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同人)【旌奚】十六事(11)

作者:_芦柑与蜜橘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南诏街西口,有一间学堂,名为“有寄堂”。有寄堂中有位柳先生,褒衣博带,满腹经纶,一派雅儒风范,颇得滇州人的尊敬。南诏街上的男孩子,有条件的,也大多被爹娘送到有寄堂中拜柳先生为师。点击展开

萧平旌笑容更深,紧紧握住了身边人的手,“是啊,我这也算有福了,还能看看这样的金陵。”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些年云游天下,美景豪情不胜收,他们也都爱山水爱游历。但也只有这样的金陵,是他,是她的家乡。

“平旌哥哥!”萧元时见到站在大殿阶下的萧平旌夫妇,颇为激动,一路小跑,几个宦丛在身后跟着。

“陛下。”萧平旌和林奚的礼数仍然周全。

“平旌哥哥,多年不见了。”向来杀伐果断的当朝陛下,在这个隐退多年的哥哥面前,还是一开口就红了眼眶。

萧平旌也颇为感慨,有些哽咽,“元时。”

萧元时又侧身对林奚点了点头,称呼道,“嫂嫂。”

“皇兄此次到金陵,仍不打算重开王府么?”萧元时问道,语气中颇有些期待。

“不了,我与林奚在荀大哥府中借住几日,看看简儿,便不再多留了。”萧平旌避开他的眼神,轻描淡写道。

“既如此,皇兄性本爱丘山,朕也不多留了。只是今日,哥哥可否陪我多喝几杯?”萧元时早就不是那年扯着平旌袖子哭的少年了,他沉稳、通透,眉眼间还带着些帝王家少有的温润。

他们三人行至皇后宫中,午膳早已备好。

“陛下,让孩子们来见见他们皇伯父吧?”席间,皇后提议道。

“啊…对对对,自然是要见的,快去召他们来!”萧元时一直与平旌喝酒谈天,忘了正事,经皇后一提醒才恍然大悟似的。

半晌后,太子萧允文,皇二子萧允恒到。

“快,拜见皇伯父!”

两个孩子不卑不亢,依着寻常世族拜见长辈的礼,规规矩矩地跪下来给萧平旌夫妇叩首。

萧平旌也并不惶恐,笑着受了礼之后将两个孩子扶了起来,又为他们夹了几筷子菜。

“两位殿下气质英奇,陛下有福。”

还没等萧元时回话,两个孩子已经齐刷刷站了起来,朝萧平旌作揖,异口同声答道:“谢皇伯父夸赞!”

这突然一下将萧平旌和萧元时两人都弄得有些懵,还没等他俩反应过来,皇后已经先发话了:

“这俩孩子!咱们自家吃饭,这么客气反而疏离了!”

萧平旌和萧元时均爽朗大笑起来,一家人这一顿饭吃得好生热闹。

饭毕,两位皇子都已退席,家宴的亲切话也都说得差不多,场面骤然冷了下来,一时有些尴尬。

林奚向来是个通透的,知元时一定有许多话要单独和平旌说,便也轻轻开了口:“我方才见御花园中木桃夭夭,皇后娘娘可愿与我一道去赏赏花?”

皇后柳颜自然也是知道陛下的心思,当然连连称是。

二人携手走出房去时,萧平旌还侧身贴在林奚耳边悄悄说了句,“多谢夫人”,惹得她脸一阵通红。

“平旌哥哥…没有什么要问元时的么?”林奚和皇后离开之后,二人还是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是元时先开了口。

“陛下觉得,臣应该问些什么?”萧平旌为元时斟了一杯酒,轻轻问道。

“皇兄难道不想问问…这些年朝堂如何,宫中如何,元时…如何么?”年过不惑的帝王在哥哥面前总显得像个孩子,委屈巴巴地讨一份关心。

“臣虽云游在外,但也知这些年家国太平,百姓安居。

臣知道,陛下贤能爱民,朝堂清明,天下安定。至于陛下及家人,方才在席间也看得出来,帝后和睦,皇子贤德。”

萧平旌有条不紊地说着,末了又觉得自己这席话似乎过于官方,看着元时的眼神似乎有些落寞,便浅浅笑了,补充道:

“元时,你过得很好,平旌哥哥为你高兴。”

萧元时抿了抿嘴角,轻轻一笑,将盏中酒一饮而尽,眼神中却仍是愁容。半晌,他才沙哑着嗓子开口道:

“那…平旌哥哥,为什么不问问,岳银川将军?”

萧平旌略怔了怔,他知道元时所指为何事。

景和二十五年,帝另择东境军主将,改令岳银川将军为大司马,自东境调回,长居金陵。

“陛下下此旨意,自有陛下的用意。我已远离朝堂,不该多问。”他又轻轻呷了一口酒,四两拨千斤地答道。

“兄长难道不怪元时…剪除良将,为制衡朝堂,稳固帝位,失了本心,伤了忠良么?”萧元时的话语冷冰冰的,有些怒意,又有些悲凉。

“臣不敢,不愿,也不信如此。”萧平旌看着元时红着的眼眶,缓缓道。

萧元时盯着平旌的眼睛许久,终究是落下两滴眼泪,挫败地抱住了自己的头,“可朕…朕还是伤了忠良之心…”

萧平旌并不答话,只轻轻地拍着弟弟的肩膀。

“岳将军坐镇东境二十余年,鞠躬尽瘁,朕从未有过猜疑之心。只是他年事已高,战伤累累,朝堂中又有宵小之徒屡出恶言。朕…朕必须有所选择。”

萧平旌抚着元时的肩膀,轻轻地叹了口气。

当年父王在朝堂上泣血而陈,身为帝王,要坐得稳,镇得住,谈何容易?

那年的武靖爷有蒙老大人,有言侯沈追蔡荃等知交忠臣;从前的先帝有长林王为将星,有荀首辅为文胆;可如今的元时呢,从少时陪他走到帝王之位的人,好像都离开了。

即使是他萧平旌,也选择了离开。

如今海晏河清,却是这个少年是孤家寡人走出的一朝盛世。

这二十余年的帝王之路,对他而言,该有多难多苦。

“元时…”萧平旌下定了决心似的,拍拍他的背,声音坚定。

“元时,制衡没有错,稳固朝堂也没有错。你所做的,没有错。”

萧元时缓缓抬起头来,脸上仍挂着两道泪痕,萧平旌这才发现,这个比自己小十余岁的弟弟,似乎变得比自己还苍老。

“陛下可还记得那年父王所说么?”萧平旌朝他笑,轻轻说,“父王说,陛下自己要坐得稳,镇得住。

元时,你做到了。

你做得很好。”

待林奚和皇后赏完花回到寝宫时,还未进屋便听见萧平旌和萧元时二人爽朗的笑声。

“诶诶诶!君无戏言,陛下怎么能悔棋呢!”萧平旌眼看要满盘皆输,急得直拍大腿。

“皇兄还说我,前两局明明是你悔棋在先!”萧元时语气欢快,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

“我那是…”

听两人这样斗嘴,林奚和皇后相视一笑,走进屋内去。

皇后性子爽飒,这些年被皇帝敬着爱着,快四十的女子仍像个少女般活泼明快。她大咧咧地走上前去,“陛下可是又悔棋了?”

萧元时被她揭了底,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有些尴尬地咳了两声。

皇后倒是笑得更欢了些,爽快地坐在元时身旁,与他挤一席座,“臣妾给陛下赢回来。”

萧平旌连忙拂了棋子,“诶诶诶,我可不下啊。”

柳家闺女向来以棋艺著称,他萧平旌可不吃这眼前的亏,“再说了,恐怕咱们萧家啊,确实是没什么棋艺天赋。你看看,我与陛下,当年父王与先帝,这棋下的啊,都是一样的臭!”

“对对对,咱们萧氏儿郎啊,个个能文能武,可惜就是这棋艺差了一招。”萧元时见兄长如此解释,连忙附和道。

林奚见这兄弟俩一唱一和的,不禁觉得好笑,幽幽道了句:“这可不见得。前月儿大嫂来信,策儿的棋,下得可是很好呢。”

萧平旌也免不了被媳妇儿揭老底的命运,只好局促地搓搓手,看着同病相怜的老弟傻笑。

晚饭是四人简单吃了点,饭后皇后请林奚为她疗理身子,萧平旌则和陛下一起去回廊上散步。

“皇兄此次回京,怎么没带小侄女来?”

“嫁人随夫,我可管不住她啦。”萧平旌玩笑道。

“我听荀大统领说,小侄女性情爽飒,逍遥攸宁,和平旌哥哥很像。”萧元时似乎在想象这个小侄女的模样,露出欣慰的笑容。

“是,她性子像我。”

“唉,我这个做叔父的,还未见过她呢。”

“那丫头毛躁,也没什么可见的。”萧平旌损起女儿来,还是毫不留情。

“皇兄定了何时启程?”二人走着走着,还是不免要聊到分离。

“大约六日之后吧。简儿自小独立,性子沉稳,我和林奚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萧平旌知元时不舍,却也并不回避分离之期,直白回答。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