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80)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卫长钧目光愈柔,“你跟着你时间也长了,留在你这边我也放心。”

沈清兰只觉得心里暖得化了,点点头,往台阶上走几步,又回头,“早去早回。”

卫长钧目送那抹淡紫如梦的身影步入院中,他寸步也挪不开,轻轻摩挲着袖口,唇角点点勾起,越翘越高,最后,忍无可忍的笑起来。

沈清兰呢,隔了好久不见的人,日日夜夜的担着心,积攒了满腹的话,冷不防久就这么在路上偶遇,却又这么匆匆别过,想说的,一句没说;想问的,一字未问,下次再见,总要在三、四个月之后了吧。

这么一算,沈清兰又惆怅起来。

一个年金花甲的老妪带着两个年轻丫头快步走来,笑容堆满面,“沈小姐到了,快请快请,太太一早就等着了。”

沈清兰看老妪年岁虽大,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目光清明端正,衣着打扮整齐素雅又不失品味,便知身份不一般,笑着行了个礼,“有劳妈妈亲自来接。”

老妪错后半步避开她的礼,看她的目光又变不同,颇有些赞赏,含笑道,“沈小姐这礼可就折煞我这老奴才了,这边请。”

“妈妈请。”沈清兰心里不敢小看老妪,言辞格外恭敬。

一路往里,沈清兰大大方方地打量沿路景色,只见走廊寸寸彩绘,线条繁复柔韧,用色明丽端庄,与申州的简练、会州的粗狂都不相同,廊外就是花园,假山层叠,青石上覆着冰雪,晶莹透亮;一条五尺宽的小渠,静水凝冰,蜿蜒远去,其余草地皆成雪地,唯有玲珑亭后的雪松,替几株怒放的腊梅藏娇,更显得眼前一亮。

来之前,沈清兰猜想过,既然是财大气粗的姚先生为爱妻专造的园子,那必定是揽天下盛景,尽其奢华,美轮美奂,可眼观实景,却是另有感触,美是美哉,却远非当初想的那样刻意堆砌,而是一眼望去,疏阔明朗,大气中有温婉,心里不免猜测这是哪里的风格。

前头一带青墙,墙头起伏如浪,宝瓶门旁,高大的雪松后露出白墙琉璃瓦,有个着桃红衣裙的女子笼着手半倚在门口,扬声长笑,随风化作春铃。

“沈小姐,你瞧我这园子好看么?”

沈清兰抬头见姚太太,人景相融,莞尔笑道,“端妍雅致,自然成趣。”

姚太太哈哈大笑,招手相近,携她穿过宝瓶门往里去,过门见屋,登阶入室,沈清兰一眼就看到墙上挂了一幅《美人春睡》图,画中美人娇媚,神态慵懒,与姚太太颇有几分神似,不禁笑道,“我算是知道了,姚太太原来是从这画中来的。”

第390章 眼熟

姚太太轻轻拧她粉腮,笑,“你长得好看,又会说话,怨不得一到会州就招人妒恨。”

沈清兰讶然,“何人妒我?姚太太你么?”

姚太太轻“呵”一声,拉她入座,等丫头放下茶,先指着让她喝一口暖身,这才说道,“我要年轻二十岁,自然也要妒恨你。”

沈清兰笑着抿茶,茶香入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你要真年轻二十岁,我自然要让着你,绝不与一个牙牙学语的女娃娃争长论短。”

姚太太大笑。

茶过三巡,点心摆满案,白的糕,红的饼,黄的酥,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盛在精致小碟里,看一眼,都觉得是享受。

“这不像是会州的风味。”

沈清兰先欣赏片刻,拈一口手指粗的酥条咬一口,做出评价。

姚太太扬眉,“这些都是京城特色小吃,好吃吗?”

“好吃,酥松细滑,甜而不腻。”沈清兰也没拐弯抹角,直接问,“姚太太爱吃京城小吃,以前在京城长住过吗?”

“自然,我在京城住了十六年啊。”

“……”

姚太太笑,“我本是京城人,自幼在那里长大,后因嫁人,才离开。”

沈清兰恍然,“那么,园景也是京城风格了。”

姚太太话锋微微一转,“我听说,你的两位兄长都去了京城,准备开春的科考,想必,以他们的才华,金榜题名不在话下,将来,你也去京城瞧瞧。”

“多谢姚太太吉言。”

话是句好话,却勾起沈清兰的心事,想到穆华景,不由得心里叹口气,这要是让林氏听到,必定是欢喜的,因为她一心想让自己嫁给穆华景,那不就去了京城吗?比起探望兄长更名正言顺。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聊京城的美景人情,姚太太自从嫁给姚胜,就再也没回过娘家,言谈之中,难掩淡淡思乡之情。

这菡萏园正是姚胜为了排遣妻子的乡愁而建,“菡萏”二字则是姚太太的乳名。

沈清兰一方面羡慕他们夫妻恩爱,另一方面也唏嘘女子出嫁从夫,从此后就要跟随丈夫四方经商,远离亲人。

她本来想抒情一劝,姚胜的生意虽然在会州,距离京城千里之遥,但姚太太要真的想一趟娘家,何尝回不得?别说马车,就是八抬大轿也能抬回去,以姚家的财力,这不是难事,既然思念,不妨回去瞧一瞧;可转念一想,既然不是难事,为什么不行动?连这么大的园子都能平地而起,堆山开渠,回京探亲算个事?不回,自然有回不去的难言之隐。

“时间还早,咱们先去园子里转转,回来再吃。”姚太太兴致很高,拉着沈清兰往外走。

重新出了门,继续往里走,细渠蛇行,两畔修竹笼翠,冰雪裹着细长的竹叶,颤颤巍巍的在阳光下浮光溢彩。

“你看我这竹子怎样?”姚太太笑问。

沈清兰知道她是在那卢府做比,认认真真的欣赏一番,“竹畔红楼胜一筹,清渠入林再胜一筹。”

姚太太笑得得意,“穿过竹林再看。”

沈清兰也没客气,当先一步,沿着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往里走,微风拂叶,响起的不是丝竹窃语,而是飞雪如屑、冰凌叮当。

走出竹林,豁然开朗,一带狭长的水池横陈眼前,水面上干干净净,坚冰如镜,阳光反射出大片大片的白芒,冷不防照得沈清兰眯起眼。

姚太太大笑,拉她背转。

沈清兰适应一阵后,转身再看,又惊又赞,沿着池岸小跑起来,莹莹白光随着她身动,将她一并融入。

“慢些,仔细摔着。”姚太太追上来,两人一起大笑。

“怎么样?”

沈清兰撒娇似的叹口气,“历来风雅之人爱莲,盛放则称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凋零则称风吹残荷、虽败犹荣,自来造景讲究水上有亭、水面有荷,要的是临水观荷、兰舟戏莲,你既取名做菡萏园,却池中无莲,可是犯了大忌,我要不要借机贬低一二呢?”

姚太太越发笑得欢,“好好,你尽管贬低。”

沈清兰笑弯了腰,“要我说,清渠照竹影,风过两相和,就是最妙,再胜一筹。”

姚太太笑得惊天动地,花枝乱颤。

“我就知道你与众不同,这园子,我不常请人来的,想见我,去铺子里吃茶喝酒都可以。”说到喝酒,姚太太又想起上次的约定,“你果真不能喝酒?”

沈清兰讪笑,“虽然不至于一口倒,但确实算不得好酒量。”

姚太太愣了一下,不知想到什么,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那可不行,你要是不会喝酒,将来一准被欺负。”

不喝酒就被欺负?被谁欺负?沈清兰更愣,准备问一问,却被拉着穿过一道篱笆,从后院回屋。

“阿落,去取酒。”

屋里转出来一个女子,打扮像丫头又不像丫头,面容俏丽、身段婀娜,细步小跑出来,芙蓉朝阳似的养眼。

她笑,“太太,既饮酒,菜饭也一起上吗?”

姚太太略想,“上吧,沈小姐不像我喝惯了的,空腹饮酒易伤身,将热菜热汤一并摆上,摆到这暖阁里来。”说着话,携沈清兰往里去。

阿落答应,笑着离开。

沈清兰回头,若有所思地扫过她背影,觉得在哪里见过她,但印象不深,只剩一个朦胧的娇媚的轮廓,五官一概不记得了。

姚太太注意到她的目光,笑问,“怎么?阿落是我丫头,跟着我年岁久了,我想着把她嫁出去呢,她不乐意,一天天陪我混着日子。”

沈清兰笑,“我觉得面熟。”

姚太太挑眉,“你到会州才多久,应该没见过阿落,她一向跟在我身边,偏偏那天去卢府是有些风寒,我又没带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