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177)

作者:流花烟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主角:德琳,元成 ┃ 配角:容琳,瑶筝,谭玉君,徐若媛,木槿、骆清远 ┃ 其它:皇帝,皇后,宁王,安王 太子的心有多高 凤翥(zhù),意为凤凰高飞。尚书小姐杜德琳从未想过要入宫,就像她从未想过要与王爷、太子为敌!只是当初既得罪了人,多年后当某个星眸朗目的人说“你若是进了宫”时,她又能、又该、又会如何呢?点击展开

元成见萧隐樵胸有成竹,面色稍霁,“如此,我这心能安些了。”

他吁了口气,举步往殿中去,萧隐樵压下了险冲口而出的一句话,“安心?她和您的八字合,和旁人的未见得就不合”——若在往常,他很乐意如此给他添堵,此时,只觉不忍……

骆清远说起出征的事,曾不掩唏嘘,道“江山如画皆是血,千家离散闻悲歌”——富国强兵尚且如此,余者亦就可想而知——清远所说的只是征途所见,细想来,江山与血那句却是再不能更贴切了:今日的山河安泰,背后是多少百姓流离、骨肉分散的血泪,守疆护国将士们的热血白骨,居上位者又何尝不是为此呕心沥血?何为太平盛世,不过是在大多数人不知的地方,有人以血泪、血肉、心血为他们铸出安稳的屏障!他看着元成的背影:那是人人眼中意气风发的太子,可有几人想到他为天启、为天下背负了多少、他是否还担得住?心中感叹着,快步跟上元成,却听他正对迎出来的李申吩咐“去给她那里换成窗纱。一日三餐你盯着,有不妥随时报于我”。

李申答应着去了,萧隐樵轻叹,“亡羊补牢。”见元成蹙眉,他旁观者清,“您明知对如今的她而言,这些都是小事。真正能令她释怀的……”

“……时机不到。”元成明白他的意思。若可能,他比任何人都不愿看到今天的局面,可一步步走到这里了,他不能停下来、不能再改弦易辙,否则,前功尽弃……

“但愿您不会后悔。”对此事,萧隐樵言尽于此。“安王有意对五峰山用兵,您可知此事?”能令元成暂时放下德琳的,唯有国事危机了吧。

“何处听到的风声?”元成果然停步。

“虎卫营的人私下里传的。”

元成未置可否,“市井中未听到?”

“暂未。”萧隐樵反应过来,“……要收网了?”元成的神情分明是等着这消息在坊间也有传言的。枉他乍听到时信以为真,以为元信年轻意气,急于建功——安王要是对五峰山动了手,乱子可就大了。既非如此,脱不了又是元成在做局,那元信知不知五峰山的关节就无需他来操心了。

“还未全坐实。再则,总要平安过了万岁的寿辰。”

“那为何……”这回的事大,若不能将所有的枝枝蔓蔓都理清、铲除,后患无穷。且收网必致伏尸喋血,于万寿而言,杀戮确乎是大大不吉。元成既都虑到了,又何必令虎卫营有所动作?不怕打草惊蛇?

“还要防狗急跳墙。”元成知他所疑,“南诏还有些事在收尾,王爷回朝至快也要半月之后。”

“半月?!”萧隐樵脱口:一直以来,南疆频传捷报,世人都觉得战事随时可了,尤其骆清远他们回京后,更随处都有人说镇南王爷不日班师,原来……竟是故布疑云。悟及此,不需再深想,已是惊凛,“这半月,我随时听候差遣。”他沉声。

“嗯。”这是个明白了他处境的,元成稍觉心宽:南诏之乱牵动了京中八成兵力,这两个月来,他事事精心、步步谋算,无时不怕稍有不慎会令暗中的敌手起疑,一旦他们有所警觉,趁京中空虚时起事……天启危矣!如履薄冰至今日,他自信掌控了大局,却不敢自负万无一失。行百里者半九十,镇南王爷一日不能回防,京师之危便一日未解。令虎卫营勤加操练,不过是备着突发至急时能有周旋之力,为防这被人察觉异常,才有了征剿五峰山的幌子——元信和耿飚耿将军接到的口谕都是如此。如今看,多亏深知内幕的唯他和嘉德帝,否则五峰山的风声能泄,旁的难免一样——非元信或耿将军不谨慎 ,实在是兵马之动历来引人耳目,琢磨的人多了,总有人能看出蹊跷。“那个娘子,陈地投井的那个,果真……”

“投的时候被人拦下了。”萧隐樵愣了一愣,干巴巴作答:他费心拽他脱烦恼,他偏挣了命地又绕回去了,既有这么爱自虐的人,不成全岂非成了他在自讨苦吃?

元成看了他一眼,低头进殿去了。他也不想老惦着德琳,可就是放不下能如何?有墨莲和绿菱在,不怕她会伤了自个儿,可她会怎么以为他、怎么对他,他委实不敢去想……

元成心中不安,偏李申去了两回,一回德琳在当值未见着,第二回 是傍晚,绿菱说她和墨莲去纳凉散心了,还是未见着。元成无话好说,李申倒是用了心,次日恰有甘陕地贡了枇杷来,李申禀告时不经意道,“寿昌公主爱这个,可惜人不在宫里。要不赐些给她的教习?”

元成露了点儿笑模样,“这等小事何须问?”既是“赐”,自然要德琳面领,那无论之前是有意还是巧合,这一回她都不能回避,他竟未想到这个。

第134章 帛裂(下)

功夫不大李申便回来了,元成边批折子边漫不经心,“她怎么样?”

“还好,笑笑的。只是……”

元成抬头。李申在他愀然的眼眸下躬腰,“只是看着没什么精神。”

元成垂眼。片刻后道,“说什么了?”

“说‘谢殿下千岁千千岁’。”狠了狠心,李申据实以告。

元成手中的笔一顿,刚打开的折子上洇出一大团墨,细看了眼,所奏之事倒还清楚,却足令人烦乱,随手撇了出去,“还有呢?”

李申躬腰。再没有了。他问“教习可有话带给殿下?”她只是行礼,又说了一遍“谢殿下千岁千千岁”。他觉得这话比没有更伤人,还是不学的好。

元成停了一阵,短促笑了声,“她这是恨了我了?”

李申仍是躬腰,不敢叹气。太子对德琳小姐的情意,他最清楚不过,可德琳小姐这些日子受的煎熬,他也不能装不知道。太子心中的宏图大略,他能窥到的或不足十之三四,德琳小姐在当中的分量几何,他猜不出,可看太子此时神情,分明是伤了心。好好儿的两个人,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子?

李申心中恻然,好一阵才听元成道,“把那个留档吧。”他指被他撇掷在地的折子。

李申应了声,过去捡起来——污损了的折子,不好再发还臣工,以免被误会成有意轻藐。原样折叠时瞥了眼,是个推举侍郎徐业为户部尚书的联名折子,明白了元成为何有厌烦之色。心下摇头,徐侍郎也是宦海多年的人了,从前光觉得是个谦恭的,如今花样越来越多,还会假众人之名来逼迫上意了。他真以为自个儿是经天纬地的人物?他也不想想,要没有皇家在后头给他撑腰,赋税新法能那么容易推行开、能那么快见成效?得了志便忘形,得了寸还要进尺,他这是在给自家挖坟呐。

“一吁一叹的你是要开唱?”知李申看了折子,元成并不在意,文牍难防身边人,知道什么当说什么不当说才最是紧要,李申的分寸,他信得过,“把这个送去给陛下过目。”

“是。”李申答应了声,接了元成递来的名册去了曜华殿。事后他才知道,那是刑部云鹏呈上的赦免名单,要在嘉德帝寿诞之前昭告出去,以示天恩的。

恩赦名册很快从曜华殿转到了秘书监,几乎同时,内宫中有了消息,说本次赦免是由太子殿下和刑部尚书云鹏大人议定的,对花甲之外、非十恶之罪的犯人予以减罪直至开释,未经宣判者不在此列——换言之,恩赦之事无涉前礼部尚书杜子衡,他依旧要举家待罪狱中。

消息传开,颇激起些议论,有人怅然若失,有人大喜过望,反是德琳,听了墨莲和绿菱所说,面色微微泛白,片刻后说了句“知道了”,再无别话。墨莲看得心疼心焦心苦,过后忍不住在绿菱面前落泪,“殿下怎么那么狠?举手之劳啊,他都不救大人!他怎么忍心这么对小姐?”绿菱咬着牙叫她小声些,心中却是和墨莲一样的念头。那天太子来看小姐,她还以为事情向好了,谁知……太子,他对小姐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两个丫头都对元成生出疑虑,却不敢说出来,眼看着德琳的话愈来愈少,发呆的时候愈来愈多,一筹莫展。还好,最愁云惨雾的时候,秦简来了。

“一个好消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先听哪个?”

“……好的吧。”德琳苦笑:如今的地步了,再不好又能如何?还是先听听好的吧,她都忘了听到好消息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上一篇:先帝崩殂后 下一篇:凤栖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