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清荷(38)

作者:云卷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近水楼台 青梅竹马 关键字:主角:顾清荷,顾忍冬,裴九 ┃ 配角:迟容,陆照影,顾新词 ┃ 其它:年下,姐弟 忍过寒冬,只为和你相遇 顾清荷曾是大户人家的长女,有弟妹三人,各个冰雪可爱,然而一朝朝堂风雨,全家避祸乡间。官宦之家骤然到了乡下,吃不饱饭,又穿不上新衣,弟弟妹妹们连上私塾的钱都没有,对了,还有那个叫顾忍冬的弟弟,小小年纪却城府深沉,真叫人伤透脑筋。点击展开

公孙寻五官刀削斧刻,比宋熙深刻不少,但也远没有宋熙看着让人想亲近。

“你个呆人”,宋熙好笑又好气,用笔敲敲宋熙的脑袋道:“你真是镇国将军家的公子?”

公孙寻叹道:“骗你作甚?父亲为了锻炼我才将我塞进太尉府做个小官,上次喝酒你说好友间不能有秘密,我不是都告诉你了吗?宋熙你真是西市卖馄饨家的儿子?我看你心眼比皇子皇孙们还多。”

宋熙好笑道:“公孙公子,你生在凉州、长在凉州,这第一回进京,见过哪个皇子?又认识哪个皇孙?”

“我”,公孙寻语塞,败下阵来。

他们二人和忍冬年纪相仿,又差不多是同时进的太尉府,同坐在令史这种小官,因此比较亲近。

忍冬听他们争辩,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又埋头继续手上的工作。

宋熙见忍冬不说话,用毛笔点着桌子,悠悠道:“顾令史,你在别人面前装傻充愣也就罢了,我宋熙是何等人物?早就看出来你非池中物了。”

“哦?”忍冬饶有兴趣的抬了头,问的却是:“宋令史是何等人物?”

宋熙张张嘴,似乎在想措辞,公孙寻却老成道:“宋兄,为人切记谦虚,入太尉府第一天,张主簿就训诫过,你号称过目不忘,怎么连这个都不记得?”

忍冬见成功祸水东引,敛了笑意,气定神闲的又低下头去。

公孙寻余光一瞟,见忍冬置身事外,方才醒悟上了套,懊悔不已道:“顾兄,容我提醒一下,你手上的邸报可是弟弟我帮你弄的。”

忍冬在太尉府,不过芝麻绿豆的小官中的一个,莫说太尉长什么样,就连太尉身边的奴才是方是圆都没见过。

能接触到如此级别的内容,全仰仗公孙寻。

忍冬施施然道:“我以为你给我邸报,是让我帮你…”

“别别!忍冬!我错了,千万别说出来,让宋熙这小子知道就不得了了。”

公孙寻嚷道,一脸正气散去七七八八,只像个被人抓包的少年郎。

“好啊,你们有事瞒着我!”宋熙气势汹汹,立刻抛弃了文人的缛节,仿佛下一秒就要掐上公孙寻的脖子。

公孙寻一个闪身,转瞬进了院子,高声道:“宋令史,小弟请你晚饭,你要不要吃?”

宋熙垮下脸道:“又拿这一招糊弄我”,扫一眼忍冬,忽又兴致勃勃道:“不如,不如今天咱们上忍冬家里去蹭饭?忍冬的姐姐那可是貌若天仙!我可要好好去看看。”

忍冬平静的抬起头,眸子幽如深潭,只听他淡淡道:“我阿姐?你们从哪里听得我阿姐相貌?”

忍冬的声音不高,脸上也没有怒气,可公孙寻和宋熙却一缩脖子,莫名的觉着有些寒意。

宋熙小声道:“猜的,我们猜的,忍冬如此相貌,你阿姐自是不凡。”

作者有话要说:预计两三章内揭开忍冬身世之谜,前面的伏笔其实已经揭露的七七八八了,汗,不知各位大大看出来没?

第 35 章

宋熙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即便是皇帝老儿,想让宋公子摧眉折腰也没那么容易,但不知为何,唯独有些怕这位年纪不大的顾令史。

因此他曾偷偷跟着忍冬,不远不近的瞧过几眼清荷的事,自然也是不敢说出口。

要说宋熙人生爱好,好奇二字可拔得头筹。

几人都是少年心性,隔三差五便要出去小聚,宋熙家里虽然只是个开馄饨铺的,但他人缘极好,十次里有九次是他人做东。

不过,忍冬很少和他们出去喝酒寻乐。

几次三番下来,宋熙不由怀疑这忍冬家里怕不是藏着什么天仙,亦或是母老虎一只,才使得风华正茂的顾公子,下了班就忙不迭的往家赶。

好奇如他,便偷偷摸摸的跟着忍冬去探了番究竟。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番尾随,果然让宋熙瞧出点门道,忍冬家里可不是住着个白牡丹般华贵又清冷的美丽女子。

那一日,宋熙不远不近的瞅见牡丹仙子正从家门出来,碰要进门的忍冬,仙子神色淡淡的打了个招呼,急匆匆的往外走,却听忍冬道:“阿姐!别躲着我了!”

泰山崩塌而不改色的顾令史居然也会有如此着急的时刻,宋熙心中大为诧异。

仙子不自在的一笑,说道:“不是躲着你,今晚和三郎有约,眼下时间快到了。还有,郑大嫂做好了饭菜,就等着你回来了。”也不等忍冬回答,立马抽身就走,不多时便消失在了长街尽头。

由此,宋熙便得知忍冬原来还有位姐姐,二人都是如此殊色,美的各有千秋。

宋熙一出口,方醒悟说错了话,想着上门蹭饭顺便一饱眼福的计划终不能成行,懊恼自责不已。

却没料到,忍冬放下手中邸报,浅笑道:“我家郑嫂的鱼羹做的甚是鲜美,两位若不嫌弃,这月初五还请移步府上。”

“好”,峰回路转,宋熙圆圆的眼里立马盛满期待,一口答应下来。

公孙寻心中也有些期待,却对着宋熙撇撇嘴,不屑道:“宋令史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鱼羹,而在如何做顾令史的姐夫罢?”

宋熙尴尬的搓了搓衣角,不去反驳公孙寻,只傻傻道:“顾兄,不知咱姐姐芳龄几许,可有婚配?”

公孙寻大惊,没想到一句玩笑,似是歪打正着:“你!你怎么如此好色?”

宋熙坦然道:“那又如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再说,能和顾令史成一家人,以后工作起来互相帮助,岂不融洽?”

公孙寻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恨恨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宋兄可莫在温柔乡埋了英雄志!”

宋熙正要反驳,却见太尉府上的主簿大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高声唤道:“顾令史,顾令史,出事了,快,快跟我走!”

忍冬和宋熙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几分了然。

忍冬随即点了点头,跟在主簿身后出了门。

风静日暖,偶有花香袭来,清荷靠在廊檐下,正看着陆照影写给自己那本书。

陆照影写的深入浅出,条理分明,很适合启蒙,加上清荷从前便看过《地理志》,此时读起陆照影所写的这本书,自然是畅通无碍。

一时间,沉浸其中,叹服于地貌的多变和山川的多样,不由心神飞驰。

“清荷,清荷,公子,公子来信了!” 陆卓匆匆忙忙的走进院子,这才惊醒了清荷。

同陆照影失去联系时日已久,骤然得了信件,清荷自然也是高兴。

接过信封,迫不及待的拆开一观究竟。

原来,陆照影已由甘州入了,小半生闲云野鹤的他,居然投在了镇国将军公孙威麾下。

陆照影何等人物,不出数日,便做了公孙大将军的贴身幕僚。

然而比这个消息还令人心惊,是陆照影此举其中别有深意。

陆照影在信中说,忍冬自小不凡,投笔从戎是早晚之事。如今观六合之势,天下之局,他料定忍冬必起于西北。此番先去,不过打个头阵,为忍冬收揽人心。

还嘱咐道,一年内,忍冬若下定决心投身军旅,务必劝其远赴西北,届时定有一番天地等他作为。

合上信,清荷思绪万千,先生一直说要择木而起,难不成这良木竟然是忍冬?

只是先生如何断定忍冬要从军,又如何决定站在他们这边?

陆卓不知信中写了什么,见清荷眉头深锁,神情复杂,以为是公子说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当即紧张兮兮的问道:“清荷,公子说了什么不好的事吗?他亦给我一封信,除了关心你的生活起居,并没有提及有任何危险困难。怎么,你这封信说了别的?”

清荷猛然醒神,发现陆卓误解,忙解释一番,又道:“你可知你家公子去了凉州?”

陆卓一脸了然,显然知情:“公子要去投奔镇国将军,公子说,如今大成境内,唯有凉州与众不同,百姓富足,根基深稳。之前对外说要去甘州不过是掩人耳目。”

清荷点点头,早在还在茂乡时,陆照影便同他们分析过局势,现在他只不过是付出行动罢了。

说实话,清荷当初决定来洛阳,就是希望忍冬不再守愚藏拙,按照父亲教诲的那样,平淡无为的过一生。

毕竟大鹏总要翱翔于天空九天。

毕竟,无论她同忍冬的关系如何僵持,一颗为弟弟打算考虑的心不曾变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