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46)

作者:贰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青梅竹马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沈轻,良齐(江寻) ┃ 携手共赴复仇之路 立意:总有人在幽幽深渊中砥砺而行。三年前,沈轻与江寻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 却不料双方长辈突然齐齐翻脸,棒打鸳鸯,以死相逼。最终,江寻被送至千里外的边关,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讯。三年后,江公子携一纸婚约悄然而回,十里长街人人津津乐道,可谁都知道,新娘不是她。点击展开

这日早朝,文武百官分列两排。嘉仁帝独坐高堂之上,很是开心,忙出言问道,“朕听闻良齐回来了,今日可曾在朝?”

他话音刚落,从文官队伍最末尾缓缓走出一人跪拜于地,那人眉目俊朗,朝服广袖翩然,正是许久不见的良齐。

“下官良齐,拜见陛下。”

为首的周首辅闻言微微偏了偏头,脸色晦暗不明。

吴平之与鄂豪看着,冷汗糊了一层又一层。

“不用多礼,”小皇帝笑道,“真是没想到,我大庆居然还有你这样的治水良材。你差事办的不错,且抬起头来,跟朕说说想要何封赏?”

良齐听话地抬头,目光远远落在高堂之上。小皇帝独坐龙椅,身边立着两位垂首的太监。一位是司礼监掌印,另一位则是皇帝玩儿心大起带来随身伺候的小人物。

“陛下,”良齐朗声道,“臣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自当为民争利,为君解忧。此等份内之事,又因何故受封?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句客套话说的龙心大悦,小皇帝屁股都快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给些封赏。可这事儿他向来做的少,一般都是内阁去办,不太懂个中路数,唯恐坏了规矩,造成僭越,急的忙招呼离他最近的那名小太监商量起来。

一时间,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了那人身上。

只见那是个生面孔,长得白白净净,不像其他太监一样时常缩着身,相反肩背挺的很直。

他站在皇帝身边,微微抬了些头。

吴平之咂咂嘴,只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良齐愣愣地跪在地上,隔着文武百官与长长的红绒毯与那人短暂的对视了一眼。

一触即放。

那是一张无比熟悉的脸。

熟悉到良齐现在还能回忆起他说那句“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纵然身死魂灭,亦不后悔”时的表情,甚至他的母亲直到眼下也仍然在受良府庇佑。

跪在地上的膝盖有些发麻,良齐恍惚间薄唇轻启,无声地叫出了那人的名字。

王临。

作者有话要说:注:都给事中乃是六科给事中的掌印掌管,统领满潮言官。

多句嘴,古代言官的任务就是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百司、百官。

沈轻下章见。

第37章 齐了

王临穿着葛布箭衣, 系白玉钩黑带站在龙椅旁,正低声与小皇帝交谈, 似乎方才蜻蜓点水的一瞥是良齐凭空捏造的臆想。

自那日府门前一别, 良齐再没有得到过他任何消息, 以至于心里笃定的以为他已经黄土扬沙含冤身殒了。

却没有想过会再以这样的身份见面。

太监......王临为何要去当一个宦官?

高堂上小皇帝与王临说得有些久了, 周璁站出来横眉提醒道, “陛下, 有关良大人的封赏礼部自会按章程拟定, 大可不必在朝中做过多商议。再者陛下若是有什么疑问,自当应与内阁商议,何时我大庆朝中,也有宦官动嘴的地方了?”

这已经不能算是不给小皇帝面子了,这简直就是拿小皇帝的面子按在地下踩。

嘉仁帝脸上青白交加,差点没当场把牙咬崩了呕出口血来。

周璁乃是连跨两朝的重臣, 根基极深, 有不少朝臣都依附于内阁。可反观自己呢?刚刚即位一年, 文武百官的人和头衔也才将将对上号儿。巍巍皇权捏在手里如同儿戏,比起这帝位上的九五至尊, 倒更像个身穿明黄龙袍的吉祥物。

九间朝殿内,面对周璁的蔑视皇威和以下犯上, 众人皆噤若寒蝉。小皇帝目视堂下, 竟只能看见一片玉番帽檐。

这代表什么,他很清楚。

文武百官臣服的,从来都不是他这个人, 而是真正至高无上的权利。就算自己顶着“皇帝”的头衔,可手中没有权利,没有能堪大用之人,迟早会沦为某些有心人手里的傀儡,会成为大庆百年来第一个徒有虚名的笑话——

或者,更甚之.....

一口气堵在胸口郁结难吐,小皇帝刚要开口说话却感觉袍袖被轻轻拉了拉。他疑惑的回头,看见了王临嘴边未散的笑。

而此时,底下静谧的队伍中,缓缓走出一个人来。

“周大人此言差矣,”徐巍慢慢悠悠踱到中央,先朝帝位行了个礼,才转过身直视周璁反驳道,“众所周知,黄河连年洪灾泛滥,两岸终日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可良大人却突发奇想,收窄河道,清除河底淤泥,致使水位下降,洪灾终被遏制,为两岸百姓带去了数十年的安康福祉。此等丰功伟绩,岂是一个礼部能权衡得了的?陛下礼贤下士心贴我等,想要亲自封赏,这是天降圣恩,更体现了陛下的仁德勤政。周大人上嘴皮下嘴皮子一碰,就否定了圣上的决断,此举恐怕不太合适吧?还是您认为,我大庆的皇帝在早朝中,都不能开口说话了?”

小皇帝搭在龙椅上的手慢慢放下了。

“侯爷,”周璁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您最近好像特别闲,无论何事都想要插一脚。”

“周大人哪里话,”徐巍摆摆手,“徐某空占一侯爵之位,食朝廷之俸禄,自当尽心竭力。周大人与我同朝为官,不也一直在为大庆江山鞠躬尽瘁吗?”

他的几句话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几经回响。所有人都品出了这位侯爵大人的言外之意——

无论你坐上什么样的位置,拥有怎样大的权利,这连绵江山依然属于大庆,上头也永远有个皇帝死死压着你。

想蹦哒上来挑战一下皇权?那先过了我这关再说。

周璁的脸色倏地变了。

自打他坐上首辅之位,再没有人敢当朝驳了他的面子。

“你——”

“好了好了,”嘉仁帝适时出面打断了周璁的怒发冲冠。他的双眼亮极了,像是某种黑夜里藏匿于幽暗中的猛兽。

周首辅触到那眼神,整颗心慢慢沉了下去。

“光听你们吵了,正主儿还跪着呢。”小皇帝微微一笑,手指重新抚上了冰冷的龙椅,“徐侯说的不错,良齐身负奇才,理当分配适时之位。朕觉得,应转去工部,将你的水工利才传扬出去,多多为我大庆培养能人志士。”嘉仁帝说到这顿了顿,总结道,“那今日起,朕就升你为工部左侍郎,正四品,如何呀?”

周璁立刻想要反驳,“陛下......”

“臣领旨!谢主隆恩!”良齐深深地叩了个响头,铿锵声将首辅大人的一干驳词全噎了回去。

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

小皇帝好整以暇地掸了掸下袍站了起来,轻轻说道,“周大人,这么久以来,真是辛苦你为我大庆殚精竭虑了。”

说完,他也不去看底下众人精彩纷呈的脸,自顾自离开了大殿,身后跟着掌印太监长长的一声“朝毕——起驾——”

百官面面相觑,有心之人已然发现,这朝堂中的风向,悄悄的变了。

小皇帝不再是个衣架子,今日南安侯摆明了站队皇权,又新提携了工部左侍郎良齐。这四品官位虽说不大,可恰巧卡在了吏部使权外。就算是尚书省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吴平之,也已然奈何不了他了。

不难看出其中的有意为之,何况还有一个徐巍?

徐侯爷代表的可并非是什么空架子侯爵府,而是正儿八经曾经踏破南疆的十万大军和一条众所周知的师徒关系。

这也是真正让周璁忌惮的点。

他缓缓转身,看见了良齐和徐巍并肩走出的背影。

日光将他俩的笑打的很亮,刺得周首辅眼皮子狠狠跳了跳。

吴平之抹着满额头的汗颤颤巍巍靠过来,谄媚道,大....大人.....”

“吴大人,”周璁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不知你两位高堂远在淮中现可安好?”

吴平之脸色一变,“大人!”

“吴大人不用紧张,”周璁转过脸,一双眼里像是藏了两道银钩,勾得吴平之一颗心惶惶乱蹦。首辅大人笑了笑,“我只是许久未去拜会二老,有些想念而已。”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不知吴大人从七品编修提到吏部郎中,后又派遣到豫州赈灾的这位良大人,到底是何许人也,你可清楚?”

上一篇:慈悲殿 下一篇:江湖恶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