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观音多妩媚(140)

作者:阮阮阮烟罗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豪门世家 天作之合 关键字:主角:萧观音 ┃ ┃ 其它:狗男人真香追妻火葬场 兰陵萧氏有女,小字观音,容德甚美,倾国倾城,为权臣宇文焘之妻相中,选为儿媳。宇文家诸公子,皆风姿特秀,文武双全,堪称人中龙凤,唯独二公子痴傻平庸,心性宛如三岁小儿。观音所嫁,正是二公子。 点击展开

在这样的拷问下,作者写文以来,第一次手软了,作者因为在码字方面一直是三次元没人知道、二次元没有基友的状态,不知道其他作者写文是怎样的过程、有没有过这样的状态出现,作者个人写文,哪怕人设大纲都很详细,也要下笔写到十万字左右,才会真正觉得笔下的主角活过来了,以后不是作者控制她|他的一言一行了,而是她|他有自己的想法了,作者的笔,有时候只是代为传达,作者到这时候,才算是真正认识主角了。

以前写文都是这样,真正认识后,也依然可以按原大纲走,不会有什么手软的情况发生,但观音这篇,作者在写到十万字左右的时候,第一次感觉有些不好了,对女主有些下不去手,好像舍不得这么一姑娘受到伤害,哪怕是为了推动情节不得不有的,然后理智和情感就一直在打架、一直在打架,打到后面,作者向情感方面妥协了,简化放弃了一些原有的想法,只将情节集中在了男女主方面,并放弃了一些波折,导致了这篇文章,相对之前几本,情节起伏不大,比较简单,比较平,除男女主外,其他人物也写得不深。

这是作者写文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是第一次被自己纠结到妥协,虽然知道这世上有些人巴不得你自贬、自我批评、自我怀疑,然后就可以站在制高点上,幸灾乐祸、肆无忌惮地狠狠踩你,但还是要把写这篇文遇到的问题说出来,作者对自己的写文水平,一直比较有自知之明,可以进步的空间,那真是太大太大太大、大到没边,有生之年,能不能进步,不好说,因为现实和身体,能再写几本,也不好说,只能认认真真写,写一本是一本,这篇文虽然纠结到妥协,但还是写得蛮认真的,说实话,作者没法儿不认真写文,有时候作者想,这里写简单一点吧,然后剧情就可以快些,不要一字一句地计较,没必要没必要,但是,真正下笔的时候,没有办法不认真,因为不把想表达的内容,完全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作者根本就没有办法接着写其他的,想不认真都不行,这种习惯的后果是,写文态度上,对读者比较负责,而写文时速、更新频率上,就……

最后,这篇文大概会在真正定情、心意相通时正文完结,新的婚后日常、狗子当爹等等,放在番外,有的读者看到男女主真正在一起,就会觉得圆满了,对剩下的内容就不感兴趣了,那可以停在正文结局,有的读者喜欢看真正在一起后的甜甜甜日常,那可以继续看看番外~

感谢在2020-06-09 16:23:00~2020-06-10 16:31: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刀子君、顾盼不生姿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身边

原有不少朝臣, 谏议齐王殿下坐镇神都,但皇帝陛下并不纳谏, 道大哥英年早逝, 四弟为其在世的唯一同母兄弟, 当出入同行, 此去南征,兄弟齐心, 共为大殷江山而战。

依皇帝陛下如今这脾气,被私下授意谏议此事的朝臣们,在劝不动皇帝陛下后, 也不敢再多劝什么,纷纷熄了火, 就连太后娘娘在此事上, 都拦不住皇帝陛下,旁人还有何可作为呢,只是见之前疯疯癫癫、沉迷于炼香一事的皇帝陛下, 忽像振作了不少, 将一应朝事安排得妥妥当当,领军进发, 那意气风发的劲头, 瞧着颇有几分似是平定乱局、尚未登基之时,那时的皇帝陛下,尚不知妻子身亡一事,大权在手、江山将得, 可谓是北境第一得意人,哪里是后来御座上那个失意疯癫的鳏夫呢?!

……如今复又意气风发,陛下这是,终于……走出了丧妻之痛?

世人多不知此次南征内情,哪怕身居朝堂之高,唯有寥寥几人,知悉皇帝忽又振作的缘由,对此缘由,齐王宇文沨每见皇兄一扫先前颓丧,征心似箭,心中便忍不住感慨,一个大哥,一个二哥,此二人这等人物,却都难敌一袭石榴裙,所谓倾国倾城,并非虚言。

但,于他宇文沨,倾国倾城,唯色而已,色字,可赏焉,可玩焉,终归只是玩物罢了,真正该紧紧握于手中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势,倾国倾城虽好,但也有容颜老去、白发苍苍的一天,唯有权势,毕生紧握于掌心,才是永恒。

如此想着的同时,他也在心底,感谢这份倾国倾城,感谢因她的存在,从前他暗中可借此屡挑争斗,如今,也可以她为引,将北境的皇帝陛下,送上一条身败名裂的死路。

……从前再怎么疯疯癫癫、亦未误国的北殷皇帝,这一次,真要为一女子,成一昏君,昏聩而死,他特意命他随行,监管在身边,固有防他这弟弟,留守神都城褫权之意,但其实,在某方面来说,如此命他随行,也是称了他的意了。

……原本有一法子,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简单许多,却因妇人之仁,不得施展,迫得他不得不生造出萧观音身处南国之事,辅以种种“证据”,将此事传入二哥的密报网中,在征途上设好陷阱,引得二哥一步步踏入,将一切皆已布好、展望着大好未来的他,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样一个旖旎难忘的春月夜,想起在淡蒙月色下,他曾遇见一白狐,曾捡起一只莹白的玉珠耳坠,想起他曾想着有朝一日,要将这只狐,圈养在金屋之中,叫此人间绝色,从此只为他一人所赏。

……但大哥行事,出乎他之所料,生前既不可得,死后共赴黄泉,曾经,毫无弱点的大哥,在他心中,几是坚不可摧,后来倾颓如山倒,叫他为之深深警醒,向权之人,不该为情|色所迷,他于心中,深深告诫自己,决不能再步大哥后尘。

……也应不会了,倾国倾城都已不再,天下间还有何人,可动移他心?!

散着黯淡星子的沉沉夜幕,倾压着灯火熹微的连绵营寨,于夜色中信步闲走的宇文沨,走至帝帐附近,见帐内灯火通明,皇兄的身影,黑沉沉地映在帐上,他人在帐中,负手踱来踱去,似难安眠。

……如此夜深未眠,想是在为不久后与妻子的团圆,欢喜到难有睡意,只那团圆,实为幻影,这般一想,他倒有几分可怜这兄长了……

……也不知,他这兄长,与他到底是否是一母同胞?

是也罢,否也罢,终归都与父王和大哥一般,打下万世基业,终为他宇文沨,做了嫁衣裳。

自北境崇宁县,被救劫至南国,约莫二十月的时光里,萧观音一直被拘在这方雅苑里,未曾离开,一日,已是初秋时节,庭中枫树略染红意,于室内弹罢一曲箜篌的她,曲罢,出神孤坐许久,方注意到地上落有一道人影,她侧身看去,见是站在室外的阿措,周身沐拢在暮光之中,不知是何时来的,已在此处望听了多久。

“你想出去走一走吗?”

在见她侧首看来后,他轻轻地问了她这句话,黄昏时的秋日暮光,澄澈地落在他的眸中,他唇际微弯,有淡淡笑意浮起,干净剔透,如秋阳下的一捧清澈泉水,日照见底,不含半点杂质。

自被拘在这处雅苑,萧观音一直未能踏足外出半步,每日所见,除了时不时过来的阿措,便只有那四五名苑内侍女,在如金的暮光中,第一次随阿措走出此地的萧观音,方知苑外竟有重兵重重把守,阿措说是带她出去走走,但却引她上了一辆马车,驾车的车夫,看着就不似普通人,而似兵卒,随着马车一同离开的,是一列列的便装卫兵,饶是萧观音对军国之事再不敏感,也能感受到这份极不寻常,之前她以为她被秘密拘在此地,只是阿措一个人的事,但这般看来,一直以来,都不是……

感觉有大事将要发生的萧观音,难抑心中惊惧与迷茫,看向与她同坐一车的阿措,这一唯一可为她释惑之人,但阿措并未为她解释什么,只是如当年在家中青莲居时,淡笑着对她道:“不怕”,那时,仍是哑侍女的阿措,一笔一画地,在她掌心写下了这两个字,时隔多年,他亲口对她说出,目光清澄,似仍是当年的少女,素日眼中,只有她一个人。

虽未从阿措口中得知此行去向,但对南地地图城名等,有一定印象的萧观音,通过一路车马走停过的城郭之名,判断出,车马是在向北走,愈来愈靠边城,从偶尔传入车中的南地百姓私议声中,她知道了北军压境、宇文泓亲自领兵一事,南地北地近年来战火频频,战场风云再起,不是什么特别之事,但在这种时候,南国独孤氏的军士,押着她往边城去,令她不由感到心揪起来。

上一篇:卿卿长发及腰 下一篇:失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