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91)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天鹿城或许是天下最繁华的城池,为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号称人口百万,屋舍园林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然而要论城墙的宏伟壮观,当数西北边关的数座巍峨军城。

一座座军城如巨人沉默屹立,戍卫西北国门,千秋如此,代代皆然。

这里永远不闻别地的靡靡之音,连月色都不似别处那般柔情婉约,唯有狂风作槌,沙石为鼓,烽火狼烟连胡月,一寸土壤一寸血。

西北雄城不少,西凉城或许不是其中最险峻高大的,但绝对是最紧要的一处战略要地。

西凉城以北的北方防线如犬牙参差,烽燧碉堡交错林立,更有辟邪军常年驻扎,早年有守将拍着胸脯保证,即便西胡想硬啃这处地方,也能叫他们崩落一嘴牙齿,“来五十万,便被我们吃下五十万!”

前夜落了一场雪,翌日巡骑出营,唯见平沙千里雪,倒是难得的素净。

今日早些时候,雁回关内戍堡的骑兵得了一标斥候的情报,出关恰好截住一股西胡的骑兵,双方相互冲刺了两个来回,西胡骑兵便丢下千余具尸体向北奔逃。雁回关的骑兵统领求功心切,不顾副手的劝告,衔尾追击三十余里,待发觉不对时,已中了胡人的埋伏。

原先溃逃的胡人骑兵顷刻掉头转向,挽弓冲刺,与伏兵合围雁回关的骑兵。

螳螂捕蝉。

作为蝉的雁回关骑兵这时却不避锋芒,悍然提枪冲锋,与敌军对撞。

等胡人心道不妙时,一只奔袭千里的大明骑军作为黄雀绕后登场。

一场连环计、套中套。小小一座雁回关,竟在短短数个时辰内僵留了明胡双方共二十万兵力。

到目前为止,似乎是胡人魔高一尺,大明道高一丈。

可黄雀在后,焉知不会有弹弓在侧。

一场雪后,西凉城的城头亦被覆上一层晶莹的白,如老将白首心犹赤,一身事征战,功归天下人。

西北都护府就坐落于西凉城内。

都护府大堂内如今挂满了各色形势图,中间更是摆了一个巨大沙盘,大漠山川、烽燧城墙,甚至草木石沙都一一备具,细节纤毫毕现,每一寸都是无数斥候探子用命换来的军情。

“我们的探子插入敌方腹地,探知有一支胡军正奔赴雁回关,人数在五万上下,其中三万步卒,看样子是把几个部族的老底都掏空了。”

有将领皱眉道:“三万步卒,他们难道想攻城?!”

“雁回关的骑兵皆被牵制在关外平原上,等这支军队一到,胡人就可以把我们的人马连饵一起吞下。再派增援,恐怕也只来得及给我们的人收尸。”

两鬓霜白的都护站立在大堂内的一副巨幅边关形式舆图前,喃喃自语:“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个骑军都尉听闻都护的话,这才像想起了什么:“今天早上有一小股骑兵脱离原来的行进路线,进入雁回关一带。领头人是碎叶城的一个校尉,名叫王大亮。”

都护一怔,稀白眉毛狠狠皱起,却罕见地不发一言。

大明朝臣千万,从来没有人能真正看透他们皇帝的心思,老人做得比其余人都高明,他从不揣测帝心,只安心做好自己的事,上马打胜仗、下马立忠心,这么多年稳扎稳打,一步步坐上西北都护的显赫位置,可如今的情况却破天荒让他忐忑起来。

皇帝仅仅告知他怀王殿下此行的化名,却没有其余指示,他自然也不会多生事端。

“可万一他真的死了?”都护自言自语,紧皱的眉头始终未曾松开。

北洛挽弓搭箭,弓满如圆月,一箭直取咽喉。

自以为即将逃出生天的西胡骑卒应声而倒,扑在地上再无声息。通人性的战马徘徊主人身侧,徒劳地轻轻碰触那逐渐发凉的尸体。

这已是他们遇到的第五股胡军斥候了。

一行人策马上前,穿过哀鸣的战马,继续前行。他们今早偶遇了一小股胡人斥候,全部截下来后从一封军报上获知己方有数支军队正奔赴雁回关。

似这种传递军情的斥候多分批出动,即便被截获一批也不影响军情传递。北洛立即推测西胡也同样会往雁回关加派人手。按理说北洛只需将这等情报传回城内,自然会有人再传递给西凉城都护府,都护府再如何调兵增援,也轮不到他们这支千余人的小队骑兵。

可北洛几经思量,仍决定去雁回关一探。

北洛此行恐有冒进之嫌,倒也不是无的放矢,他手中人少,但人少亦有人少的优势。更何况雁回关外骑兵集结对峙,任何一处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倾倒天平。

再次击杀一股胡军斥候,根据遇到两股斥候之间的间隔,北洛猜测他已距离这支胡军不远。

北洛不顾阵型薄弱,下令将队伍进一步分散,同时命令道:“若遇见对方斥候,不惜代价将其击杀,务必不能放回一个!”

斥候相当于一支军队的眼睛,没了斥候,再强大的军队也如同一个瞎子,只能徒劳地挥舞刀枪。

正因如此,能成为斥候的多是马术精湛,机动性一流的骑手,要全部截下,绝非易事。

北洛甚至有几次被迫不再隐藏实力,幸而战局紧张,没多少人发觉他不同寻常的出手。

北洛已奔至一处高坡,坡下就是雁回关外的千里平原。

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出现在眼前。

西北天高地阔,视野能见度极好,北洛发现他们的时候,对方也同时发现了他。

北洛举手,令身后一千骑兵停驻。

他心知若自己这一方掉头退走,对方并不介意派出一股三五千人的骑兵将他们这一千人吃下。

与出生就会骑马的草原骑兵展开追逐战,不出十里就会被轻易拉近距离,紧接着被其中善骑射者一一射杀殆尽。更别提对方人马数倍远胜于己,这将会是一场猫戏耗子般的围猎游戏。

北洛有办法保全自己,但他这次带来的人能回去几个?

不能退。

一旦在这个距离展开追击,他们这千余号人还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别动!”北洛低喝,“四百骑随我上前。”

其余人不解其意,但出于信任和对上级军令的下意识服从,仍安抚好身下躁动不已的坐骑,另外四百骑随北洛上前,于坡顶停驻站立。

一行人就这么站在坡上,与西胡的大军遥遥对望。每个人都牢牢攥紧马缰,手心俱是冰冷的汗水。

良久之后。

“他们……撤了。”他们喃喃自语,难掩满脸的惊诧和欢喜。

“他们是把我们当斥候了。”

北洛苦笑了一下,斥候人数可以估算军队兵力,胡人以为他们身后还有一支起码两万余人的骑兵,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己身是多么孤立无援。

北洛直到见胡骑皆撤出视线才调转马头:“走吧,接下来没有我们的事了。”

这支胡兵一撤,就算随后反应过来,再想进攻雁回关,也起码耽搁半日或一日时间,都护府内若有足够应变能力的将领,当能把握住这半日先机。

一个少年骑卒策马来到北洛身侧,好奇问道:“接下来是谁的事?”

北洛笑了笑,眼中一瞬间神采飞扬,看得周围几个骑兵微微一愣,心想他们这个统帅虽然别的长相都很一般,但这双眼睛真他娘的好看。

北洛对手下人的心声浑然未觉,他向后望了望,虽然视野中空无一物,唇角却不自觉地翘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辟邪军。”

辟邪军!所有人眼睛一亮。

大明兵部甚至流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天下骑兵共分两等,第一等是辟邪军,第二等辟邪军之外的所有骑兵!

辟邪铁蹄甲天下!

先前说话的少年骑卒一脸憧憬,满心向往:“我什么时候能入辟邪军。”

身旁有个老卒大笑扬鞭,朗声道:“等你什么时候杀够一千个胡人蛮子再说!”

少年睁大眼睛,雀跃道:“真的?这样就能进辟邪军了吗?”

老兵笑骂:“你以为这很容易?!老子从征二十五载,上交的头颅也才几百之数。”

少年撇嘴:“那是你没碰上大战。现在胡人摆明了要和我们死磕,天天都会打仗,天天都在死人,我肯定能在几年内杀够一千人!”

天天都会打仗,天天都在死人。稚子无心之语,却让周围几个发渐斑白的老卒一愣,进而满目苍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