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182)

作者:流花烟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德琳,元成 ┃ 配角:容琳,瑶筝,谭玉君,徐若媛,木槿、骆清远 ┃ 其它:皇帝,皇后,宁王,安王 太子的心有多高 凤翥(zhù),意为凤凰高飞。尚书小姐杜德琳从未想过要入宫,就像她从未想过要与王爷、太子为敌!只是当初既得罪了人,多年后当某个星眸朗目的人说“你若是进了宫”时,她又能、又该、又会如何呢?点击展开

“是,你说的很对!”元成点头,原来旁观者都看得一清二楚,唯有他执迷其中,还自以为是天赐良配……,何其可笑,何其不堪,“往后,不会了。”他大步而去。

“王兄——”元信傻了:什么情况?他王兄眼中怎会那般悲怒、仿若冰火?是恼了他的玩笑?可他一直这么挖苦他、很多时候话说得比这更夸张,他不一直处之泰然,每每还露出“你懂什么、我自甘之若饴”的得意?还有,他说“往后,不会了”是何意?他和杜教习……分了?!

元信被这层认知惊住了,直觉要追上去,却见元成的背影正没入殿阁之间,挺直得拒人千里,无声的冷绝和……孤傲,他竟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走远。而就在他惊异失措的时候,琅嬛阁里,德琳也因震动而睁大了眼眸——元俭、宁王元俭站在她面前,“你宁可把自个儿放逐到异邦,也未想过要依靠我吗?”

他神情一如既往地平和,不同的是眸中多了从未有过的专注,那种专注令他整个人都变得灼灼,眼看着德琳的惊讶,他静静地继续,“我命运多舛,本不敢辱没了你。然你既要舍己回护家人……,天启‘宁王’的分量当可与回纥七王子一拼。若你不弃,俭愿拼却这些年的根基与……”

“宁王高义,德琳铭感于心!”德琳打断了他,跪地深深施礼。

元俭看着她大礼庄严,未完的话难以为继——他的意思,她显然是明白了:是,从许久之前开始,他对她的欣赏便不仅仅是欣赏,就如他的关切全都是发自肺腑。朝堂上乍听她请命代嫁,胸中竟是一片惊痛。下了朝,不管不顾赶到这里,然,她说“宁王高义”……

“德琳,你是真不怕我无地自容。”终于不再隐忍地叫她“教习”,把她的名字叫出了声音,却是,那般苦涩……,他并非高义,实在只是私念,她却拒绝了,无一丝迟疑,“你,还是信着他?”在许多事她都已经知道了的情况下?

“与他人无关。”德琳直视着元俭,“这世间,清风皓月般的人不多,万幸殿下恰在其中。若因了德琳的缘故,累及殿下的声誉,德琳万死难辞其咎。不管怎样,殿下一直以来的援手与善念,德琳铭感五内、感激涕零!”她手交于地,以额相触。

“……起来吧。”好一阵,元俭苦笑,“我若强求,那竟是有辱你的高看了。清风皓月,”他自嘲地“呵”了一声,“我要之何用呢?”喃喃低语了这一句,他的神情恢复了平素的自制和淡然,“看情形,你想代嫁是行不通的。这个困局如何解,还是尽早另做打算的好。”看了德琳一眼,他慢慢转身,“若有需要,可传话与我。我,不会袖手。”说着,出门自去了。

耳听着元俭的脚步声在穿廊里渐渐远去,德琳伸手捂住了肩膊——皇后娘娘的扇坠子不是白打的,这两日她整个左臂都不敢乱动,不小心碰着、扯着都是难忍的疼。方才一再行礼,都是强咬着牙,这时候松懈下来,方觉出后脊都渗出了汗……

第137章 安顺(上)

元俭回到府邸的时候,天已擦黑。刚落了轿,就听身后蹄声得得,循声望去,数丈外有便装的人勒缰下马,急步过来——是他的总管费礼海。

“殿下怎么才回?”

“去驿馆了。不是差人回来告诉了吗?”从宫里出来,他去了伊布王子的下处,与王子坐论古今、闲谈时俗,笑言其婚事已成了京中最热闹的话题,可与圣上的寿诞相并论了。各种传言也是层出不穷,实在有趣得紧。伊布王子连道“殿下见笑了”,说我唯皇命是从,无稽之谈自不理会的。二人相谈甚欢,不觉就晚了。等了一瞬未听费礼海回话,不由回首,蹙眉,“你近些日子可是忙得很!”连他送讯回来都不知,显然是外出颇久、此时方回。

“王妃有问安书信回府。属下觉着亲送能好些。”

他是宁王府的总管,亲为信使能令人看出宁王对王妃的爱重。元俭瞥了他一眼,“……告诉王妃不必过来了,好生歇着吧。明日本王陪她用早膳。”李蕙贤良,即便有孕,出送归迎也从不懈怠,总要他发话阻止才行。听费礼海应了声,转身吩咐仆从去传话,元俭未出声,行至书房坐下了,才看着费礼海道,“何事?”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必然是有话要说。

“殿下今日在朝堂上为杜氏出头了?”

元俭看着费礼海,不说话。费礼海面无表情,“殿下一向清冷,突有此行为,郡王爷说诸位大人都颇多疑虑……”

元俭一哂,果然他不光去了李勋官府,“不过是说几句话便‘颇多疑虑’,郡王爷和大人们如今着实谨慎了。”

“殿下,那人的身份太令人侧目!您明知她是太子的人,风口浪尖,为何要去蹚这是非?”

“太子的人?”元俭冷哼,“你是听到皇诏还是看到他们比肩携手了?”见费礼海垂眼默然,心中益发郁堵,讽笑,“再说你们不是一再鼓动我要学会争抢、不能一味退让?怎么……”

“殿下,您已有王妃、现还有了子嗣,以您所知的她,会屈就偏妃妾室……”

元俭的目光太冷,费礼海心生寒意,反正要说的也说了,他复又垂眼。

心头的起伏化作怅惘,是啊,旁观者都看得清楚,他又如何不知?他在她面前,由来自惭形秽,即便她落魄蒙难,依旧不敢放任,怕那个虚妄的念头会亵渎了她。直至听闻她请旨代嫁,猛悟她是为了杜氏甘做牺牲,压抑许久的心念乍然炽盛:若她要的只是一个祭坛,那不要伊布、就由他来吧,他会做她的庇护,而她会在他的身侧,这是她距他最近的时候,是他唯一能不受身份、过往的羁绊,与她在一起的机会,但是……她拒绝了。

她的机敏,在他说出那些话的时候,不会不明白他的心意,然……,且以她的心智,完全能想到若允诺了他,会比和亲回纥更伤那个置她于如今之地的人,但她拒绝了。她说不愿累及他的声誉,他信,信她是真的不愿他陷入兄弟争锋、手足反目之中,但是,她顾念的仅只是他吗?还是她有更不忍的人?那个人,元成、太子殿下、他的弟弟,她对他,竟已用情如此之深了?

“费礼海,你知道吗,”他轻声,“越是身陷泥淖黑暗的人,越渴望光亮、温暖……哪怕抓不住……下去吧,本王静一静。”

“殿下!”费礼海抬眼,还要说什么,元俭却已阖目倚于座中,“……是。”退步到门边开门了,元俭的声音才又传过来,“让你的眼线都打起精神,别什么消息还要本王从别处知晓。”

“是。”

费礼海躬身退出,不需问元俭指的是什么消息。而次日,两则重大消息就接连而至——元俭所知是两则——其一是皇后娘娘的懿旨,在后宫中传皇帝圣谕,封仁和宫端妃义女为公主,敕号“安顺”;其二则是圣旨,与皇后娘娘的懿旨隔了不足半天,这一则不光元俭,整个朝野全都传扬开来,言“安顺公主忠孝纯善,慧淑贤德,为皇家芝兰,天启明珠”,与回纥七王子是天作之合,特赐二人成夫妇之好,永结天启与回纥传世之谊,一应聘娶,皆由钦天监与礼部议定后另行昭告。就是说黄道吉日、嫁娶礼仪什么的过后再定。

此消息一出,民间还好——皇家有多少公主、什么出身本就不是百姓熟知的,只知有皇女下嫁,便会有种种敕造、采买、祈祝之事,即便不能人人都从中沾上光,看看热闹开开眼界也是好的,故人人欣悦,喜笑颜开。然在宫中朝中,这两道旨意却如冷水泼入沸油,险些炸了开来,“端妃?!”“端妃的义女?!”“安顺?!”

不怪众人惊诧,有些资历的人都知所谓端妃不过是嘉德帝未登基时的旧人,早年育有一女,因其夭亡,险至疯癫,后虽治好了,却是寄心于神佛,避不见外人。那时靖懿太后尚在宫中,和仁慧皇后怜其素性恭顺,情状又实在可怜,对其照拂有加,赐赏、升迁都极优厚。这份殊遇,最初颇有人羡嫉,年月久了,见她只是位号迭尊,实则既无圣宠亦无势力,更不生是非,便陆续省却了在她身上费的神。如此积年累升,倒是平安至了妃位,不过若非刻意想,许多时候许多人都忘了宫中还有她这么一位皇妃。

上一篇:先帝崩殂后 下一篇:凤栖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