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欲(21)

作者:贰杨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强强 青梅竹马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沈轻,良齐(江寻) ┃ 携手共赴复仇之路 立意:总有人在幽幽深渊中砥砺而行。三年前,沈轻与江寻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私定终身。 却不料双方长辈突然齐齐翻脸,棒打鸳鸯,以死相逼。最终,江寻被送至千里外的边关,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讯。三年后,江公子携一纸婚约悄然而回,十里长街人人津津乐道,可谁都知道,新娘不是她。点击展开

沈轻怒道,“天子脚下,他一小小尚书竟然敢如此大胆?!”

“小小尚书?”王临苦笑一声,“姑娘有所不知,吴平之掌管吏部,没有他的许可文书,外乡进京根本无法入朝为官——就算你已经高中,也不行,他大可以随意编个理由,你的位置自然有无数人挤破头顶替。”

良齐顺毛捋了一下快要炸起来的沈轻,柔声问道,“那王公子是否也去吴府拜会了呢?”

这话问完,王临便像被人抽了脊椎骨似的泄了气,闷声道,“是,我苦心攒了三年的银两,前几日去了吴府。可我没想到......”

他真的没想到,进了吴府,奉上家中全部存银,在吴平之眼里,却只像块指甲盖大小的苍蝇肉。

那吴大人胖胖的一张脸上,小眼眯着,极为瞧不上似的说道,“若是你家中凄苦,断不用上我这儿来孝敬。你捧着这么些个小玩意儿,让旁人瞧见了,还以为你单单只为了请我吃顿饭呢!”

但说归说,苍蝇肉再小也是肉,并不耽误他吃下去。

吴尚书一撩眼皮,收完钱后颇为大度地说道,“这可不够我动动手指替你写文书,还是劝你啊,再去凑凑罢。”

王临是个读书人,他自幼熟读孔孟五学,念的都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天下之民归心焉。(注)”。

他不懂长安城里的大官儿们是如何拿着民脂民膏去挥霍享乐,也不懂这三尺肥油皮下藏着怎样一颗贪婪无厌的心。

数十载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兴邦治国,能匡扶社稷,能济世安民。可谁曾想,他连做官的门儿还没摸着呢,在门槛外边就被人一脚踢出来了。

站在吴家门槛外面的王临,以为这辈子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但老天爷偏偏故意玩他似的,好巧不巧遇着了正要回家的吴宪。

吴宪好男风,生性骄狂放纵,在长安城内恨不得长出八条腿来横着走。强抢过的年轻男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只要是进了吴府,却再没有一个能囫囵个儿的出来。

他瞧见王临的第一眼,眼睛就粘上摘也摘不下了。

吴宪甩出了“老三样”:先跟踪到家,以巨利诱之,毕竟死的不如活的,活的不如会动的,会动的不如上赶子的。可王临不仅义正严辞的拒绝了,还痛骂了他手下一顿;随后吴宪派了几个人,将王临的家打砸抢烧了一大通,以威胁逼他乖乖就范。可王临像个软硬不吃的铁葫芦,不仅如此,还叫吴宪发觉他准备带着老娘偷偷跑路。

这可真真儿地惹怒了吴大少爷,他亲自冲到王临家,抢走了他所有的盘缠,扒走了他的棉衣,还丧心病狂地打折了他阿娘的四肢,扬言要让王临自己爬到吴府给他磕头。

可王临依旧没有低头。

他没有权势,没有靠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

他像所有老百姓一样去击鼓鸣冤,可吴宪早就打过招呼,府衙的大门根本不会在他面前敞开。

他挨家挨户去敲门,企图求一份正经营生以医治阿娘,赚得一些回家的盘缠。可吴宪阴魂不散,偌大的长安竟没有一家愿意收留他。

寒风刺骨,王临第一次尝到了什么叫“走投无路”。

“所以你去了人市,想着吴家公子不会去那种地方。你想卖了自己做奴,换些银钱?”良齐的手指一下下在桌上敲着,脸色难得有些阴郁。

而沈轻的一张脸已经黑得快要滴出水来了。

吴平之,吴宪,欺人太甚!

“是......”王临用袖口使劲擦了一下眼,压回滚出的热泪道,“谁知吴宪那个王八蛋居然跟到了人市......还......还狗急跳墙......”

良齐放下茶杯道, “你们安心在这里住着,你阿娘的伤我会安排人医治,不用担心。既然白日里徐世子掺了进来,还打了头阵。那有他顶着,吴家人断然不会再公开找你麻烦了。”

闻言,王临刚才憋了半天才憋回去的眼泪刷一下淌了满脸。他往后退了退,扑通一声给二位磕了三个响头,泣不成声道,“王临多谢.....多谢二位的大恩大德!日后定然......”

“行了行了,”沈轻急忙上前拉起他,蹙眉道,“把这套动不动就磕头的礼数给我咽回去,你先听他把话说完。”

“是啊,你该听我把话说完,王大人。”在王临的呆愣中,良齐嘴角边勾起一抹坏笑道,“忘了说,我乃当朝吏部郎中,正五品。虽然也是个不入流的末尾小官儿,但手里负责签发的,正是外乡进京为官的确认文书。并且我与你一样,都恨不得把那姓吴的,剥皮抽筋。”

这已经不能算是馅饼了,这应该是块大秤砣直接砸在王临脸上。

一时间人生的大起大落太过明显,他瘦弱单薄的身板明显撑不住,破风箱似的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大滴大滴的泪珠噼里啪啦地砸在衣袖上,弄湿了刚换的锦衫,也冲开了皱巴巴的一颗心。

王临像只重回汪洋的鱼,劫后余生似的大口喘息着。

良齐替他倒了杯茶,轻笑一声道,“一旦你在朝中挂了名,有官阶在身,那吴宪想动你也得掂量掂量,更何况还有一个世子挡着呢?所以你想好了若是还要入朝为官,那我便找个日子替你偷偷签了文书,你拿着文书直接进宫领命即可。”

王临跪着一步步上前,紧紧握住了良齐的手。狂喜与悲愤两厢在他一汪浅浅的胸腔里不断交织缠绕,胀得他浑身颤栗发麻。堵在嘴边的话太多太杂,一时间竟然不知该让哪一句先脱口而出。只能把万千情绪掩在哭声里,藏在泪珠里,似乎就像这样拼命将身体里的水分全都榨干,才能真切感受到他还活着,他还有机会带着尊严活下去。

然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老天并没有打算放过他。

良齐这一份小小的善意,却最终成了断送王临未来的一把尖刀。

作者有话要说:注出处:《论语·尧曰》

前期铺垫结束了,一番队友已就位,一番敌军已就位,第一场生死较量正式开始啦~

前面有点慢热,不好意思,给各位看官大大鞠躬啦!

第18章 失踪

王临母子自此便在良府安顿了下来,一方面要替王母治伤,另一方面则是暗中观察外面的情况,果然如良齐所料,吴家人再没有传出任何动静。

待一切明争暗斗归于沉寂,良齐拿着一张小小的黄裱纸找到王临,问了他一个问题。

“现如今朝堂内暗流涌动,新即位的皇帝陛下年岁不过十之七八,羽翼尚未丰满,底下的妖魔鬼怪自然如入无主之境。你还未曾入宫便受了这么大冤罪,倘若真要入朝为官,恐怕以后的路一样会无比艰难,你想好了吗?是否还要走这一步?”

王临脸上杂七杂八的伤涂满了药膏,略显滑稽。他目光微微闪烁,各种情绪交织汇聚,却依然压不住那一抹沉甸甸的坚定。他慢慢道,“古人常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注)。’现如今朝纲混乱,像吴平之这样尸位素餐之人横出不穷。若是人人自危,独扫门前雪,碰上一点危难便当缩头乌龟,那大庆百年基业,又能有何人来匡扶?我苦读圣贤书数十载,不也都成了荒诞可叹的笑话了吗?我王临不求高官厚禄,不求名利双收,只求能如前朝薛廉薛首辅一样,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纵然日后会身死魂灭,亦不后悔!”

良齐本来一直在认真听他讲话,猛然听到最后两句,心下狠狠一跳。

他一把抓住王临的手问道,“你认识前朝内阁首辅薛廉?!”

许是他平时沉稳安静惯了,此时露出这样大的反应着实让王临吃了一惊。刚囤积起的一腔大义凛然顷刻间散了个干净,又回归了平日里瑟缩的样子结巴道,“不....不算认识。十几年前,余淮雪灾,薛首辅奉命赈灾。那时我们家也住在余淮,余淮的所有百姓,皆深受首辅大人恩惠,他于我们一家有救命之恩。父亲也常常教育我,日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上一篇:慈悲殿 下一篇:江湖恶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