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皱(21)

作者:月木流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市井生活 关键字:主角:花朝 ┃ 配角:顾恒安,顾寅 ┃表妹进京后的日常拒绝“表哥” 花朝进京后,才知道魏家打着给她说亲事的主意。可她姓花,不姓魏,家中祖母、父亲、兄长都在,再不济还有花家本家人在,哪里轮得到魏家做主。当然,魏家不敢明着做主,却想欺她年幼“无知”。把人接来京城,花家人离得远,就想随意摆布她。真是,又想说那句,不作死不会死。点击展开

花朝眼瞧着从斜对面窗户里突然扔出个香囊,也不知里面塞了什么,直直的往四位赐幡使那边坠过去,恰好砸到了董公子的旁边。习武之人反应快,伸手接了个准,接住了才发现是个香囊又觉得烫手起来,可惜其他三位公子都是有经验的,没人肯替他接手。被调侃的董公子,小麦色的脸上竟是一片红晕。

说实话,这银幡胜并不是人人插了都好看的,比如说那位董公子,因为五官是很硬朗,线条感极强的模样,可能练武也没有其他人白皙,呈现小麦色的脸,配上银色的幡胜后,再被冬日的阳光一照,反倒衬得面色更黑起来。加之刚才接了个从天而降的香囊后面上红晕不退,瞧得人想笑。

“哎呀,这董公子不知道晓不晓得自己这样子啊,明明挺英武一人,却有点扭捏起来。”

“是啊,接了个香囊闹得手足无措的,脸红成这样,这董家估计家教也挺严的吧。”

温宁点头,道:“听我爹说过,这董大人的确是很严肃一人。”说完又凑近了花朝,问道:“妹妹家中都是武将,日后可还想再嫁个武将?还是想寻个文臣贵戚?”

花朝白了温宁一眼,“姐姐出了门反倒口没遮拦起来,当心我回头跟表婶告状。”

“呵,才不怕你告状呢,而且你之前也说我了,才不信你好意思告状。再说,我娘说了女大当嫁,自己先想好了嫁个什么样的夫君,家里才能去给寻啊,不然真是盲婚哑嫁,苦的还不都是自己。”

花朝点头,这话不差,跟她爹说的差不离。

“我倒真还没仔细想过,我爹爹说最主要的是心意相通,三观相和,不然一辈子那么长哪里过的下去呢!”

“我爹娘也说过这话,所以他们才没催着哥哥和我,虽然也都在慢慢相看起来了,可爹娘说了,总归最后要我们点头的。哎哎,快看,我哥哥旁边的就是平王世子,如何如何?”

温宁说着又把花朝往窗边拽了拽,花朝一个不防备竟是探出了半个头。原本在屋子里,花朝和温宁就没带帏帽遮面,这一看,冷不丁竟对上同样看过来的目光。

两人似乎都愣了下。

花朝急退回窗后,白了偷笑的温宁一眼,兀自回了桌边坐下。

“好妹妹,别生气,瞧见了也没什么嘛。反正过年总有几场宴的,也还是会碰上嘛。”

花朝倒也不是真生气了,只是被那人最后的一笑弄得有点不自在。不是明明都要骑马走过去了,干嘛还忽然回头,真是的。模样倒的确还算不错,这一点魏家也撒不了慌。笑倒也罢了,还故意点点头,他们认识吗?点什么头啊?真是令人气闷。

“我没生姐姐的气,遇不遇上都与我不相干。就魏氏那点想头,还真敢拿到明面上不成?就算他们敢,也要看看别人许不许呢。”

说到魏家,温宁也是直摇头。

“魏家这几年是越来越不行了,魏大姑娘没出阁的时候,偶尔见过几面,倒还算是不错的。”

世家望族若是最后只有一个姑娘家让人说上几句好,这家也的确是差不多了。

“我虽没见过,可观大夫人李氏,想来她教养出来的姑娘应该也不差,可惜李氏没有亲儿子,不然或许魏家日后还能好些。”

大房只有魏贺一个庶子,从小就在李氏跟前养着,可据说到现在都没有真的记在李氏名下,也不知道是李氏有什么想法还是其他人。而一个庶子,便是记在了嫡母名下,身份上始终算是有瑕疵的,日后的成就,除非天纵奇才,否则也是有限的。

“哎,管他们如何呢,反正别来算计妹妹就懒得搭理他们。妹妹只管在我家住下,别被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搅了心情。我跟你说,过了初五就开市了,到时候才热闹呢。等我哥哥不上值了,让他带着咱们再出来。”

温宁和花朝在雅间里聊着,却不知也有人聊着她们。

“润泽兄,与温宁一道的便是花家表妹吧?果然……”

其实刚才顾恒安回头的时候,顾寅就知道他看哪里,可没想到他还能直问出来。微微皱眉道:“雅正兄不好生看路,是看哪里的?”

“看美人啊,路有什么好看的,这大街上空空的,闭上眼都能走。”

顾寅眉头皱的更深,看着顾恒安,很认真的说到,“雅正兄慎言,当知这样说话不合适。”

顾恒安摸了摸鼻子,就知道跟顾寅谈不到一处去,却又故意道:“我也没说错啊,表妹是美人啊,有何不合适的?我可是正经的夸表妹呢,润泽兄误会什么了?”

同姓顾,同龄,同样都聪明,顾恒安和顾寅彼此不算了解对方,却似乎有种本能,本能的看到同类的感觉。

“误会倒没有,只是略觉好奇,世子这表妹如何说的这般顺口。”

满京城的世家谁不知道平王世子对继母魏氏没什么尊敬,平王纵着这个儿子,魏氏人也不怎么样,所以平王府内的不和,外人都只当是热闹看。

又不是听不懂被顾寅讽刺了,而且听顾寅从“雅正兄”变成了“世子”,顾恒安就知道这位是很不高兴了。不高兴还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算不算虚伪?

顾恒安暗自哼了一声,口中却一副理所当然的说:“这有什么好奇的,从礼法上来算,花家表妹就是我表妹啊。”

这样“泼皮无赖”般的说法,还真是令人瞠目结舌。顾寅摇摇头,不想再与他掰扯下去,只道:“曾祖父甚喜温宜表妹。”

原本顾寅抬出老兴王的名号,意思是花朝有老兴王做靠山,你有什么花花心思也都收一收,却不料顾恒安完全一副听不懂的样子。

“是吗?这么说表妹住到润泽兄府上去了?那改日我也去给曾叔祖请安去。”末了竟然还似唱似念一句,“墙头马上遥相顾……”

得了顾寅冷冰冰的一个眼神,顾恒安才闭了嘴。

至于行于他们之后的钟、董两位公子,聊着别的,却耳听八方,自然也没落下顾寅和顾恒安的交谈。不便插嘴,倒是都记住了一个人,花家的温宜县主。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

说是百官,自然还是天子近臣,不过是为了彰显皇恩的一种,银幡居多,金幡数少,而除了初一会有赐幡使亲自登门,后两日都只是太监送到臣工府上的。得了的自然是“帽饰招得笑语喧”,没得的,特别是以前得了今年没得的,恐怕这个年就过不安生了,至少心里敲小鼓,是得罪了上峰还是办坏了差事?所以说,皇恩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难得新年头三天,天天是晴日,可太阳都落山了,魏家门上还没见到送银幡的太监,今日已是初三。

魏老夫人年初一被兴王府的女官言语敲打了,心里就憋着一口气,这会儿听说大老爷在前院书房摔了一套茶盏,这口气更是憋得要内伤了。

“大伯是正四品呢,竟然也没得银幡?大嫂,别是出什么事吧?”

偏生吴氏还要落井下石,李氏抬眼看了她一眼,继续坐着不吭声。

“啪”的一声,吓了正欲说话的吴氏一个哆嗦,转头瞧见魏老夫人不善的神色,后面想说的话也咽回去了。

“老大家的,你是怎么做事的?”

李氏心底冷笑,吴氏不经长嫂、奚落讥讽,老夫人不问,矛头就盯着她。想当年,她刚嫁进魏家时,因自家爹娘都不在了,也拿老夫人当亲娘似的,可结果呢,十几年都捂不热的。

“不知母亲是说什么事?内宅的事,儿媳最近不知办差了哪件?”

李氏竟然也开始顶嘴,魏老夫人眼睛都要冒火了。

“哼!内宅的事还需要我问?你若做不好就主动给别人管。我是问你老大这次的事。”

李氏深吸了口气,压下心中气闷,道:“回母亲,儿媳的见识只在这内宅,夫君素来不与儿媳说外头事的,儿媳实在不知到底能有什么事。不如儿媳去请夫君过来吧。”

魏老夫人见李氏这般,一时倒也没有别的法子,冷哼一声,道:“女人家管好内宅是好的,可也不能全然不管外头,怎能让自家夫君与你连说都不说呢?”

这是埋怨李氏没本事,拢不住自家男人,吴氏在旁微微撇嘴偷笑,李氏却只做不见,一派恭顺的起身答应着,转身就出门了。

上一篇:难讨美人欢+番外 下一篇:见鹿+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