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闲闲露华浓(205)

作者:方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沈家小姐清兰回乡探望祖母,无意间结识了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虽是萍水相逢,却又屡次相遇。在一次次的交往中,两人逐渐相知。不料事情有变,家中起了涟漪,清兰的亲事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诚心求娶,她嫁入高门。谁知高门不简单,种种波折渐起。幸而夫君宠妻护妻,就算前路崎岖,也是不惧。 点击展开

沈之潇情绪也有些萎顿,“妹妹,我去私塾上课,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事?”

沈清兰撇嘴,“二哥哄我,二哥这不是刚从私塾回来的吗?要不是跟先生告了假,怎么能提前回来?既然回来了,怎么又去?”

沈之潇讪讪笑道,“这不是……只请了一个时辰的假嘛,还得赶过去……”

沈清兰冷笑,“二哥是不好意思和妹妹说,是因为被母亲责备了,所以心虚跑去私塾躲会?这都什么时辰了?还有什么好去的?反正下午还得回来,难道你还能不回家了?”

“……好妹妹,你怎么知道母亲骂我了?母亲都告诉你了?”沈之潇更不好意思了,“哦,你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吧?”

沈清兰故意对他古怪的笑,“回屋慢慢说吧,我的二哥。”先往里走了。

沈之潇对这个妹妹是既疼又怕,忙跟着追进去。

坐稳了,又喝了沈之潇亲自递过来的茶,沈清兰才问,“我的傻哥哥,你怎会为了梁小姐说母亲的不是?你书里的忠孝仁义都读到哪里去了?”

一番话把沈之潇的委屈也勾了出来,“妹妹听了母亲抱怨,所以一开口就数落我的不是,我正是因为谨记仁义才和母亲讲道理的,母亲却听不进去,妹妹你一向通情达理,为我评一评。”

沈清兰哭笑不得,“二哥拿梁小姐的事与母亲说仁义?母亲没有一棍子把梁小姐打出门去就是仁义!仅仅是数落你的不是,没把你打一顿就是开明!若是要我评理,我当然是要判定二哥是非不分,善恶不明。”

沈之潇大惊,“妹妹……你一向有容人之量,怎么就容不下梁小姐?她一个小姑娘遭遇家变,受尽苦难,现在又战战兢兢寄人篱下,活得如此艰难小心,我见犹怜,咱们家里又不是养不起她主仆三人,你就不能宽容一点?”

“二哥,你是被她灌了什么迷魂汤了吗?”沈清兰扶额。

沈之潇不太高兴了,但也没立即驳斥妹妹,闷了一会,认真的道,“妹妹,你也是个姑娘家,应该比我更能体谅人家的苦楚,说句难听的话,若是妹妹有一天处于梁小姐这般困窘境地,我也希望能有人收容你、帮助你,待你宽厚,给你安抚。”

沈清兰被这个念书做文章聪明伶俐、但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的二哥气得差点翻白眼,正憋着一肚子的气,突然听他这么一说,恰似一股暖流漫过心间,顿时就消了气了。

二哥只是太善良太单纯,太不懂女人心。

“我若有一天也寄人篱下讨生活,自当斟词酌句的说话、举步三思的做事,绝不会辱没了自己,也辱没沈家。”沈清兰轻轻一叹,将今天梁婉然的谎话说了一遍。

沈之潇却反过来劝她,“母亲说了这事,我觉得其中必有误会,姑娘家的名声顶重要,她怎么会拿这种事开玩笑?我让母亲再查一查,母亲不听。”

“查什么?我已经查出来了。”沈清兰瞪他,将自己判断的结果以及和梁氏母女达成的协议都说了。

谁知沈之潇一听就跳了起来,“妹妹,你这是赶人家走呀!人家小姑娘被……骚扰,你不安抚,反而驱逐?”

沈清兰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相信,索性又说了两件以前的事,“你看,这就是你口中那个战战兢兢、艰难小心、我见犹怜的小姑娘做的事情。”

“这……怎么可能?”沈之潇听罢,呆呆地念了几次“怎么可能”,又是摇头,陷入茫然,“我见过几次梁小姐的,妹妹还没回来时,梁太太带着梁小姐住进来,父亲白天不在家,我多少要照应些,过去问了两次是否需要添置物件,梁小姐只是小心翼翼的拒绝,后来在园中也偶遇几次,都见她在专心读书,和我说话时,胆怯得唯唯诺诺,声音比猫还小,这样的小姑娘万万不可能做出你说的这样的事。”

这下子,沈清兰也怒了,“二哥,你是鬼迷心窍了吗?宁肯信一个外人,也不信妹妹?”

沈之潇见她也恼,抿着嘴沉默片刻,又闷闷地过来哄,“我不是不信你,只是从未见过梁小姐有任何举止不妥的地方,突然听你这么说,总觉得太离奇,这样,我去问问大哥,看他对梁小姐印象如何。”

沈清兰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也怪不得沈之潇固执,他说得也有道理,一向印象极好的一个人,突然被指责得极度不堪,这个落差确实很难接受。

“那你无论如何不能再与母亲较劲,便是不相信,也不能顶撞。”沈清兰声音软下来。

沈之潇就吃这一套,乖乖的认错,答应先去哄林氏再说。

沈清兰回到院子,只见碧玉和翡翠正合力从屏风后抬出个箱子来,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沈清兰一看到那个箱子,一下子想起来,自己这段时间把它给忘了。

这是卫长钧寄过来的,当时不知是他,悄悄暂存在屏风后,后来得知是他,还没来得及再打开看,他已经离开,他这一走,她情绪混乱,所有有关“卫长钧”的事都刻意封尘了起来。

第285章 询问

两人见她进来就停住了。

碧玉问道,“小姐,这一箱东西怎么办?别的还好说,还有些吃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再这么搁着,怕是要坏了。”

沈清兰迟疑了,卫长钧是半夜告诉她的,她自然没好意思跟两个丫头说,因此她们俩至今不知到底是何方神圣寄来的。

“我看看吧……”

她挣扎再三,还是没舍得直接扔掉,走过去一样样把东西拿出来,每拿一样,心里就难受一点,拿到最后,心脏绞着似的疼痛。

巴掌大的油纸伞、景泰蓝的胭脂盒、一条簇新的粉红色绣兰花的蜀锦裙子、一盒做法奇特的红薯干……东西品类杂多,涵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不过看审美,还真真是他独有的品味,和那条丝巾一样,让人哭笑不得。

沈清兰看着那些东西,不太好看,却好似个个都有灵魂、有眼睛,都在与她对视,她很难想象那个连丝巾打结都不会的笨手笨脚的男人是怎么在街头巷尾收集出这么一大箱子杂碎东西来的。

“都……留下吧。”她轻声说道,像是对碧玉和翡翠说,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还在对自己、对这些东西说,“能吃的,咱们一起吃了,其他的,好好收起来。”

翡翠问,“万一,什么时候又有人找来,怎么办?”

沈清兰笑,柔声道,“就说扔了。”

翡翠就乐了,“就是嘛,咱们都帮忙保存了这么久,信驿也没来找啊,管他呢,就当是天上掉下来的,我要吃那个!”

把能吃的都清除出去后,箱子空出了一半,沈清兰有心把那个披风包袱和玉牌锦囊都塞进来,一起上锁,又觉得过于刻意,碧玉那么聪明,肯定就知道箱子也是卫长钧的了,犹豫再三,还是压住了心中念头,默默的落了半箱东西。

到晚上,沈清兰去给林氏请安,一进院子就被秋月拉住。

“小姐,您先进去,老爷和太太在说话呢。”

沈清兰一听就知道不对劲,“是不是为了梁太太母女的事?”

“可不是嘛。”她努了努嘴,面带鄙夷,“梁太太居然去找老爷了,哭哭啼啼的说要走,也不知道怎么说的,老爷把她劝走,就来找太太了。”

沈清兰暗说不好,“我去解释解释。”

秋月拦着,“您还是别去了,让太太和老爷说吧,再说,这个事……”

她停住了,但沈清兰明白过来,毕竟是涉及姑娘家清白的话题,她进去确实不合适。

翌日请安,沈良已经出去,林氏一脸倦容,可见昨夜没睡好,心情也不太好,沈之逸和沈之潇一左一右的陪着,沈之逸每安慰母亲几句,就看一眼弟弟,沈之潇就低着头,垂头丧气。

沈清兰一进来,沈之潇就眼睛一亮,催着沈之逸,“大哥,时辰不早了,再不出发,早课要迟到了。”

沈之逸则道,“迟到也是为尽人子之道,你还分不清轻重?”

沈之潇被兄长不太严厉的责备,又低下了头。

林氏摆手,“你们俩去吧,兰儿在家呢。”

沈之逸这才点头,又叮嘱沈清兰多陪陪母亲,才和沈之潇离开。

沈清兰挨到林氏身边,给她捶着腿,轻声轻语的说道,“母亲一大早就精神不济,想来是夜里睡不安稳,是二哥又淘气了,还是父亲惹您生气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