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清荷(22)

作者:云卷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近水楼台 青梅竹马 关键字:主角:顾清荷,顾忍冬,裴九 ┃ 配角:迟容,陆照影,顾新词 ┃ 其它:年下,姐弟 忍过寒冬,只为和你相遇 顾清荷曾是大户人家的长女,有弟妹三人,各个冰雪可爱,然而一朝朝堂风雨,全家避祸乡间。官宦之家骤然到了乡下,吃不饱饭,又穿不上新衣,弟弟妹妹们连上私塾的钱都没有,对了,还有那个叫顾忍冬的弟弟,小小年纪却城府深沉,真叫人伤透脑筋。点击展开

清荷本就等的焦急,等的失落,听父亲一吩咐,第二日便去了宜丰县城。

作者有话要说:过度章,比较短,下章再补肥肥章。

求留言求收藏,吼吼!给我动力吧大大们!

第 19 章

宜丰县城一行,清荷去时心急如焚,归时忧心忡忡。

原来,天顺一年伊始,今上便不知着了什么魔怔,异想天开的要为皇后之父加赐九锡。

九锡规格之高,乃天子象征,大成一朝从不曾加于臣子之身,如今圣上却不知受了什么蛊惑,要将这至高无上的荣誉授予无功无望的外戚。

朝内哗然,如今有良知、有见地的臣子虽然凋敝,但总不至于无人,一时间上书劝诫之人不断。

可今上一意孤行,便要加九锡与国丈,大臣们也毫不退让,不留商量的余地,外戚一派一看就着急了,立马出来和清流一派唱反调,今日你们锥心泣血贵在大殿外哭诉,明日我们上书罗列国丈如何德行高尚,当为万世之表。

局势就此僵持,不知走向何方。

陆照影推断,迟然十有八九也牵扯其中,便让清荷写了封书信,派了个机灵的家丁,跟着陆家商队去洛阳打探,寻得机会便将书信送出。

清荷心中着急,恨不得插翅亲去洛阳,可如今顾家老小还在茂乡,时局又多动荡,怎可舍下父母幼弟,于是只好作罢,默默等待京城消息。

辞别陆照影,出得门来,见昔日繁华的县城已有破败迹象,市集有小半商铺关门大吉,街上行人各个无精打采,面黄肌瘦。心中叹息,民不聊生,今上还在为了一己私欲,大肆助长外戚气焰,对内忧外患不闻不问。

大成国祚,清荷向来不看好,可若风雨飘摇,顾家人身若浮萍,又该如何沉浮?没来由的,心中分外想念简朴不大的茂乡小院,和家中言笑晏晏的每一个人,清荷加快步伐,第一次如此迫切的想要回家,见到自己珍惜的亲人。

陆照影派出的家丁,果然机灵,虽说耗费了些时日,但总算将京中之事打探了个一清二楚,还迂回曲折的见到了被囚禁的迟然一家,九死一生的带回迟容书信一封。

家丁一到春晖书局,陆照影立刻放下手中一切,带着他风风火火的往茂乡赶。

赶到顾家,也顾不得问安寒暄,立刻将近日在京城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说起来,圣上要加九锡,倒也不是全无缘故,原来戚皇后又怀了龙种,太医们不知是是屈服于戚家势力,亦或是医术突飞猛涨,纷纷断言皇后这胎还是个男孩。

戚皇后身份由此日益贵重,对着皇上也是小性子使个不断,诊出是男孩后没几日,便吵着要皇上赏赐娘家人。今上左思右想,戚家金银如山,国丈位列三公,实在是无上的尊荣,想不出还能赏些什么,总不能让了皇位给国丈坐。

一日贴身宦官为他出了个主意,这宦官颇有些文化,张口就道:周公大功大德大智,曾受九锡之尊,如今国丈日月光辉,哪点比不上周公?圣上不妨也效法古制,以九锡加之,皇后娘娘定然高兴。

圣上想了想,深以为意,立刻宣诸于朝堂之上。可这边才美滋滋的说出口,不少老臣就颤巍巍的昏了过去。

迟然身体好些,不至于当朝昏厥,但和外戚党一番唇枪舌战,也气倒了。

圣上受到如此阻力,本不必要如此坚持,可就在这时,圣上堂兄武定公幽州归来述职,献出一本记满谶语的卧龙符,上面通篇奇言怪语,看的今上一头雾水,然而其中一句话五个字他还是看得懂,“戚佐大成兴 ”。

“戚”毫无疑问,自然是指戚氏一族,这下他便认定戚国丈的九锡加的应该,戚皇后之子为太子立的绝妙。

当年□□因谶语得天下,大成一朝对谶语迷信异常。今上心想,大成要由此兴,你们这些无知臣子还要拦着,实乃居心不轨,于是下定决心半步不让。

迟然几番抗争下来,圣上动了怒,全家都被软禁在府内,断了一切音信,眼看过了和顾家约定的期限,却无法通知对方情况有变,每日只得在家干着急。

还好陆照影的家丁混入顾府,这才了解了顾家近况,迟容又写了封信让他带回,迟家上下,心中稍定。

陆府家丁长得貌不惊人,但口齿伶俐,逻辑清晰,洛阳之行又处处果敢机敏,顾清荷不禁刮目相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家丁不过十五六岁,骤然得了仙子关怀,不由有些害羞,刀枪火海没怕过,此时倒颇有些心惊肉跳。

陆照影见他忸怩不止,暗自好笑,介绍道:“他叫陆卓,我父亲喜爱他倒要胜我几分。”

清荷点点头,诚心道:“陆卓,谢谢你,眼下顾家无以为报,日后若你需要,我们能做的到的,一定鼎力相助。”

“不,不要,为公子做事是我的本分。再说,再说,迟太傅家人对我很好,我愿意替他们传话。”陆卓边说边连连后退,仿佛清荷是什么洪水猛兽。

清荷不解陆卓为何这么怕自己,也不欲深究,便道:“你的恩情,顾家也记下了。方才你说迟三郎有封信?”

陆卓忙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盒,盒中躺着两枚褐色丸子,陆卓将两枚丸子掰段,从其中各取出一张小纸,又拼在一处递给清荷。

清荷接过信,迫不及待的去一边看,新词新曲第一次见这样传递消息,好奇的凑到陆卓身边,细细去看。

裴九和忍冬则跟着清荷去了一侧,斜眼歪脖的偷看迟容来信。

信是匆匆写就,并没什么甜言蜜语,只说京城事了便会立刻给她来信,望清荷善自珍重,照顾好父母,静候相聚。

裴九心道:这事怕是没这么容易了解,如此一来二人婚事称得上遥遥无期,不由心中窃喜。

但见清荷愁眉不展,心中不是滋味,偷偷说了句:“迟容心中家国天下,你的位置实在是少。”

清荷一手握着腰间那半枚玉佩,犹在出神,并未听清裴九说了什么。

忍冬一挑眉,问道:“裴哥哥心中我阿姐又有几许?”

裴九理所当然道:“那还用说?我朝思暮想唯一人而已。”

忍冬颇不以为意,又道:“若和帝王霸业相比呢?”

裴九一愣,才嬉笑如常道:“胡说些什么,帝王霸业又不是后院白菜,岂能说有就有?”顿顿又道:“且醒握天下,醉拥佳人,这有何矛盾?”

忍冬眸光流转,淡淡一笑,不再说话。

那边顾吟海还在和陆卓说话,“不知这一路上平安否?”

陆卓终于喝上一口水,嗓子还没滋润,又接着道:“官道现在有不少打家劫舍的匪帮,要钱的要人的,各立名头,好在我自小习武,到不怕这些。这是这一路饥民甚多,看着让人心酸。”

陆照影也道:“大成之弊皆悬而未决,如今除了京城,唯有镇国将军所驻凉州稳定富足。”

顾吟海道:“镇国将军曾与我有数面之缘,有勇有谋,心贯白日,确实是当朝难得的将帅之才。”

陆照影道:“只叹当朝镇国将军般的人物少,戚国丈之流却如过江之鲫。”

迟容不知何时会来茂乡,清荷也没了盼头,索性扔了画笔,不再画画。如今动荡,看书的人少了,抄书的活计也少了许多,清荷每日发呆的时间便多了起来。

陆照影见清荷情绪低迷,在家翻腾了半日,找出本当年自己初学绘制地图的入门书籍,告诉清荷待她通读完此书,他会收她为徒,正式教她堪舆之道。

清荷这才振作精神,每日和忍冬他们凑在一处,用一支蜡烛看书。

终于在入冬之前,看完此书,从此每周会在春晖书局歇一晚上,跟着陆照影学习。

裴九和忍冬刀法初成,李慕自感已无可授之艺,又爱惜二人天分,便推荐了另一位友人前来相教,并告诉他们二人,无论是自己所传授的还是这位师傅要传授的,皆是江湖上一流的功夫。可以跟着新师傅入新道门,开眼界,也可只将自己所授练到炉火纯青。

言罢飘然而去,只说江湖再见,倒是新词新曲二人伤神了一阵。

新师傅名叫何络,刀法精妙,但与李慕所传却是两个路数,李慕之刀浑厚大气,何络之刀狠辣出其不意,倒是很合裴九胃口。

裴九遂跟着何络再次从头学起,忍冬已将李慕之刀练出凶猛的意味,便决定继续原来的路数努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