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77)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苏安拿小木盘,托起一团花截肚放在桃唇边,让顾越看着,轻轻咬了一口。

那白糕团子瞬间绽出一朵三色的花,内蕊是深红的灵沙臛,外裹粉红樱瓣,妙就妙在,软糕分层次加注樱桃汁液,由粉渐渐地退淡成白,寻不出痕迹,而那最精致的草木纹案,不浮现于外边,而是藏于里层,吃掉半个方能看见。

故名,花截肚。

然而,苏安把糕吃在口中,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唇脂落在剩余半块软糕的面上,留了一个完整的,光泽饱满的,连自己都觉得很诱人的菱形印记。

顾越一直仔细地观赏着,显然没有落下这幕,劝说道:“没事的,你继续吃。”

苏安登时有些羞窘,艰难地咽下口中那团糕,却脸颊发烫,再也捏不动筷子:“十八,腻了,我,我吃不下。”顾越道:“那我替你吃。”苏安道:“嗯?”

苏安便眼睁睁看着,顾越的筷子从另团花截肚旁边绕过,伸向了自己面前的这团剩下的印唇花糕。苏安道:“诶,开玩笑的,我吃……”顾越笑道:“阿苏,我舍不得委屈你。”语罢,哪里还磨蹭,囫囵夹起,已然嚼入口中,如品珍馐。

苏安的面颊的红由此蔓延至耳根,明知是隐晦的罚,却并不觉得难受和酸楚。

“十八,家里能住在长安,今后不必两头牵挂,我……实在得感谢你,至于崔郎中,你别误会,他是无利不往,也和你一样,想借我的名声认识人罢了。”

顾越嚼着,停下了:“他生下来就是荫封三代,我能和他一样?”苏安才缓过一口气,暗自庆幸扳回局势,笑接道:“我说错话,我……好好为你排曲便是。”

一顿夜宵,直至子时。二人谈完话,结完账,才想起牡丹坊已倒,平康无地可宿,外头又在宵禁,出不去了。于是,苏安就邀请顾越,去醉仙楼怀柔了彻夜。

这之后,苏安的心念便是要编出一支能在五品官员府中演奏的法曲,期间,他回过一次家宅,见叔伯们置备了新的田具,苏成踉踉跄跄开始在衙门跟班,苏芊和苏茉学着新样式的刺绣,而向氏还是絮叨不停,要请顾郎或者崔郎来吃饭。

唯独多了个新鲜的人物,大家称呼他范先生,苏安问了才知,是顾越请来给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的河东学士。此人风度儒雅,博学古今,精通六艺,喜欢田园风光,虽乐器皆能说道,却只奏琴瑟,不碰其他,是长安城中有名的隐士。

苏安和范先生交流过几曲,发现此人对琵琶的理解不浅,竟还和他谈论起轮指时所用的各类指甲。丝类乐器之中只有琵琶能用轮指,若说法曲是造诣取其精,那么,要用仅有的五件丝乐器为文宴造势,非把琵琶的轮指弹出新的花样来不可。

也是在这个时候,苏安接到梨园使张行昀的令帖,静修一年半的林蓁蓁和林叶即将重出北苑,惠妃有意,让三人共同研修风靡一时的法曲——《婆罗门》

苏安在十王府邸见识过这支曲子的厉害,也是因西凉原曲阵仗大,容易起噪,至尊李隆基巡洛阳之前特意说过这个问题,宫中才兴起用清乐器演奏法曲之风。苏安刚学的南音楚词,正好是归属于清乐系,故而,此番才又受了惠妃的眷顾。

苏安想的是,自己若能在梨园精修乐艺,把新的伎俩用于顾越的烧尾宴,定会是两全其美之事,故而,一日之内,他就办齐公文,果断地答应了下来。

……

梨园是永不会空寂的地方,即使梨花含苞仍未开,也有樱花与桃花与之相伴。

是日,宜春北苑,梨园之东,一粒晶莹的汗水从榭台上如玉的面颊上滴落,穿过迷蒙的雾化于宁静的湖面。湖水浓稠得像花蜜,连轻微的波澜都没有泛起。

练习时,林蓁蓁只凭腰间挂的一条丝带,把身体悬在半空之中,那条柔软的左手臂似蛇般扭曲,沿着琵琶弯曲的颈部,从左肩伸出,绕过发髻右边的木簪,轻拢在琵琶面。浑身上下,他只有手指在弹挑,挑的声音清脆响亮,飘荡在空中。

他花费一年又半载的时光,练成了用左手反弹琵琶的绝技,先前,为确保不受外界打扰,他回绝太常寺所有的安排,又费尽思量拉扯了苏安和贺连等几位后辈替他献曲,以保住今后能继续一展芳华的位置,方才开始自己艰辛的修炼。

如今,梨园越发繁盛,乐官分为判官与使者。使者负责安排各曲的表演,管理园中的秩序;判官有时是似吉昭仪这样刚受宠的妃嫔,有时是受赏识的臣子如晁衡,有时是刚封了王位的皇子,有时甚至是至尊圣人本人,谁也捉摸不透。

所以简单而言,无论有没有观众,梨园的歌舞都不允许间断,今天广陵曲,明日龟兹曲,只要太液湖的水位没有淹没那方石台,路过的人便都可以听见天籁。

相传,宫中有本册子掌握在梨园使张行昀的手中,专门记录至尊圣人和各位王公行经梨园的时刻和路线,多有巧径可寻,只不过,供奉们毕竟和嫔妃不同,既然走到这步,谁的背后都是万家灯火,谁心中都有一部惊天动地的《破阵》,谁也没必要让谁的风光,不喜欢,不吭声,喜欢,拿起乐器合奏便是。

说来,林蓁蓁的广陵曲之所以和别家不同,缘起于十年前一场端午宴,宴间,宫中年幼的十八皇子李瑁见他弹《斗百草》能左右手不偏不倚地轮用,一时起了感伤,评说,自己曾在梦中与父圣一起听过。谁也没料到,淡漠于父子情的李隆基听闻,特意驾临梨园钦点此人,竟然也大有同感,不久之后,封李瑁为寿王。

从此,林蓁蓁在梨园诸多乐官中脱颖而出,成为惠妃和寿王身边的宠伶之一,不仅在梨园争得一席之地,更是王府与朝中之士交际场中的艳丽风景。

他曾在王府中用一句笑谈杀死纠缠自己的官宦人家,也曾忍下梨园大使施在皮肉的淤痕,只为替平日里与他争风吃醋的别家乐官挡箭,这些,只有林叶知道。

“前阵子,洛儿从克孜尔那地方弄来几幅伎乐天人的画,他照着上面的姿势练习,把四弦曲项放在肩处,手臂从背后绕着去拨弦,恰到好处地裸露身线,还和娘娘说是‘吴带当风’,真好不知廉耻,竟连王爷也说好,依我看,若非他那把琵琶是逻沙檀做的,弹什么也不成,更莫说在园里排场。”

一边定姿,一边谱曲,林蓁蓁如此训练自己有三日三夜,眼前忽明忽暗,早已唱不出词,只有当林叶进来看望时,才不紧不慢咽下喉咙沉积的血气,吐出成篇抱怨的话,又笑了笑,问道:“七,张大使回话了么?阿苏什么时候来?”

林叶睁开眸子,走上前,用一只手指点住琵琶,往下压:“这样不够,得再加力度。”林蓁蓁道:“骨头都要断了,且饶我一回。”林叶道:“断了,你今后就不必再去寿王府,也不必再争宠。”林蓁蓁一怔,没有回话,险些伤到筋骨。

林叶松开手,答话道:“你也该防着点了,苏安现在是什么人,娘娘在含凉殿单独召见他,李侍郎在花萼楼为他让座,至尊又赐了名,他就是想安排上元的场都能办到,如何甘愿老老实实地和我们研究《婆罗门》?他的心思,杂得很。”

林蓁蓁应了一声,下意识撇过脸,遮挡住前些日子对镜描红时,扫到的眼尾的一条皱纹。林叶虽没看他,却刻意缓了片刻,方才拿起银盏送到他面前喂水。

喂完,林叶叹口气,咬起一条彩带,利索地把上端拴在梁柱,下端扎在膝盖,以一个更加痛苦而刁钻的姿势,把身子嵌入林蓁蓁体位空隙中,比的是飞天。

正这时,梨园使张行昀的一袭羽裳出现长廊中,身后跟着身着霜色圆领袍的,毕恭毕敬的苏安。

※※※※※※※※※※※※※※※※※※※※

梨园的由来(一)

梨园原是宫中的一个果园,唐代帝王每个季节都例行在宫中举宴以待朝臣,用示君臣同乐,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地点,梨园是春天的游宴处。此类宴会,往往设有多种娱乐项目,如拔河、打球等。有时,也安排一些音乐表演。

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机构,太常梨园别教院,即太常设在梨园中的教院。唐初,宫廷音乐机构只有太常寺,故梨园别教院应隶太常寺,《唐会要》所称“太常梨园别教院”是贞观十四年或之前设立。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