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41)

作者:江予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复仇虐渣 关键字:主角:戚如珪,顾行知 ┃ 配角:一堆儿 ┃ 其它:互斗,甜虐 豺配狼,虎配豹,恶女配奸郎 权臣之女戚如珪受父兄牵连,一夜之间沦为俘虏。 点击展开

太后笑意更浓郁了,她拢了拢身领,低眉道:“哀家想着,宋家和戚家、顾家、孙家一样,都是实打实一刀一剑拼出来的蔺都七贵。看人看事上或许不大通透,偶尔也需要多点拨点拨。”

“你们若是不愿帮哀家,那就当哀家什么也没说。只是以后行军在外,遭了什么暗算或不测,可别说是哀家干的。”

太后看着静跪在殿中的二人,转眼看向柳穆森:“柳公公,你都听见了吧?这该巴结谁,不该巴结谁,心里有数了吗?”

柳穆森听到自己被点了名,忙俯下身去,连连磕头道:“内侍监一向视太后为大内正主,不敢怠慢分毫。”

“内侍监是不敢怠慢,可柳公公你呢?”太后从座上站起,神色舒展:“你日日在御前伺候着,心该向着谁,总要有个定数。”

柳穆森说:“奴才自知资质粗浅,承蒙太后垂怜,能有幸效忠太后,是奴才的荣幸!”

太后兴趣寥寥地点了点头,说,“哀家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先退下吧。”

柳穆森并无废话,带着春生速速离了殿。

漫长的沉寂间,宋氏兄弟的心里已乱成了一锅粥。他们虽各个都是马背上的骁勇后生,可一遇到这样的心计厮杀,就显得格外优柔寡断。

宋思诚道:“太后一定要这样吗?”

太后不苟言笑地说:“李恒景邀了众臣七日后去关阳行宫游园,你们有七天筹划的时间。哀家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一定要看到李恒景在众臣面前出血。”

“事成之后,哀家就将东西两大兵权全权交由你们二人。”

太后转了转手腕,看着两兄弟脸上无可奈何的神色,说:“怀德帝在时,未防宋氏新贵再走了宋老爷子当年的旧路,迟迟不肯放权。你们兄弟二人虽面儿上没有怨言,可心里总归挂着遗憾。这些年来,论军功,宋家不输顾家,只是苦于没有自己的军队,事事低顾家一头。”

“成了哀家的人,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太后走到两兄弟面前,拍了拍他们厚实的肩膀,道,“蔺都有宋子瑜,边塞有宋思诚、宋思礼,大辽有你们宋家,是万民的福气。”

两兄弟听太后好言相劝至此,再言拒绝好像也只会是骑虎难下。他们双双跪伏在地,听着殿外的猎猎风声,终把头给颔了下去。

圆月孤悬,星辰碎裂。飞阁流丹交错处,浓墨般的阴影驱之不散。公孙惑独立在庭前,望着七零八乱的青穹,轻轻抽出一口气。

蔺都又要变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1]:阿难七梦的典故,出自《阿难七梦经》。主要讲述阿难的七个梦境,代表佛教的幻世七劫。文中因为篇幅原因和剧情需要,只选取了第一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另外六个梦,也很有趣。

谢谢观看。

第33章 杜若

南司署门口又见一枝新桃。

戚如珪赶到时, 折手将其摘下。头天夜里她与顾家小哥不欢而散,不曾想他还在坚持搞这些把戏。

她刚要进门,顾行知正从里头出来。他说:“建寰邀我过几日去行宫玩儿, 你要不要一起?”

戚如珪见无旁人,淡淡道:“行宫偏远, 我不凑那热闹。”

顾行知又说:“七贵的人都得去。”

戚如珪没理他,别着花儿向里走。

顾行知见她仍不动心, 只好冲她说:“宋子瑜也去!”

戚如珪停下了步子。

顾行知面色一沉, 见前头人的脸色缓了不少。

“看来这宋子瑜对你来说不简单啊。”顾行知绕上戚如珪,走了两圈, 说:“我眼见你一听到他名字,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戚如珪冷面道:“与你何干?”

“是与我无关。”顾行知坐回案前,二郎腿高翘,“可既然要去行宫,那必得也是以南司正使的身份去。我身为北司正使, 有理由陪同在侧,以尽监督之责。”

“监督之责?”戚如珪当头一笑, 撑桌挡在顾行知身前:“是监视之责吧?”

她拉开椅子, 委身坐了下去,手里的桃枝清香阵阵, 她却无半分品评的心思。

戚如珪说:“太后把我请回蔺都,是为了制衡你,怀慈帝把你插进兵马司,是为了制衡我, 他们都希望我们两个能咬起来,唯独你却每天都在做些奇怪的事。”

“我说过了,我不喜欢花儿。”戚如珪将那桃枝掷到了地上,不咸不淡地说:“你以后也不必再费这心思了。”

“我没有!”顾行知“腾”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像只受惊的猫:“这……这不是我送的!”

“不认也罢。”

戚如珪唤来杂役,将那桃枝扫了出去。顾行知看着她冷冰冰的样子,就知她这是下定了决心要跟自己划清界限。

顾行知说:“建寰是要我监视你没错,可你扪心自问,我几时将你的言行暴露过给他?人人都觉着你我从边沙起就是一对疯犬,你咬我,我咬你,他们都等着我们再咬起来,最好咬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大内等着坐收渔利,你比我聪明,不会看不出他们的心思。”

戚如珪默然。

顾行知转过头,鹰一般的双眼里透出几分难得的温雅,他说:“我不想咬你,没意思。”

顾行知拍了拍大腿,看着戚如珪不动如山的神色,声音倏而一低,“你总说我是你的劫数,是你绕不开的命劫,可惜了,我偏偏是个不信命的。”

“我信。”

戚如珪从座上站起,目光移到了大门口。顾行知顺着往前看,不知什么时候,宋子瑜站在了外面。

“你来干嘛?”顾行知心里正烦,见到宋子瑜,顿时更烦了。他见他手里提着一应纸钱糕果,像是要去祭什么人。

宋子瑜作了一揖,温声道:“与阿珪姑娘有约,我来接她了。”

顾行知“嗙”地将刀拍到桌上,凶巴巴问:“你要去干嘛?”

戚如珪没半点好脸色,只丢下一句“管好你自己”,便匆匆忙忙地拉着宋子瑜跳上了马车。

“苦啊!”顾行知收起刀,扭头见匡野在角落里看了个全。

“你瞅瞅,我没说错吧?人家现在有祭酒大人呢,哪儿还看得上你。”

匡野嘴一歪,算是彻底死了心。

戚如珪与宋子瑜直奔城外,马车跑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到孔雀林。

这孔雀林坐落于蔺都城外的荒岭处,并无官道相交。寻常百姓没事也不会跑到这种地方,宋子瑜见戚如珪带他来孔雀林,心里装着问,又不敢多想。

戚如珪走在前头,领着他一路向深处走。枯叶踩在脚底咔咔作响,十余尺内,唯余风浪。

戚如珪说:“我进蔺都前,少不了一位老先生的帮衬。他对我有再造之恩,若没了他,恐怕我早死在了燕北。”

宋子瑜回蔺都这些天,多少听到了些戚家女的事。她在燕北吃的苦人尽皆知,宋子瑜为她伤感,也清楚这是她的私事,如果她自己不说,他绝不会去问。

“我告诉你他的名字,你一定也知道。那位老先生名叫史文澜,正是前朝受宠的史太公。”

戚如珪缓步走着,终在一块无字碑前停下了脚步。这碑建得潦草,连位置都是歪的,斜插在土里,随意得很。

宋子瑜放下手中的香果纸钱,问:“所以他葬在这儿?”

“不。”戚如珪将那些东西一一摆好,言语平淡道:“是他女儿葬在这儿。”

戚如珪对着那碑跪了一跪,既是跪那素不相识的史家女,也是跪那死去的史太公。

她没忘,没忘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太公帮了她,她没忘,没忘是太公舍了性命,替自己换来踏入蔺都的机遇。

风愈浓了,戚如珪满头青丝被吹得迎空乱舞。宋子瑜静静守在身后,听她一点一点说:“太公死得不值,他若是知道自己拼了命也要塞进蔺都的人,如今没了报仇雪恨的心,一定会气得死不瞑目。”

宋子瑜柔声说:“不会,他若是知道你放下了恨,一定会为你高兴的。”

“真的吗?”戚女回望了宋子瑜一眼,由低向高看,宋子瑜仿若一尊神邸。她说:“我虽与太公相处不久,可他对我,却是万里挑一的好。”

“这是上天的眷顾。”宋子瑜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拉起戚家女,“没有人会陪你走完所有的路,一个人走了,还会有另一个人补上。”

上一篇:嫁蒙郎 下一篇:太子妃替身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