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22)

作者:月木流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花朝 ┃ 配角:顾恒安,顾寅 ┃表妹进京后的日常拒绝“表哥” 花朝进京后,才知道魏家打着给她说亲事的主意。可她姓花,不姓魏,家中祖母、父亲、兄长都在,再不济还有花家本家人在,哪里轮得到魏家做主。当然,魏家不敢明着做主,却想欺她年幼“无知”。把人接来京城,花家人离得远,就想随意摆布她。真是,又想说那句,不作死不会死。点击展开

李氏都走了,大老爷又可能要来,吴氏和张氏自然也不好再坐下去,随后也就跟魏老夫人请辞离开。

刚出了院门口,吴氏却忽然拽着四夫人,悄声道:“弟妹,我看大伯这次是有事,咱们两房可要好好打算打算啊。”

打算什么?张氏可不敢问,也不想问不想听,只充作不懂,陪着笑回答:“二嫂,你知道我什么都不懂的,我们这房都是我家爷做主。我先回了啊……”

看着张氏落荒而逃似的背影,李氏气的直跺脚,暗道四房没骨气。

作者有话要说:释:

1、宋代开始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只用。现在的明信片、贺年卡,据说也是由此而来。

2、宋孟元老《东京华梦录》记载,“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也有说是立春日,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立春当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我做了改动,按照文中设定了刺幡使这个虚构的,也省去了入朝称贺这个。勿怪!勿纠!

第16章 鸡毛

李氏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就回了自己屋里歇下,只派了个小丫头去前院传话。自己歪在床上,难得的闲下来,新年头三天,阖府上下数她最忙,大年初一还是她生辰,可有谁问她一句。她的大姑娘出嫁后,满魏家也就只一个季妈妈能陪着说说话。

“妈妈,珍儿那边要送去的东西可都收拾齐整了?”

“夫人忘了,东西昨儿就送走了。”

李氏眯着眼睛点点头,道:“是了,我竟忘了,年纪大了。”

季妈妈是李氏的陪房,这些年看着自家姑娘从新妇熬到鬓边生了白发,心疼的很。

“夫人在老奴面前说老,真不该。”

李氏浅笑了下,握了握季妈妈的手,道:“我老了,妈妈也老了,好在还有妈妈陪着我。对了,等十五的时候记得提醒我去趟观音寺,我要请个观音大士回来。妈妈,你不知道,自打接了珍儿的信后,我是又担心,又觉得松了口气,只盼我的珍儿能一举得男,日后能顺遂些。日后我就吃斋念佛,期望佛祖保佑我的珍儿,他们要闹什么我都不想管了。”

“夫人早该看开些了,这些年……哎,不说这个。大姑娘是有福之人,咱们跟去的人不也说了嘛,大姑娘有孕了,姑爷身边也没留人。等姑娘再生个儿子,姑爷得了功名,可不就什么都有了。”

好听的话谁听了都高兴,李氏闻言也笑起来,却又叹口气道:“姑爷的功名还在其次,我就看他是个忠厚人。我只有珍儿这一个,当初把珍儿嫁回李家,也就盼着她能夫妻和睦。”

“夫人放心吧,会的,会的。夫人如今尽心教养三少爷,日后也会有福报的。”

“福不福报的我也不想了,只盼着他日后有些出息,记着我对他还算尽心的份上,给珍儿能撑腰就行。”

如今的李氏族长其实是李氏的堂兄,魏玉珍说是嫁回舅家,却也是隔了一房的。也正因为没有亲兄弟,李氏这些年在魏家才更艰难。

“老奴看三少爷是个好的,三少爷自小养在夫人跟前,又在李家读书,有大姑娘照顾着,跟夫人和大姑娘都亲近的很。就是三少爷记名的事,夫人到底怎么想的?”

“哪里是我想就成的。当初抱了他过来,我就提了记名的事,反正我也不会有儿子了,既要养就正经的把名分落实了,两厢都好的事。可这么多年下来,老爷那里拖着,老夫人那里也拖着。老夫人怎么想的我能猜到,无非是怕影响了二房,老爷那里不同意我倒是奇怪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肯定是平姨娘捣鬼的呗。前几年老爷都不去她屋里了,这一年也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拢了老爷。”

李氏摇头,道:“随他们吧,老爷其实倒真算沉迷女色,可……算了算了,总归是没夫妻缘的。不提了,等贺哥要考童生时,总能有个说法的。”

“也是,老爷就三少爷一个儿子,总要替三少爷考虑的。对了,夫人,二姑娘也到年纪了,老奴觉着夫人不能大意了。”

李氏又是长叹一口气,对于这个庶女,她自认能做到的最大限度都做了,可对方仍不知感恩。偏偏庶女也是她这个嫡母的责任,有些事她想不管都不成。

“我知道的,今年内必定要把她的婚事定下来的。为了珍儿,我也不会故意为难她的,只要她别上赶着找事儿。”

想起来年前为了些炭火的事,魏玉兰扯上花朝耍花头,李氏又是不满又是不屑。好在花朝是个懂事明白的,不然她真是面子里子都丢到外头去了。

说起平姨娘母女,季妈妈也是直撇嘴,想了想又道:“夫人是心好,奈何那些小人之心。这么说,老奴倒是想起一事来,庶女的婚事要说好办自是不难,可夫人瞧着老爷如今这样,可别……到时候二姑娘那里再算到夫人您头上来。”

李氏一个醒神,猛地抓着季妈妈的手,道:“妈妈说的是,妈妈提醒我了。可不能出了拿庶女去换前程的事,对珍儿、对贺哥儿可没好处。哎,本来我也不欲管老爷今年为什么没得了银幡,回头还是打听下吧。哼,咱们老爷的性子,想有大事估计也不成的,不然这么多年也不会缩在正四品的位置上不动了。”

大老爷的性子便是想做坏事也没那个贼胆儿,才学不显,情商一般,魏老爷子临退的时候把大老爷拱上了现今的位置,这么多年了也还是。

京里正四品的不知多少,没得银幡的自然会有,只是魏家以前有祖辈的基础在,比别家看着更高点罢了。可魏大老爷数年来位置不动,别人再看魏家早不是当年了,只有魏家的人还醒不过来。不进则退啊。

魏大老爷没得银幡,以及魏家的各种热闹过了两日也经冬天的口传到了花朝耳朵里。

听说魏大老爷连这点圣恩都没捞着,花朝直摇着头。

“魏家还当自己是以前一品大员的门第啊,再是有底子这些年也被魏家几位老爷给挥霍的差不多了。真是打脸现场。”

冬天听了喜妈妈的吩咐,要事无巨细全学给花朝听,说的极为详细。

“姑娘,还有热闹呢,大老爷这边不过是没得了银幡,二房那里就动起来了。原来这些年魏家留下的人脉关系都紧着大老爷用,二老爷那里也在正五品上很久了,这次就逮着机会跟老夫人要人要银子,还说什么以前为了魏家他便忍了,如今不能因为大老爷一人拖累了全家的话。”

以前她们就打趣过冬天,哪天离了花家也能去做个女先生,说书逗唱的,特别是学别人说话那表情神态简直绝了。虽然见二老爷的不多,可冬天硬是把二老爷学了七成像。闹得花朝仿佛就看见二老爷虚伪的模样。

笑罢又道:“世家望族的资源也不是无穷尽的,向来是先给嫡枝和有前途的子弟。大老爷原本占着嫡长,用起魏家的资源那也算名正言顺。可大房只有庶子,二房便一直蠢蠢欲动,如今得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的。”

“话是这么说,可大年下的这么闹起来,吃相也够难看的。”

谁说不是呢,不过是个插头的银幡胜,也就是过年时候圣上图个乐罢了,至多就是面子不好看,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损伤,若是日后谋划的好,完全不会有损伤。二老爷那边就急吼吼的开始“夺权”,真是全然不顾同根的情面啊。

“那老夫人呢?怎么说?”

冬天撇撇嘴,继续说:“哼,再没见过这么偏心的老太太。二老爷所说,大老爷肯定不会答应啊,好似俩人差点在老夫人跟前打起来了。然后魏老夫人最后虽然没答应二老爷说的,却是让大老爷答应待日后大少爷科举入仕了,要大老爷好好带着大少爷。”

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大老爷有儿子的啊,魏贺就算是庶子也是大老爷的亲儿子,而且大老爷就只有这一个儿子,哪有不带儿子带侄子的,除非侄子特别特别优秀以及大老爷够高风亮节。可显然魏贤并不优秀,大老爷也绝不是大气的家主。再说,魏老夫人真是笃定了魏贤就能科举入仕?是真不知道魏贤私下里是什么模样啊。

上一篇:难讨美人欢+番外 下一篇:见鹿+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