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图(45)

作者:寐语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 架空 权谋 家国情仇 八百里封邑,销却黄泉一诺。 南之梧桐,北之乔木,一身相许两国君主。夙昔情苦,半生姻约,自杀戮血色中起始,于世事苍茫中沉浮。长公主、太子妃、皇后……她身负天下女子最尊贵而沉重的名头,百年之后,红颜飞灰,留诸青册的名字,终是祸国妖后,还是一代女主;他与她是帝后,也是夫妻,几许爱憎聚散,几度厮杀辗转,烽烟夕阳下可有一人如约归来?点击展开

昭阳宫的主人终于归来了,再不是殷川行宫里孤零零的一个,这座深宫里,有她的夫君与儿子。商妤却恍惚觉得,她的背影,此刻看去,还是一样孤独倨傲。

第十八章 下

姜璟一夜未眠,忽惊忽乍睡不安稳,天明时越发头疼欲裂。乳母来禀,说殊微已退了热,令姜璟稍觉安心,心口的大石头却仍压得她喘不过气。镇定心神起来梳洗,听仆妇悄悄说,那边厢里,郑氏哭了一夜。

“二公子令她闭门禁足,连向老爷请安也不许,竟不知是为了何事。”仆妇咋舌道。府中上下都知从玑性子温和,对妻子从未有过厉色。

郑氏是什么时候给了殊微一只香囊,下人竟未对她这个主母禀报;殊微这丫头竟对母亲也不声不响。姜璟心中恼怒,一时隐忍不发,顾不得与郑氏计较,只盼眼下大祸能平安避过。

昨日皇上皇后离去后,姜璟与从玑一同盘问殊微,才知是前几日,殊微由乳母领着去探望祖父,遇见也去向父亲请安的姜氏,姜氏逗弄了殊微一会儿,临走给了殊微一只香囊玩耍。府中叔婶一向疼爱殊微,乳母也未在意。

皇后收了那只香囊去,虽只说是喜欢,姜璟与从玑也难免心惊胆战。未免惊动病重的父亲,叔嫂二人商议着将此事按下,且由从玑处置。姜氏思来想去,唯恐郑氏那只香囊是罪魁祸首,可又觉得万不至于。往日妯娌间少有往来,今日姜璟却不得不以长嫂的身份亲自上门过问郑氏。

见是她来,素来骄矜气盛的郑氏,红肿着眼圈,拉住了姜氏的手,眼泪直落。

“都怪我年轻不知轻重,犯了这等大错,嫂嫂救救我!”

姜氏劝慰一番,叫她将始末道来。

郑氏拿帕子抹着泪泣道,“不怕嫂嫂怪罪,都是我糊涂,见小皇子入府以来只由嫂嫂一人侍候,我等连觐见一面都不得,心中想着怎么也要尽一点心意,便做了那只香囊,让殊微带给小殿下,若蒙殿下喜爱,妾身也就得了天大的光彩。听说殿下喜欢兔儿,便照兔儿的样子做了,又不知殿下对香气惯是不惯,就想着,想着……不如从宫中讨些殿下平日常用的香。”

姜璟暗自倒抽一口凉气。

郑氏哀怨道,“我原想,讨来香料是为献给殿下,绝无僭越之心,更不敢泄露半分殿下的行踪!”

姜氏心下冷笑,郑氏也是官宦人家女儿,岂能不知这是僭越。

先皇性情疏旷,不拘小节,宫中规制松弛,高门女眷热衷效仿宫中受宠嫔妃的妆容,偶有小处无心僭越也无大碍。久而久之,从宫中讨要些宫妃们闲弃的脂粉倒成了一时风尚。郑氏费尽心思,又是做成兔儿形状,又是从宫中讨来香料,唯恐小皇子不领情,不给她邀宠御前的机会——她素以女工自负,巧擅针线,做出的兔儿香囊惟妙惟肖。小皇子若是喜爱,随身带着,皇后必会留意到她的巧手和心意。讨好一个孩童,实则是讨好其父母的捷径。

姜氏知道郑氏从来不把自己这个长嫂放在眼里,不甘心沾沐皇恩的风光尽被她占去,费尽心思争宠却不知自己触到了最大的忌讳——僭越倒也罢了,小皇子被秘密接入相府,府中上下谨慎,不敢泄露半点。她倒好,向宫中讨要小皇子寝宫惯用的香料,只差将皇子身在相府昭告天下。

郑氏瞧出姜氏沉吟间脸色不善,慌道,“嫂嫂,我不是不知厉害的浑人,怎敢公然跟宫里的人走漏风声,我向人嘱托,只说是因自幼就有心口疼的毛病,需一味药引,只在殿下宫里所用香料中有,央她替我讨来少许入药。”

“你所托之人是……”姜璟心念飞转,骤然想到一人,“是你在宫中服侍陈太妃的姑姑?”郑氏连连点头,“正是。姑姑为人本分可靠,她在宫中多年,一心侍奉太妃,绝不会多嘴多舌,何况我只说是求药引治病,她断然不知殿下在府中。太妃年老孤独,时常去探望两位皇子,与乳母宫人都相熟。姑姑是太妃身边的人,开口讨些香料,本是小事,怎想到会招惹这般是非!”

姜璟听她言下之意仍是振振有词,不以为过,不由暗自冷笑,缓声问,“这番内情,从玑都知晓了?”被问及夫君,郑氏现出不安惧色,“他……他说今日早朝后,要向皇上面奏此事,免冠请罪……嫂嫂,皇上果真会为此事降罪给我于家么?”姜璟蹙眉,良久作声不得。

香囊若是与皇子感染疫毒无关,便只算僭越之罪,若是查出香囊有异……寒意爬上背脊,姜氏冷汗尽出。

若是郑氏的姑姑,牵涉到了后宫,乃至太妃——其间蹊跷,姜璟想不出,也不敢想。于家是否将有大祸临头,只怕此刻入宫请罪的从玑会是第一个知道的人。而病榻上的老父也已自顾不暇。姜璟五内如焚,苦等到傍晚,终于将从玑等了回来。她万万没想到,从玑是恭恭敬敬亲手奉着御赐宝镜,风光而归的。

从玑带回了消息,太医检视了香囊并无差错,皇上对郑氏僭越之罪不以为意,皇后反而嘉赏她待殿下心意至诚,赐下一条玉带给郑氏,命她明日入宫谢恩。

姜璟愕然。

委委屈屈了整日的郑氏,接过皇后所赐的玉带时,一张娇艳芙蓉面映了玉上光,焕然有金光加身一般,自是眼风也不扫嫂嫂姜氏一眼了。

从玑至此才敢将此事禀告父亲,也令父亲放心,皇上已令太医院严查小皇子的病因疫源,必将追出祸首,还于家清白。于廷甫一言不发的听了,便合眼侧身睡去。从玑略觉父亲的态度古怪,只道他是病中虚弱。

次日一早,郑氏郑重穿戴了,容光焕发地入宫觐见皇后,临行来向家翁请安,于廷甫漠然挥了挥手,看也未看她一眼。

带殊微同来请安的姜璟看在眼中,暗生狐疑不祥之感,却不敢探问。

殊微趴在祖父床边,小声好奇道,“婶娘进宫去了,宫中好玩么?”

“宫中,是世上最不好玩的地方。”祖父抚着她头顶,缓缓道。

“那殿下住在宫中,岂不是很可怜?”殊微眨了眨眼睛,“婶娘会见到殿下吗?”

于廷甫沉默半晌,淡淡道,“她见不到了。”

生平头一次踏入昭阳宫,郑氏神采飞扬,满心以为会在正殿觐见皇后,却出乎意料地,被宫人引到了御苑一处亭中。不见皇后驾临,被宫娥簇拥着姗姗而来,是商昭仪,随她同来的竟是许久不见的姑母。

商昭仪温文和蔼,传了皇后的话,说是皇后今日身子乏了,特地宣了郑氏的姑母来与她相见,以慰家人亲情。郑氏姑侄受宠若惊,谢恩不迭。

姑姑虽在宫中多年,却是个可怜人,以芳华之年入宫,被先皇封了才人,却因罪触怒当时的骆皇后,被贬为婢,罚做重役。幸得贤妃怜惜,收她在身边侍候,从此便一直跟着不受恩宠的贤妃,冷冷清清在宫中过了半生。贤妃如今已成了不问世事的太妃,皇上感念她昔年有些照拂之恩,没有将她遣往皇陵为先皇守陵,允她留在宫里安养天年。姑母也已年过五旬,只盼太妃百年后,她能被放还家,不至一个人孤零零在宫中终老。因此郑氏捎话给她,想要香粉做药引,她一口应承,也是想讨好这个嫁入相府,风光得势的侄女。

郑氏与这个姑母并没有多少情分,编造的一番谎话,至今姑母仍是蒙在鼓中。

商昭仪与郑氏姑侄女二人闲闲叙话,向郑姑姑问起太妃的起居安康,一盏茶时分相叙甚欢之际,商昭仪忽的话头一转,向郑姑姑问道,“听说这味灵犀香可做药引,治心口疼的毛病,倒是连我也不知道有这好处。”

郑姑姑怔了怔,看一眼郑氏,赔笑道,“昭仪或可试一试。”

商昭仪若有所思,温言问道,“不知与原先昭阳宫里用的是不是同一味,也不知侍候殿下的人有没有添减过什么。是蓬壶宫里哪一个宫人掌的香?”

郑姑姑脸色便有些尴尬了,迎着商昭仪温和却明亮如鉴的目光,讪讪笑道,“殿下的蓬壶宫中规矩严,老奴怕掌香的宫人不好相与,便去……便去大皇子那里讨的。”

垂首品茗的商昭仪,细长双目一抬,从茶盏上方看向郑姑姑。

“大皇子?”她诧异问。

沈姑姑更是尴尬的低了头,她是老宫人,自然知道在皇后这里提起那位本该被遗忘的大皇子,颇犯忌讳。大皇子生母是皇上在藩时的王妃骆氏,牵涉在谋反案中待罪自尽了。当时已略能晓事的大皇子受此刺激,心智大乱,终日啼哭不肯离开王府旧居,进了宫竟不吃不喝。皇上无奈,只得令大皇子的乳母带着他仍居王府,暂不迁入宫中。直至两年前,大皇子才被接回,那恰是皇后出走殷川之后。看起来,只怕皇后和昭仪还不知道大皇子已在宫中了。她心下惶恐,暗悔提起这一茬,不得不垂首禀道,“皇上怜惜大皇子,特地下了旨,大皇子宫中,都比照着二皇子蓬壶宫来置办,衣食器具都要一样。”

上一篇:帝王本红妆 下一篇:吾皇+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