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同人)【旌奚】十六事(18)

作者:_芦柑与蜜橘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南诏街西口,有一间学堂,名为“有寄堂”。有寄堂中有位柳先生,褒衣博带,满腹经纶,一派雅儒风范,颇得滇州人的尊敬。南诏街上的男孩子,有条件的,也大多被爹娘送到有寄堂中拜柳先生为师。点击展开

风神施法略助凡人虽然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但到底不大符合天条,所以大伙儿一般都不提。

这会子金陵风神被当众揭了底儿,脸上正有些挂不住,廊州风神却发话了:

“这有何不可?难道柏兄就从未偏私过这一家人?”

南境风神向来爽朗,啐道:“你这老头!我几时说过不可了?不过是问问罢了!”

席上众人见他吹胡子瞪眼的,憨态可掬,登时哄堂大笑起来。

我这小仙在这大名鼎鼎的风神会上见到的,就是一群上神围绕着一个人间少年聊了一下午。

他们说,这个少年小时候敢翻宫墙,敢爬到皇帝的背上揪他的胡子;他十几岁的时候在人间的琅琊阁学艺,与那儿的老阁主斗智斗勇,还是学到了一身本领;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喜欢一个姑娘却不知怎么追,差点把那姑娘丢在了山水间找不回来;他们说,他遭遇过最可怕的剧变,几乎去地狱走过一遭,却还是能找回从前的自己;他们说,他后来的一生,有挚爱,有儿女,有知交,过得很好。

他们说起这个少年,说起他在的人间,有笑有叹,却总是开开心心的。

我大概还是道行尚浅,多少有些愤青,对这群老神仙不干正事儿只看人间的做法难以苟同。但不知怎的,却也莫名地能理解一些。

仙界日子安宁舒心,却始终是难言喜乐的。风神位高权重,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天道下施风而已。

人间多谤多忧,却也多喜多乐。

金陵的风起宫城,也许阴冷,也许和畅;北境的风起沙场,也许惨烈,也许豪壮;南境的风起春野,也许闹嚷,也许芬芳。

然而无论是何处风起,见风的,到底都还是人间的他们。

在不同的风,不同的山川与河流中生长起来的,是那萧姓少年,是人间众生,他们才是见风者。

大概是那样的少年存在,才叫这群修炼了多少年的老头,也对人间产生了些艳羡。

大概就是有这样的少年存在,人间才是值得的。

腾云回北境的路上,我又看见了那老两口儿。

北境大地从来都是白茫茫一片,那老头儿居然也有本事在这雪地里找到一枝梅花,兴高采烈地将其别在他夫人的鬓边,贱兮兮地笑着讨赏。

我特意停下云来仔细看了看。

那夫人约莫快七十了,却仍是清丽的模样。神如秋蕙披霜,给她夫君的一颦一笑却都是暖暖的。那般姿态,那般气场,竟不像是凡夫俗子,倒像是我们仙界的娘娘了。

我看着那广袤雪地中两个月白色的身影互相扶持着,竟也生出了艳羡人生之情。

不知怎的,我竟也悄悄捏了个诀子,推了北境两日后本该来的一场暴风。

偏心就偏心些吧。

反正人间这样好。

-TBC-

第十六章 【风起长林】萧平旌传

《十六事》完结篇。

《南朝史·梁书卷三·长林世家·萧平旌传》

萧平旌,武靖二十七年生金陵,长林王萧庭生之次子也,母萧言氏。

时天下升平,盛世重华,四海无饥馁,耕织不相失,三代以降之承平治世也。

平旌性飞扬,帝甚悦,亲教之。禀赋异奇,五岁能属文,六岁学骑射,七岁侍春猎,百步穿杨,满城叹服,未及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及九岁,帝以其生性逍遥,天资难弃,亲下旨,令上琅琊阁学艺。

三十九年,武帝崩,皇太子萧歆继位,改元元兴。

元兴六年,大渝奇袭,北境新乱。长林世子萧平章北上抗敌,未料大同府沉船,粮草不济。甘州困,世子危。长林王亲率部将北援,堪解甘州之困,北境安。然世子伤重,危在旦夕。平旌闻讯,心系长兄,驰甘州。时济风堂少堂主,林氏讳奚者,术精岐黄,枯骨更肉,终解世子之危。

甘州困解,平旌领命彻查大同府沉船一案,路遇林奚,共往之。

值莱阳王萧元启游甘州,平旌尝与元启友于金陵,三人共查一案。平旌甚敏而勇,终致案情大白。押甘州府尹入京,坐善柳营参将纪琛与中书令宋浮谋。时琅琊榜高手段桐舟伪府尹师爷,平旌尝与之战于京郊启竹溪,难胜之。

元兴七年,北燕、东海使团相继入京。

东海墨淄侯先潜金陵,为妹报仇,杀莱阳太夫人,致其经年罪发,元启甚哀之。北燕使团入京,太师濮阳缨与段桐舟谋,奇袭平旌于京郊,幸平旌机敏,北燕拓跋宇救之,平旌困解,段桐舟坠崖,亡。

帝宴北燕使团,重华郡主谋,平旌错杀北燕惠王,押入天牢。长林王与世子彻查,复盘比武,重华郡主罪发,梁燕盟灭,使团归。

时太师濮阳缨暗结病源,散播瘟疫,终致京西赤霞镇疫发。林奚看诊镇中,平旌往求之,拒走。平旌上报疫情,首辅荀白水下令封城,长林王府与之。平旌留济风堂,助林奚看诊。

疫重,林奚病,甚危,平旌彻夜相守,终转圜。二人共抗疫情,晓肺火之因,疫困终解。

疫后,平旌查夜秦旧事,见遗孤奇绣,甚异之。林奚欲助,未料济风堂内夜秦旧人谋,刺杀平旌于市,未果,平旌伤。

逾三日,平旌毒发,无解,林奚恸。世子说,终得解毒之法。世子与濮阳缨持于玄灵洞,以命相抵,得一玄螭蛇胆,救平旌。

平旌未醒,北境乱起,世子弃两全之法,北上援父,世子妃与之。

平旌愈,知父兄困,慌,固驰北境,林奚元启共行。

北境战起,世子甍,平旌大恸。然兄长已去,再难回寰。

平旌知林奚所行之术,痛之悔之,罅隙已生。林奚与世子妃共赴琅琊,平旌北上甘州,二人分别,再见无期。

明年,世子妃生产,幼子名唤萧策。

是岁金陵,帝沉疴难起,忧身后事,乃召宗亲皇族入宫,当众托孤,令长林王辅政。元兴九年,成帝崩,皇太子萧元时继位,改元征和。

月余,林奚去琅琊,之四海,遍尝百草,以践神农之志。后平旌上山,未见林奚,心怜之。临行,琅琊阁主蔺晨以一锦囊相赠。

北境,大渝康王覃凌硕任皇属军主帅。康王好战,大渝异动,北境风起。平旌领长林军令,启锦囊,知日食将至,意以之击大渝。

为悉军情,平旌亲潜磐城。逢林奚于佘山。经年重逢,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时首辅荀白水与太后荀氏谋,请旨停战,以制衡长林。然北境情急,天机难失,平旌抗旨,长林出战。酣战数时,大渝败,皇属主力二十万悉数被斩。此役之后,北境数十年安定可保,况以少胜多,乃不世奇功也。

平旌戴功之身,回京受审。

首辅荀白水紧逼于朝,平旌中正,拒折腰。长林王为国为子,舌战群臣,慨言“长林王府无人恋栈权位”,声震朝野。然王积病已深,终吐血而倒。

逾数日,长林王薨,遗言曰:“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帝捶胸顿足,以帝王礼亲祭之。

军令收,编制撤,将府闭,良弓藏。平旌丁父忧,扶灵北上,后守孝琅琊山。

后三年,林奚之琅琊。平旌求,小儿亲事白,银锁佳缘成。定婚期,娶佳人。

会东海谋,金陵乱,莱阳反。禁军统领荀飞盏驰琅琊,请平旌。平旌深感己任,愆婚期。

请军令,出良将,驰金陵,号令天下兵马,千里勤王。周旋数日,终攻入城内。时萧元启系帝宫中,平旌夜驰宫城亲救之。

翌日,持奉天殿。

萧元启知败局已定,请战平旌。

平旌应战,破乌金水月,创萧元启。当是时,平旌意收押莱阳以待候审,然帝令斩立决。萧元启被数创,身死奉天殿。

莱阳乱既平,平旌请归。帝三留之不得,平旌归隐。驰宫外,遇奚于长亭,愿许天涯。

平旌携妻隐后,纵情山水,一览九州山河。好属文,好舞剑,自号揽山河居士。笔墨丹青,皆有所得,山水志之。尝以文易酒于姑苏登高楼,好雨知时节因之名声大噪,大梁名士争饮之。

后携妻之南境,居滇州十年有余,育二子,女攸宁,子名简。

二子皆长,平旌复携妻游,行踪不定,地方鲜有志。

景和七十一年,长林王与王妃先后薨,合葬北境。其墓仿新月,北望佘山,南抱金陵,盖平旌一生心所系,莫若家国与月华如水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