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同人)【旌奚】十六事(14)

作者:_芦柑与蜜橘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南诏街西口,有一间学堂,名为“有寄堂”。有寄堂中有位柳先生,褒衣博带,满腹经纶,一派雅儒风范,颇得滇州人的尊敬。南诏街上的男孩子,有条件的,也大多被爹娘送到有寄堂中拜柳先生为师。点击展开

“歆儿,庭生的文武都是我亲自教的,你从小却被朕丢进了太学。这些年…你有没有怪过父皇?”

“歆儿不敢。”

其实小时候的萧歆怨过,为何皇兄有父皇亲自教导,他却没有。可他是嫡长子,从小有皇奶奶和母后呵护着,十岁就入住东宫。他知道自己是被爱着护着的孩子,这些年渐渐长大,也知道了皇兄的不易,心中那点酸涩,早已经消弭了。

“歆儿自小被娇养在宫中,十岁父皇便封了太子,已是皇恩浩荡,不敢有怨。”

他看见父皇扯着嘴角笑了笑,沉默了许久,才开口:

“歆儿,父皇立你为太子,不是因为你是嫡是长。

立你为太子,是因为你有爱民之心,包容坚稳。朝堂路难,父皇是因为相信你可以,才将这大梁天下交给你。

朕知道,你一直以为自己占了嫡长的位子,觉得欹儿比你好。所以朕今日,趁还来得及,将这番话告诉你。

今后的路,父皇不能陪你走,你自己也可以,别再妄自菲薄。”

他一直默默低头听着,抬起头来时已经是泪流满面,“儿臣一定…一定不负父皇所望…”

“你是好孩子,以后也会是好皇帝,朕一直相信你。”

一直不苟言笑的他父皇,终于在他三十五岁这一年,像个寻常百姓家的爹爹,摸了摸他的头。

后来的几十年中,萧歆一直记得父皇的那些话。

他是萧景琰的孩子,是大梁的太子,不是因为兼嫡兼长,而是因为他的父皇相信他会是个好皇帝。

他性情温和,不似武靖帝杀伐果断,却包容坚稳,是大梁中兴之帝。

江山多娇,他是君主,却从未把自己看做这天下的主君。

他与他的父亲、他的兄长一样,与所有的萧氏儿郎一样,是江山一客。

而这天下,永远是天下人的天下。

-TBC-

*我很喜欢大酒窝皇帝。总觉得在我看过的小说、史话、电视剧中,他都是一个有着特别气质的皇帝。温和而不软弱,有城府却不是机关算尽,宽容同时又坚定,是个很难得又很可爱的君王,所以我为他写了这一篇。

第十二章 十六事·风景旧曾谙

*《十六事》第十二篇。

*私设一个新世界,献给大哥。

萧平章正坐在窗边喝茶,鬼婆婆的声音从屋外传来:

“喂,萧公子,快出来搭把手!”

他不疾不徐地饮完那盏茶,整了整衣袖,才稳步走出屋。

鬼婆婆果然正在河边忙活着,今日这艘船颇大,要拉起来可得费些力气。萧平章走过去搭了把手,看这日头,大概半个时辰后就得去河对岸接人了。

“我算了算,今儿来的人多,只能用这艘船渡了。”鬼婆婆勾着背,吃力地绕着船绳。

“也是奇了,这些人就爱凑热闹,非要争渡这一艘船,为何偏偏就不走那桥呢。”萧平章叹了口气,望向河中架着的那座石桥。他在鬼婆婆草屋内住了三十余年了,从未见过有人走那石桥过河。

“哼,老婆子我在这河边几百年了,也就见你们萧家人厉害,自个儿过黄泉路的。”鬼婆婆豪不客气地啐了一口。

“婆婆误会了,我们只是怕婆婆乘船辛苦。”萧平章向来会哄人,轻轻地这么一句,便将鬼婆婆的揶揄驱了去。

“你爹爹呢?”

“在屋内与二叔下棋呢。”

“下了二十多年也还是那个样子,还下个什么劲儿啊,可别再糟蹋老婆子的棋子儿了!”鬼婆婆嘴刀子向来厉害,随口便冷嘲两句。

他想着两位老人从前在人间便爱下棋,到了这儿还是喜欢对弈,棋艺却不见进益,没忍住也笑了出来。

好不容易将船拉出来停在了岸边,萧平章将鬼婆婆扶上了船,自己也一个箭步登上去。

他撑船,行至河的对岸,果然见有一大群人在那等着。

有人白发苍苍,也有人明明还是少年模样;有人神态安详,也有人面色沉郁;有的人衣冠整洁,也有的人衣襟上的血都还没擦干净。

好在这三十多年他见惯了如此场景,也不再像当初那般过多感慨,只默默地停了船,将排着队的人一个一个地扶上了船。

他又望了眼那石桥,这些人中,还是没有一个人选择那条路。

所有人都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都要挤着渡那一叶舟,就是没有人愿意走上那座桥。

大概,离开已经是一件够悲凉的事情,没有谁再愿意一个人走。

自己当年是为什么要走那桥呢?

好像是因为太累了吧。

累得不愿再去挤,累得只想快点到那极乐之地去。

可等他走到河对岸,才发现所有渡船的人都不见了。他们甫一下船,脚一沾上岸,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有那撑船的婆婆看了看他,有些惊讶地挑挑眉,嘀咕道,“还真有一个”。

他跟着那婆婆走进了岸边的草屋,在那里住下,才知道这脾气不太好的婆婆还算是半个仙人,专司黄泉路上事。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也不愿意多问,只觉得每日在草屋里读书喝茶,鬼婆婆心情好时还会捏个诀子请他看看人间的事,也给他几碟子酒糟花生尝尝鲜,倒也算欢喜。

后来,他从桥上接下了陛下和父王,三人便一起过这安宁的日子。

大概是他望着那桥愣了好久,鬼婆婆不耐烦了,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看啦!我算过了,你那媳妇儿啊还有几年且活呢,你别急!”

他温润一笑,作揖向鬼婆婆赔罪,连忙撑着船回程。

晚间,父王与陛下那盘棋还没下完,萧平章先帮着鬼婆婆抄录今天那船人的名簿。

鬼婆婆心情很好的样子,抱着碟花生嚼得津津有味。

他边抄着名录,边与鬼婆婆聊天,“婆婆今日心情很好。”

“这一船渡了这么多人,老婆子这几日都不用再撑船了,心情当然好。”鬼婆婆少了几颗牙,瘪着嘴嚼花生。

“这些人一下船便消失了,他们都有去处么?”

“自然有。”鬼婆婆高深莫测道,“累世轮回,该去哪便去哪。”

“那平章和家人为何留在了这?”他平日里并不喜欢问这些话,只今日碰着鬼婆婆心情好,便多聊两句。

“谁让你们要走那桥。”

他不回答,只等鬼婆婆详述。

“我来这时,上一任摆渡人跟我说,他几百年都没见过个走桥的人。我当时不信,便捏了个诀子,谁走桥的,便留下来陪我这老婆子。没想到真叫我碰上几个,还都是一家人。”

他知鬼婆婆性情向来恣意,听这颇有些任性的解释,不禁笑了一笑,停下笔来,作揖道:“那平章谢过婆婆了。”

他谢她,让他还能再看看人间风景,念念心上故人,不用去轮回,不会再忘记。

风景旧曾谙,他还算有福。

鬼婆婆为萧平章添了第三盏茶后,陛下和父王的那局棋终于下完了。二老来找鬼婆婆讨杯茶喝。

鬼婆婆颇嫌弃地睥了两眼,道:“老婆子今日就发发善心,请你们尝尝鲜!”

她走进里屋,不一会儿便端着个漆盘走出来。

四盅桂花酿,四碟绿豆糕,放于案上,已觉清香扑鼻。

萧平章惯会察言观色,知此时鬼婆婆心情好,连忙说几句好话,请婆婆带他们看看人间景。

鬼婆婆此时果然好说话,毫不推辞地捏了个诀子,衣袖一挥,屋内那扇屏风上边便出现了一景。

白雪皑皑,白茫茫一片中只有两个携手同行的蓝色身影。

萧家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甘州。”

他们又看仔细了些,那两个身影果然是平旌与林奚。

萧平章见萧平旌背着药箱,一手拎着包袱,一手牵着林奚,打趣道,“果然是开窍了。”

“这小子,再不开窍,就真是孤零零一个人了!”父王心中明明满意的很,说出来的话却还是严厉的。

“欸,我早就说了,平旌这孩子机灵着呢,不用担心!”陛下仍是笑眯眯的,一如既往地护着平旌。

鬼婆婆听他们三人你一眼我一语的,尖利开口道:“吵死了!还看不看了!”

三人连忙噤声。

屋内静了许久,倒是鬼婆婆又开口了:“这娘子该是几岁了?怎么看着还是姑娘似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