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乱长安(10)

作者:林轼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司马邺 ┃ 配角:杨清 ┃ 其它:末代皇帝司马邺的爱情传奇 立意:天道无常,真爱无价 从蓝田古道,到平阳皇宫;从秦王殿下,到亡国之君。他和她执手扶将,彼此守望。然大厦终倾,无力回天……点击展开

司马邺走入正厅,众人行礼毕,贾疋道:“殿下,昨日臣等清查城中人口,已不足百户?”

“百户?”虽然知道情况不会乐观,但这个数字还是让司马邺大吃一惊,方才的欣喜之情已经一扫而空,不知该说些什么。

阎鼎鼓励道:“殿下身负社稷之重,需时时警醒,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只要殿下与臣等君臣一心,山河复兴指日可待。”

对于这样的场面话,司马邺已经听过很多遍了。

待送走了他们,司马邺依然闷闷不乐。作为一个主君,他自然明白,与臣僚的交流需要维持着某种默契和约定,走一些必要的过场。可是今天,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天道真的站在自己的一边吗?诸臣的满满自信是发自肺腑,还是只是照例说一些场面话?

杨清过来侍候,看他一脸愁容,关怀问道:“殿下怎么了?”

司马邺强笑道:“无事。只是贾刺史他们向我汇报了城中的情况,不太乐观。”

杨清看他年纪尚小,还不知道怎么完好地隐藏自己的情绪,心里暗暗摇了摇头。

良久,司马邺才吩咐道:“请姐姐备笔墨。”准备妥当后,只见司马邺挥笔写下“释奴文书”四字,写完后又盖上了自己的金印。从法理上讲,此时的杨清已经脱了奴籍,成为了一个自由人。

写完文书,司马邺又撰写的杨清的女官告身,任命她为秦王府掌膳,正八品。书毕,他将告身交给杨清,笑道:“有了这个告身,姐姐现在可是八品女官了。”又开玩笑地行礼道:“参见杨掌膳。”

杨清避开了司马邺玩笑的一拜,郑重稽首道:“妾拜谢殿下。”

不知怎的,当“婢子”这个词从杨清的嘴边消失,司马邺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虚扶起杨清,向正厅外的林泉喊道:“林将军。”就像小孩子有了一件宝贝,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人炫耀。

林泉入门行礼,问道:“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司马邺笑嘻嘻地道:“无甚吩咐。”指着杨清道:“以后清儿姐姐就是府上的八品掌膳女官了。以后你要多与她熟络,府上的事就尽付你二人了。”

林泉素知司马邺对杨清这个侍女非常看重,平素往来也都是恭恭敬敬,现在她身份与之前不同,心里更加凛然,忙行礼道:“杨掌膳,有礼了!”

杨清避开林泉的行礼,也忙地一福,回道:“林将军,下官有礼了。”林泉的官阶是从七品上,还在杨清之上,林泉的行礼自是出自对司马邺的敬重,杨清却不敢真的受他一拜。倘若因为自己不知分寸得罪了他,两个人之间起了龌龊,最终还是让司马邺难做。

毕竟,她不想司马邺因为自己,有一丝的为难。为了他的周全,她甚至愿意委屈了自己。

看到杨清落落大方的样子,司马邺更加得意。在这短暂的一瞬,他忘记了残破的长安城带给他的不快。

勘破前缘情终定

+新增收藏类别

当时光步入永嘉六年(312年)的五月,关中大地也迎来的它的又一个夏天。

岁月还是这般从容地行进着,它从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兴也好,亡也罢,它都如同一个看客。一人死和千万人死,对它也没有什么分别。

或许只有这般的冷漠无情,不带一丝悲悯,才足以承载芸芸众生吧。

进入长安城的司马邺依然保持每天读书学习的生活,并在诸臣的引导下开始了解政务。

脱去了奴籍的杨清依然负责司马邺的饮食起居,身份的改变似乎从未改变她原本的生活节奏。

长安城也渐渐恢复了烟火气,随着周边的流民开始进入城内,这座饱经灾难的城市不再如同鬼域,街上开始稀稀拉拉地有了人影。

就在这时,殷循来到了长安。

高大的秦王府门,显示着这座府邸主人的崇高地位。

经过一个月的修整,战争的痕迹已被抹平,但战争带来的创伤似乎永远无法治愈。

时间只能冲淡一切,却不能抹去一切。

被抹去的不是记忆,而是揣着记忆的那些人。

殷循的到来,让已然半年未见的司马邺又惊又喜。

于司马邺而言,杨清是一个很好的伴侣,虽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杨清的爱意,但杨清的陪伴确实给是此时的他最大的慰藉;贾疋、阎鼎、林泉等人是忠实的臣属,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能称得上“朋友”的人,却只有殷循一人。

其实他与殷循真正意义上的交集,只有在蓝田修整的短短几天,但他对殷循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神交已久的故友一般。

对于司马邺的热忱态度,殷循其实很意外,但这也这让他的使命轻松了许多,以往的那些家伙们可没这么好糊弄,光是想合理地接近他们就费尽了心思。

两人在正厅见礼毕,司马邺问道:“令师可安好?”

殷循点头道:“我出发之前,家师已经开始闭关。”

听殷循这般说,司马邺露出向往的神情:“似殷兄年纪轻轻,就已然这般身手,令师恐怕更加深不可测。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令师自当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可惜无缘拜见。”

殷循摇头笑道:“我们这些化外之人,修的是出世之道,求的无非是一己之身超脱物外,羽化登仙;殿下是入世之人,身负万民所托,自然不是我们这些庸人可以比拟的。”

司马邺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令师与殷兄都是修行之人,可懂星象占卜之术?”

殷循答道:“深处三界之内,五行之中,□□凡胎,谁敢妄言窥测天机?天道虽是定数,但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参悟的。一切所为,不论结局,唯有‘珍惜所有’四字罢了。”

司马邺沉吟良久,迟疑道:“珍惜所有?”

殷循点头道:“正是珍惜所有,所有的事物,以及眼前之人。”

他已经道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即点化司马邺的□□。

此时,杨清走来,为殷循献上茶水,道:“请殷官人饮茶。”

殷循定睛一看,杨清已经不复之前的打扮,头上的丫鬟髻换成了绾发髻,愈发透着成熟的韵味,一身白色的长袄,以及袄下的白色马面裙,让原本身材就修长的杨清显得更加高挑。

看到杨清这般打扮,殷循故作惊讶表情,司马邺见他果然如果反应,就卖弄道:“殷兄,清儿姐姐现在是我府上八品掌膳女官。”

见杨清依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神情,还有司马邺一脸得意的样子,殷循暗自觉得好笑,他对杨清笑道:“姑娘辛苦了,我见你家秦王殿下,比上次分开时长高、长胖了不少,这大概是你照顾有功吧!”

司马邺狂点头,杨清望了面露得色的司马邺一眼,颔首道:“照顾殿下的起居,是奴的本分。”

殷循摇头笑道:“随时如此说,也是姑娘尽心了。‘本分’二字,尽了两分,虽说敷衍,但大有人在;尽了五分,事情就能办得有模有样;尽了八分,就称得上表率了;尽了十分的人,堪称凤毛麟角。”听了殷循的话,司马邺深以为然。

殷循继续道:“能把本分尽到十分,要么是本心使然,要么大概是乐在其中。自蓝田路上相逢,我便觉得姑娘为人严谨,律己甚严,对你家殿下也是关怀备至,说是尽到了十分也不为过,不知姑娘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杨清的脸腾地红了,她有些恼殷循交浅言深,多嘴说中了她的心事,但殷循是司马邺的座上客,她也是向来清静的性子,并未发作。只是稳住了心绪,轻轻回道:“殷官人说得道理,奴是不懂的。奴只知道,身为府中臣属,自当事事为殿下着想。奴所念者,唯此而已,别无其他。”

司马邺听到两个的对话,却是大受启发,他以前只是觉得杨清对自己与其他人不同:不同于本生父母、兄弟的关照,不同于之前的书童、仆役的顺从,也不同于诸臣僚的恭敬。杨清如同姐姐般关照,待自己也向来恭敬,但不知为什么,与她相处时,她带来的感觉就是与众不同,目光、动作、语气,无一不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

同样地,他自己待杨清的心态也是这样,不是对本生父母的敬爱,诸臣僚的信任,书童、仆役的平和。他非常享受和杨清独处的时间,享受她无微不至的关照与呵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