较劲多年之后,呕心沥血而研制出来的结果。

另种工具则直接与练习轮指相关,是几枚嵌在拨片里的针,轮指时拨片触弦,针伸出,若手指没有迅速打直,就会被刺到,便是以疼痛提醒弹奏者动作规范。

论力道,苏安已经练过杀衮,然,论轮指拨弦的花样动作,仍有进步之余地。

几天几夜,苏安就坐在湖畔,一边打着轮指,一边构思用于宴会上压场的曲调。林蓁蓁练习之余,问他是不是要赴顾郎的烧尾宴,苏安也答得爽快,是就是。

林蓁蓁道:“说到近来朝中的局势,还真想问你。”苏安道:“你说。”林蓁蓁道:“博学宏词开考,李侍郎昨天进宫,刚还问娘娘有没有堪用的人。”

苏安回道:“礼部新任的主客郎中崔匙,承崔公的才情,又很擅长与人结交,李侍郎将来定能用得着。”李蓁蓁笑道:“你怎么不提顾郎,都说,他也想考这功名。”苏安道:“话虽如此,只是我怕他不精于音律,和李侍郎难以合流。”

林蓁蓁轻声道:“不然,你回头问问顾郎,这可是难得的门路。”苏安道:“不必。”林蓁蓁道:“也好,你那位崔郎中,改日有机会,我多提两句便是。”

苏安确实迷恋着梨园的曲艺,但他绝不让惠妃和李林甫的根茎纠缠到顾越。

四月半,苏安终于为顾越的烧尾宴琢磨出一支精致的法曲,他回到太乐署,重新请集贤阁几位因牡丹坊倒闭而丢掉差事的师兄弟出去活动。除了孟月近来总不在署里,其他人因为饥荒时拒绝他而心怀歉疚,所以眼下都应得很是高兴。

却也正是在秋院偷练的一日傍晚,苏安示范过改良的清乐轮指法,春院里转进一群小吏,张俭走在前面,手中拿了李升平的一支木槌,传苏安回丽正殿谈话。

李升平问苏安,梨园里的乐艺比太常寺如何。苏安想了想,如实说是各有千秋,太常寺只能照既定的格式进行演奏,而梨园自由活泼,可以发挥曲风。

李升平的双手背在身后,叹了口气。苏安立在殿前,小心追道:“李大人,我在梨园,学了新的……”李升平道:“某知道,梨园是能让你把曲子写到极致,青史留名的地方。”苏安道:“是。”李升平道:“这阵子,某又寻了一双耳朵替署里采买乐器,你今后专心研乐,也不必再操劳。”苏安抬起脸:“大人……”

李升平笑了笑:“好了好了,并非是责备你,别多心,而是顾郎的烧尾宴要请某,某不胜酒力,就不去了,自己写成一首五弦小曲,你弹给他听,算做礼啦。”

这便是苏安第一次听到李升平的曲,平如镜面,深有千尺,一曲奏完耳朵边仍有余音在聩响。他终究是听不清李升平的情感和过往,只知道这支正宫调的曲子不仅是礼,也是给自己的警醒——宫调和商调,虽只隔一音,却永远不会共鸣

两支曲子准备妥当,苏安如约收到了永兴顾府发来的碎金红底烧尾宴礼帖。

户部仓部郎中顾越,于四月十八办烧尾宴,请的不仅有弘文馆学士,朝中官员,诗社文人公子,还有丽娘,张半仙等等老朋友,甚至季云也包含在内。

四月升迁的多,永兴坊办宴会的也多,烟火缭绕,礼帖遍地,幸是梨花盛开之季,那白色的花瓣连成片,如纯洁的云朵,去尽荤腥,又衬起洋洋喜气。

日子将近,苏十八及牡丹坊的伙计全部搬去顾府帮忙,而苏安更是早就把用度给九总管暗暗送了过去,毕竟,他如今靠曲艺挣的赏金,不仅能安置家人,供养集贤阁,也足以让两袖清风的顾越,在荣升五品的时候,办一场体面的宴会。

只是直到前夜,苏安才得知,顾府根本没有对外声张他要到场奏乐的消息。

于是,苏安辗转发侧,难以入眠了。他并不计较席位,也不在意评价,只是突然有些害怕,怕顾越喜欢的不是自己的商调曲子,而是李升平的宫调曲子。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