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74)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林氏迟疑不决,但耐不住沈清兰撒娇撒痴,只得同意了,又切切叮嘱,“还是小心为上,不要穿得过于精致,早去早回。”

能去就行,沈清兰一一答应,一身素雅的带着两个丫头出门去,

新别驾府地段极好,出门就是开阔大街,贯通会州,三人很快来到闹事,虽然是第一次上街,也不用费劲问路,自有人流引路。

三人果然低调,通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的不说,也不嬉笑打闹,都忙着好奇的打量四周,相比起申州街市店铺的紧凑,会州显得疏阔粗旷,街道上的雪实在太厚,只铲出了路中央的一条窄道,两旁仍是积雪,只是经过一天天的寒冬,雪已然变成坚冰,被铲出的雪块覆盖堆积,凹凸不平又滑溜。

翡翠忍不住低声嘀咕,“不如申州好看。”

沈清兰给个眼色,“会州地处西北边境,多风雪,多沙尘,与中原自不相同,不过,也颇有风情。”

碧玉敲她脑袋,“小姐别搭理她,她是没见着卖吃的摊子所以说不好,一会把嘴巴塞满,自然就说好看了。”

大风大雪之后,天公作美,想起今天是个佳节,开了恩,收了风寒,留给人间玩乐的时间。

一路走过,路两边的灯笼越来越密集,映照着屋檐下垂挂的长长短短的冰棱,透出五彩琉璃似的光华,偶尔,某一处窜天炸开的烟花,如同一场绚烂的雨从半空落在,也能照映到屋顶平整覆盖的积雪,没有被行人踩踏过,依旧洁白、丰润,表面是一层剔透的冰面,闪烁着烟花的光芒,美不胜收。

再往前去,就更热闹了,人头攒动,人声嘈嘈,即便是堆着冰雪不平的街道,也支开了两行一眼望不到头的摊位,各种各种的灯笼、此起彼伏的吆喝,这个热闹劲儿,不比申州差。

翡翠眼睛一亮,“小姐,您看那个摊上卖什么?闪闪亮亮,咱们去瞧瞧?”

碧玉拽住她,“小心滑倒,别拉着小姐快走。”

摊上的东西也没什么稀奇,都是些成色不足的饰品摆件,因着被灯笼和冰雪映照,才远远瞧出光泽。

不过,开了这个端,沿街再往里去,五花八门的物什就多了,许多东西稀奇古怪,无论是样式还是材质,在申州都没见过,碧玉一会摸摸狼牙吊坠,一会试戴骨钉手链,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碧玉扯她,“会州好看吗?”

翡翠正在摆弄一枚戒指,头也不回,“好看!”

碧玉就弹她脑袋,嗤笑不已。

沈清兰也没空逗玩,她本就是个贪玩爱闹的小姑娘,平时在林氏和沈良面前撒娇卖萌,在外人客人面前端庄温婉,但其实,没了拘束时,她就原形毕露,比两丫头还疯还闹。

“这个,摆在窗前合适;这个,可以取代银钩;还有这个,我想想……”没多会,沈清兰已经挑了四五样,“碧玉,把这些珠子缝在迎枕四边,怎样?”

摊主大娘乐开了花。

“小姐,那边有人戴面具。”翡翠伸手一指。

沈清兰扭头看,果然见人群中有人戴着面具,十分有趣,立即拉着两人去寻找卖面具的摊子。

碧玉说,“翡翠,戴了面具,就不能吃零食了。”

翡翠撇嘴,“我吃的时候摘下面具不行吗?”

“你傻呀,你看谁一边吃东西一边来来回回的摘面具啊?别人都盯着你看,连累了小姐和我丢人。”

翡翠呆了呆,最后做出选择,“那我吃完再戴。”

沈清兰笑,“碧玉逗你呢,想吃就吃,想戴就戴,别吃得满脸都糊到面具上都是就行。”

卖面具的摊子不多,可选的款式也没几种,但都是沈清兰等人从没见过的风格,因此觉得每一款都很有趣,各挑了一款,兴致勃勃地覆在脸上。

“瞧瞧,你还认得我么?”沈清兰朝着碧玉和翡翠龇牙咧嘴,笑得乐不可支。

眼角余光无意中往旁边一撇,突然就愣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璀璨摇曳的灯光下,赫然站着一个多日未见却无比熟悉的身影,他从另一条街口走来,神色冷峻,步履匆匆,在欢声笑语、彩衣翩翩的往来游人中显得格格不入。

沈清兰心口一跳,犹豫着要不要过去,假装偶遇,打个招呼,顺便问问他好不好,就在这愣神一瞬,身影已经走远。

“走。”沈清兰一咬牙,追了上去。

碧玉和翡翠大惊,一左一右紧紧跟随,“小姐,您去哪里?慢点,别走散了。”

沈清兰不作声,目光如一条绵绵丝线,任灯光迷离、人影交错,始终缠住远处那个人。

“小姐,您是不是路上丢了东西?”翡翠困惑。

沈清兰摇头,骤然止步。

她看见那个背影往一家张灯结彩的酒楼走去,酒楼门口,青石阶上,站着一个女子,那女子裹着织锦绣花披风,头戴兜帽,看不清面容,但只是那么一站,就有种妖娆妩媚的风情,女子招手,背影略一迟疑,就迎着女子走了过去,两人低语了什么,并肩入酒楼。

她愣愣的杵在那,不知所措。

第382章 花灯

碧玉察觉到不对劲,小声问,“小姐,您是不是看到什么人,或是什么事了?”

沈清兰恍惚摇头,“没有,我刚……看到一盏灯,挺好看,走近了,不过如此。”

翡翠纳闷四望,“哪盏灯?”

沈清兰顿觉索然无趣,“太丑,别看了。”转身就走了。

碧玉心思细密,打量沈清兰失望又郁闷的表情,自个想了想,还是压低声音追问,“小姐,您到底看到了什么?是小偷?还是西羌人?”

“……”沈清兰没想到她会想到这样,愕然的同时又松了口气,“都不是……就是灯。”

碧玉知道,这意思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明说了,只好从旁劝道,“不管是哪样,小姐刚才这么冒冒失失地追过去,都太危险了,不管是小偷还是西羌人,咱们都别去招惹,要是把他们惹急了,狗急跳墙,就麻烦了。”

沈清兰哭笑不得,只能说什么就答应什么。

街上花灯不少,杂耍不少,零嘴儿也不少,翡翠见了两眼发光,这个也没在申州见过,那个也没在申州吃过,少不得每样都尝两口。

沈清兰见着一种芝麻饼,觉得清香扑鼻,也忍不住拿了一个,将面具摘下,挂在腰上,咬一口芝麻饼,顿时唇齿含香。

戴面具的人本就不多,西北民风大多粗犷豪爽,不管男女老少,在这个欢庆的节日里,哪怕天寒地冻,也都走出门来,大口吃,大声笑,沈清兰三人混迹其中,不亦乐乎。

“哎,碧——,哎,沈小姐?”

突然,人群中传来惊喜的呼声。

沈清兰刚蹙眉去看,碧玉已经呵斥,“大街上喊什么喊!”

薛扬跑过来,再说话时,声音就小了很多,他困惑地左看右看,“将军没跟着您吗?”

沈清兰想起刚才那个与美人并肩进入酒楼的背影,微微皱眉,轻斥,“薛扬,别胡说,我自来会州,从未见他,他跟着我做什么?”

“沈小姐您不高兴吗?”薛扬的脸色似乎更困惑了。

沈清兰抿起嘴,“我很高兴!”

薛扬心说,我难道连表情都会看错?又不好一直追问,只好摸摸后脑勺,讪讪一笑,“你们三个姑娘家太不安全了,要不我跟着保护你们?”

沈清兰摇头,“不必了,你去忙你的吧,街上这么多人,我们走走看看,不会有事。”举步要走。

碧玉突然问,“薛扬,你们将军呢?他上次突袭,不是早就回来了吗?怎么一直没露面?”

“是回来了,但是军营里出了点事,一直很忙。”薛扬又一次环视四周,“但是今天没事啊,说了来找……找……”他瞟了眼沈清兰,想起碧玉提醒他小声点,于是又往下压声音,“来找沈……”刚开口,却见沈清兰已经走出了好几步外。

“哎,沈……”薛扬纳闷,这是怎么了?

碧玉本来还想再趁着这个机会再问他几句,又怕沈清兰走失,只得摆摆手,追着去了。

“小姐,怎么走这么快?”碧玉低声问,“小姐应该有话问他才是,错失机会,岂不可惜?”

沈清兰捏着手里半个芝麻饼,觉得嘴里的清香也变得酸涩,再也吃不下去,她摇摇头,“大街上,没什么好问的,叫旁人听了去不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