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14)

作者:阿琐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两情若是久长时,在出将入相,在庙宇高堂点击展开

扶意自然也好好说:“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各有各的活法。但你说的这些,不仅容易得,更是所有人都期盼的事。反过来,我想的那些事就难了。可在我们大齐,两百年多前,各省各州都有女学,朝廷选拔女官,也不是为了伺候皇后妃子,是正经当差有功名利禄,可惜太短暂了,他们甚至不愿写在史书里叫后人知道。”

“您不会是听了什么说书的,信以为真吧。”香橼道,“您就相信,那是真的?”

扶意深信不疑:“他们虽不愿写进书里传世,可老祖宗的功德不敢销毁,太祖皇后与太宗皇后,都是女中豪杰。”

香橼想了想,好生道:“奴婢也信,小姐说什么我都信,可是您心里一定要明白,这话轻易说不得。家里老太太不容,打一顿也罢了,在这里被人家嗤笑,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扶意很是欣慰,揉揉香橼的脸颊:“我们香儿真是越来越能干懂事,将来也不知道哪家公子哥儿能有福气娶了你,真是他一家子的造化了。”

香橼笑道:“您看,玩笑起来,也说嫁人娶妻的事儿,小姐本也不是古怪的人。男女结成夫妻,本是天经地义嘛。”

扶意道:“那我也要和两心相悦的人结合,绝不轻易被‘嫁’出去。”

“咦……小姐不害羞。”香橼冲她使劲儿刮脸。

“坏东西。”扶意真羞了,来挠她痒痒。

主仆俩笑成一团,扶意忽然一个激灵,止住了说:“好了,我们可别太放肆。”

然而夜色安宁,丁点儿动静都能叫人察觉,祝镕巡夜罢了,独自经过清秋阁往内院走时,就听见里头的笑声,他不自觉驻足观望,可那笑声又戛然而止。

第29章 祭祖归来

一片宁静里,祝镕回过神,继续往内院走,可半路又停下来,摊开掌心,扶意的耳坠已经被他焐热了。

这几日,总有什么在他心头绕,他总会想起船头上那盈盈而立的女子,还有清秋阁书房里“请放心”三个字。

他懊恼极了,却又无从去解释,更不明白,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场解释。

定下心,继续往前走,将耳坠紧紧攥在手心,他祝镕从不做不明白的事,可一旦想明白了,但凡他要做,就没人能拦得住。

转眼,祝家老小祭祖归来,这日祝镕公务在身,不得前去迎接,扶意和香橼跟着几位管事妈妈在门下站着。

最先到的是祝公爷与大夫人,他们下了车,便等着迎老太太的车马,之后亲自将母亲送回内院,东苑西苑的自然也一路相随。

“都散了吧,这几日好生歇着,不必过来请安。”老太太吩咐儿子们,待他们离去,目光缓缓巡睃至二夫人姜氏面上,便道,“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有件事一直忘了告诉你,明日起,镕儿就搬到园子里住,不往里头来了。”

姜氏一怔,虽也算好事一件,可并不是她所想的。

老太太继续道:“也是我糊涂,孩子们一天天大了,哪怕亲兄妹也不该一处住着,如今把镕儿迁出去,你该放心了吧。”

三夫人金氏上赶着笑道:“母亲终究是最疼韵之的,别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家慧儿想跟着奶奶住,还不能呢。”

姜氏暗暗恼火,又不敢露在脸上,婆婆当着所有人的面提这件事,也就是告诉她,别再想开口要韵之回去。

大夫人坐在一旁笑道:“刚好镕儿的屋子空出来,不如把慧之接过来,这样韵之有妹妹陪着,也不会闷。”

老太太说:“过几日再说不迟,如今她们姐妹在一块儿念书,也不怕闷着。好了,都歇着去吧,坐车久了腰疼,我要躺一躺才安生。”

众人行礼告退,依序走出来,扶意和其他人还在廊下等着,金氏故意越过两位嫂嫂,带着自己一双儿女先走了。

二夫人看见韵之,气不打一处来,可这里是老太太的地界,轮不到她来教训女儿。

认定了是韵之哀求祖母不让她搬回去,恨得什么似的,一时冲儿媳妇也没好气,闵氏不敢多说话,恭顺地跟着婆婆走了。

杨氏立在廊下,等他们都散了,淡漠地收回目光,瞥见扶意站在一旁,娴静优雅,体态纤柔,不论气质容貌,都强过这家里的女孩子。

可谁又知道,她不过是从边境纪州来的,小小书院家的女儿。

“天气渐暖,我见姑娘气色也好了。”杨氏走上前,“春暖花开,原该多去园子里走走,但园子里的草木且要人收拾,花匠家丁时不时在里头,姑娘还请多谨慎些。”

扶意心里揣摩大夫人的意思,嘴上只恭敬地应了。

杨氏又道:“那一晚,吓着你了吧?”

扶意不禁紧张,她该怎么回答?她根本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根源在谁的身上。

“言姑娘,二小姐。”扶意心里正乱,芮嬷嬷从屋里出来,笑道,“老太太请你们进来。”

扶意如遇大赦,索性不回应了,向大夫人福了福,道了声路途辛苦,便跟着芮嬷嬷走了。

杨氏眼角掠过凌厉的目光,带着王妈妈回兴华堂,不等她进门,最里头已经跪了一地的丫鬟婆子,等候大夫人发落。

王妈妈搀扶杨氏跨过门槛,轻声道:“奴婢一进家就去问了,清秋阁里的人说,那俩丫头一句话不问,权当没发生过,到底是读书人家的孩子,知分寸明轻重。”

杨氏进门见跪了一地的人,她视若无睹般走过,将进内室时,才冷冷道:“别再有下次,都滚吧。”

第30章 祖孙的无奈

王妈妈打发了那些人后,再进门,见小丫鬟们正为大夫人拆发髻换衣裳,便一并将人屏退,亲手来侍奉。

杨氏到底也不年轻了,一路马车颠簸得辛苦,吃力地靠在美人榻上,眯着眼说:“我歇一歇,还有什么事?”

王妈妈道:“您不去看一眼吗?”

大夫人睁开眼,冷漠地说:“没必要,你嘱咐他们谨慎些便是。”

王妈妈也不敢多说什么,唯有道:“要紧的人都嘱咐明白了,就清秋阁那位,奴婢一时不知如何去交代。”

大夫人心中几分后悔:“我方才竟是没沉住气,原不该问她,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别让她好奇怀疑才是。”

王妈妈说:“且不说言姑娘稳重懂事,就算知道了那也不怕,顶多一年就离家去了,老太太还能把她留一辈子?那二姑娘也是要嫁人的。”

大夫人冷冷道:“这不还有小的几个,她怪会讨人喜欢,老太太喜欢得紧,我看住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王妈妈笑问:“难道她自己不嫁人?”

大夫人这才想起来,她竟是把这一茬忘了,想来,那言扶意自己也是要嫁人的。

“都在说,言姑娘模样好才情高,老太太找来,不是给二公子就是给三公子相看。但估摸着东苑不能答应,大儿媳妇是宰相府的千金,小儿媳妇还能从平民里来?”王妈妈说的起劲,“奴婢瞧着,多半是要给三公子。”

“他祝镕就是娶条母狗回来,也和我不相干。”大夫人满目厌恶,闭上了眼睛,“下去吧,我乏了。”

王妈妈立时闭了嘴,取来绒毯给夫人盖上,悄声出去了。

此刻内院里,老夫人带着韵之和扶意吃点心,倒没有上床去躺着,说京外庄园里春景更美,可惜没能带上扶意。

“族里亲戚多,有出息的没出息的,带着老小妻女都来了,人多口杂,平日里这些族亲我们尚顾不过来,若是见我把你这个外姓的孩子带在身边,他们该恼你恨你,好没意思的。”老太太慈爱地对扶意说,“过些日子花儿都开满了,我单独带你们姐妹几个逛逛去。”

扶意笑着答应:“那我可要一直惦记这件事,您不能忘了。”

老太太很是欢喜:“这才好,就是你这孩子爽快。”

韵之在边上打量扶意,很不屑地拿眼角睨她,就不喜欢这人的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假清高真虚伪,哪门子的读书人。

她打断二人的话,问祖母:“二哥哥真的要搬去园子里了?”

老太太说:“不过两三步路的事,你哥哥如今当差,早出晚归的,在我这里他也施展不开手脚,搬到园子里,大家都便宜。”

韵之很不高兴,嘴巴撅的老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