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仪传+番外(291)

作者:梁夜白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 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 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 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 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 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 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 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 本小姐要改嫁!点击展开

“这么大的力气,还这么聪明听得懂人话,只怕是个聪慧的儿子。”

“也有可能是个怪力的女儿。”

庄婉仪倒不在乎是男是女,开玩笑地补上一句。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都喜欢。”

要是个儿子就像庄婉仪那么聪明坚韧,要是个女儿更要像庄婉仪,美貌如仙。

“所以啊,为了我们的孩子,你就当替他积德吧。更何况现在是关键时刻,犯不上为了私仇惹怒岳连铮。咱们该看重的,是那边。”

她的目光,看向南边。

廷哥儿走了那么久,也不知道他好不好?

商不换会意地点头,“你放心吧,魏勤不仅是廷哥儿的血亲,还是个忠正之士。魏先生考察过,我也亲自派人考察过,绝对可以信赖,他会照顾好廷哥儿的。”

“那就好,只是听说岭南多獐气,希望廷哥儿好好保重,早点回来。”

待他回来之时,就是决战之日了吧?

这样想着,庄婉仪又希望他晚些回来,至少等自己的孩儿大一些再回来。

免得战火一起,变故陡然。

“太阳快落山了,院子里头凉,进屋吧。”

商不换扶着她起身,隐约闻到后院传来的饭菜香气。

“差不多该用膳了,也不知道屏娘在后头鼓捣了那么久,都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庄婉仪小心地站了起来,笑着道:“今日寿宴上有一道糯米鹌鹑,我尝了一点子觉得味道不错。那糯米就足够顶饱了,可以不必吃饭了。”

“小馋猫!也不知道是你变馋了,还是我们的孩子这么馋?”

第390章 兵逼川蜀

岭南,总兵府。

一身战甲的男子站在书案前,正在研究案上的沙盘。

沙盘上插着一面面颜色各异的小旗,还写着岭南周边许多城池的地名,似乎在标注战略路线图。

他的背影高大伟岸,看起来约莫三十上许,气势沉着冷静。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长衫、书生模样的人走进了屋子,见他正在看沙盘,忙道:“魏总兵,先休息休息吧,你都一夜没合眼了,还在看这个。”

被称作魏总兵的男子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魏先生端着茶水进来了。

“堂叔,你怎么亲自端茶倒水?这些事让下人做就是了,你快过来帮我看看!”

魏先生被他扯着袖子,哭笑不得。

“我说魏勤,你如今也是不仅是堂堂总兵,还是讨伐昏君的首领,怎么还这么毛毛躁躁的?”

“这不是在堂叔跟前就忘了分寸了么?您当年为了保护太子甘心放弃官位,跟着他远赴边疆在岳连铮手底下周旋,我相信您的眼界和能力。”

魏先生顺手把茶给他,“这是参茶,喝一点恢复元气,你这么熬下去是不行的,不喝完别跟我说话。”

他到底是魏勤的堂叔,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魏勤无奈只能接过茶盏一饮而尽。

“先皇后是你的堂姑,我的远房堂妹。其实说起来都不是多亲近的关系,不过是靠着一腔拥护大魏正统的忠义之心,你我才会走到今日,不是吗?”

其实真要说起来,魏勤和魏先生从前并不认识,同族远房亲戚的关系淡如水,大家谁也不认识谁。

是因为廷哥儿,两人才会相识,为表敬重魏先生多年守护,魏勤便称他一声堂叔。

“要说起来,我这个魏先生的化名,还是借着你的姓儿呢!当年被先帝赐国姓的是你,我这是沾了你的光。”

这个魏姓,不仅代表着国姓,更代表他对大魏百姓的一片丹心。

说到此处,魏勤眼眶微微湿润。

他连忙转移了话题,把茶盏随手一搁,指向沙盘,“您看看,我们现在已经收服了岭南的所有城池。接着一路北上,收服了云贵、湘、鄂大部,现在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

他指向沙盘左边的川蜀之地,又指向右边的闽浙之地。

魏先生看了看,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在犹豫该往川蜀突进,还是往闽浙突进,是吗?”

魏勤点了点头,“闽浙之地富庶,且水路纵横,有利于兵马北上。也正因为交通便利,我怕昏君的兵力会在那里阻截我们。我们势力尚且不够稳固,没有跟训练有素的大军正面交战的力量。”

他们现在有人,人很多。

但这些人多半是收编的百姓,不但从来没有学过兵法和军中号令,甚至还有一些连鸡都没杀过的男子。

他需要时间把收编的兵力整合训练,如果现在用这些人去对上朝廷的正规军,就算胜了,也会损失惨重。

这不是他要的,也不是魏先生和廷哥儿要的。

如果起义不能为百姓谋福祉,为何要大费周章地起义?

“你继续说。”

魏先生等着他的下文。

魏勤道:“而川蜀之地,易守难攻,如果我们攻占下来或许可以当做大本营。但问题是,我们很难攻进,又必须防范他们在背后给我们一击。”

这样看来,攻川蜀或者攻闽浙,都有利有弊。

“你把这件事告诉商大公子没有?他是如何分析利弊的?”

魏先生现在最看重商不换的意见,每次他们有重大的举措,都要先知会商不换一声,听听他的意思。

一方面,他们对商不换完全信任,尤其是他的聪明。

另一方面,他在朝中独当一面,能知道许多他们不知道的消息,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和躲避危险。

“告诉了。”

魏勤微微蹙眉,“商大公子毕竟人在京中,他要分析川蜀之地和闽浙之地的地方大员,才能给我们意见。近来我不太敢往长安传信,怕他被岳连铮抓住把柄,那我们在朝中的内应就完全折断了。”

一百个内应,都不如一个商不换有用。

“你说的对,必须保护他的安全。看来现在要往那边突进的问题,还得我们自己考虑了。”

“要快!”

魏勤急道:“商大公子一直在隐瞒我们行进的军报,让长安城中以为我们不成气候,朝廷才迟迟没有派大军来。可我预感到,随着我们占领了湘、鄂大部,这件事怕是瞒不住了!”

一旦朝廷大军压境,那就不好对付了。

魏先生点了点头,“我相信你的直觉。怪不得你近来不眠不休的,太子也是,他昨儿一夜也没睡着,一直在翻阅文书,这会儿在歇着呢。”

“什么?太子也不睡觉?”

魏勤一下子忘了着急的事,“堂叔,您是怎么回事!他才十几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不睡觉,您这个当师傅的不劝劝啊?我让您带他来是为了咱们的队伍名正言顺,也是怕他在长安不安全,可不是来让他点灯熬夜费心受累的!”

他是起义的首领将军不假,可整个队伍的核心始终是廷哥儿,这个先帝明发诏书册立的太子。

要是把太子熬坏了,他们做这些还有什么意思?

“兄长别怪魏先生。”

廷哥儿不知何时从门外走来,面色有些憔悴,看到桌上摆着参茶随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和魏勤一样一饮而尽。

他的动作如此自然,看得魏先生和魏勤一愣。

廷哥儿却顾不上他们的反应,而是走到书案边上,朝沙盘上一指,“我研究了几日,如果长安再没有消息传来,我们就兵逼川蜀,往西走。”

“啊?这是为什么?”

原来廷哥儿不眠不休,也是在想这个问题么?

但不知他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又是倚仗着什么凭据?

第391章 过秦论

“川蜀和鄂地,都直逼长安。此事再绕道闽浙,虽然对我们的粮草供应有帮助,但是风险太大。我们是起义军,没有正规的朝廷机制,守着越大的碗,反而越难吃饭。”

廷哥儿这么一说,两人都觉得有道理。

他们对朝廷建设机制不熟悉,这些事一直是廷哥儿在做的,才能让他们收服下来的城池都安安稳稳,百姓勉强能够安生度日。

如果廷哥儿都说守不住,那就是真的守不住了。

他继续道:“兄长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从鄂地进逼长安,还是从川蜀进逼长安。”

“进逼长安?”

魏勤虽是武将,却是个稳健派,做事一向稳妥不喜欢激进。

他听廷哥儿的口气,怕他少年人心血来潮,便试探道:“现在这个时候进逼长安,会不会太早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