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32)

作者:贰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青梅竹马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沈轻,良齐(江寻) ┃ 携手共赴复仇之路 立意:总有人在幽幽深渊中砥砺而行。三年前,沈轻与江寻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 却不料双方长辈突然齐齐翻脸,棒打鸳鸯,以死相逼。最终,江寻被送至千里外的边关,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讯。三年后,江公子携一纸婚约悄然而回,十里长街人人津津乐道,可谁都知道,新娘不是她。点击展开

“飞鸽?”那人听罢缓缓站起身,吴尚书只觉头顶压力倍增,立马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地,颤声道,“大人息怒!他们不懂其中关窍,再加上事发突然,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下官.....下官回去定会好好责罚!不过....不过他们事情已经办妥了大人!豫州赈灾失败,我们可以开始着手下一步了!”

“这还算是个好消息......”那人沉吟半晌,最终还是坐了下来,“剩下的事,安排好了没有?”

吴平之不敢抬头,依然跪地伏拜道,“大人放心,都已经安排好了,不日之后豫州便会大乱。当今朝堂中没有几人是有能力去平叛的,只要下官联合几人上书举荐,定会成功让皇上下旨。”

“办的不错,”那人脸色终于有些缓和,眉宇间煞气退去,微微一笑道,“蛇打七寸,他徐家从马背上得来的功名富贵,就让他再一次从马背上失去吧。”

“是,”吴平之忙不迭在一旁溜须拍马,“大人您身居内阁首辅十余年,多次委身拉拢,可他徐巍呢?冷脸相对不说,还总是公然与您唱反调。若不是他身居高位还曾对先皇有过救命之恩,能容他蹦跶这么久?”

原来,此人正是当今正一品、内阁首辅周璁。

“哼,救命之恩?”周璁冷冷一笑,手指一下下敲着石桌,“就算有救命之恩又怎样?该死的人,一个也不会少。前一个已经下了地狱,他徐巍倒是在人间活得太久了,你起来说话吧。”

“是,”吴平之强撑着起身,赔了个笑跟着道,“大人说的是,不让徐巍吃点苦头,他永远都认不清这大庆王朝到底是谁说了算。经此一役,没准儿到时候他都要跪着来大人府上磕头认罪呢!”

第27章 意外

“大人,”烛火摇曳,甲兆大半个身子都藏在黑暗里,唯独手中的一张薄纸映着抹白,“这是长安回的信,小人于吕府截获。”

良齐单手接过,平摊于桌前。他密长的眼睫上平铺了一层细碎的烛光,轻轻一眨,恍若星河潋潋。

那绑在飞鸽腿上的薄纸,上头只有寥寥数笔写就的十个小字。

“起匪混于民,搅豫州大乱。”

“这是什么意思?”甲兆站在身后,看清了纸上的字后有些疑惑,“为何要豫州大乱?”

他擅长舞刀弄枪,心思简单,自然看不破这些诡谲复杂的权谋手段。

可良齐不同,前些时日他亲手替换过的消息还历历在目,只要稍一思量,各中弯弯绕绕便已然明白了七八分。

一开始在朝堂中鄂豪受吴平之示意举荐他来豫州治河赈灾,想必就是料定了毫无经验的他会失败。

彼时良齐并未多想,只当这位吏部尚书是想找个由头弄死自己。所以才将吕禄所写的传信换了,让吴平之误认为他已失败,如此便可等到回京时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可现在来看,事情好像并没有这么简单。

赈灾治河一事,似乎仅仅只是个开头。

若是真按照吴平之计划的发展下去,赈灾失败,百姓流离失所,民间怨声载道,哀鸿遍野。此时将匪徒混于人群中,煽风点火,会发生什么才能使豫州大乱?

答案显而易见,是叛乱。

吴平之的目的是让豫州发生叛乱。

良齐在此局中不过是个随手杯处置的小虾米罢了。

可事情发展到那一步,于吴大人又能有什么好处?

若是引导得当,百姓揭竿而起。第一个前来镇压的,应该是豫州的守城兵。可这要是镇压下来了,就没有吴尚书什么事儿了。

除非驻守当地的总兵也是他的人,那么第一步镇压才必然会失败。

豫州守备失败,朝廷必会派人带兵前来。那么吴平之最终的目的,应该在这个人身上。

会是谁呢?

吴尚书是想搞谁还是想提拔谁?

不,不应该是提拔。若是想扶一个人上位,断然不用兜这么大个圈子。

那他是想搞掉谁?

当今朝堂留守长安内的高阶武将本就没有几人,值得让吴平之如此大动干戈也要拔除的就更少了。

良齐轻轻捻了捻薄纸的边缘,他骨节分明,眉目疏朗,在烛火幽幽中,像幅浓墨重彩璀璨明媚的画。

甲兆立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好半晌,良齐才提笔仿照字迹重新誊写了另外一份递给他,淡声道,“给吕大人送回去吧。”

“是。”一袭夜行衣的甲兆将薄纸塞好,捏着信鸽从窗口翻出,几个点步消失在沉沉夜空中。

没过多一会儿,那两人便收到了这份特意为他们准备的飞鸽传书。

“京中怎么说?”鄂豪急上前两步,与吕禄挤在一处。

“起匪混于民,佯装豫州大乱。”吕巡抚举着薄纸呆坐在椅子上,喃喃地重复着上面的话。

“这是什么意思?没斥责我们吗?”

吕禄没有理他,而是自顾自怔在原地,“为什么?治河已然成功,灾情也逐步稳定。等朝廷拨下的饷银一到,便可大兴土木重建灾区。此时要我们搅乱豫州,还有什么意义吗?”

鄂豪接过薄纸,又细细品读了一番才缓缓推断道,“可能......这是吴尚书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

闻言吕禄一下来了精神,“此话怎讲?”

“你看,”鄂豪指着上面的“佯装”二字道,“吴大人此行本就是为了顺理成章的拔掉良齐,可现下他赈灾成功,等日后凯旋而归,陛下定要大大奖赏。若是我们能......能像这里说的,佯装豫州动乱,届时消息传回长安,不管他治河治的怎么样,总归还是有了把柄。”

“原来如此!”吕禄恍然大悟,但又有些奇怪,“良齐他一个小小的五品侍郎,吴大人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的除掉他呢?”

“你不在京中有所不知,”鄂豪道,“去年徐巍徐侯爷嫡女染病,太医院里所有的太医皆束手无策,是良齐的发妻出府治好的。自那时起,徐良两家便交了好,徐侯爷也对他事事照顾。”

“他的靠山居然是徐将军,怪不得吴大人不惜做到如此地步。我明白了,明日,哦不,现在我就去命师爷雇些闹事的匪徒,搅他个天翻地覆!”

“等一下!”鄂豪连忙拉住他的袖子急道,“搅乱豫州城简单,可你怎么让消息传到长安去?”

闻言吕禄“哈哈”一笑,“大人有所不知,驻守豫州的总兵高全乃是我的好友,一样对吴大人尽忠。只要我书信一封,他定然知道如何去做。叛乱的消息从咱们这里传出去当然不行,但只要从他那里八百里战报传出去,不就得了?等消息一到长安,我便收了搅局之人。届时再由高全上个捷报,就说叛乱已然压下.......”

“妙啊!”鄂豪兴奋滴拍了拍他的肩膀,称赞道,“此计天衣无缝,这回吴大人可以放心了!”

竖日,本来安静平和的多条主街突现好几伙流匪。他们一路打砸抢烧,声势浩大。不少本来安稳等着施粥的百姓都一窝蜂的躲回了城墙内,惶然地看着这一切。

良齐一直暂居府衙,纵然外面喊杀震天,可他这里却仿佛世外桃源般沉静祥和,并无一人突入进来。

“大人,我们怎么办?”甲兆在他身旁低声问道。

“不急,让他们闹。”良齐稳稳道,“等入了夜,你乔装成他们的一份子,潜进去想法打听出来领头几个的身份就行。”

“是,小人明白。”

吕禄的动作很快,这头刚发生动乱,另外一头就派出了传令兵,一路风驰电掣,将这一消息传回了长安。

养居殿内,嘉仁帝沉沉地看着眼前的急报,上面没有写明原因和事发时间,只有一句简简单单的“流民反叛,豫州动乱”。

他将折子递给身旁的掌事太监,待太监分发给底下站着的几位传阅过后,才冷冷说道,“豫州这个境况,是否意味着赈灾已经失败了?”

上一篇:慈悲殿 下一篇:江湖恶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