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乱长安(7)

作者:林轼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司马邺 ┃ 配角:杨清 ┃ 其它:末代皇帝司马邺的爱情传奇 立意:天道无常,真爱无价 从蓝田古道,到平阳皇宫;从秦王殿下,到亡国之君。他和她执手扶将,彼此守望。然大厦终倾,无力回天……点击展开

笑颜初绽倾人城

+新增收藏类别

晋永嘉五年、汉嘉平元年十二月,司马邺终于到达雍州军中,扶风太守梁综受命负责护卫秦王的安全之职。

此时长安城还在汉将刘曜的控制之下,旷日持久的攻城战役由于严冬的降临暂时告一段落,双方形成对峙格局。

好在司马邺不用住在军营当中,他被安置在雍城外的一户宅院当中,总算结束了半年的奔波之苦;杨清也不复初见时不健康的模样,气色也好了许多。

在生活平静下来之后,司马邺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作为一名宗室、一路诸侯,必须尽自己的职责,治理好自己的封地,并率领将士收复失地,迎回被俘的皇帝。所以在学习上,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关中的文武大臣不乏博学之人,不论是经文,还是政务、军务,他都会倾心向这些人请教,敏而好学的态度、天赋异禀的悟性,秦王的贤德之名得到了这些人的一致称赞,传遍关中。

杨清接手了他日常起居的一切,忙前忙后。看到她把煮饭、洗衣、研磨、铺纸这些事做得井井有条,司马邺惊叹不已,因为在洛阳时,这些事情可是书童、几个仆役丫头做呢。杨清则把他的大惊小怪当成小孩子的少见多怪,不去理会他拙劣的恭维,不论他怎么夸赞,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神情,这让走出亲人离去阴霾、重现活泼好动性子的司马邺很是泄气,索性渐渐接受了杨清这个“冰美人”的脾性。

但司马邺一直明白:自己这个“姐姐”,实实在在是个外冷心热的女子——

偶尔和臣僚交流得太晚了,耽搁了用餐的时间,但他吃到的汤食却从来都是热的;军营物资供应有限,即使他以堂堂秦王之尊,也未曾受到多余的优待,但食物经过杨清的妙手之后,味道要远远好于他的期许,而且花样繁多,隔日绝不重复……

这一切都让他沉浸在久违的幸福里。

他不知道,在这其中,杨清也是同样幸福了——

看着他认真读书的样子,自己静静地守候在他的身旁,为他研磨、铺纸;看着她吃自己做的饭食,听着他的夸奖,脸上虽然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却是欢喜的很。

为自己喜欢的人付出,那么自己也当然是快乐的。

是的,她喜欢了他。

她终于明白了:从之前的憧憬中的迷茫,到后来一路的相处,自己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八岁的毛头小子。

为此,她再次拒绝了他开豁自己奴籍,坚持等到返回长安秦王府中、拿到自己的身契以后再行安排。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借口实在可笑,秦王府恐怕都被汉军付之一炬了,哪里还找得到什么身契?

但她还是自欺欺人地说了出来,司马邺便再次满足了她。这让她暂时放下了心思,不用再担心自己会因为开豁被他乱点鸳鸯谱,也为他一次次宽宥自己而感到开心,即使这不是特殊的宠溺,仅仅是他顾念先人旧情,但这就足够了。

这就是她简单的爱情,陪伴、付出和开心。

可是他会喜欢了我吗?

这样患得患失的苦恼,偶尔还是不免会涌上杨清的心头。

晋元嘉五年十二月,元日越来越近,一场白雪覆盖关中大地。

清晨推开屋门,看着还在兀自飘洒的雪花,司马邺走到屋檐之下,深深的吸了一口寒气。

围城的军士是否会冻伤?周边的百姓的房屋是否会被压塌?长安城里的百姓在汉军的压榨下是否还有活路?作为关中之地名义上的掌舵人,虽然这些事自有官员和胥吏操持,自己也不能解决,但司马邺还是油然生出一阵忧虑。

杨清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司马邺知道她的性子,自己不说话,她是不会主动搭话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他不自觉地吟诵起《诗经》里的这首《采薇》,待他回头看向杨清时,不由得痴了——

只见杨清穿着白色的袄和裙,身上披着白狐裘斗篷,头上虽然依然梳着丫鬟髻,却透出成熟女子的韵味。她抬起手臂,静静地看着雪落在手掌上,慢慢融化的样子,嘴角在不经意间露出了笑容。

斗篷上的白狐裘是贾疋第一次拜见自己时带来的礼物,一共有两条,贾疋离开后,他就拿出其中的一条送给杨清,刚开始她坚辞不受,还是自己半命令、半哀求地,杨清方勉强收下。没想到这么快,她就做了两件斗篷出来,自己的那件,因为十分喜欢,还没有舍得穿,杨清已经把她的那条穿了出来。

这是司马邺第一次看见杨清笑的样子。

绽放笑颜的杨清,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不同于初见时的楚楚可怜,也不同于平日的优雅端庄,此刻的她,显得格外的灵动,犹如山巅的雪莲初绽时夺人心魄。

他不由得想起前朝陈思王曹植曹子建《洛神赋》中的句子: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对,眼前的白衣女子,就是这个样子!

此刻的杨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少女情怀当中,苍茫的天幕,洁白的大地,飘落的白雪,陪在身边的又只有自己喜欢的人。她看着自己的手心,偶尔几片淘气的雪花跳落进来,却在须臾之前化成水滴,剔透可爱,却又凉丝丝的,不觉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笑容有多动人。

待到司马邺吟诵完一首《采薇》,突然没有了声音,杨清正感到奇怪,这个小家伙可是一个话多的人。她侧过头,嘴角还带着没有消失的笑容,却对上一双炽热的眸子,一张俏脸瞬间羞红了。她不敢与他对视,急忙底下头,刚刚的笑容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见到杨清羞红了脸,司马邺顿时意识到自己这样盯着一个女孩子看十分不妥,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忙干笑掩饰自己的尴尬,道:“这个……呃……《采薇》的雪是杨柳抽芽时节的春雪,和当下的意境甚是不符,甚是不符。姐姐有什么好的句子吗?”

他知道杨清也是随母亲开过蒙的,虽然学得不多,但“五经”却都是学过的。他虽这么问,但此时的杨清哪里会答话,她依然低着头,回想着司马邺炽热的目光,连心跳都急促了。

此时司马邺的心也在狂跳,不仅仅是因为刚刚被杨清撞到自己失礼的样子,还因为刚刚看到她脸上浮现出笑意时的反应。他不断地责备自己刚刚的行为十分失礼,却又忍不住地想:“原来清儿姐姐笑起来这般好看”。但这样尴尬局面还是要自己来打破的,他定了定心神,不带感情地道:“今天大雪封路,阎刺史他们不会登门了,我便自己读书习字,姐姐便把《尚书》准备出来吧。”

杨清如释重负道:“婢子遵命。!”急忙转身退回室内,看似从容的步伐还是有些踉跄。

是夜,司马邺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回到洛阳城的吴王府,他和几个兄弟在雪中嬉戏,互掷雪球;身后的阿母荀氏一脸焦急的样子,提示他们兄弟几个小心些不要摔倒。每当他被别的兄弟打中的时候,他都会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向荀氏告状,说别的兄弟欺负他,惹得荀氏和兄弟几人哈哈大笑,连端坐厅中的司马晏都忍不住摇头莞尔。

只是,梦里的他故技重施,当他回过头时,看到的不是荀氏和蔼的神情,而是杨清微笑仰起头,看着雪在自己指间一点点融化的样子。

这让他在梦里惊醒,猛地坐了起来。

睡在外间的杨清听到声音,用火石点着油灯,走进内室,忙问道:“殿下怎么了?”

司马邺怎能说实情,含糊答道:“没事,只是梦到被乱匪的弓箭射中了。姐姐你回去休息吧。”

杨清知他西行之路并不太平,心里怜他孤苦,便不疑有他,柔声道:“那婢子退下了。”又为他掩了掩被子。

注视着杨清缓缓出门的身影,在摇曳的灯光里飘忽不定,司马邺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杨清睡在自己的外间,自己就能睡得很安稳。

可是想起了刚刚的梦,他又迷茫了起来。此时司马邺的心里既无比想念逝去的本生父母,也夹杂着有杨清陪伴的幸福感。良久之后,才缓缓睡去,这次他梦里夹杂着司马晏、荀氏的身影依然清晰生动,杨清也更加活泼可爱,不仅加入了互掷雪球的行列,嘴角还始终留着那抹淡淡地微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