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不入未应门+番外(218)

作者:冯河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夜半敲门,千万别开。 背后叫人,千万别应。 人有三分阳火,鬼无一点清明。 你以为你藏进被窝里就没事了吗?你以为你能逃过一劫吗?你以为进了屋就平安了吗? 你以为,你还活着吗? · 关毅×丁睦(前边那个是攻)不拆不逆。 .点击展开

丁焉点了点头。

然后,他就在这孩子的脸上,看见了极其分裂,又极度和谐的诡异一幕。

关乾保持着那样的不知道是悲伤还是微笑的表情,歪了歪头看着他,说道:“我不太知道。”

他并不觉得血腥的味道好闻,也嫌恶着血肉皮油粘腻在身上的时候那种难受,但在杀人的那一刻,他是轻松的,好像将自己的不适全部发泄出来了。

丁焉咂了咂嘴,觉得现在的情况不太妙。

这小子怎么跟有病似的。

“我不知道你们这个种族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判断,你这样的状态是不太对的。”丁焉说道。

“我们?”关乾似乎并不能理解这句话,他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应该是正常的,因为在这之前,有很多刀也是这样,王的好几把好刀都是这样被丢弃的。”

“好几把?”丁焉问道。

“对,在我之前有很多刀也有这样的状态,或许只是我们被锻造出来的时间太久,所以产生了无法抑制的损坏。”关乾推测道。

丁焉看着他,没说话。

如果他猜得没错的话,这样的秘术应该不是从宣河王这一代就开始的,起码,也是从宣河王的父辈开始,施法的基础,应该就是这些刀。

历史上宣河王的父亲虽不像宣河王那么有名,却也算得上铸刀高手。毕竟,宣国王室就是以刀起家的。

为什么成了王之后,明明已经可以不用亲自动手了,还是要亲手置办材料,亲手打造刀具呢?

这其中的原因,大约是:只有王亲手打造的刀,才有那种施法的效果,才能牢牢地攥紧手里捏着的东西。

一家刀匠,算在“工”之列,比地位最低的“商”好不了多少,却能飞速得道,成为封国之王,且那么久也没有被民众反抗,最后要不是因为宣河王太嚣张,或许还能存在许久。

丁焉放下了关乾的手腕,仔细想着,片刻后,问道:“王有没有对你做些什么?”

关乾摇头,说道:“没有。”

这个答案是丁焉预料到的,但他总是不死心,非得要亲耳听见。

从关乾这里入手破解谜题的一条路也断了,他又不能去问宣河王“你跟国师一块密谋的是啥东西,能不能跟我讲讲”。

而且,关乾的刀身已经出现断裂了,如果再不解决,恐怕,很快,这小刀也会落得和那些“前辈”一样的下场。

第354章 国祭刀碎

这些天丁焉过得并不算好。

他无法判断他现在身处的这个时代到底是他的梦,还是他真的来到了几百年前,他不清楚如果自己对历史做出了改动,后来的事情是否会发生变化。

他不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救关乾,这孩子会不会死。

说实话,他和老刀几个月的相处,还没有跟这小刀几天的相处让他印象深刻。

小刀年龄小,不知事,有什么心思全写在脸上,情绪变动虽然不大,却比一看就心眼子多的老刀招人。

况且,这个时候的小刀算得上这里唯一知道他底细的人,虽说他从来没有向小刀说明他是从何而来,又是为什么会附身在阿焉身上,小刀对他倒是十分信任。

因为他是小刀唯一能闻到味道的人。

小刀身上的血气越来越稀薄,来找他的时候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丁焉知道,这是他支撑不住了。

他心焦得不行,终于在离国祭日还剩四天的时候叫他寻到了一点头绪:以器易气法。

这种术法被作为邪术记载在某本书的夹缝中,以朱笔做了个记号,标上了“于寿命阴德有损,不可沉溺此道”的一句话。

这术法并不是印书的人创作的,看起来倒像是看这书的人用几种法术相结合,以其结果累加为依据做出的理论推测。作者看上去并不知道实际效果是什么样子,却可以大致预料到这种法术的利害之处,因此,标上了朱红提醒自己“不可沉溺”。

丁焉顺着那术法所牵连参考的几种法术,再结合城中民众状态推测出了这淫邪法术:这是基于器物,来掠夺他人气运的一种邪术。使用受益者最经常使用的武器或者器物施咒,被这武器夺取性命的人会在同时将自己身上的气运顺着武器传送到使用者身上,同时因施加在武器身上的另一种咒术过滤去伴随着横死者的血气存储在武器上,当武器因承受不住巨大怨气、血气和过度亏损的时候会损坏,即使它们已经破损了,它们身上也有“剩余价值”——将这曾经被施咒的武器按照八卦方位埋在特定位置,则能将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人变作假傀儡。

之所以叫假傀儡,是因为这些人虽然会浑浑噩噩想法不受自身控制,在外人看来却没有什么异常,仍然能够自由活动谈笑风生。

实际上,已经形同死物,一旦死去,就会被视作“被武器夺走生命者”而被吸走所有剩余的气运。

宣河王攻占城池后迅速屠城,则是因为他需要打造一个充满怨气的城池,好让那些脱离了他“武器进攻处”的士兵继续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子子孙孙都无法脱离被变成假傀儡的宿命。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没有人在宣河王统治时期造反,怪不得他的士兵百战百胜,怪不得他的铁蹄可以踏遍半个九州。

丁焉捧着书,在心里把宣河王和写出这个术法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要不是他说话费劲,他早就亲口骂街了。

他翻遍了书,想要找到作者写下的其他字迹,找出这种秘术的破解之法,却没能再寻到关于此术的只言片语,看来写下这法术的人虽然是这件事的源头,却真的是个君子,说不继续研究,就不继续研究,说不沉溺此道,就不沉溺此道,连他这个后人想找个破解方法都难如登天。

如果说,这个法术是从那些单一咒术中结合变通来的,相应的,是否可以从那些咒语一一对应的破解法中寻找到一个破解的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做法,并且在做法之后保证自己不被杀死呢?

他被杀死其实也无所谓,他本来就该死的,但是小刀不该死啊,万一宣河王恼羞成怒了接连把跟这事情沾边的人事物都给清扫干净了,心里一气之下再给刀撅折了,那就完蛋了。

小刀是个好孩子,虽说以后会长成那样冷冰冰动不动就拿杀人威胁他的黑脸老男人,但是他还是舍不得这小孩儿。

他得给小刀摘出去。

在这小孩化形之前,他要一直护着。

.

“开始吧。”

国祭那天天气并不好,阴云密布,雷声滚滚,惹得观仪的民众发出了小声的议论。

丁焉看着民众们的反应,心里多少有了底。

听见宣河王的令下下来后,他上前一步,高声宣读神经圣典,声音裹挟着法术传递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祭刀——”丁焉一声长喝,双手举起定乾坤。

只见那一双竹节似的手缓缓对天拔刀,却没能顺利提出全部刀身——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定乾坤,居然在这个时候,发出了碎裂的声音。

这声音在被刻意拘束出来的静谧中尤其刺耳,仿佛一个巨大的耳光扇在每一个人脸上,打得每个人头脑嗡嗡。

国祭日时祭刀是每年的传统,宣国国王以锻刀出身,每年祭刀时需拿出自己最常使用的刀对天拔出,以刀锋雪亮、刀鸣凌冽为吉兆。

在国祭日这样重要的日子出现这种纰漏,显然是一大凶!

宣河王是知道自己这刀撑不了多久的,但他自诩对刀足够了解,结合之前的经验,他判断这刀的彻底崩坏应该在半年之后,今天定乾坤的提前破损是他怎么都想不到的。

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丁焉对定乾坤做了些手脚。

哪知他刚要发话,就见丁焉猛一转身,“噗通”一声向着他跪了下来,口中高呼:“天佑大宣!天佑大宣!”

那些百姓不解其意,却也被带动,跟着跪了下来,嘴里齐声说着:“天佑大宣!”

宣河王的脸被五色玉旒遮住,看不清神色,却能感觉到这人周身阴沉下来的气氛。

在民众们随大流呼过三次后,宣河王终于凉凉开口:“国师此举何意?”

大有“你今天不给我说出花儿来我就搞死你”的意思在。

上一篇:巫师 下一篇:这狐狸真不是我生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