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3)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甫进门,便见一袭天青色冬袍,长身玉立的男子负手在当院,他闻声回眸,与扶意目光交汇。

这一眼,彼此都是怔然,但男子立时收敛了眼底的惊讶,扶意亦如是。

翠珠迎出来,笑道:“言姑娘,这是我们家三公子,才刚回府,您还没见过吧。”

扶意定下心,上前两步,福了福道:“三表哥有礼,扶意见过兄长。”

祝镕欠身,和气地说:“表妹有礼,我是来替韵之告假,望你通融。”

扶意道:“这是自然,还劳烦表兄亲自跑一趟。”

虽是亲戚,但离得那么远,不论宾主还是男女,彼此都该端着礼节,而这清秋阁里外,都是正院大房的下人,多少双眼睛盯着,祝镕便将一些话咽下,只道:“初次相见,本不该如此仓促,奈何时辰紧,你既通融,我立时要走了,失礼之处,还请表妹包涵。”

眼前的人匆匆而去,扬起一阵清风,翠珠几人跟着送公子出去,香橼来搀扶小姐,轻声道:“这三公子,果然和传说的一样。”

扶意往书房走,没有回应香橼的话,她记得很清楚,也绝不会认错,想来祝镕同样有所察觉,方才那句“初次相见”太刻意,而他们说的,本也不是初见该有的话。

这一边,祝镕大步流星走出正院,韵之早早等在门下,不安地来回走动,终于见着兄长身影,立刻飞奔而来,满脸期待地问:“言扶意说什么了吗?”

祝镕道:“就是答应了,没说什么。”

韵之撇撇嘴:“她那个人话是不多,但一开口又总说好听的,反正奶奶很喜欢她。”

祝镕只嗯了一声,眉宇间似有所思。

韵之又道:“大伯说她念过很多书,是纪州有名的才女,可我怎么没听大姐姐提起过,不过这几日大姐姐……”

堂妹叽叽喳喳,祝镕半句都没听进去,直到韵之上了马车,他才回过神,一并跟着上车,带着她离家而去。

第3章 养子

兄妹俩出门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东苑就接到了消息,二夫人姜氏带着下人赶来清秋阁,见了扶意很没好气。

这几日,姑祖母身边的芮嬷嬷,有意无意地对她提起一些家里的事,扶意便知道,二夫人为了女儿在宫里闹笑话,急得病了一场,如今更是憋着口气,满心盼着韵之能有出息。

女儿这才刚好了三天,转身就跟着兄长出门去逛,而扶意既是西席,本该约束自己的学生,不论是不是她把韵之放出去,二夫人都是要找她说话的。

“伯母,方才姑祖母夸赞韵之妹妹的字写得好,您要不要看一眼?”

扶意主动开口,一面命香橼去取习字来,一面细细地说了韵之这几日念什么书、背什么诗。

姜氏来时满肚子火气,这会儿听说老夫人夸奖,又亲眼见了女儿写的字,再听这几日的表现,心里反渐渐踏实。

扶意见书房里气氛有所缓和,便道:“二伯母,韵之妹妹虽活泼,可十分聪慧,诗词文墨皆是一点即通,斗胆说句怕您不高兴的话,还望伯母见谅。我想着,那日宫里猜灯谜,妹妹是御前慎重,却叫有心人在旁起哄,妹妹便是想起来什么,也无从说了。”

姜氏一听这话,心怀舒畅,本要来兴师问罪的人,竟是拉了扶意的手,说了一番肺腑,盼着扶意能助她家闺女早日长进起来。

扶意心下松了口气,依然言辞谨慎,小心应对。

吃了两盏茶,二夫人终于要走,她恭敬地送到门外,姜氏满面笑容:“姑娘回去吧,过几日到东苑来,眼瞅着就要开春了,伯母给你做几身新衣裳。”

扶意忙欠身:“多谢二伯母慈爱。”

二夫人心情大好,便带着自己一行人,赫赫扬扬地离去。

目送她们走远后,扶意才回书房,兀自将桌上的书册都收了,香橼撤下茶盏,再回来时,轻声道:“奴婢瞧见廊下两个婆子,悄摸摸地出去,真不大气。”

扶意笑了:“不大气?”

香橼忍不住嘀咕:“小姐,您没看出来,这清秋阁里的人都是……”

扶意伸手示意她噤声,郑重地说:“大家族里,难免是非,你我不过是客。”

香橼是聪明丫头,点头道:“我听小姐的,不过呀,老夫人说把府里其他几位小姐一并送来念书的事儿,您再考虑考虑?”

扶意笑道:“知道,我不会逞能。”

说起祝家的女孩子们,不得不提这一代的子嗣香火。

正院大房公爵夫人膝下,多年只得一个女儿,亏得两位妾室生了二女一子,才叫祝公爷的香火旺盛起来。

相比之下,没有袭爵的东苑二老爷,不仅两个儿子成年,长子更是已经有了孙子孙女,此外还有嫡出的女儿,便是二小姐韵之。西苑三房那头,虽要年轻几岁,也早早有了儿女,十分兴旺。

独独大房这边,唯一的亲儿子还是小妾所生。

不过,祝镕并不是这唯一的儿子,忠国公府里有件事,世人皆知,便是他们家的三公子,非嫡非庶,是二十一年前,祝老夫人从庙里捡回来的孤儿。

高门贵府收养没有血缘的孩子行善积德,原不稀奇,可当年的公爵夫人尚年轻,同样年轻的祝公爷就急着收养儿子,风言风语传了好一阵,连纪州都有所耳闻。

之所以到如今还有人念叨这件事,一则祝镕文武双全,颇有先祖风骨,二十岁就已两榜出身,是祝家子弟中的佼佼者。再则,但凡见过他的人都看得出来,一众儿孙里,祝镕的样貌最像老夫人。

所以这三公子的来历……

扶意记起江上初见,此刻想来,她见到姑祖母时,莫名的亲切和熟悉,原来就是因为祝镕。

“小姐,我去外头瞧瞧。”香橼还惦记那两个鬼鬼祟祟出去的婆子。

扶意收回神思,应道:“谨慎些,咱们凡事装傻敷衍,这大家族里的是非,原和我们不相干,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待香橼出去,扶意也走到窗下,看了眼清秋阁里的光景。

方才二夫人来,她满口奉承的好话,字字拣人家爱听的说。

事实上,与韵之相处这三天,扶意能感受到,屋子里每张桌椅上都仿佛有千万个钉子在扎着她,韵之熬得很辛苦。

扶意倒也没有撒谎,只是……若叫二夫人责怪,若不能把韵之教好,她兴许很快就会被送回纪州。

坐回书桌前,静下心,想挑一些能让韵之喜欢的诗词书籍。

她好不容易才离开家,好不容易能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多一天也好。

不过……扶意合上书册,不禁又想起与那人的江上偶遇,心里也打定主意,绝不轻易提起。

半日时光悠悠而过,太阳落山,香橼来屋子里点灯,见翠珠从门外进来,笑道:“姑娘,老太太传晚饭了。”

香橼问:“二小姐回来了吗?”

翠珠应道:“回来了,这会儿咱们正院和西苑的几位小姐也都过去了。”

第4章 韵之的敌意

这家里四个女孩子,东苑的二小姐,正院大房两位姨娘生的三小姐、四小姐,还有西苑的五姑娘,都比扶意小,韵之小她两个月,余下的妹妹们,只在十二三岁。

今日午饭时,姑祖母就与她说,若有余力,能不能把底下几个妹妹一并教导了,不求她们个个儿成了大诗人、大才女,但求写一手干净漂亮的字,再者旁人吟诗作赋时,能哼上两句。

此刻,香橼为小姐披风衣,又轻声提醒:“老夫人会不会为了中午提的事儿?”

扶意正想回答,院子里亮了,几位妇人提着灯笼在门下等她,扶意也不是什么正经小姐,连姑表亲戚都排千里远,不愿叫这些人背地里说她摆主子的款儿,便赶紧领着香橼出来。

一行人到了内院,进门时,正听老太太吩咐:“叫他们各自歇着,到家不必过来请安,夫人少夫人们自然是和自家老爷少爷一道用饭,也不必过来。”

屋里人见到扶意,除了韵之,年幼的三个妹妹都礼貌地站了起来,韵之见了,很不耐烦地也跟着起身。

老太太热情招呼:“我正和你妹妹们说,明日一并到清秋阁念书,意儿,你考虑得怎么样,愿不愿收这些笨丫头?”

扶意上前请安,笑盈盈道:“妹妹们都很聪明,姑祖母不嫌我,我自然愿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