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图(37)

作者:寐语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 架空 权谋 家国情仇 八百里封邑,销却黄泉一诺。 南之梧桐,北之乔木,一身相许两国君主。夙昔情苦,半生姻约,自杀戮血色中起始,于世事苍茫中沉浮。长公主、太子妃、皇后……她身负天下女子最尊贵而沉重的名头,百年之后,红颜飞灰,留诸青册的名字,终是祸国妖后,还是一代女主;他与她是帝后,也是夫妻,几许爱憎聚散,几度厮杀辗转,烽烟夕阳下可有一人如约归来?点击展开

是日朝堂上,当着太后的面,朝臣们掀起了幼主继位以来,最激烈的一场针锋相对。边疆烽烟再起,秦齐联姻的盟约,危在旦夕。

裴令显为首的武将们,一口咬定,这场战事是北齐挑起,设局陷南秦于不义,使臣之死根本是北齐故布苦肉计。至于沈觉复出的传闻,没有人敢在朝堂上提起。

文臣们则力主议和,认为此时与北齐兴兵交战是不智之举。

御座珠帘后的裴令婉很清楚,自己在兄长眼中,是个软弱无力的女流之辈。他早已忍耐不住,想逼迫她放权,退居后宫,将朝政大权交到他的手中。

幼帝登基后,她对北齐一再曲意示好,令兄长为首的朝中武将忿忿不满已久。先帝在世之日,北齐派亲王出使南秦,以联姻修好。如今一连两年,都是南秦对北齐岁岁厚礼相赠,北齐则不冷不热。朝中大臣对此早有不满,只道是妇人当国,对外软弱,却没有人知道,金殿凤座上的裴太后,只要一想到北齐,便没有一夜能安枕。

华昀凰一天不死,裴令婉的头顶上,就总有一把利剑悬悬欲坠——

年幼的皇帝子鸾,并不是她亲生之子,他的生母是先帝的废皇后何氏。

当年为除去野心勃勃的外戚何家,皇后不能留有子嗣,她的儿子一生下来,就被替换成了女婴,真正的皇子,先帝唯一的血脉,被换给了贤妃裴氏。何皇后被废幽死,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有过一个儿子。

这一出偷龙转凤,是先帝自己的授意,亲手调换两个婴孩的,却是当年虚承长公主之名,却享皇后之实,与先帝做出荒淫不伦之事的华昀凰。

当年的裴令婉,只是他们兄妹手中一枚无足轻重的棋子。

——子鸾,这是先帝亲自给皇子取的名字。

皇子的名字,迟迟没有定下。华昀凰远嫁北齐之后,先帝又一病多日,终究在病榻上,拟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凤凰生子,雄名为鸾。裴令婉透骨椎心的明白,他自始至终只认了一人为妻,他的儿子,只愿是那人所出。

如今世间知道皇帝生母之秘的,除了已与裴家荣辱生死与共的王隗,便是华昀凰。这是裴家最忌惮的秘密,却依被死敌握在手中,如同高悬头顶的利剑随时会落下。纵然已有太后之尊,裴令婉仍没有一夜能安寝。

只要能让华昀凰永远从这世间消失,只要有人能除去这个妖女,无论是谁,无论要什么样的代价,她都毫不犹豫——北齐朝中,同样视华昀凰为眼中钉的诚王,便是最好的盟友。只要能助诚王扳倒华昀凰,裴令婉可以放下太后之尊,乃至一国之体面,莫说卑微示好,哪怕赠金割土也在所不惜。

何况,南朝江山谁主,都是南朝的事,北齐大军师出无名,贸然出兵便是犯境入侵。打起仗来,流的是北齐男儿的血。裴令婉不相信北齐会真的为华昀凰出兵,即便那个多情君王肯为红颜一怒,也还有诚王,还有满朝大臣的拦阻。

朝堂上,太后裴令婉一言不发,任凭主战与主和两派朝臣争执得面红耳赤。

在她心中,早已有了计议——修和,无论什么代价,都要修和。

沈觉入齐,正好算在华昀凰头上,正是两人有私情的铁证。

当务之急,不是与北齐反目交战,而是除去华昀凰。

第十五章 下

白日里,一场初雪,尚未下足两个时辰就停了,到傍晚也不见一星半点雪的影子,只怕盼了三年的瑞雪,又成空欢喜。南朝帝京之中,从大司农到百姓,许多翘首待雪的人,都不由叹息。深宫中的中常侍王隗,却怨极了早晨那场恼人的雪。

都怪那雪,勾起小皇帝的孩童脾气,自己也糊里糊涂任由他在风雪里嬉戏许久,竟大意着了风寒,午后发起热来。风寒虽不是急症,一样急坏了王隗,惊得御医们踉踉跄跄往宫里赶。小皇帝自幼体质,许是随了先皇,稍有风寒咳嗽,宫里上下都一惊一乍。唯有太后,心放得宽些,得知皇上玩雪惹了风寒,也只是责令左右当心侍候。

太后尚未来探视皇上,王隗心知,这会儿的太后是焦头烂额,分不出神来了——大将军裴令显入宫觐见,此刻正在永安宫里为了调集军粮之事不依不饶。

北疆烽火初起,太后想着议和,大将军裴令显却已向边境调集大军,是要大动干戈的意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南朝的粮库不是他说调则调的。三年春旱,秋粮收成一年弱过一年,若是今年再无缓解,民间再是富庶,余粮也要告急了。所幸先皇在位时,积攒了些国本,国库存粮还可纾解民间之困。

而裴令显的大军,也在等着粮草。

若战事一开,粮仓是先开向军队,还是先开向百姓,裴令显与太后相争不下。在裴大将军眼里,若纵容北齐铁蹄犯境,更是百姓遭殃。军队保家卫国,岂可受困于粮饷。民间即便遭遇粮荒,一年半载熬一熬就过去了。

黄昏里的永安宫里,已早早掌灯,一列璀璨高照。

裴大将军仍在太后宫中,宫人进出都噤声静气,遥遥经过宫门外也小心蹑足,不敢多张望。王隗身在长安宫里伴着幼帝,落在永安宫那方的耳目心思半点没少。这宫里没有哪个角落瞒得过他的眼睛。

今日有些不同,随裴令显一起入宫的,还有他的夫人吕氏。

王隗令人在宫门前候着,未久,内侍禀奏——

裴夫人吕氏向太后问了安,正从永安宫觐见皇上。

昔年被“赐死”的兴平公主华瑶,以获罪之身,废了封号,死后去向不明不白。尔后,另一个有着相同面貌的女子,被宁国长公主华昀凰暗中救出,顶了吕氏女的身份,嫁为裴令显的正室夫人,从此深居简出,绝少履足宫中。

如今的裴夫人,膝下育有二子,已是一个体态丰盈,面容安详的妇人,即便是王隗,也难以从她脸上辨出昔日落魄公主楚楚无依的影子。

钗鬓简素的裴夫人款款踏入幼帝所居的长安宫。

她带来了自己亲手所缝,给孩童用的小药枕,里头填了珍罕药材,可安神驱风。闻之清香沁人。王隗恭恭敬敬从裴夫人手里接了,却不立时给小皇帝用上,转叫左右仔细收好。

裴夫人隔了纱帷,望着半睡半醒间的小皇帝,宫灯投下薄薄阴影在她明丽丰润的脸上,明暗间起了一层黯然涟漪。她看了半响,柔声道,“皇上怕是有些潮热,额头起汗了。”侍女忙奉上温热的巾子,裴夫人亲手接过,屈身半跪在御榻前,替小皇帝仔细擦了额头脸庞,手上极轻柔。小皇帝睁眼懵懵瞧了她,虽有茫然,却仍微微一笑。

“陛下,可认得妾身么?”裴夫人目光殷殷,握着帕子的手,顿在他脸颊边。他清亮如水的一双凤眼扬起,目光忽闪。她想他是不会记得她了,上回入宫已是大半年前。

“你唱得歌儿真好听……”小皇帝细声道,眼睛里有些笑意。

她心头一酸,想不到这么小个人儿,还记得上回她哼过小曲给他听。

王隗的语声低低从身后传来,“陛下,是裴大将军的夫人来问安了。”

“妾身吕氏。”她只得垂首,见小皇帝抿唇点了点头,听得裴大将军的名字似乎有些孩童的怯意。她知道自己夫君的性子,如今在太后和幼帝面前,怕是一点顾忌也没有了。裴夫人定定望了小皇帝,好一阵默不作声。

王隗不动声色,在她眼里看见了恻然,一个做了母亲的人,一个流着同样血脉的人,难以掩饰的恻然。原本她与皇帝有着同样姓氏,如今却以吕氏的名字,藏在裴夫人的衔头下,安稳存身。

待侍女退了下去,裴夫人眉眼垂顺地,淡淡叹了一声。“太后的意思,也是不想打仗吧……”这才是她的来意,王隗心中了然,裴夫人今夜入宫,原是来见他的,为的是北疆那一战。

“太后的心意,老奴不敢揣摩,听说大将军倒是一心主战?”王隗应了裴夫人的试探。得了他的应声,裴夫人松口气道,“外子也是一心为国。妾身只知两国修好不易,不忍见生灵涂炭。可听说北疆战事,是齐人挑起来的,原是他们要向咱们动手?”

她关心的,不是这场战事,而是一个人。万里之外,另一个与她有着相同血脉的人。是她的仇人,亦是恩人。她以为王隗这里会有另一种答案,与裴家兄妹不一样的答案。她想知道,是不是那个人,到底不甘心,还要卷土而回。

上一篇:帝王本红妆 下一篇:吾皇+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