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同人)【旌奚】十六事(7)

作者:_芦柑与蜜橘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南诏街西口,有一间学堂,名为“有寄堂”。有寄堂中有位柳先生,褒衣博带,满腹经纶,一派雅儒风范,颇得滇州人的尊敬。南诏街上的男孩子,有条件的,也大多被爹娘送到有寄堂中拜柳先生为师。点击展开

因为她身边总是站着两个人,萧平章和荀飞盏。

荀飞盏少年英雄,是蒙老先生的得意高徒,京城中多少尚武之人想与他切磋,他都不屑,却偏偏有耐心日复一日地陪着蒙浅雪练剑;萧平章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京城公子的典范,十二岁便登上了琅琊公子榜,却也总是护着蒙浅雪。

蒙浅雪有什么喜欢的物什,萧平章总有本事请到那原作的工匠来她面前,让她亲眼亲身地选;她闯了什么祸惹了长辈生气,不仅有荀飞盏替她挨着,更有萧平章军师似的在背后,巧舌如簧地哄着长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故而,蒙浅雪虽幼年失怙,但一得长林王府庇佑,二有蒙老大人宠爱,三有二位兄长护持,一直是金陵的大家闺秀们最欣羡的女孩儿。

直到十四岁前,荀飞盏仍然过着每日习武练剑,每日都能见到小师妹的日子,好不舒心快活。

他向来是个单纯得有些迟钝的人,直到听说平章向陛下提亲,他整个人还是懵的。

他一直觉得,小师妹会永远在他和平章的保护下开开心心地生活,会永远是金陵城中最好看的姑娘。

他从没想过,小师妹有一天会嫁人,会成家。

他更没想过,他与平章和师妹,三个人终有一天会分开。而自己,是必须要离开的那个人。

他闷了好几天,木桩都快被他打烂了,小师妹也有几日不曾回蒙府练武。

后来,小师妹兴高采烈地登门,脸颊上泛着他从没见过的那种绯红,特别好看。

“师兄!”

他见她笑得那样好看,便也高兴,弯了嘴角,“师妹,要嫁人啦。”

“嗯…”那时他第一次,在她清风飒爽的师妹脸上,见到那样羞涩的神情。

“师兄…师兄也不知送你什么好了…”

“那,师兄便再与我过一次招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他才反应过来,师妹嫁人后,他便是外姓的兄长,如今这般日日都能见到,时时还能嬉闹比武的日子,大概是再也没有了。

“好。”

他退身,作揖,出剑,迎了小师妹飒爽又欢欣的剑锋。

十六岁的荀飞盏,第一次,输给了他的小师妹。

三个月后,蒙氏浅雪在整个金陵城的艳羡中嫁入长林王府,十里红妆,佳人梦好。

荀飞盏也终于领了朝职,入禁军,守宫城。

荀飞盏在南境住了两年多,攸宁出嫁后,他也待腻了,觉得没意思,便又同平旌夫妇告了别,继续去云游天下。

路过岳阳时,他见岳阳楼风光独好,便在城中多留了两日。

某日在酒楼喝着酒,恰巧碰着戏班子来唱戏。他向来不是爱丝竹管弦之人,但难得清闲,便也留着神听了听。

似乎是折叫作《客途秋恨》的戏,台下伶人咿咿呀呀地唱着,他就边呷口小酒边听。

许是一个人云游久了,听这戏讲浪人孤旅的愁,他竟也有些伤感,那戏最后,台上只留了小生一人,幽幽念了句:

“但得你平安愿,我就任得天边明月照别人圆。”

荀氏飞盏,琅琊榜第二高手,大梁蒙挚的得意高足,竟在岳阳城的小酒馆,掩面流下泪来。

他这一年五十八岁,这天涯浪人的二十年,这人间的种种风光,他终于是看完了。

这些年在外,他常常听说金陵气象已大有不同,他也该回去了。

那几年朝堂跌宕,风云诡谲,元时用了多少心血,才还回来一个从前的金陵,他要回去守着。

那年他们仨的金陵,如今只剩下他,有福回去看看了。

他回到金陵的时候,正是冬天,金陵城下了第一场雪。

他骑着马进城,马和人都被纷纷大雪染成了白色。

城中小孩儿看见他,觉得有趣,蹦蹦跳跳地跟在马屁股后边,嬉嬉笑笑地喊他“白头翁”。

景和二十三年冬,荀飞盏也是回到金陵城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已经满头白发了。

他重新开府,又收了几个好徒弟,仍挂着禁军大统领的职位。他没再去过琅琊山,但是策儿会定时飞鸽传信来同他报平安。

日子这么过着,倒也还算安宁。

直到景和二十八年,琅琊阁飞鸽传信,蒙浅雪殁。

他收到信当晚便飞马奔出城去,跑了两天两夜,才终于到了琅琊山。

平旌和林奚还在赶来的路上,他已先扶棺南下,将小师妹与平章合葬。

他们俩还是在一起。

独他这老头有福,大概还有许多许多年,还可以看看许多许多的盛世繁华。

他本就最是志虑忠纯的人,那年小师妹高高兴兴地出嫁,他也就真真替她开心;小师妹成了长林世子妃,有时受些非议,他就二话不说去收拾那些嚼舌根的人;平章去了,他从没想过别的,只知要护着小师妹母子俩平安余生。

他没想过那些个月满人间的结局。

十六岁那年小师妹的剑风如练,就镌在他心上,已是谁也比不过的白月光。

后来人间的风花雪月都好看,他也都笑着去看过。

但他都不留。

天上人间,都留给他们吧。

但得心里那一抹剑风如练,他这白头翁的余生路迢迢,便也还算走得下去。

-TBC-

*征集意见的时候,很多读者希望荀飞盏有一个世俗圆满的结局。在这里,向那些希望荀大统领有一个圆满结局的读者们致歉,反复思量后,我写了我所理解的荀飞盏,给了他这样的结局。

*榜二中我最喜欢的男性角色除了萧平旌,就是荀飞盏。我一直用“志虑忠纯”这四个字形容他,我觉得他是单纯得有些执拗的人,对武艺、对朝堂、对家国、对爱情,都是如此。所以我觉得他不会爱上其他的姑娘。既然不可能有完整的真心,我也不想写一对委曲求全的官配。再者,换个角度想想,最后这个结局,他未必是不幸福的呀。

*《客途秋恨》的朝代和“浪人孤旅”的内容是我编的,不过这戏确实有,是清朝的事,那句念白也是里头就有的。

第六章 十六事·车前已过天涯路

*《十六事》第六篇。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虚度上天所赐的年华岁月。”

林奚作为医者的一生,只收过一个徒弟,名叫裴翌。

裴翌是南境人,生于景和六年,是个遗腹子。他娘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南诏街第一老好人。大家只知他娘亲姓安,于是长辈们都叫她裴安氏,其他人呢,就都唤她安大娘。

林奚和萧平旌定居南诏街时,就是从安大娘处租的院子,两家也一直是邻居,关系甚好。

萧攸宁小时候,她娘亲时常去山里采药,常常一连几天都没法回家,她老爹又是一定要跟着娘亲去的。所以,她一大半儿的童年时光,都是在安大娘家度过的。而她的玩伴儿呢,则自然是阿黄和裴翌。

说是玩伴儿,其实都是逍萧攸宁带着裴翌四处捅娄子。

裴翌仍然记得第一次见到萧攸宁时,那个从天而降的大石榴。

那年他才五岁多,坐在自家院子的树下发呆,想着如何把面前这碗苦药偷偷倒掉而不会被娘亲发现。

他托着腮想了半天也不知该怎么办,突然头顶的树梢晃了晃,一个球似的东西砸下来,正巧砸在那碗沿上。

他着实被吓了一跳,缓过神来定睛一看,那是个大石榴,正好把他的药打翻了,一滴也不剩。

他高兴得很,欢欢喜喜地正要收了碗回屋给娘亲交差,就听到头顶上有个清脆的声音喊了一句:“快,拉我一把!”

他正思忖着是谁在说话,等他慢吞吞抬头去看,已见一个人影刷地落下来。

啧,摔得真惨。

他的反应又迟了一步,等他想了半天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事儿终于下定决心要拉她一把的时候,那姑娘已经麻溜儿地自个儿站了起来。

“什么耳朵啊…叫你拉我一把…”那姑娘抚着自己的腰,颇不满地斜睨他一眼。

她刚摔在地上,脸上沾了些灰,还有点红色的石榴汁儿,看着像只小花猫,还挺好看的。五岁的裴翌有些晃神,没来得及回答她的话,那姑娘已经自顾自地又说起来:

“哟,喝药呢?”

他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碗,不知怎么有些难为情,支吾道:“嗯…风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