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66)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非原作剧情,皇帝玄戈找回自己的弟弟北洛,双王治世。CP:玄戈X北洛 天和九年,明军夺回受降三城,出云中、雁门。天和十年,大明双线对敌,西攻阴山,东则陈兵燕云十六州,对峙东辽。此年秋,辟邪军破定襄,斩首虏万余人。天和十二年,初,明军兵至狼山,封狼居胥,单于溃走西域。秋七月,辟邪军过玉门关,奔赴西域,七千里奔袭、凡破三十六城,得单于首级而回。大明怀王北洛受封上柱国。冬十月,辽主耶律燕率众归顺明国。点击展开

“既然死了,就努力轮回投个好胎,人皆盼来世富贵千金子,我唯愿你无病无灾过一生。”

北洛说罢,从紫檀镇纸底下轻轻抽出鲛縠。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响动,北洛手一顿,复又动作如常,没有理会那个仓惶离去的背影。

片刻后,北洛忽然笑道:

“癸,你说他会向谁报告这件事?是玄戈还是这条街上坐落的某个府邸?”

暗处立刻传来一道喑哑的回答:“回禀殿下,不是皇上。”

北洛淡然道:“这个人当初能进王府,想来宫里已经确认过他的忠心。怪不得师父总说棋为末道,不可致远,致远恐泥。这人心幽明反复,可比围棋纵横十九道还难料得多。”

他拿起诔文,竟一时不准备追究此事:“走吧,我记得城外有一个芦苇荡,就去那里。”

暗卫不由提醒道:“殿下,天色暗了。”

北洛笑着指了指自己的眼:“天色暗不暗,于我有什么关系?”

城外芦苇已有一人之高,雪白芦花在风中摇曳,如身姿单薄的女子,折下柳腰。

秋江上残阳如鳞,雁过无声。

然而北洛是见不到眼前之景了,他只觉得从芦苇荡上吹来的微风拂在脸上,格外温煦。

北洛缓缓而行,抬手抚过芦花万丛,霎时白絮四起,纷纷洋洋,随风逝去。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三尺冰鲛縠在火光中焚烧殆尽。

北洛沉默半晌,忽然道:“你现在来这里,委实不怎么讨喜。”

“放心不下,厚着脸皮就过来了。”

玄戈在他脚边蹲下,拨弄了一下绢灰,眯着眼看余烬星火茫茫,随风而起,飘荡至芦苇上空,不见踪迹。

一生酸楚付秋风,漂泊归江湖。

对女子而言,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呀。

玄戈轻声道:“我下令将她葬在一处风水不错的地方。”

行刺圣上却反得皇帝厚葬,北洛自然知道这天大的面子是卖给他的。

北洛不由骂道:“真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算清了又怎样,终归是有一方还不上的。不如糊涂一生,或许还来得自在。”

北洛皱了皱眉,蓦然问道:“昨晚是怎么回事?”

玄戈淡然道:“云无月来了,我们说了些话,就这样。”

北洛小心翼翼试探道:“我一直睡着?”

玄戈见他是当真不记得昨晚发生的事,因笑道:“睡得可沉了。”

北洛心有狐疑却不显,他犹记得自己醒来的时候,唇齿间仍残留了一丝血腥味。

落日西沉,天色彻底黯淡下来。

一川芦苇皆不见,唯余月色绕长堤。

玄戈起身,解开自己的外衫披到弟弟身上:“风凉了,随我回宫。”

第28章

日出之后,秋霜消融,然而随着日头越升越高,秋阳皜皜,反倒更像给茫茫无际的光明野又抹上一层更浓烈的白霜。

少年道士抖了抖宽大袖袍,好让飒飒秋风顺着袖子直吹入怀,他眯起眼,惬意中又有几分百无聊赖的索然。

天鹿城的西南两侧共六道城门已经开启好些时候了,等候进城的队伍却依旧排了老长。

他抬手作帘,放眼望去,也没能望见队伍的终点,不由放下手臂啧啧称奇,不愧是囊括四海、广纳宾客的天下首善之地。

此时进城的人可谓是鱼龙混杂,游学士子、富商巨贾、农人小贩,再有就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弟,三教九流皆齐,就是人群之中混了相伴而行的一僧一道也不觉得有何突兀。

少年道士扭头抬眼,打量着身旁那个形容枯槁的袈裟和尚,不由咧了咧嘴,悄声嘀咕道:“好不容易来一次天鹿城,见不到皇帝也罢了,怎么要和这么个秃驴作伴。”

那僧人转动着手中的佛珠,并不理会。

倒是小道士身边排队的众人纷纷侧目,是个人物到天鹿城就想见当朝天子?哪来的大言不惭的轻狂道人?

当众人发觉此人是个才及志学之年的少年,便稍微敛去怒容,又不由露出几分童言无忌的无奈来。

“小兄弟,话不可乱讲。你如何可以见到圣上?”

小道士转动一下眼珠,嬉笑道:“小道乃自仙家福地中来,奈何皇帝没有仙缘不能见我,怎反诬我是妄语胡诌?”

此言可谓大不敬,无礼之至。

正当周围人忍不住想给这个年少狂妄的小道士一些教训时,和尚放下拨动念珠的手,轻声道:“到了。”

天鹿城的城门正在眼前。

验明了通关文牒又搜查了随身带的器物,好不容易过了城门,少年道士眯着眼打量混在人群中的几个身影,自言自语道:“没有香车宝马接驾、僮仆婢女相伴,只有几个锦衣卫的披皮走狗,怎么都不像是欢迎我们的架势。”

一直悄声诵经的僧人微微提高了些嗓音。

小道士稍微皱眉,扭头说道:“佛祖说,你念得我耳朵生疼。”

那僧人闻此也不动怒,一副菩萨低眉的慈悲模样:“阿弥陀佛。小施主屡屡出言戏弄贫僧,又有意在入城时横生事端。不知武当掌门是如何嘱托施主的?”

那小道士并不上套,冷笑道:“我年纪小,任性些怎么了?”

那僧人于是并不说话,他本好奇武当山为何单派这么个顽劣弟子下山进京,如今看来此子顽劣是真,却并不愚蠢。

想来武当素来行事荒诞不经,既然捉摸不透也就无需捉摸。

“君言世事多可畏,我道人间戏一场。”少年说罢掸了掸身上半旧的道袍,朗声笑道,“久闻天鹿繁华,我欲前往一观,就不与大师作伴了。”

话音未落,便已跑得没影。

那僧人留在原地,低眉垂眼,默念了一句佛号。

与此同时,一架垂着黄幔的马车已缓缓驶到他的身前不远处。

北洛先前已知这来自普陀寺的高僧入府拜会的缘由,不想此人见到他后便只谈了些佛法,北洛虽不崇神佛,幸而也随俗略读过几本经文,诸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等,倒也应对自如。

那僧人只临别时淡淡提了一句,言普陀寺每日皆有诵经大会,近日在莲花池更有一场将会持续三天三日的机锋辩禅,若北洛有意,可以前往一观。

送别了普陀寺的高僧,北洛长出一口气,赞叹道:“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刹,连做生意都做得如此离俗。”

又问:“不是说还有一个武当的道长要来,他人呢?”

一语未了,就闻王府下人说在后门捉到一个行动鬼祟、满口胡言的黄口小儿,自称是武当山派来的天师。

北洛哑然失笑,心道这一家的行事风格更为脱俗不凡。

少年道士是被人五花大绑提溜着进王府的。

提着他的人孔武有力,面目沉稳,一看就是扎手的硬点子。走在此人身侧的男子则面貌平凡,若不经意就要将他看漏过去,然而小道士毕竟见过武当掌教这般的高人,知道越是如此隐山隐水,其显山露水后的本来面目就越是巍峨浩荡,所谓真人不露相如是。他忖度大明内廷有天干地支二十二死士,不知此人是否位列其中之一?

至于走在前头带路的这个婢女,纤细的腰肢随步伐一扭一摆,端的是婀娜不胜之态,看似弱不禁风的模样,谁知这婢女一出手,也是个二品的小高手了。少年想到先前被这婢女拎着胳膊甩到墙壁上的场面,又觉得背部疼了起来,一时呲牙咧嘴,心想山上的小师叔说得没错,山下的女人果然凶神恶煞、如狼似虎。

一圈看下来,没觅得半点可趁之机,他反而放松下来,就当是参览王府,还免去自己行走之累,倒也会是苦中作乐。

小道士眼见前方有数座殿阁楼台,气象不凡,然而这三人带着他径直自一旁的游廊走过,进入一掩在花木之中的僻静圆门,便突然转入一幽胜之地。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秋桐疏影,清清萋萋。

北洛在王府中所住之处名梧竹居,这在天鹿城并不是秘密。

君子无竹不居,凤非梧桐不栖。

正如少年道士眼前所现,乃是一山水具备、前有梧桐后有竹的园林格局。

园林无水则不成园,而此处唯闻潺潺之声,不见碧溪环绕,可知定是有一眼活水隐在山隙石中,如他这般的匆匆过客似无缘窥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