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75)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碧玉怔住,这话听着是有道理,但总觉得别扭,“不如,小姐在这等一会,婢子过去问他。”

“不用。”沈清兰严肃地制止,“咱们出来玩儿,快快活活的,不管其他事。”

“咦,那不是沈小姐吗?”不远处,有个女子走了过来。

沈清兰收拾起情绪,点头而笑,“刘小姐,真巧。”

刘小姐已经换了装束,但同样是一身珠光宝气,领着四五个丫头,每人手里提着灯,“沈小姐没有看上的灯吗?”

沈清兰笑,“不是没看上,是看上的太多,便不好抉择了,总不能都买下,索性不买,多转转。”

刘小姐捂着嘴笑了下,换了个话题,道,“今日白天,沈小姐早早就离开卢府了,我想与沈小姐说句话都没寻着机会。”

沈清兰淡然一笑,“初到会州,家母事务缠身。”心里却是冷冷一笑,没寻着机会么?

“倒也无妨,这不,咱们又相遇了?沈小姐这是第一次经历会州的上元节呢,我陪沈小姐转转吧,给沈小姐讲讲趣事儿。”

“……”沈清兰对刘小姐的印象不至于太差,但也不见得多好,且远没有到这么熟悉的地步,因此迟疑了一下,但考虑到广结交的意义,还是笑着点头。

然而,还没等她把头点下,刘小姐像是又后悔了,“那个……我也不善言辞,沈小姐还不如自己边看边玩呢,反正沈小姐是要定居在会州的,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在一起玩的。”

沈清兰被转眼反悔的态度弄得莫名其妙,好在她本身也不是很乐意与刘小姐同行,当即点头,两人别过。

刘小姐匆匆离开,转眼就钻进人群,后面的丫头都差点没跟上。

翡翠眼尖,踮脚追看。

“小姐,刘小姐好像是追着人。”

“小姐,刘小姐像是要去另一条街。”

“小姐,刘小姐追上了一个人,那是谁呀,没见过呀。”

沈清兰笑,“会州的人多了,你刚来几天,还能人人都认得?”

“呀,刘小姐与人……”

翡翠突然脸色大变,古古怪怪的,缩了缩脖子,拉着沈清兰往另一个方向去,“这边好像更好看。”

沈清兰也好奇,被翡翠拽着,偏扭头探首望一眼,这一眼正瞧见一个年轻男子轻佻的用扇子抬起刘小姐的下巴,然后凑过去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刘小姐羞笑不避。

“咱们也去买个灯笼吧。”

沈清兰也红了脸,跟着翡翠打岔走开,心说人不可貌相啊,白天在卢府见刘小姐说话做事委委屈屈、乖巧柔弱,就是与人吵架,高声归高声,气势仍显不足,自己还以为她骨子里终究胆怯懦弱,谁知道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下与男子亲昵,却是自己看走了眼。

第383章 提醒

会州的灯笼不少,样式和彩绘风格不如申州精致,但别有一种简笔浓墨、狂野大气的感觉,甚至某些画作线条像是西羌特点。

沈清兰一连欣赏了好几个摊位,最后一人买了一个,她自己挑了个最常见的十二生肖之玉兔灯,也无别的理由,只因她是属兔的,提个生肖灯,中规中矩,不惹眼。

饶是她举止低调,但容貌出众仍是叫旁边路人目光粘连,甚至有些个胆大的浪荡子过来搭讪,“小姐面生得很,不知是哪个府上的?”

沈清兰都只微微行个礼,不答,侧身避开。

有知趣的,知道这是惹人厌了,也就拱拱手退避;总有那么一两个死皮赖脸的紧随不舍,追问身份。

沈清兰暗暗压住心中恼怒,心说这要是在申州,我也不怕你,奈何会州陌生,举目四望,无一人认得,只好息事,将面具再度戴上。

看不见了,又披着厚厚的披风,多少藏住玲珑身段,确实少了不少是非纠缠。

忽闻有稚童哭声,抽泣着喊“娘”,惊恐又委屈。

“瞧瞧去,怕是有人走失。”

沈清兰心动,寻着哭声而去,果然见一个三四岁的女娃扎着冲天辫,手里举着一串糖葫芦,躲在路边一个店铺门口的石鼓旁,哭得小脸都花了,路人偶有看见的,摇摇头,叹息一声离开,无人问津。

沈清兰过去,“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女娃眼泪汪汪的瞅着她,摇摇头,“娘不见了。”

“你家住哪里,我带你回家好吗?”沈清兰蹲下来哄。

女娃看着她的面具,好奇的摸一把,又盯上了她手里半个芝麻饼,舔舔嘴,哭声停歇,奶声奶气的道,“吃饼。”

沈清兰愣了下,不好意思让人家吃自己剩的,忙让翡翠从兜里拿块干净的递过去。

女娃见了吃的,一把接过,就咬一大口,挂满泪水的花脸露出个叫人怜惜的笑容。

见她吃得高兴了,沈清兰趁热打铁,再次问她住在哪里、娘叫什么名字、自己叫什么名字,但女娃只是傻愣愣的站着,一脸茫然,似乎很努力的在回忆,最后说了个,“囡囡。”

这是女娃的乳名吧。沈清兰十分无奈,又哄了好一会,才艰难的问出“胡同、大院子、小屋子、好多人”等零零碎碎的词语。

沈清兰与碧玉、翡翠面面相觑,仅凭这几个词怎么能找到?但看女娃长得可爱、穿得整齐,甚至衣服上的绣花极是精致,不像是家徒四壁的贫苦家庭刻意丢弃的孩子,便用零食哄着在原地等了又等,不见有人来认领。

“小姐,咱们怎么办?时辰不早了,难道一直等下去?”碧玉着急了。

沈清兰想了想,“也没别的法子了,咱们先带回府去,明天再打听吧。”

沈良是会州别驾,请他贴个告示,或是安排巡捕查问一下,总能找到家人的。

也只能这样了。

碧玉抱了女娃,又塞给她一块饼,但小娃娃看上了翡翠的仙女灯笼,咿咿呀呀的指着,“灯灯!灯”撇嘴又要哭。

翡翠忍痛割爱,把灯给她。

沈清兰回头又哄翡翠,“一会再给你买一个,不至于跟一个小娃娃计较。”

突然多了个小娃娃,就没法再逛街了,三大一小往回走,路过灯笼摊,果然再给翡翠买了个灯笼,这会儿已经没有仙女灯了,翡翠只得退而求其次,选了个大鲤鱼,圆滚滚的大脑袋和大肚子。

碧玉取笑,说鲤鱼长得和翡翠十分相似。

翡翠不乐意了,哄着女娃跟她换,奈何女孩儿天生爱美,即便是只有两岁、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女娃,也知道仙女比鲤鱼好看,坚决不换。

沈清兰也忍不住笑话,“翡翠,你多大了?跟一个小娃娃要东西,羞不羞?院子里不是有很多灯笼吗,你去找找,兴许还有仙女灯。”

“还说院子的灯呢。”翡翠一提就来气,“那个那谁?姓徐的户书是吧?是他买的东西吧?要多丑有多丑!还不如这条鲤鱼呢!”

沈清兰扑哧一笑。

忽然,旁边一人闻声转身,“咦?这位姑娘是在贬低在下吗?姓徐的户书,不就是在下嘛。”

三人一看,都愣住了,这不就是不是徐昭嘛!

徐昭没认出这几个戴面具的人来,但也有些猜疑了,目光一一打量过,毕竟,翡翠的口音与会州当地人有些不同,正要说话,翡翠已经龇牙。

“对啊,说的就是你啊!买的灯笼大小不一!样式古板!绘图单调!还不如这条鲤鱼!”

“哦……你们是……”徐昭想起来了,“你们这样戴着面具,我一时还真没认出来。”接着就针对翡翠了,“你就是那个挂灯笼都上下不对齐的丫头?唔,你说得不错,你这鲤鱼确实好看,长得和你一模一样,难怪你喜欢!”

翡翠鼓起双眼,“你……你这样的毒舌,是怎么当上户书的!”

徐昭毫不在乎,“靠毒舌啊。”

翡翠无言以答,甘拜下风。

沈清兰看在她好歹是自己的丫头的份上,硬憋着没笑话她,但在面具下的掩护下,还是很不厚道的笑得眉眼弯起。

徐昭又回头向沈清兰拱手,“想不到在此偶遇沈小姐,不知沈小姐觉得会州……”话被女娃一声“咿呀”打断,顿时吓一跳,愣问,“这女娃娃……是谁?”

沈清兰经他一提醒,眼睛一亮,“徐户书,你来得正好,这女娃是我们在路边捡的,她年岁太小,说不清家在哪里,你既为户书,想必对会州的户口有一定了解,能否想法子打听打听,或者贴个告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