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81)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天下相貌相似之人不少,我大概是眼花了。”

很快,酒菜摆满一桌,两人对坐,姚太太道,“都是京城的口味,你尝尝。”

沈清兰慢慢看去,目光停在一道羹汤上,微微一怔,五福临门羹。

第391章 无奈

时过一年,想不到在相距千里的会州,又见到了。

姚太太好奇,“你以前吃过?”

沈清兰直言,“只吃过这个羹,味道极好。”

姚太太没有追问在哪里吃的,不过就是道菜,虽说沈家是外地官员,但谁说京城的厨师就不能去外地做菜?地道不地道先不说,想吃上总不是难事。

对沈清兰来说,就不一样了,去年在分宁那边,一共吃了两次,一次在陆府,陆夫人有意结亲;一次是除夕年夜饭,大奶奶为了扫她的名声,帮着陆新明传递爱意,这两次,无论哪个都没法往外说,姚太太不问,相当于免她尴尬。

“来,喝酒。”姚太太抬袖,亲自执壶给沈清兰斟了一杯,白玉杯,胎薄如纸,晶莹剔透,杯中酒色青翠透明,香气却又甜腻浓烈。

沈清兰低头,未饮先闻,“像是葡萄酒,又有些不像。”

姚太太笑,“就是葡萄酒,我自己酿的,尝尝。”

沈清兰讶异,轻抿一口,含在池间,等唇齿间浸透饱满的香气,才徐徐滑落喉咙,清香顺流而下,下咽时,倍觉满足,等咽下后,又嫌不够,再喝一口。

“与我以前喝的确实有些不同,更香、更醇。”

沈清兰赞不绝口,又喝一口。

姚太太含笑制止,“慢些喝,先垫垫肚子,别以为我这酒香甜可口,后劲大着呢,你初学,酒量不大,一次不能喝多了。”

沈清兰嘻笑,“有这样的美酒,喝酒还用学吗?自然而然就变成大酒鬼了。”

“这是在说我。”姚太太大笑,给自己也斟一杯。

“并非,我在说我自己。”

酒是好酒,沈清兰也没觉得有多大的后劲,因为没喝几口,姚太太就坚决不许她再喝了,甚至叫阿落又把酒壶端走了,热情的劝她吃菜。

两人边吃边聊,吃到七八分,意兴正酣,突然有个丫头来禀报,说徐小姐来拜访了,现在门外候着。

姚太太蹙起柳眉,不知是不高兴呢,还是诧异,她沉默了会,才吩咐下去,“都到门口了,请进来吧。”

沈清兰听这意思,并不是真心诚意的邀请,突然想起自己刚到时,她说的那句话“这园子,我不常请人来的”,可见不假,暗暗思索徐小姐是何方任务,一时想不起是谁。

姚太太问她,“不记得了?在卢府不是见过徐太太吗?”

沈清兰恍然,“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了,不过那天我没见到徐小姐本人。”

“是的,她去陪卢二小姐了。”姚太太朝她微微一笑,“今天见了,或许可以聊聊。”

沈清兰心忖,这个“聊聊”,怕是的聊的是卢二小姐的病情,她确实也很好奇真相,但还没想过通过徐小姐打听,毕竟自己跟她不熟,但现在有了姚太太在中间,问一问,就无妨了。

换个角度又想,卢二小姐的病情如何,自己不知道,姚太太也不知道吗?她要是知道,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却说从徐小姐这问话?她要是不知道……

那天看姚太太和卢老太太的互动,两人的交情非比常人,如果卢二小姐真是风寒生病,姚太太直接问、卢老太太直接回答就可以了,有什么说不得?

“阿落,先撤席,上点心。”

不多时,丫头领进一个女子来,十六七岁的模样,身材高挑,宽脸大眼,五官少了些精致,只是中上之姿,但打扮入时,一身粉红的衣裙与额前珠花为她妆点出几分温婉。

“姚太太,冒昧来访,请勿见怪。”

姚太太笑着起身迎接,“徐小姐是稀客,不必客气,快坐吧。”

徐小姐又打量沈清兰,目光闪闪,惊艳之色一闪而过,迟疑地问,“这位是……”

“这是新任别驾大人家的沈小姐。”姚太太看阿落给徐小姐送茶,转眼朝沈清兰笑,“清兰,这是判司徐大人的千金,你们大概没还没见过。”

姚太太突然改口叫“清兰”,意在分出个亲疏内外,沈清兰明白,领了这份情,欠身点头,“上次卢府赴宴,不巧与徐小姐失之交臂,正觉遗憾,想不到今日在姐姐这里见着了。”投桃报李,回一声“姐姐。”

徐小姐也不是傻子,见两人亲密互动,心里不是滋味,但面上一丝不露,客气又亲切的回了个礼,“沈小姐刚到会州,理当我先登门拜访的,往后,咱们就熟了,常来常往,不分彼此。”

沈清兰笑着点头,“是该如此。”心里却笑,这个徐小姐专会避重就轻,我先问了卢府的事,她却只字不答,只说以后,是个聪明人。

姚太太端着茶慢慢喝一口,又把一碟点心往徐小姐面前推了推,像是随兴而笑,道,“是了,我记得徐小姐和卢二小姐要好,两人时常往来,清兰将来不管去谁家玩,兴许都能巧遇上另一人,小姑娘嘛,多凑几个人,倒也热闹。”

沈清兰想笑姚太太,真是不动声色的步步跟上,递过来的话不能不接,“那敢情好,上次我就想着认识认识卢二小姐,谁知……唉,这两天我都一直惦记着,只是没有交情,不便探望,正好今天请徐小姐转达心意。”

“自然,自然,沈小姐客气了,客气了。”徐小姐表面谨慎,内心紧张。

沈清兰露出一副唏嘘又怜惜的表情,“若是风寒,总得捂个三五天才行,徐小姐,算着日子,卢二小姐快痊愈了吧?”

“……”徐小姐抽了抽嘴角,无言以答。

她不说话,姚太太和沈清兰也都不说话,都是一副期盼的模样看着她。

徐小姐无奈,支支吾吾的说,“我看卢二小姐那病情,恐怕不止是风寒,大概……比风寒要严重,三五天可能难以痊愈……”

“何止三五天?”姚太太摇头,“我看那天徐太太和卢太太的对话,总有十来天了吧,徐小姐,你上元节之前,也去过卢府吧,我记得徐太太提过,说去拜年来着,那时候,可也病着?”

第392章 福气

“那时候……”徐小姐开口愈发艰难,她原本想借喝茶的时候遮挡表情缓一缓,端起时像是气力不支,另一只手也伸过来,双手捧着,却又迟迟没往嘴边去,“那次,我没见着卢二小姐。”

本该惊讶的地方,两人再次默契的沉默,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徐小姐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无法开口。

沈清兰心头越来越不安,她已经断定了卢二小姐不是生病,但无论是什么,都是别人的隐私,哪怕是丑事、是阴谋,也都与自己无关,何必逼着另一个人泄露呢?

她笑着把话岔开了,“罢了,那就等卢二小姐病愈后再说罢,徐小姐,你袖口的花纹真漂亮,你的绣活真好!”

姚太太挑眉失笑,低头喝茶,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似乎还若有若无的叹了口气。

徐小姐却像是如释重负,忙答道,“不是我自己绣的,我哪有这手艺,这是千针坊的绣活,沈小姐可能还不知道千针坊,这是会州很有名气的一间绣坊,绣娘的手艺一个赛一个的了不得,因为有了她们,会州的姑娘不爱做针线了,反正也要被比下去。”

沈清兰故作惊讶,“还有这种事?是有什么来头吗?”

“自是有大来头的,听说千针坊的大绣娘是原来宫里尚功局的姑姑,专给天家做衣裳的。”

“原来如此,可宫里的姑姑,怎么来会州了?”

徐小姐摇头,“那就不得而知了,兴许是犯了事,被逐出宫的吧?不管怎么出的宫,那手艺是没得说,要不然,宫里能要她?”

沈清兰虽然也没太多指望一个十几岁的小姐能比坊里的绣娘说出更多的真相,但听了她句信口胡诌后,仍觉失望。

她随意的点头附和,“是啊,手艺没得说。”

姚太太见沈清兰不再追问卢二小姐的病情,她也就此罢手,又带着两人去园子里转了转,徐小姐似乎有些拘束,想夸不敢夸的样子让沈清兰十分诧异,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再回到屋里,吃了会点心,徐小姐坐不住了,几次看向沈清兰,欲言又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