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宦掌心娇(17)

作者:瑚图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关键字:主角:陈瑶姜,凌晏 瑶姜生母早逝,和弟弟在后宫里相依为命。为了在立储之争中保住弟弟性命,瑶姜走投无路,不得不设下美人计去抱东厂提督凌晏的大腿。凌晏那时一脸正经,语气淡淡地回绝她:“公主自重,臣是宦官。”点击展开

瑶姜想这倒极有可能,文皇帝也是八岁登基,年幼时一直被嫡母敬文太后控制,一直到了二十岁,贤静太后病重,才得以真正亲政。

也是因不愿被敬文母后皇太后随意摆布,文皇帝一直拒绝立后,即便有美人入宫为妃,他也始终不曾临幸,亲政后才从秀女中选了自己喜欢的鸿胪寺卿之女做皇后,可惜成肃皇后无福,生下的两位皇子、两位公主皆早夭,此后一生都郁郁寡欢。

想来,弘照帝是不想自己的储君日后重蹈自己的覆辙。

“既然如此,父皇也不该会想到珣儿才对,明明父皇那么宠爱十四弟,惠妃娘娘母族无势,又有你在背后推波助澜,这储君之位按理应当非他莫属。”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打算扶持十四皇子登基,是为了方便插手朝政?”

瑶姜点头,倘若十四皇子登基,那朝中大事小事几乎等于都是凌晏把持。

凌晏摇头苦笑,郑重道:“我没有惑乱朝纲之心。三皇子软弱没有主见,难担大任,且李鹤泄露京畿布防图给乌孙细作也是属实。四皇子和六皇子无论谁登基,都极有可能会被外戚干政,其他皇子中论资质,也无合适人选,文皇帝也曾属意十四皇子,想的便是他年纪尚小,还可从小培养,想我能从中帮扶。”

瑶姜越听眉头皱地越紧,这不是更加佐证了储君该是十四皇子才对?

凌晏知她疑惑,长话短说,“可皇上也察觉出徐惠妃功利心太重,恐她做了太后反而会变本加厉,便留下一份空白诏书给我,在他驾崩后,视情况而定由谁继位。其实文皇帝是曾考虑过十皇子的,上书房的师傅们都夸他聪慧,踏实,只是苦于他背后无人支撑,怕稳不住朝臣,后来你嫁与我,十皇子便没这样的后顾之忧了。”

“所以,最后是你,从珣儿和十四弟中选了珣儿?为什么?”

“因为文皇帝考虑地对,惠妃……”凌晏叹口气,觉得极为遗憾,“她的确太过于追求权力。”

瑶姜正想说其实她并不想让珣儿做皇帝,马车忽然又颠簸起来,而后猛地停下。瑶姜面对着凌晏而坐,事发突然,她没稳住,直直扑进凌晏怀里,好在凌晏反应快,稳稳将人接住了。

马车外头忽然吵嚷,只听得元盛在外回着话。

“厂公,长公主,前头、出事了。”

青珣出事了?

瑶姜瞬间浑身发凉,立刻从凌晏怀里钻出去,下了马车直奔最前面青珣的马车而去。

凌晏怀中一空,瑶姜起身时,袖口还从他耳边轻轻擦过,可眼下不是该风花雪月的时候,他也跟着瑶姜下了马车。

“怎么回事?”

“那边山头有人放箭,射中了皇上那辆马车的马匹,马受了惊,还好许大人及时遏制住了,才没翻车,但马车也是损毁严重,皇上只怕也受了伤。”

裕陵建在山间,回宫之路本就颠簸,可凌晏分明已经命锦衣卫排查过途径之地,怎么会突然发生意外。

“派人去追了吗?”

“已经去了,但那山头不近,只怕咱们的人赶过去,也叫人逃了。”

凌晏偏过头去看了看那山头,眉头紧皱,自言自语一般:“这么远的射程还能射中,果然不是一般人。”

瑶姜跑过去,青珣已经被许杭轩从马车上抱下来,小家伙吓得不轻,这会涕泪横流,见瑶姜过来,心中委屈更甚,抱着瑶姜痛哭起来。

“珣儿乖,珣儿不怕,姐姐在呢。”瑶姜细细查看着青珣身上,姐弟连心,瑶姜急得落了泪,“让姐姐看看有没有伤到哪。”

“长公主,皇上只是受了些皮外伤,应当没有大碍的。”伺候青珣的小太监温声道。

可瑶姜显然并不买账,她第一次对着宫人发了火。

“你们是怎么做事的?连皇上都保护不好,是不想活命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瑶姜:我有公主府了!以后你惹我,我就搬过去住!

凌晏:哦,那我也跟过去就是,难不成公主府里是不让住驸马的?

瑶姜:重点是这个吗!!是你惹我!

凌晏:那我哄你。

-

六一快乐!!!过不了520,我还不能过个61吗!

第12章 登基

养心殿里,瑶姜亲自送走太医,又安抚过青珣才出了殿。

瑶姜坐在外头榻上,神情严肃,目光扫视着跪在地上的太监、侍卫们,凌晏也在一旁站着。

“放箭的人可抓到了?”瑶姜语气冷淡,当真是有些恼了。虽然她知道,凌晏曾派人勘察,为的就是保证安全,但终究还是出了这样的事,她没法不动怒。

“没有,臣派去的人回禀,那里已经没有人,不过在附近发现了一支箭镞。”凌晏将东西呈给瑶姜,“公主您看,这箭镞尾端插有雁羽,是外族人的习惯,今日那山头又远,那些人还能精准射中,依臣之间,恐是外族人所为。”

瑶姜将箭镞接过,果然是如凌晏所言,尾端是一支雁羽。

“你的意思,是乌孙人?”

“臣也只是猜测。”凌晏躬身,这会儿全然是一幅为人臣子的恭敬态度,“乌孙人擅骑射,又一直欲犯我大齐西北边境,此事极有可能是他们所为。”

“可他们竟如此胆大吗?敢行刺我大齐的皇帝?”瑶姜不可置信。

“臣以为,他们并非是想刺杀皇帝,否则这箭射中的就不会是马匹。想来应当只是想引起朝中和宫中慌乱,如此他们便可有可趁之机。”

瑶姜听得倒吸一口冷气,乌孙竟已将手伸进京城里了。往后青珣的为帝支路必定不会平坦。

“本宫知道了。这些事尚可从长计议,料想那乌孙一时间也并不敢做什么太过出格的事,眼下最要紧的便是三日后的登基大典,此事涉及我大齐威望,涉及江山社稷,万万不可出任何差池。”瑶姜起身,走到那些宫人面前,语气诚恳,“今日之事本不怪你们,是本宫过于心急,才训斥了你们,但有了前车之鉴,往后你们务必要更加小心,时刻保护好皇上的安危。本宫并不能时时在宫里,还要你们多费心些。”

听了瑶姜这番话,那些侍卫、宫女并着太监,通通都是谢恩,连声保证着往后一定更加尽心。

“凌晏,你手下可有靠得住的公公,以后能服侍皇上左右的?”

“臣会安排的。”

即便是有惊无险,瑶姜也不敢放纵,未能登上皇位的其他皇子未必会就此偃旗息鼓,如今又多了乌孙虎视眈眈,她必须要谨慎起来,以皇帝之命临时调度了京郊护卫军,以图加强皇宫守卫。

五月十二,登基大典如期举行,一大早瑶姜便到养心殿,替青珣穿好明黄衮服,而后一并去了中和殿等候,待礼部官员祭告完天地与文皇帝,而后领着青珣也去拜祭,一切事毕后,再送青珣到太和殿就坐。

文武百官按着官职高低依次进入太和殿,前朝之上,瑶姜是不好抛头露面的,只得在大殿后面听着响动,盼着青珣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好在尚有凌晏陪同在青珣身侧,也让瑶姜稍稍放下心。

听着鸿胪寺卿宣读诏书,瑶姜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从此以后,青珣的命运将大为不同,他是大齐朝的皇帝,普天下臣民的君主。

瑶姜从未幻想过这一日,但当真的发生在眼前时,她倒也有些激动,一时没忍住,淌下泪来,她赶忙抬手擦去,这样大喜的日子,本不该落泪。

这一刻,瑶姜想起许多许多过往,许多许多昨日,她同青珣自幼的相依为命、宫中人对姐弟俩的轻视时的心酸、皇贵妃暗中想除掉青珣,自己却无能为力的后怕,以及为了保护弟弟不得不算计东厂提督凌晏时的决绝,如今这些往事通通在一声声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中涅槃,今日往后,便是她与青珣的新生。

瑶姜又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心中变得柔软,她仍旧记得,母亲重病离去前,曾对她说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嘱咐她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弟弟。她想成愍皇后在天上若能知晓自己的儿子有今日这番造化,必定也会欣慰。她在心里默默地念,母妃,珣儿如今是大齐的皇帝了,您可以放心了。

礼成之后,青珣随着凌晏回了乾清宫,内务府也已将青珣日常所用的物什送来了乾清宫。

千秋万岁殿里,青珣坐在榻上,瑶姜身上的吉服厚重,但仍是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参见新帝。

上一篇:红线系在卿心头 下一篇:贪欲之青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