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番外(292)

作者:梁夜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 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 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 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 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 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 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 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 本小姐要改嫁!点击展开

长安的军队兵强马壮,训练有素,他们如何战胜?

廷哥儿听他试探的口气,笑而不语。

“兄长不必担心,我没有那么急功近利。我和兄长想的一样,也觉得现在不是进逼长安的好时机。我们这一路走得太快,需要训练士兵,整合一盘散沙,才能最终决战。”

魏勤笑得露出一口白牙,“对,就是这样!既然不进逼长安,为什么又说要在川蜀和鄂地之间选择?”

“现在不进逼长安,总有一日要进逼长安的,不是么?我们要为将来留一条路,一条直取长安的路。这条路不是鄂地而是川蜀,就是兄长方才说的那句话。”

“什么话?”

魏勤一夜没睡有点迷糊,他方才说了许多话,不知道廷哥儿指的是哪一句。

魏先生道:“太子说的是,川蜀之地易守难攻,可以当做我们的大本营那句话?”

“对。”

廷哥儿笑着,忍不住打了一个呵欠。

他这一呵欠,就像传染似的,魏先生和魏勤也都打起了呵欠。

两人不好意思地捂住嘴,“失礼失礼。”

“无妨。”

廷哥儿顺便伸了个懒腰,“这里没有外人,不必多礼。我们继续说川蜀之地——”

他在沙盘上川蜀的右上方点了一点,那里是长安的位置。

“其实要说起来,大魏最易守难攻的地方不是川蜀,而是长安。长安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可谓固若金汤。”

是啊,若非固若金汤,当年始皇帝怎么会在长安建都呢?

那个时候的长安,还叫做咸阳。

魏先生心思一动,“这句话出自贾谊的过秦论,可这篇过秦论最经典的,不是这句对咸阳城牢固的描述,恰恰是对它的讽刺,对始皇帝的讽刺。”

魏勤不懂这篇文章,急道:“堂叔,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快说啊!”

“秦国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魏先生笑道:“再牢固的城池,也挡不住民心的背离。而民心背离,是因为始皇帝不施仁义,就算拥有再牢固的城池,还不是被区区陈胜吴广推翻了?”

陈胜吴广,不过是地头农民,草莽之人。

以草莽尚且可以推翻暴政,何况廷哥儿本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来推翻一个谋朝篡位的昏君呢?

廷哥儿笑道:“但我们和那个昏君不一样。就算我们的兵力不及他,但我们占据了巴蜀之地,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汤。正义在哪,民心在哪,哪里就坚不可摧。”

被魏先生和廷哥儿这些话说得,魏勤的心中火热一片。

“好,那就听太子殿下的,攻川蜀!”

“不急。”

廷哥儿制止他道:“兄长,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兵力,挑选你手底下信得过的将领分批训练,务必尽快让百姓成为真正的士兵。至于我和魏先生则要在我们占领的城池推行仁政,减赋税,让百姓安乐,这样才能真正地收拢民心。”

“啊?”

他说的也没错,可这些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耽误了时间,朝廷的大军来了可怎么办?

“你放心,如果朝廷大军压境,商大公子会通知我们的。更重要的是,我要等他的消息,听听他对川蜀总兵的分析。如果可以,我们只攻心,不攻城。”

兵法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魏勤对诗书不通,对兵法却是通得很,“真的可以吗?川蜀之地那么重要,若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那我们就赚大了!”

“谁说不可以呢?”

廷哥儿道:“我相信在如今的大魏朝中,还是有许多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大臣的。他们只是缺了一个契机,而我们现在就要提供契机,而非一味地滥杀无辜。”

“说的对,这才是帝王之道。太子殿下,您学的很好,先帝若是在天有灵,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他才区区十来岁,就能有这样的心怀和胸襟,将来必定会是一位明君。

魏先生话语哽咽,想到先帝在时大魏的太平盛世,再看如今的满目疮痍,忍不住落下泪了。

他一哭,那两人也不禁伤感。

好一会儿,廷哥儿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是先生教的好。我们只管推行我们的仁政,我相信会有更多不忿于昏君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也会有更多偏居一隅的忠臣们主动开城门迎我们的军队进城。”

说罢大步朝外走去,一身英姿勃发。

“太子殿下,你去哪?”

“我去街上看看,看看城中百姓的动向,才能更了解他们的需要。”

他头也不回地说着,魏先生忙给自己倒了一杯参茶,仰头一股脑喝尽跟在他后头跑了出去。

魏勤目瞪口呆。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魏先生这么粗鲁,这么没有斯文模样。

“太子殿下,您等等,我也跟您去!”

魏先生跟在后头喊,廷哥儿在前头停下了脚步等他,两人一起出了门。

他们都出去了,那自己做什么?

魏勤打了一个呵欠,想到了廷哥儿的话,决定回去补个觉。

“站着等消息也是等,躺着也是等,我还是回去躺一会儿吧!”

第392章 你知道就好

大寿过后不久,商相爷就回到了朝堂。

商不换提前给圣上打过预防针,所以他对商相爷的回来很是欢迎,还有一丝松懈的意思。

虽然,他不喜欢老臣们。

可商相爷只要不一味支持岳连铮,支持将军府,他还是一个很忠心的老臣的。

至少朝政上的事,他能打理得井井有条,省了自己许多麻烦。

何况他和商不换父子两关系重归和睦,有他在就等于有商不换在朝中,这让圣上很是放心。

何况还有南边叛军的事,虽然不痛不痒,到底还没解决,让人想到看心烦。

端看商相爷要如何解决这桩难事了。

他才回朝中,为了避嫌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叫人看不出他的好恶来。

久而久之,众人也就慢慢习惯了,各方势力也慢慢放心了。

相府中父子两人掉了个个儿,从前是商不换早出晚归,商相爷在家养病。

现在商相爷早出晚归,反倒是商不换沾了媳妇儿有孕在身的光,偷得浮生半日闲。

不止半日,是很多日。

有时候商相爷晚上会在外书房处理公务,顺便把商不换叫去谈事情。

“你控制了长安周边各地的驿站,让他们传不进消息来,此事怎么不告知于我?我还以为魏勤如此不中用,白带累了廷哥儿。”

商相爷终于查到了这件事。

“父亲,魏勤很中用,正因为他太中用了,我不希望消息太具体地传入长安。让圣上以为眼前的事不足为虑,他们才有发展壮大的机会,不是吗?”

话虽如此,商相爷却很为他担心。

“你这么做,就不怕被岳连铮抓住把柄,将你告到圣上面前?廷哥儿他们在南边尚有转圜的余地,可你在长安,一旦暴露圣上绝不会放过你的!”

商不换顿了顿,微微一笑。

“父亲放心吧,您应该担心的是岳连铮,而不是我。他岳连铮这么多年隐藏自己和匈奴的联络,几乎不露马脚,难道我就不可以么?何况……罢了。”

商相爷没注意他的欲言又止,而是更耿耿于怀他说的担心岳连铮之语。

“我为什么要担心岳连铮?我担心的是老将军的儿子,是一门忠烈的将军府,才不是一个通敌叛国的岳连铮!若我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我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咳咳……”

他说到激动之处,不停地咳嗽,商不换上前给他拍着背顺气。

“父亲不必激动。岳连铮料准了您对老将军的故交之情,所以给您送了那副岁寒三友的画。我见您时时放在卧房中看着,还以为您对他念着旧情。”

毕竟是商相爷维护了那么多年的人。

毕竟是他的至交老友唯一留在世上的儿子。

就算商相爷对岳连铮狠不下心,他也可以理解。

“哼,旧情。”

商相爷闭了闭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那是我对老将军的旧情,我看在老将军的份上对他岳连铮处处维护。而他做了什么?他挑拨了你我父子之间的关系,利用我伤了你一次又一次!我维护他,他却伤害你我父子关系!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儿子,我早该替老将军大义灭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