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33)

作者:月木流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花朝 ┃ 配角:顾恒安,顾寅 ┃表妹进京后的日常拒绝“表哥” 花朝进京后,才知道魏家打着给她说亲事的主意。可她姓花,不姓魏,家中祖母、父亲、兄长都在,再不济还有花家本家人在,哪里轮得到魏家做主。当然,魏家不敢明着做主,却想欺她年幼“无知”。把人接来京城,花家人离得远,就想随意摆布她。真是,又想说那句,不作死不会死。点击展开

说到董公子,花朝一回来就发现多出来一人。董淦,兵部尚书之子,董湘的兄长,赐幡使接了香囊的那位。没想到长得高高大大的一人,却特别容易脸红,听长乐公主提到他,立刻脸就红了,连连摆着手说:

“应该的应该的,随手随手,呵呵……”

小麦色的脸上红的快跟烧了似的,温宁却始终不吭声,难不成是被今晚的事情吓到了?

“的确该好好谢谢董公子,等我和姐姐回去后就会禀明长辈,改日上府上拜谢。姐姐说是吧?”

“呵呵,真不用,我当时也不知道是县主,我就顺手……”

董淦的话没说下去,因为看到温宁睁圆了眼睛瞪着他,挠挠头头不吭声了。

花朝想到了董湘,感觉不愧是兄妹,说话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公主,时辰也不早了,不如早些回去吧。我姐姐脚伤也要好好再请个大夫看看。”

“是啊是啊,该回了。哎,日后我可不敢随便凑热闹了。”

今晚乘兴而来,却有点败兴而归。长乐公主实在是有点不开心,也更是有点后怕,又说:“今日都是我不好,过几日温宁脚好了,我给你们赔礼。”

温宁和花朝皆表示不必如此,虽然是长乐公主相邀,也是她们自己想出来玩,而且本来就是意外嘛。

因温宁脚伤,长乐公主执意要先送她们回兴王府,推来推去最后却变成了先送长乐公主回宫,然后顾恪谨代为送温宁和花朝。董淦自然不好跟着,便在茶馆门口分开。好在人潮基本散去,路上好走了许多,走个马车是可以的,虽然慢了点但至少不用担心温宁的脚伤。

早有人先回兴王府禀报,待花朝她们到门口的时候,已经有健壮的仆妇等着,看到温宁下马车就把人背进去了。脚伤难养。

花朝也担忧温宁,可总不能不理送她们回来的顾恪谨直接跟进去。

“今日多谢殿下。这么晚了还让殿下来回奔波。”

顾恪谨一晚上紧绷着的情绪,不高兴的情绪,到这会儿,单独面对花朝时,忽然一下子又都好了。

“表妹总是这么客气吗?本来皇祖父让我跟着,就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啊。”

花朝心底呵呵,今上是让你保护长乐公主的安全,不是“你们”。

“也不是客气,就是感谢。”

“表妹若是谢我,不如把那个青面獠牙的面具给我吧,我瞧着还挺喜欢的。”

花朝愣住了,歪着头,想看清顾恪谨笑容背后的意思。

“宫外的东西不太好带进宫吧,殿下若是喜欢面具,改日我请人做了好让兴王叔送进宫去。”

花朝用词严谨,只说送进宫,可没说就是单独给顾恪谨的。

顾恪谨早料到了她不会将面具给他,其实不该这么说的,可刚才那一瞬间不知道怎么就还是说了。听她回绝,倒也不觉得意外。至于她话里的内涵,权当听不懂。

“那多谢表妹。”

刚想再说什么,一声烟花爆开的声音,不远处的夜空又被照亮,花朝条件反射的望过去。一张娇颜被映的透亮。

“京城就是这样,热闹的时候热闹的厉害,清冷的时候清冷异常。表妹喜欢吗?”

再转头,看到顾恒安一转不转的盯着她,花朝竟然从他的面上读到一丝寂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自认是凡人俗子,还是喜欢这热闹的烟火气多一些。南延也热闹的,虽然比不得京城,可南延有我至亲之人在,我还是更喜欢南延一些。”

花朝似乎答非所问,可顾恪谨懂了,这也还是意料之中的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表妹说的真好。时辰不早了,表妹快进去休息吧。”

兴王府的大门缓缓关上,顾恪谨的笑容慢慢消失。

“去查今日温宜县主在太平门时可有遇到什么人?还有那个面具。另外,今日温宜县主走散的事,管好那些人的嘴。”

翻身上马,又一朵烟花绽开,顾恪谨抬头望了望。

真是漂亮啊,火树银花合,明月逐人来,暗尘随马去,上元不眠夜。

果然,她说的没错,“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者有话要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这句话是在一个公众号的帖子上看到的。很喜欢。

这次的疫情更是感触很深。如果天天能聊聊八卦,说明太平无事。

终于有了个榜单,谢谢。求评求评求评。

第25章 探望

温宁的脚伤的不重, 却也要静卧修养一段时间,兴王府第二日就往董家送谢礼去了。花朝与王妃身边的女官一同出门的, 不过花朝是要去魏家。

虽然花朝住在兴王府, 可魏家也不能完全就不理了, 正月十五说是有长乐公主相邀没有上门就算了, 正月十六还是要去一趟的,也省得魏家的人日后拿来说嘴。

花朝没多少话跟魏老夫人说, 却被魏老夫人拉着说了很久。先是跟花朝说什么教养子女多不容易,然后提到花朝的母亲,说她母亲最是孝顺, 什么都想着父母兄弟姊妹,说她母亲教养出来的花朝, 必定也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然后就话题一转, 就拐到了听说花朝去了太子妃的宫宴,认识了长乐公主,满口的说长乐公主得盛宠, 花朝与长乐公主交好是大好事。

说了这么多, 无非是想以亲情想要挟,让花朝也替魏家谋些好处。好在, 魏老夫人估计是觉得跟一个小辈说太明白有点没面子, 主动提起李氏,说让花朝去探望一下。

花朝心底冷笑,想必魏老夫人早跟李氏商量过的,可魏老夫人是觉得李氏为什么要一直听她的话呢?她也不是对李氏好啊。不过像魏老夫人这种人, 不好的自然都是别人,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花朝这次来就要探望李氏的,魏老夫人所提,正合心意,都不用找离开的借口了。

“听闻大舅母病了,如今可好些了?”

初见李氏时,挺精神爽利的一妇人,虽然在魏老夫人面前总有些束手束脚,却不像如今这般,带着厚厚的抹额,歪在床上没什么神彩的模样。

“好多了,还要多谢你之前送的洋参,大舅母可舍不得泡茶。正好这次大夫看了,说我这身子虚不受补,本来用不得参的,那洋参性温倒是刚好。”

“那就好,我那里还有,回头再给大舅母送些过来。”

李氏点头称谢,看着花朝笑靥如花的模样,又想到了她母亲。

“我刚嫁进来时,你母亲待我最和善,可惜那时候我自己都过得小心翼翼,也帮不了她多少。你母亲刚出嫁时有信回来,知道她过的挺好的,只是没想到后来……”

花朝打断了李氏的话,她其实不太喜欢跟魏家的人回忆她娘,魏老夫人已经说了一堆了,这会儿李氏也来。

“大舅母,我娘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人坏话,在她眼中对她不好的都是情非得已,对她好的她铭记于心。可我爹说这样一点不好,因为最终把自己闷坏了。所以我爹教我,学我娘的善良,但也要记住对什么人善良。我爹还说,有些事不提是为了显得自己大度,却不代表对方没有做错。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李氏不说话了,苦笑了下,是啊,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别人没有把所有的错归咎到魏家身上,魏家却还舔着脸状若无事,甚至想极尽利用之能。想着昨日老夫人跟她说的那些话,再看花朝,她是没脸开口的。

“我就是看到你想到你娘,没别的意思。从你外祖母那过来?你是个聪明孩子,有些话大舅母不说了,你自己心里有个掂量。你是小孩子,家里有大人在,不需要你来拿主意的。姑娘家,能依仗家里那是幸事。”

花朝有些诧异,是她被影响了情绪,误会李氏了。李氏这话明显是让她不要管魏家了,甚至是怂恿她回家“告状”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呃,大舅母我刚才就听了一耳朵的,还以为……对不住大舅母,您勿怪。大舅母说的是,我本来也做不得什么主,一切都听我爹的。大舅母也是,养好自己的身子最重要,大表姐的孩子还等喊您外祖母呢。”

说到自己唯一心心念念的女儿,李氏也笑起来,拉着花朝的手说:“你们都是好孩子,大舅母晓得的,以前还是看不开,看开了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上一篇:难讨美人欢+番外 下一篇:见鹿+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